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65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术语服装术语是指用于描述服装的专用语言,包括品种、部位、制作过程和成品质量要求等。
它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指导生产、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以及管理。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1.上主装部位(衣服):包括前身和后身,以及领子和口袋等。
2.下装部(裤子):包括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和门襟等。
二)服装操作术语服装操作术语包括缝纫、缝制和包缝等术语,用于描述不同的制作过程和操作方式。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的方式,简洁明了,更形象标准,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熨烫工艺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包括不同的符号和名称。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缝纫工艺符号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和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
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高速平缝机的性能包括缝纫速度、最大针距、能缝厚度和电动机功率等。
二、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时应注意安全操作和用电安全常识,遇到异常声音要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穿线时要注意不要轧线,用完后要及时关机,同时保持手和机针的一定距离,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第四节操作练在机缝衣片时,要保持上下松紧一致,以避免上层长、下层短或松紧不一致的问题。
因此,在开始缝合前,需要注意手势,左手向前推送衣片,右手稍微拉紧下层。
如果缝位太小,可以借助钻车或钳工来控制松紧。
这是最基本的操作要领。
在机缝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良起落针进行缉倒顺针。
如果出现断线,一般可以重叠接线,但倒针交接时不能出现双轨。
各种机缝都要缝足缝份,不要有虚缝。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1.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1.1.缝纫针的选择:根据布料的类型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缝纫针。
一般来说,针眼大且钝头的针适合粗布料,而针眼小且尖头的针适合细致的工作。
此外,还要根据缝纫项目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针眼尺寸和类型。
1.2.缝合线的选择:根据缝纫项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缝合线。
一般来说,粗线适合粗布料,细线适合细致的工作。
此外,还要根据布料的颜色和强度选择合适的线。
1.3.缝纫机的设置:根据缝纫项目的需要设置合适的缝纫机参数,如线程张力、缝纫长度、缝纫宽度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需要根据布料的类型和缝纫的目的来调整,以保证缝制效果的最佳。
2.服装缝制操作技巧2.1.缝纫线固定:在开始缝纫之前,将缝纫线拖出一段长度,并使用缝线器或打结的方法将线固定在布料上,以防止线头从缝纫机上滑出。
2.2.缝纫方向控制:在缝制直线时,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缝纫速度和方向,以保证缝制线条的平直和整齐。
