化学实验报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考点解读)(解析版)一、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注意事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5、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
二、实验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固体药品加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固体+水)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用仪器2、实验步骤:(1)计算:m(NaCl)=50g×6%=3g m(H₂O)=50g-3g=47g=47mL;(2)称量:确认试剂;瓶塞倒放;药匙取用药品托盘天平左物右码,垫纸放药品;(3)量取:量取时先倾倒到接近液面,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溶解: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5)装瓶、贴标签:标签包括溶液名称和浓度。
例.找出下列配置一定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错误操作,并改正。
3、溶液加水稀释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液体+水)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置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m(NaCl溶液)=(50g×3%)÷6%=25g V(NaCl溶液)=25g÷1.04g/cm³=24mLm(H₂O)=50g-25g=25g=25mL(2)量取:量取时先倾倒到接近液面,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实验11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1.所需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2.实验装置及步骤(以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为例)标签:2.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3.误差分析【注意】若“左码右物”称量且使用了游码,则固体药品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1.所用仪器: 2.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 【计算公式】1.浓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加入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 3.误差分析(1)浓度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少量的水;在稀释时有部分浓溶液溅出;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2)浓度偏大: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特别提醒】溶液配制完成后,转移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洒出,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
4.仪器的选用和基本实验操作(1)用硫酸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时,填字母序号)。
A B C D(2)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 溶液,填字母序号)。
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D.溶解4.误差分析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填字母序号)。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③将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④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⑤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⑤一、单选题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中时有少量洒出【答案】C【解析】A、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溶剂质量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的技巧。
3. 了解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
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利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烧杯、玻璃棒、滴定管、洗瓶、滤纸等。
2. 试剂:氯化钠、蒸馏水、氢氧化钠、硫酸等。
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 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
使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溶剂,倒入烧杯中。
3.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
将称量好的溶质小心地加入烧杯中的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调整溶液体积。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将冲洗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处。
用滴定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摇匀。
将容量瓶盖紧,倒置几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2. 结果分析: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以及使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实验讨论:1.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溶质粘附在容器壁上,影响溶液的浓度。
2. 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时,要确保准确读取刻度,避免读数误差。
3. 在定容过程中,要注意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避免液面高于刻度线。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人:____指导教师:____第2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学习制备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方法;3.掌握测量质量的准确方法。
二、实验原理: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设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则氯化钠的质量为x乘以溶液总质量。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x)=氯化钠质量/溶液总质量本实验采用蒸发法制备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通过加热蒸发溶液中的水,使溶液浓缩,达到目标质量分数。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1.氯化钠固体;2.蒸馏水;3.天平;4.烧杯;5.锥形瓶;6.镊子;7.加热器材;8.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将所需器材清洗干净并晾干。
b.打开天平,将烧杯放在天平上,将天平调零。
c.使用镊子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记录质量。
d.准备适量的蒸馏水。
2.配制溶液:a.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将适量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b.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进行加热,同时搅拌溶液,直到观察到溶液开始沸腾。
c.一旦溶液开始沸腾,继续加热,直到溶液中的水蒸发至一定程度,使溶液浓缩。
3.测量质量:a.将烧杯从加热器上取下,放置到天平上,将天平调零。
b.将蒸发后的溶液慢慢倒入烧杯中,直到质量稳定。
c.记录溶液质量。
4.计算质量分数:a.使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b.记录计算结果。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设置目标质量分数为0.2、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质量分数x=氯化钠质量/溶液总质量=0.2质量分数x=0.2氯化钠质量=8g溶液总质量=40g六、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地制备出了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钠溶液。
七、实验讨论与思考:1.本实验使用的制备方法是蒸发法,理论上只有水分子被蒸发,而溶质的质量并不变化。
然而,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氯化钠固体溶解在水中,导致质量分数略高于理论值。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在加热后加入少量蒸馏水,使溶液回溶,并进一步搅拌溶液以促进氯化钠的溶解。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熟悉常用化学试剂及仪器。
2. 熟悉容量瓶、移液管、托盘天平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是指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一定量的溶质,使溶液达到一定的浓度。
实验中常用的溶液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直接配制法: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稀释到所需浓度。
间接配制法:根据所需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再进行配制。
三、实验用品1. 仪器:容量瓶、移液管、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滤纸、胶头滴管等。
2. 试剂:氯化钠、蒸馏水、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计算所需溶质的量: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2)称量:使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所需溶质的质量。
(3)溶解:将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4)移液: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溶液。
