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33
外科创伤急救小常识
以下是 8 条外科创伤急救小常识:
1. 哎呀,要是不小心被割伤了怎么办?比如切菜的时候把手弄伤了,这时候要赶紧找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呀!可别不当回事。
例子:你想想,要是一直流血不管,那多吓人呀!
2. 嘿,遇到烫伤可别慌张哟!假设被热水烫到了,第一时间要用冷水冲个十几分钟呢!这样能减轻伤痛。
例子:就像被太阳晒久了很不舒服,这时候冷水一冲,马上就好多啦,不这样做怎么行呢?
3. 天呐,如果摔倒擦破皮了,记得要用碘伏消毒呀!别随随便便擦擦就算了。
例子:这就好比给伤口洗个干净的澡,能让它不被细菌侵扰呀。
4. 哇塞,如果有人被撞伤有淤青了,那赶快用冰袋敷一敷呀!就像夏天吃冰棒一样爽,能缓解肿胀哟。
例子:你想想淤青一直肿着多难受呀,敷一下马上就舒服多啦。
5. 哎呀呀,要是手指被门夹了,要适当活动一下看看有没有大碍呀!要是很疼就不能硬挺着。
例子:就像车出问题了还硬开,那不是找麻烦嘛。
6. 嘿哟,如果有东西扎进皮肤里了,千万别乱拔,赶紧去找医生处理呀!不然可能更糟糕。
例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乱拔就像拆炸弹不小心弄炸了一样危险呀。
7. 哇,要是被动物咬伤了,要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很久很久呢!千万别偷懒哦。
例子:不认真冲洗伤口,那狂犬病找上门来可咋办呀。
8. 妈呀,如果遇到严重的外伤出血止不住,那必须马上叫救护车呀!一刻都不能耽误。
例子: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间就是生命呀!
结论:这些外科创伤急救小常识真的很重要,关键时刻能救命呢,大家一定要记住呀!。
创伤急救操作
1. 保护自己
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评估现场
是否存在危险或可能造成进一步伤害的因素。
如果有必要,请寻求
他人的帮助或通知急救服务。
2. 停止出血
如果受伤者出血,应尽快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
布料、纱布等进行直接压迫伤口,并抬高伤肢,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如无法止血,应尽快就医。
3. 固定骨折
如果受伤者可能有骨折,应尽量保留其自然姿势,避免移动骨头。
可以使用绷带、木板或其他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以减轻疼
痛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4. 呼吸道管理
如果受伤者的呼吸道受到阻塞,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呼吸道管理。
可以采用头后仰、下颌提起或侧身扫除异物的方法,确保呼吸
通畅。
5. 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受伤者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照合适的
频率和深度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6. 通知急救服务
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的同时,应立即通知急救服务或寻求专业
医疗帮助。
急救人员将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进一步的处理和护理。
需要注意的是,创伤急救操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提供的操作步骤仅供参考,具体
操作还应参考急救培训和专业指导。
请记住,您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时应始终保持冷静,并尽量遵循合适的操作步骤和原则。
创伤急救现场创伤急救的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3种。
1.口对口吹气法它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只手将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使鼻孔侧漏;自己深呼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伤员呼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
如此有节律的、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4~16次。
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2.仰卧压胸法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
如此有节律的进行,要求每分钟压胸16~20次。
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SO2、NO2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按压法同时进行。
1.俯卧压背法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大致相同,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
因为这种方法便于排出肺内水分,因而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合适。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心前区扣技术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
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创伤急救知识讲座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创伤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创伤急救知识讲座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意外情况。
一、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1.1 快速反应:在发生意外伤害时,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处理伤者。
1.2 判断伤情: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初步判断,确定伤势的严重程度。
1.3 保护现场:在救助伤者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二、创伤急救的常见伤情处理2.1 外伤处理:包括止血、清洁伤口、包扎等基本处理方法。
2.2 骨折处理:对骨折伤者要进行固定处理,避免骨折部位移位。
2.3 烧伤处理:对烧伤伤者要及时冷却烧伤部位,避免烧伤加重。
三、创伤急救的常见技能3.1 CPR急救: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能够在心跳呼吸停止时进行急救。
3.2 创面缝合:学会正确的伤口缝合方法,避免感染和留下疤痕。
3.3 骨折固定:了解正确的骨折固定方法,保护受伤者的骨骼。
四、创伤急救的应急措施4.1 求助医护人员:在处理伤者时,及时呼叫救护车或求助医护人员。
4.2 保持冷静:在处理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决策。
4.3 定期复习:定期复习创伤急救知识,保持技能的熟练程度。