在缝制曲线时,要控制好缝纫机的转向和速度,以保证缝制出的曲线平滑流畅。
2.3.缝纫线长度调整:根据缝制的需要调整缝纫机的线程长度,使其在缝制过程中不会太紧或太松。
线程过紧会造成布料紧绷,而线程过松则会造成布料褶皱。
2.4.缝纫线位置控制:当缝制两层布料时,要尽量将缝纫线控制在两层布料的中间,以达到较好的缝合效果。
在缝制较厚的布料时,可以使用缝纫机的脚油门功能,缓慢进行缝制,以克服布料的阻力。
2.5.缝纫过程中的拉力控制:在缝制过程中,要适时用手轻轻拉扯布料,使之保持适当的拉力,以保证缝制线条的平直和整齐。
2.6.缝纫线头处理:在缝制完一段线后,要将线头拉出一段长度,并用剪刀修剪成整齐的形状,以防止线头从缝制线条上滑出。
以上是关于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的简要介绍,这些基础知识和技巧对于掌握服装缝制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缝纫技术,做出更加美观和高质量的缝制作品。
服装制作方法服装制作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艺活动,其涉及到的技术、材料和工具等方面非常的广泛,是一个交叉学科。
本文将从服装制作的基础工艺、制作顺序、常用工具和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来着重介绍一下服装制作的方法。
一、服装制作的基础工艺1.剪裁:服装制作的剪裁是整个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
剪裁可以根据设计稿将传统意义上的平面图纸剪成一个个三维图形。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面料的情况,设计规格,以及不同的人体形态等因素,为精准的每一块面料定制出合适的尺寸,最终拼合成为一件完美的服装。
2.缝合:缝合是指将被剪裁的零散块面料以绸线线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件完整的服装,通常,缝合需要用到缝纫机,也可以手工缝合。
在缝合的过程中,需要将准备好的面料按照特定的顺序缝在一起,并融入衣服的设计风格,这一步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服装的质量以及舒适度。
3.熨烫:在缝合完成之后,所有线应该被平整和去除在过程中留下的原始纹路,因此熨烫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打铁的火候和调节温度可以对面料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面料需要不同的熨烫方式。
4.成型:在完成了细节加工后,就需要对完成的服装进行打样和成型。
这一步的成型涉及到与不同的服装类型相应的成型技术,包括平整成型、束领成型、三角形成型等等,需要根据服装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技术。
二、制作顺序1.流程设计—选面料—裁剪—缝合—试穿—修饰—清洗—包装出售2.步骤(1)测量:首先需要正确测量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从而得出每一块组成服装的面料尺寸,确定要使用的面料的长度与宽度。
(2)裁剪:按照设计稿将测量后的布料切下来,再根据图案的特点,花纹的位置,客户服装尺寸和面料的性质剪裁。
为了在衣服上做一个合适大小、质量好、线条美的面料,剪裁尤为重要。
(3)缝制:将预处理后的各个块面料缝合在一起,缝制要达到平整、不圆滑、不能有意外皱折以及均匀的间隙等标准。
要注重穿着舒适度,特别是对接缝和袖子等部位应进行强化处理。
(4)试穿和修饰:完成缝制后,试穿是判断大小和结构强度层面的关键,根据试穿结果进行必要的面料收缩和修饰。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服装加工的形式:单件缝制和流水生产;一、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一服装缝制工艺1.服装款式图与外形概述服装款式图:正、背面视图;外形概述:是对款式外形的文字描述;2.服装规格3.服装质量要求4.工艺流程5.操作技术6.服装缝制设备二1.裁片的组合方式1部件自身的组合2主要部件的组合3零部件与主要部件的组合4衬与部件的组合5里与面的组合2.缝纫的组合方式1平缝组合2吃势的组合3里外匀组合4归拔组合5省裥组合二、服装缝制工艺技巧一做缝制标记1.划粉线2.剪刀眼3.