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称量:使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溶解:将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剂,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4)移液: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用少量溶剂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溶剂至距离刻度线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溶剂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溶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01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细口试剂瓶。
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3__g;水的体积为__47__mL。
(2)称量、量取:用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并放入烧杯中;用50 mL__量筒__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3)溶解: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
(4)装瓶贴标签: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试剂的__名称__和__溶质质量分数__)。
2.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25__g(体积为__24__mL),水的质量为__25__g(体积为__25__mL)。
(2)量取:用50 mL__量筒__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瓶贴上标签。
(同上)【问题与交流】1.在溶解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解: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2.本次实验中,如果出现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解:(1)在称量的过程中,药品和砝码放反了(用了游码);(2)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3)烧杯中有水;(4)氯化钠中有杂质;(5)氯化钠倒入烧杯时没有完全倒出等(合理即可)。
【反思、拓展与评价】1.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解:例如在给农作物或树木喷洒农药溶液时,农药溶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农药溶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2.教师或小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了解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和浓度计算,并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实验原理,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摩尔浓度。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材料,硫酸铜、盐酸、蔗糖、蒸馏水。
2. 实验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磁力搅拌器、PH试纸、天平。
实验步骤:1.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取一定质量的盐酸溶液,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2. 配制摩尔浓度为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根据硫酸铜的摩尔质量和溶解度计算所需质量,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3. 配制体积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称取一定质量的蔗糖,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实验结果:1. 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PH值为1。
2. 硫酸铜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1mol/L,呈现蓝色。
3. 蔗糖溶液的体积分数为10%,呈现透明状态。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溶液,并获得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不同浓度溶液的特征。
这些实验结果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溶液的配制和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溶液的配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溶质的溶解度和浓度计算,并学会了使用实验数据进行浓度计算。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同浓度溶液的特征,为我们深入学习溶液的性质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实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报告结束。
溶液配制实验报告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三: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溶液的配制实验日期: 温度: 气压:一. 实验目的1. 学习比重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 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等一般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3. 了解特殊溶液的配制二.基础知识(详细见课本)1. 由固体试剂配制溶液2. 由液体(或浓溶液)试剂配制溶液三. 基本操作1. 容量瓶的使用(参见第四章二)2. 移液管的使用(参见第四章二)3. 比重计的使用(参见第四章三)4. 托盘天平及分析天平的使用((参见第四章一)四. 实验内容(以下的数据供参考)1. 用硫酸铜晶体粗略配制50ml0.2mol/L的硫酸铜溶液。
(涉及粗略配制的知识)根据前面的计算公式:硫酸铜的质量=CVM=0.2*0.05*160=1.6g配制过程:用托盘天平称取1.6g的硫酸铜晶体,倒入烧杯,再用量筒量取50ml 蒸馏水也倒入烧杯,搅动,使晶体完全溶解,即得50ml0.2mol/L的硫酸铜溶液,将其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2. 准确配制100ml质量分数为0.90%的生理盐水。
按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碳酸氢钠=45:2.1:1.2:1的比例,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氯化钙,碳酸氢钠,经消毒后即得0.90%的生理盐水。
(涉及准确配制的知识)根据前面的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WV溶剂)/(1-W)根据比例算出各自所需的质量配制过程: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它们各自的质量,把称取出的氯化钠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氯化钾,氯化钙,碳酸氢钠,搅拌,使它们完全溶解于氯化钠的溶液中,将溶液转移到100/ml的人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二至三次,冲洗液也倒入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至标线处,盖上塞子,将溶液摇匀,即是所配溶液,经消毒后移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
五. 数据记录m=_______,c=_______六. 实验习题配制50ml0.1mol/LSbCl3溶液(粗略配制)m=CVM=0.1*0.05*228.5=1.1425g配制过程:用托盘天平称取1g固体,倒入带有刻度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搅动,使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50ml刻度线处即得所要配制的溶液,将其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有。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考点解读)(解析版)一、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注意事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5、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
二、实验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固体药品加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固体 + 水 )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用仪器2、实验步骤:(1)计算:m(NaCl)=50g×6%=3g m(H₂O)=50g-3g=47g=47mL;(2)称量:确认试剂;瓶塞倒放;药匙取用药品托盘天平左物右码,垫纸放药品;(3)量取:量取时先倾倒到接近液面,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溶解: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5)装瓶、贴标签:标签包括溶液名称和浓度。
例.找出下列配置一定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错误操作,并改正。
3、溶液加水稀释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液体+水)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置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m(NaCl溶液)=(50g×3%)÷6%=25g V(NaCl溶液)=25g÷1.04g/cm³=24mLm(H ₂O)=50g-25g=25g=25mL(2)量取:量取时先倾倒到接近液面,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九年级化学(下)《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原理总结1.配制溶液(例如: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步骤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
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
2.溶液配制过程误差分析(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质量时的常见错误分析未调节天平平衡便称量指针偏左: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右:读数<实际质量指针未指到中央时便读数指针偏右: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左:读数<实际质量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2)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的常见错误分析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则所量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大。
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则所量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小。