五、创伤急救的培训机构5.1 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是一个专业的急救培训机构,提供各种急救课程。
5.2 医院急救中心:各大医院都设有急救中心,可提供专业的急救培训。
5.3 在线培训课程:现在也有许多在线急救培训课程,方便大家学习。
结语:创伤急救知识讲座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创伤急救技能。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创伤急救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急救能力,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愿大家都能平安健康,远离意外伤害。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井下急救必须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1、手压止血法1)头顶前部止血:用手指压耳屏前上方的颞颥动脉。
2)额面部出血:手指压下额角前下凹内的面动脉。
3)头后部出血:用手指压耳后突起下面外侧的耳后动脉。
4)肩部出血:在锁骨上窝摸到血管博动处,向后下方压锁骨下动脉。
5)上臂与前壁出血:在上臂内侧中段将脚动脉压于骨干上。
6)手部出血:在手腕两侧压迫挠动脉与尺动脉。
7)下肢出血: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将股动脉压于股骨干上。
8)足部出血:用一手拇指压迫内踝后下方的胫后动脉,另一手拇指压迫足背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方法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盖住伤口,然后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以达到止血目的。
3、加垫屈肢止血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它是利用肘关节和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4、绞紧止血法可用毛巾、三角巾、绷带、衣片等折叠成节状,在伤口上先加垫,然后用带子绕衬垫一周打结,用小木棒插入其中,先提起,适当绞紧至不出血,而后固定。
5、止血带止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可用橡皮止血带压迫出血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
二、包扎1、包扎材料1)胶布:用作固定纱布点和绷带2)绷带:有多种规格,可用于四肢和颈部的包扎。
3)三角巾:1m见方的,白布对角剪开即成,用于全身部位的包扎。
4)四头节:多用于鼻、下颌、前额及头后部的包扎2、包扎方法1)绷带包扎有以下几种:(1)环形包扎法(2)8字型包扎法(3)螺旋包扎法(4)螺施反折包扎法2)三角巾包扎有以下几种:(1)头部包扎法(2)面部包扎法(3)胸部包扎法(4)腹部包扎法(5)头(足)包扎法(6)悬臂带包扎法3)毛巾包扎法有(1)头顶部包扎法(2)单肩包扎法(3)全胸包扎法(4)腹部包扎法4)四头带包扎,用较宽1m长条白布或毛巾,将两端的中间顺向剪开,中间留约1/3长不剪开。
常见创伤急救常识
常见创伤急救常识包括以下内容:
1. 大面积出血:及时止血是急救的首要任务。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压迫伤口进行止血,如果出血严重,还可以使用止血带或者扎带进行止血。
2. 骨折:在急救骨折时,要尽量保持骨折部位不动,可以使用固定带或者毛巾进行固定,避免进一步损伤。
然后将伤肢抬高。
3. 创伤性窒息:当有人因窒息而无法呼吸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者胸外按压进行急救。
4. 烧伤:对于小面积、浅度烧伤,可以用冷水冲洗伤口,并涂抹创面抗菌药膏进行保护;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
5. 中毒:急救中毒时,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物质、中毒途径和症状,并尽量阻止进一步中毒。
如果中毒物质为化学物质,可用清水冲洗患者的受污染部位。
6. 深度刺伤:当有人被刺伤时,应尽快洗净伤口,用干净的敷料进行覆盖,然后送往医院就诊。
7. 高空坠落:当有人从高处坠落时,应先确保患者的安全,然后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的其他身体部位不动,仅保持呼吸道通畅。
8.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关键。
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以上是常见创伤急救常识的简要介绍,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急救步骤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及时求医。
此外,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创伤急救常识
急救对于创伤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保护伤者的生命和减轻伤势。
以下是一些创伤急救的常识:
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环境不安全,先将伤者移到安全地点。
呼叫急救:如果伤者伤势严重,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具体情况和位置。
止血:控制出血是急救的关键。
使用纱布、手帕或直接用手按住出血部位,尽量保持伤肢位于心脏水平线上。
保护呼吸道:如果伤者失去知觉或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CPR)。
处理骨折:不要移动骨折部位,尽量固定伤肢。
使用夹板或绷带支撑骨折处,以减轻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处理烧伤: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但不要使用冰水。
覆盖干净的敷料,避免使用棉花。
处理刀伤或刺伤:不要拔出插在伤口中的物体。
用干净的敷料包扎伤口,并在周围固定,以减少出血。
处理挫伤或擦伤:用清水冲洗伤口,并涂抹抗生素软膏。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保持温暖:如果伤者有失温的风险,覆盖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中。
不要给伤者喂食:伤者在急救前一般不要进食或饮水,以防止意外发生。
请注意,以上仅为基本的创伤急救常识。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伤者的具体状况和急救物资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时的急救可以大大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如果可能,接受专业急救培训会更有利于提高急救技能。
创伤现场急救的正确处理原则
创伤的急救原则,主要包括先观察、再救命、后包扎、做好护理等。
1、先观察
如果发生创伤之后,首先需要对创伤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了解大致的问题,避免发生遗漏。
2、再救命
在检查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如果存在生命危险,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挽救生命,避免造成死亡。