钻眼4.打线丁5.工艺样板二临时固定的新方法大头针、手工三拼接的处理1.拼接缝要遵循的原则;1拼接缝的两侧要选用同样的丝绺,使拼接后的丝绺容易平服;2拼接后的位置尽量斜方向,使拼好的零部件再缝合折转后缝份能错开不重叠;3拼接缝的位置要避开一些缝份会交叉重叠的部位和一些重要部位;2.拼接错误分析1挂面拼接①驳头翻到正面的部位不允许;②拼接部位丝绺不符;③直向拼接缝份折转后重叠;④拼接部位为门里襟底角部位,缝合后缝份会交叉重叠;2领里拼接①拼接部位丝绺不符,会影响串口顺直;②直向拼接缝份折转后重叠;③拼接部位为领里中缝部位,缝合后会交叉重叠;四缝份的处理1.缝份的导向1较薄衣服的单衣缝份缝合后可双向拷边后倒向一侧;2里料与里料缝合的缝份倒向一侧,并可方便的留出坐势;3面料与里料缝合的缝份一般总是倒向里料一侧;4有里料的夹衣,为了平薄,面料缝份处可分开处理;2.缝份的修剪为了平薄、美观而修剪缝份;修剪的多少与所处的部位、衣料质地有关;1对倒向一侧的缝份,应依次修剪呈梯形,即所说的大、小缝份;对止口缉线要求压住的大缝份应大于止口宽度;对较薄的衣料可以不做梯形修剪;①领头缝头止口修成梯形;②后衣片分割开刀缝合后,缝份向过肩方向坐倒缉1cm止口;2缝份重叠交合部分应将重叠缝份多修剪一些;①领尖角部位,尖角修掉后领尖角附近两边也可修去些;②袋暗裥部位;3衬布与缝份重叠的部位,要使衬布略小于面料缝份,特别面料缝份本身就重叠交合部位,衬布略小于面料净缝,以减少缝份厚度;4凡是有凹角或弧度部位的衣料缝合后,可使剪刀眼使缝份平服;如领口、袖窿、腰节等部位的眼刀可以加长或缩短缝份外口的长度,一般眼刀不可剪得太深,不得超过缝份宽的2/3;但凹角需转折的缝份处,刀眼要打到力缉线~才能平服,然后再剪一刀即可,只有当需要缩短外口长度的缝份重叠过多时,才剪成缺口形,为了表达清楚画了缺口,操作时要注意;①尖领圈部位;弧度部位刀眼略浅,尖角部位刀眼深到离缉线~;②方领圈部位;刀眼离缉线~;③腰节部位;有里料的服装,当腰节收腰量特别大时,可通过剪刀眼来解决;如衣料本身结构比较松,或缝份较窄,不影响缝份的平服,就不需要建刀眼;五省缝工艺的处理省的形状:锥形、橄榄形、平头形、各类弧形等;收省后的衣片要达到平薄、顺直、无牵吊、省尖处无凹陷;影响收省质量的因素:面料的质地、性能、省缝的位置、省量的大小;方法1.缉省(1)无夹里的衣片省缝根据需要可一边倒,也可居中坐倒,中间用手缝固定;(2)有夹里的中、厚料如不易败丝,省缝可剪开一段分缝处理,省尖部位居中坐倒,省缝中心剪开离省尖;可在缉省前剪开,可在缉省前剪开,也可在缉省后剪开更容易使省缝丝绺缉准;3有夹里的中厚料衣片如易败丝,可在缉省缝时垫上本色直斜丝绺的布条,布条长出省尖,省与布条分缝处理,可使衣片表面平服;3.省的熨烫1薄形面料的省缝熨烫,应在省缝与衣片间加进纸片,避免衣片正面留下省缝痕迹;2分缝吃力的省缝;烫省尖时要将一根手缝针插在省尖位置,时省尖不单边坐倒、丝绺顺直;3衣片两端成尖形的腰省,收省后避免引起衣服牵吊的处理;①无夹里的衣片应在收省处将省缝拔开;②有夹里的衣片,如不易败丝在拔开量不够的情况下还可考虑在收省的最大部位剪上一处或几处刀眼后再拔开;拔量和刀眼的大小,均可根据面料的松紧和省量的大小而定;4所有省缝熨烫时,都要将省尖处胖势烫散、烫圆顺;六处理吃势和里外匀的技巧1.处理吃势的技巧当两片衣缝缝合在一起时,将需要放吃势、归拢的一片放在在下层,将需要带紧拔开的一片放在上层进行缝合,可以利用缝纫机缉线时上层易赶、下层易吃的特性来缝合,有利于窝势的形成;如绱衬衫袖时,袖片山头有吃势,所以在衣片在上,袖片在下;而落肩袖要求衣身略有缩缝,所以正好相反,将衣袖放在上层,衣片放在下层;前后肩缝缝合时,后肩放吃势,所以前衣片在上,后衣片在下;当吃势量较大时,需要对吃势进行观察和适当整理,而且还需要借助镊子向前推送,应将放在的一片放在上层;如绱西服袖、大衣袖、西服肩缝、大衣肩缝等;2.处理里外匀的技巧处理里外匀也可以利用缝纫机缉线的特性,处理好衣片的上下层的关系;如处理领子:领子放上,领面放下;袋盖,袋盖面放上,袋盖里放下;门里襟:挂面放上,衣片放下等;有的部件采用净样,要沿净样缉线;有些高档工艺,用手工先固定再缉线;为了看到里外匀或吃势的分布,使缉线分布更准确,也常常采用面在上里在下的缉线方式,所以在操作中还应灵活运用;方法一:将里子缝份向里子方向分开烫倒;方法二:将面、里缝份均向面子方向超过缉线左右即缉线做紧左右扣转烫倒;方法三:将面、里缝份均向里子方向沿缉线扣转烫倒;通过以上的熨烫,在翻烫就方便多了;还可子里层止口处缉的清止口,缉止口时将里外匀缝份均向里层坐倒,可形成良好的里外匀效果;七袖山头抽吃势1.手缝抽吃势方法缝针后将缝线抽缩使吃势均匀,根据需要布局;适于呢类高档服装装袖;2.