(3)由于其他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后,不小心将固体洒出,则固体质量减小。
所取用的固体物质中含杂质,则固体质量减小。
配制溶液时所用的烧杯内含水,则所用的水的质量偏大。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后,不慎将液体洒出,则所用的液体的质量偏小。
在装入试剂瓶中,不小心将溶液洒出,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减小;但不影响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不准确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若所使用的溶质因操作不当而增多,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若所使用的溶质因操作不当而减少,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溶剂质量不准确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若所使用的溶剂因操作不当而增多,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若所使用的溶剂因操作不当而减少,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溶液配制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2、学会准确使用分析天平、容量瓶等仪器。
3、理解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是将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得到具有特定浓度的溶液。
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如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ω)等。
物质的量浓度(c)的计算公式为:$c =\frac{n}{V}$,其中n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 为溶液的体积。
在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需浓度和溶液体积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然后进行准确称量或量取,并在一定容量的容器中定容。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分析天平容量瓶(100 mL、250 mL、500 mL 等规格)玻璃棒烧杯(50 mL、100 mL 等规格)胶头滴管药匙2、试剂固体溶质(如氯化钠、硫酸铜等)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计算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例如,要配制 05 mol/L 的氯化钠溶液 250 mL,需要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Cl) = c \times V = 05 mol/L \times 025 L = 0125 mol$氯化钠的质量为:$m(NaCl) = n \times M = 0125 mol \times 585 g/mol = 73125 g$2、称量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所需的固体溶质。
在称量时,应先将天平调零,然后在托盘上放置称量纸,再将固体溶质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
3、溶解将称好的溶质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溶解过程中应注意搅拌均匀,避免溶质结块。
4、转移待溶质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转移至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 3 次,将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
6、定容向容量瓶中继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1 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典例1】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必须选择的仪器组合是()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玻璃棒④100mL量筒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典例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典例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按实验要求,图甲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2)小明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实验小组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 .【典例4】实验室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2)某同学按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若图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所示质量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典例5】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
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 mL。
(2)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配制、装瓶并贴标签。
请填写图中标签。
(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典例6】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酒精灯等仪器。
小华用固体氯化钠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盘。
小华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是为了。
(2)上述过程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后同),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
【典例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涉及的操作有:①称量;②溶解;③计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 ②①③B ②③①C ③①②D ③②①【典例8】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2)称取氯化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之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在托盘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氯化钠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溶液,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实验原理和背景:氯化钠(Na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组成。
在溶液中,氯化钠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离解反应,形成水合离子。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控制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例。
实验步骤:1. 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氯化钠粉末、干燥烧杯、称量器具(电子天平或分析天平)、搅拌棒、蒸馏水等。
2. 使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粉末,记录下称量的质量。
3. 将称量好的氯化钠粉末加入干燥烧杯中。
4. 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开始搅拌均匀。
5. 继续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的总质量达到一定数值,记录下溶液的总质量。
6. 搅拌溶液,确保溶液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
7.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可以使用漏斗进行过滤以去除残余固体颗粒。
8. 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将冲洗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以确保溶液的完整。
9. 快速而轻柔地倒入蒸馏水,直到溶液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
10. 用搅拌棒小心地搅拌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11. 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达到容量瓶标定线,用盖子盖好。
12. 标记容量瓶上的溶液质量分数和配制日期,以便后续使用。
实验注意事项:1. 在称量氯化钠粉末时要精确、准确,使用电子天平或分析天平进行称量。
2. 混合溶液时要充分搅拌,以确保溶质充分溶解。
3. 在加蒸馏水时要缓慢添加,避免溶液溢出。
4. 溶液转移时要小心,避免溅出或倾倒。
5. 配制完成的溶液要正确标记质量分数和配制日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成功配制出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并记录其配制过程。
这个实验不仅提供了一种方法来配制溶液,还可以让学生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名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九年级组长同组人姓名
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
氯化钠、蒸馏水
实验步骤: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NaCl:3 g 水:47 g
(2)称量:①用天平称量3gNaCl,倒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47ml 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 溶解。
2、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
用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NaCl 来配制
(1)计算:6%NaCl 溶液:25 g (体积24 ml)水:25g (体积25ml)(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NaCl溶液和水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混合均匀
3、装瓶,贴标签
4、整理卫生
实验装置图:
问题讨论:
1、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天平应放在水平桌面;
(2)天平两端各放一张规格一样的纸;
(3)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什么?
答: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