3、后包扎
抢救之后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快速止血,可以通过压迫法、绷带法等进行止血,避免造成失血性休克。
4、做好护理
在抢救时不要过于急躁,进行包扎时要注意手法以及顺序,要轻柔,防止创伤加重。
包扎时先从头部或者胸部等重要器官进行包扎,然后是四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抢救前要做好防护工作,佩戴好医用手套、口罩,避免造成感染。
建议进行创伤急救时,需要严格按照原则进行操作,能够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急救效果。
创伤急救知识一、“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2.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3.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进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二、止血方法(掌握三种)发现伤员大出血要根据出血的位置,立即进行止血,如果血液呈鲜红色喷射而出则是动脉出血;如果血液是暗红色缓慢流出则是静脉出血。
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
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min。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
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并将肢体抬高。
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
填塞止血法: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
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
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止血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用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
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贴近肱骨,易被损伤。
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三、包扎方法(掌握三种)1、绷带包扎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先用绷带的一端在伤口的敷料上环绕两圈,然后斜向经过关节,绕肢体半圈再斜向经过关节,绕向原开始点相对应处,再绕半圈回到原处。
这些反复缠绕,每缠绕一圈覆盖前圈的1/3~1/2,直到完全覆盖伤口。
2、三角巾包扎法头部包扎(1)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创伤急救原则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是指在急性创伤发生后,通过紧急处理和救治,以减轻或避免进一步伤害,挽救患者生命和保护其健康的一系列措施。
创伤急救原则是指在处理创伤急救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创伤急救原则,每个大点下分3-5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快速评估伤情1.1 了解事故发生的环境和原因,判断可能的创伤类型。
1.2 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情况,判断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1.3 评估伤者的伤势严重程度,确定优先处理的伤情。
二、保持通畅呼吸道2.1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清除阻塞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如患者无法自主呼吸,进行人工通气或气管插管。
2.3 在处理颅脑创伤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三、止血和控制休克3.1 快速止血,可通过直接压迫、提升伤肢、使用止血带等方法。
3.2 控制休克,保持患者体温、输液、输血、补充氧气等。
3.3 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处理措施。
四、保护脊柱和骨折固定4.1 在处理创伤时,应尽量避免对脊柱造成进一步伤害。
4.2 对于可能存在骨折的患者,应尽快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移动和进一步损伤。
4.3 使用适当的固定器材,如颈椎固定架、夹板等,保护脊柱和骨折部位。
五、防止感染和保持体温5.1 对于开放性创伤,及时进行清创和缝合,避免感染。
5.2 在处理创伤时,注意保持患者体温,防止低温和感染的发生。
5.3 使用无菌敷料和消毒液,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
总结:在创伤急救中,快速评估伤情、保持通畅呼吸道、止血和控制休克、保护脊柱和骨折固定、防止感染和保持体温是基本原则。
通过了解事故环境和原因,判断创伤类型,快速评估患者的伤情,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物,止血和控制休克,保护脊柱和骨折固定,防止感染和保持体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伤害,挽救生命。
在创伤急救中,专业的处理方法和救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才能提供有效的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知识
以下是一些创伤急救知识:
1. 掌握基本急救知识:了解急救流程和急救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向专业人士学习或参加急救培训课程。
2. 减轻出血:在出血的部位上施加直接压力,用纱布或干净的布覆盖并保持压力,直到医疗专业人士到达。
3. 恢复呼吸:如果受伤者停止呼吸,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CPR)。
4. 固定骨折:在骨折或关节脱位的位置上使用滚筒状的软垫,然后用绷带固定,以减少疼痛和长期损伤。
5. 保护颈椎:如果怀疑颈椎损伤,请小心地将头、颈部和躯干稳定住,尽量不要移动受伤者。
6. 处理烧伤:冷却烧伤部位,但不要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用干净的布覆盖烧伤部位,然后寻求医疗帮助。
7. 处理骨折和折断:尽量不要移动或加压受伤部位,使用软垫稳定骨折部位,并用绷带固定。
8. 处理休克:如果伤者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可能处于休克状态。
将其平放在地面上,抬高双腿,盖上保暖物,并立即叫救护车。
9. 停止出血:使用干净的布或绷带对出血部位施加直接压力,保持压力直到医疗专业人士到达。
10. 寻求及时的医疗帮助:无论伤势有多轻,都应该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获得专业的治疗。
及早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和长期损伤的风险。