机缝抽吃势方法1先调稀针距,在装袖缝头外侧和各缉一道,后用手工抽缩缝线,形成吃势;适于薄料服装装袖,也适于袖口或裙腰抽缩;2先调稀针距,右手食指轻轻地抵住压脚后端的袖片有些料可不用线,时不了向前移动不畅快,就会起皱,收拢,使之形成吃势;再用手调节各部委吃势的分布;适于化纤、棉布类服装装袖;3.机位吃势方法先调稀针距,右手拉住针位斜条,左手推送袖子山头,拉吃位置应在装袖缝头外侧,边缉边将下层推送,将上层斜条拉紧,时袖山头产生吃势,适于简做工艺的装袖;质量要求吃势适宜、均匀、圆顺;八黏合衬的运用黏合衬分类一般黏合部位,主要为增加被黏合部位的平挺度和增强定型作用;另一类是牵带黏合部位,其作用与传统敷牵带一样,牵带的合理运用能防止服装内部或边缘受力后或遇高温后拉伸变形,起固定形状的作用;其次牵带还起到服装立体苏醒的作用;使需要归缩的部位归缩;使平面的裁剪处理成立体的效果;1.一般黏合1黏合部位①贴边部位连贴边的,如衬布不影响面料外观,衬可配宽些,在贴边部位并超过衣身1cm黏衬;②翻边部位③零部件部位可单黏,也可脸面都黏;④开袋部位剪开处黏衬,四周均超出袋口线2cm;⑤上衣前片部位薄料不易黏衬,影响质感、悬垂性、整体感;如纵向分割前半部全黏,后半部上段黏;不分割的,残周分割的部位黏合;⑥上衣后片部位上段或领圈部位黏合;⑦插肩袖的袖片上段黏合,也可不黏;2增加臣僚部位有的衣片在需要增加挺度的部位增加衬料;如,上衣胸部、驳头驳角增加驳角衬,领头部位增加底领衬;3黏衬的丝绺;对于机制黏合衬,丝绺的取向有两种,一是与被黏部位衣片丝绺完全一致,二是与被黏部位衣片径向成45°的夹角;有的也有横丝绺替代斜丝绺的,,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黏衬的厚度;一般的与面料相当,比较受力的部位,用厚型硬衬,其余部位用薄衬;2.牵带黏合1牵带分类:①按材料分;有无纺、涤棉、双面胶、棉丝带、栗子稠等各种材质的牵带;②按宽度分;最常见的为~不等,也有最窄的最宽的4~5cm;③按丝绺分;有直料黏合牵带、直斜料黏合牵带和正斜料黏合牵带三种;直料黏合牵带常用于不允许伸长但可略微收缩和其他部位;直斜料牵带其长度方向与径向构成5°~10°的夹角,常用于不允许收缩的部位;正斜料牵带其长度方向与径向成45°的夹角,并在一边敷上窄的直料牵带,由缉线固定,常用于圆弧形边缝部位;2牵带黏合部位①止口部位,斜门襟、驳头、西裤斜袋、上衣圆下摆等止口部位宜选择直斜料黏合衬牵带;如止口部位已有一半黏合衬或面料较厚实黏合衬牵带可黏合在净线内侧衣片上,离净线左右,如止口部位没有一般黏合,而且面料有薄透,黏合衬牵带可黏合净线外侧的缝份上,离净线左右;如考虑牵带在湿洗后容易脱落,则可将牵带盖过止口净线~,使牵带在缉止口时一起缉牢或手工缭针将其带牢;②容易伸长的斜向或圆形边缝部位,如前后圆袖袖窿、套肩袖袖窿等部位;③双层斜向连口部位,如驳头翻折处领头翻折处等;3牵带质地;大多面料一般选用质地松弛的薄料软性机织黏合衬牵带;但如果面料厚、沉重,则要适当选厚实、黏力强的牵带;3.黏合衬运用实例1圆领圈女上衣;2枪驳领女上衣;3插肩袖女大衣九正确选用合适的缝制工艺方法;。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服装缝制工艺是作为所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装缝制工艺包括裁剪与工艺两大部分。
裁剪可分成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其中服装结构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
加工工艺包括缝纫、熨烫等技术。
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效果。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达到服装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课程目的要求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一般性服装及舞台艺术类服装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各类服装的工艺设计制作。
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胜任服装手缝工艺设计2.能胜任服装机缝工艺设计3.能胜任服装基本熨烫工艺4.能胜任服装各部位配件制作5.能胜任服装工艺流程安排三、课程教学学时本课程教学总时数128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 学时,实践教学64 学时,具体分配入下:课堂(现场)教学(1)教师讲授(2)资料演示(3)多媒体教学(4)示范分析(5)技能操作与训练2、课外实践(1)品牌服装店观摩(2)图文信息收集(3)讨论交流五、考核方式现场技能考试,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六、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问题⒈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比例。
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⒉理解衣身构成的原理及平面原型的设置方法。
⒊理解了解、掌握男女服装的部件拼合方法;提高成衣拼合技能⒋了解工艺流程和工序的编排,以及制作方法的不同处和质量要求七、参考书目《女装工艺》鲍卫君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男装工艺》鲍卫君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八、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服装工艺基础 1服装工艺基础设计,运用间接法和直接法学习服装工艺的整体结构。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与技巧一、编程工艺基础编程工艺是指按照服装设计的要求,根据不同的面料与款式,进行编织、剪裁、车缝、整烫等一系列工序,将面料制作成成衣的工艺流程。
1.面料编织工艺:面料的编织工艺对成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要包括纱线的选择、纱线的编织方式等。
纱线的选择要考虑纱线的材质、纱线的粗细、纱线的染色、纱线的强度等因素。
纱线的编织方式可以是平纹、斜纹、提花、针织等。
2.面料剪裁工艺:面料剪裁是指根据设计图样,按照一定的裁剪规则,将面料进行裁剪成相应的零件。
主要包括布料的摊铺、纸样的摆放、裁剪的方式与工具选择等。
在进行面料剪裁时,需要注意布料的平整度、纸样的精确度、剪刀的锋利度等因素。
3.车缝工艺:车缝是将面料的零件通过缝纫机进行车缝拼接成成衣的工艺。
主要包括线迹的选择、车缝的方式、车缝精度的控制等。
线迹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面料与款式,选择合适的线迹,确保车线的牢固度。
车缝的方式可以是直缝、曲线缝、扁缝、包边等。
车缝精度的控制要保证车线的平直、线迹的整齐等。
4.整烫工艺:整烫是将成品衣服进行一系列整理与熨烫的工艺。
主要包括衣服的整饰、褶皱的处理、面料的熨烫等。
整烫的目的是使衣服具有立体感、挺括度与光泽度。
在进行整烫时,需要注意整烫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以避免面料的损伤与变形。
二、缝制工艺技巧1.面料的准备:在进行缝制工艺时,首先要对面料进行准备。
包括将面料摆平、修整边缘、烫平等。
确保面料的平整度、尺寸的准确性等。
2.线迹的选用:根据不同的缝制方式与面料,选择合适的线迹。
线迹的选择要考虑线迹的强度、颜色、松紧度等。
线迹的选用直接影响到车缝的质量。
3.缝纫机的操作:熟练掌握缝纫机的操作技巧,包括线迹的调节、踩缝脚的节奏、机器的维护等。
保证缝纫机的正常运转与缝线的牢固度。
4.精确的车线:在进行车缝时,要保持车线的精确度。
线迹要平直、线迹的间距要一致,以保证车缝的牢固度与美观度。
5.细节处理:在进行缝制工艺时,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第1篇一、引言服装制作工艺是指将面料、辅料等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缝制、整理等工序,制作成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服装产品的过程。
服装制作工艺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服装制作工艺的基本概念、常用面料、辅料、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服装制作工艺的基本概念1. 服装制作工艺:指将面料、辅料等原材料加工成服装产品的过程,包括设计、裁剪、缝制、整烫、包装等环节。
2. 服装结构:指服装的各个部件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衣身、袖子、领子、口袋等。