简述创伤急救的原则及创伤急救的注意事项摘要:一、创伤急救的原则1.快速评估伤情2.保持现场安全3.防止感染4.稳定伤者情绪5.有序实施救治二、创伤急救的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伤情2.清洁伤口3.及时止血4.妥善固定受伤部位5.平稳搬运伤者6.避免二次伤害正文:创伤急救是在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情况下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的重要环节。
掌握创伤急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能够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伤亡。
一、创伤急救的原则1.快速评估伤情:在救治前,迅速对伤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伤情,确定优先救治的部位和措施。
2.保持现场安全: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伤者遭受二次伤害。
如遇火灾、化学品泄漏等危险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防止感染: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避免感染。
对于破损伤口,可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4.稳定伤者情绪:与伤者沟通,使其保持平静,减轻恐惧感。
如有必要,可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
5.有序实施救治:根据伤情,按照救治顺序进行。
一般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如心脏骤停、大出血等。
二、创伤急救的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伤情:准确识别伤者的病情,以便采取合适的救治措施。
2.清洁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对于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可使用消毒液进行处理。
3.及时止血:对于出血伤口,采用直接压迫、包扎、止血带等方法及时止血。
4.妥善固定受伤部位:对于骨折、脱位等受伤部位,应妥善固定,避免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5.平稳搬运伤者:在搬运伤者时,要保持平稳,避免剧烈晃动,以免加重伤情。
6.避免二次伤害:在救治过程中,密切关注伤者状况,确保救治措施不造成二次伤害。
掌握创伤急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创伤急救:1.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1.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1.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1.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1.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伤口。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1.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
搬运时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2.止血3.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3.2伤口出血呈啧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3.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
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
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帼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
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3.4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3.骨折急救:3.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常见创伤急救常识一、概述创伤是指外界机械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常见的创伤包括刀伤、烧伤、骨折、扭伤、脑震荡等。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创伤的急救常识,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二、刀伤急救刀伤是指尖锐物体刺入人体造成的伤害,常见于刀具、玻璃等尖锐物品的意外伤害。
遇到刀伤时,应首先保持冷静,然后进行以下急救措施:1.创面处理: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对伤口进行包扎,控制出血。
2.止血:如果出血较多,可用手或纱布直接压迫伤口,直至出血停止。
3.就医:刀伤可能造成深层组织损伤,因此应及时就医,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烧伤急救烧伤是指由于高温、电流或化学物品等因素导致的皮肤组织损伤。
遇到烧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冷却创面: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或将受烧的手、脚浸泡在冷水中,持续15-20分钟,直至疼痛减轻。
2.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轻轻包扎伤口,避免感染。
3.就医:烧伤的程度可能较难判断,因此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四、骨折急救骨折是指骨头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常见于跌倒、摔伤等意外情况。
遇到骨折时,应注意以下急救措施:1.固定伤处:用稳定的物体(如棍子、板子)固定骨折处,避免进一步移动。
2.止血:如果骨折伴有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进行包扎止血。
3.就医:骨折需要进行专业治疗,因此应尽快就医,接受适当的固定和治疗。
五、扭伤急救扭伤是指关节发生过度拉伸或扭转造成的伤害,常见于运动或意外摔倒。
遇到扭伤时,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冷敷:用冰袋或冷水毛巾进行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提高伤处:将扭伤的手、脚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
3.休息:避免使用受伤的手、脚,保持休息,有助于伤口愈合。
4.就医:严重的扭伤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因此应及时就医。
六、脑震荡急救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剧烈撞击或震动导致脑功能暂时受损,常见于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