3. 服装款式:指服装的样式、造型、色彩、图案等。
4. 服装面料:指用于制作服装的织物,包括棉、麻、丝、毛、化纤等。
5. 服装辅料:指用于辅助服装制作的各种材料,如拉链、纽扣、扣绊、标签等。
三、常用面料1. 棉:具有吸湿、透气、保暖等特点,适用于春秋季节的服装。
2. 麻:具有透气、散热、抗菌等特点,适用于夏季服装。
3. 丝:具有光泽、柔软、舒适等特点,适用于高档服装。
4. 毛:具有保暖、柔软、舒适等特点,适用于冬季服装。
5. 化纤:具有耐磨、易洗、易干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季节的服装。
四、常用辅料1. 拉链:用于服装的闭合,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2. 纽扣:用于服装的装饰和闭合,具有美观、实用的特点。
3. 扣绊:用于服装的闭合,具有装饰和实用的特点。
4. 标签:用于标识服装的品牌、尺码、成分等信息。
五、服装制作工艺流程1. 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确定服装的款式、结构、色彩等。
2. 裁剪:将面料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裁剪,得到各个部件。
3. 缝制:将裁剪好的部件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缝合,形成完整的服装。
4. 整烫:对缝制好的服装进行整烫,使其平整、美观。
5. 包装:将整烫好的服装进行包装,便于运输和销售。
六、服装制作工艺要点1. 裁剪:确保裁剪尺寸准确,避免浪费面料。
2. 缝制:注意缝制工艺,确保服装的牢固度和美观度。
3. 整烫:根据不同面料和款式,选择合适的整烫方法,保证服装的平整度。
服装工艺做法
一、基础缝纫工艺
1. 平缝
平缝超级简单又超级重要啦。
就是把两片布的正面相对,沿着边边大概留出0.5到1厘米的缝份,然后用缝纫机或者手缝都可以。
就像我们平时缝个小破洞啥的,只不过要缝得直一点哦。
2. 包缝
这个工艺是为了让布边不容易脱线啦。
把布边折进去一点,然后再缝起来,就像给布边穿了个小外套一样。
如果用缝纫机的话,有专门的包缝功能,超级方便的。
二、装饰工艺
1. 刺绣
刺绣可好玩啦。
可以在衣服上绣自己喜欢的图案,像小花呀,小动物呀。
先把图案画在布上,然后用绣花针和线慢慢绣。
针法有好多呢,像平针绣就很简单,一针一针地把图案填满就好啦。
2. 珠片装饰
把珠片缝在衣服上,一下子就变得闪亮亮的啦。
可以一个一个地缝,也可以用那种带粘性的珠片,直接粘上去,不过粘的可能不太牢固,缝的话就会比较持久哦。
三、特殊工艺
1. 缩褶
缩褶就是让布料有那种皱皱的效果。
可以用手缝抽褶,就是拿根线,沿着布边缝几针,然后把线拉紧,布料就缩起来啦。
也可以用缝纫机上的缩褶功能,更方便一些。
2. 贴布绣
把一块布剪成喜欢的形状,然后缝在另一块布上。
可以是简单的形状,也可以是很复杂的图案。
缝的时候要注意边缘要缝整齐哦。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服装工艺的定义与分类1. 服装工艺的定义服装工艺是指将设计师的创意转化为实际可穿着的服装产品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
主要包括裁剪、缝制、装饰、整烫等一系列工艺过程。
服装工艺包括了服装设计、样衣制作、面料选材、缝制技术、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2. 服装工艺的分类服装工艺可以按照不同的要素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工艺流程、材料特性、技术辅助等方面进行分类。
此外,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服装类型进行细分,比如男装、女装、童装、运动装等。
二、服装工艺的基础知识1. 面料面料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品质和效果。
常见的面料包括棉、麻、丝、羊毛、化纤等。
不同的面料有着不同的性能特点,因此在进行服装设计和制作时需要根据面料的特性来选择适合的工艺和技术。
2. 缝纫缝纫是服装制作的基本工艺之一,它包括了线迹、针法、缝合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缝纫技术可以保证服装的质量,同时也可以提升服装的外观效果。
不同的面料和设计风格需要使用不同的缝纫技术。
3. 剪裁剪裁是服装制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合身度和流线感。
合理的剪裁可以避免浪费面料,同时可以保证服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现代的剪裁技术已经涵盖了数字化设计和智能裁剪等高新技术。
4. 装饰服装的装饰是指为服装增加美感和个性的工艺过程。
装饰可以包括刺绣、打褶、绣花、嵌饰等多种手工和机械工艺。
合理的装饰可以提升服装的档次和附加值。
5. 整烫整烫是指通过熨烫、蒸汽、热压等方法对服装进行整形和整理。
整烫可以平整面料、提升服装的外观效果、去除褶皱、保持服装的立体感等。
不同的面料和款式需要使用不同的整烫技术。
6.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服装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了选料、制作、装配、检查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提升服装的品质,减少次品率,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服装工艺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和制作过程正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服装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引言在如今的时代,服装不仅仅是用来保暖和遮体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自我风格和个性的重要方式。
而要制作出精美的服装,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服装工艺学知识。
本文将对服装工艺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服装工艺基础知识1.服装材料:了解衣料的种类、特点和用途,如棉、麻、丝、毛等。
2.服装图案设计:掌握服装上图案的设计原则,包括色彩搭配、形式美感等。
3.服装测量:掌握正确测量身体尺寸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服装的合身度。
4.服装裁剪:了解服装裁剪的工具、技术和步骤,包括纸样制作和布料裁剪等。
5.服装缝制:熟悉不同缝纫设备的使用和缝制技巧,如手缝、机缝、锁边等。
三、服装加工工艺知识1.服装拼接:了解不同拼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平缝、包缝、补片等。
2.服装织边:掌握不同织边方式的操作技巧,如反价边、码边、封边等。
3.服装装饰:了解服装装饰的方法和流程,如绣花、镶边、贴花等。
4.服装熨烫:熟悉不同面料的熨烫温度和方法,防止面料变形或烫伤。
5.服装整烫:了解不同服装类型的整烫要求和技巧,如西装、礼服等。
四、服装质量控制知识1.服装检验:了解有效的服装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安全性检测等。
2.服装质量标准:熟悉国家和行业关于服装质量的相关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规范。
3.服装修复:掌握服装维修的技巧和方法,如更换扣子、修补破洞等。
4.服装包装:了解服装包装的要求和技巧,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完好。
5.服装售后服务:熟悉服装售后服务的流程和要点,以提供满意的售后体验。
五、服装工艺学与创新1.服装工艺与时尚:了解服装工艺与时尚趋势之间的关系,如如何将工艺应用于时尚设计中。
2.服装工艺与环保:掌握环保意识在服装工艺中的具体应用,如选用可持续材料、推行绿色制造等。
3.服装工艺与科技创新:了解服装工艺与科技的结合,如3D打印服装、智能穿戴等。
六、结语通过对服装工艺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服装制作的要素和技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帮助读者提升服装制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