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
- 格式:ppt
- 大小:716.00 KB
- 文档页数:9
三一文库()/高二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自转和公
转详解〕
1地球的自转
(1)方向是:自西向东(北天极俯视逆时针,南天极
俯视顺时针)(画南、北极地俯视图,赤道侧视图、其他角
度的)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
在地面上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2)周期:恒星日——360度——真正周期——23小
第1页共5页
时56分4秒
太阳日——360度59分——人类实用周期——24小时
(4)速度:南北极点无速度(速度为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度纬线是赤道的一半)
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15度/小时,1度/4分钟)
2地球的公转
25。
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完成一圈所需时间约为24小时,我们常说的一天就是地球自转一周所经过的时间。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是指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自转速度并不是恒定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轴偏斜、地形起伏、大气运动等。
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地球自转周期在不同区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赤道附近的速度较快,大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而在极地附近的速度较慢,接近零。
因此,在计算中一般使用平均数据。
地球自转周期的平均值约为24小时,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天的时间间隔。
我们将一天分为24个小时,每小时含有60分钟,每分钟含有60秒。
影响地球自转的因素地球自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因素:1. 地球轴偏斜:地球轴线与公转轨道之间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称为地球的轴偏斜。
轴偏斜的存在导致了地球自转轨道不是一个完全的圆,而是一个椭圆。
轴偏斜的变化会影响地球不同区域的自转速度。
2. 地形起伏:地球表面存在山脉、高原等地形起伏,这些地形因素会对地球自转速度产生一定影响。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受地表地形的分布影响,例如山脉对风的阻挡会导致风的动力减小,从而影响地球自转速度。
3. 大气运动:地球的大气层也会对地球自转产生影响。
气压的不同分布会改变地球的质量分布情况,从而影响自转速度。
此外,大气环流也会对地球自转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赤道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区和欧洲地区的冰岛低压系统。
地球自转的意义地球自转对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几个地球自转的重要意义:1. 日夜交替:地球自转的运动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某一部分面对太阳时,该地区进入白天,而反面则进入黑夜。
这种交替性的变化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影响,驱动了生物的生长和进化。
2. 季节变化:地球自转轨道的倾斜使得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在不同季节中有所变化。
这种季节变化对地球上的气候和植物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
除绕轴自转外,地球还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为一恒星年,约日6时9分10秒.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轨道是一个扁率为1/60的椭圆.轨道近日点为1.亿公里,远日点为1.亿公里,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每日59分,平均线速度为每秒29.78公里,面速度为每日1.92*10的14次方平方公里.其中前两者有季节变化.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及周期
公转,是一物体以另一物体为中心,沿一定轨道所作的循环运动;所沿着的轨道可以为圆、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
自转,是指物件自行旋转的运动,物件会沿着一条穿过本身的轴旋转,这条轴被称为“自转轴”。
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恒星年(公转度):天6时9分10秒,就是我们说的地球转一圈
回归年:天5时48分46秒,就是太阳直射点来回的周期,也就
是通常说的一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米/秒。
地球在自转时同时公转,自转一周需用23小时56分4秒,公转了约0.度,按地球自转速度折合3分56秒,时间,自转加上公转用的时间共24小时。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地球自转及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以西向东的方向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小时约1670公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以下几点:1.产生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是导致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时,由于地球不断地转动,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射情况就不同,从而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当地球上的一半是白天时,另一半则是黑夜。
这种昼夜交替的现象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形成地球的自转力:地球自转也产生了一个叫做科里奥利力的力,这个力会影响到大气、水流、岩浆运动等地球上的物理过程。
科里奥利力会使得气候系统趋于稳定,影响风向和水流方向。
它还与飓风、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展密切相关。
3.形成地球的赤道膨胀:地球自转引起了赤道膨胀的现象。
地球赤道的周长要比两极的周长长,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地球的赤道半径要比极半径大。
这种膨胀使得赤道地区的气候较热,植被生长繁茂,而极地地区则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4.形成地球的地球仪:地球自转的概念也是地球仪的基础,地球仪是一种用来研究和表示地球自转、公转及地球其他运动的仪器。
通过地球仪,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现象,以及地球上的经纬度、地理位置等概念。
5.为航海和导航提供参考:地球自转对航海和导航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了经度的变化,所以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时差,可以获得准确的经度信息,从而在航海和导航中能够确定位置和方向。
总之,地球的自转对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科里奥利力、地球赤道膨胀、地球仪的构建以及航海和导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多样化,气候差异明显,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活动。
对于人们来说,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和地理意义,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球自转周期和近地卫星周期
地球自转周期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23小时56分4.09秒。
这个周期是由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决定的,它是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指地球每秒钟绕自身轴线转过的角度,它的大小为360°/86164.09秒,即每秒钟转过0.00417°。
近地卫星周期是指近地卫星绕地球轨道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90分钟左右。
这个周期是由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和轨道速度决定的,它是近地卫星运行的基本特征。
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一般为400公里,轨道速度为7.8公里/秒,因此,近地卫星绕地球轨道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400公里/7.8公里/秒=51.28秒,即90分钟左右。
地球自转周期和近地卫星周期都是地球运行的基本特征,它们对地球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自转周期决定了地球上的昼夜变换,近地卫星周期决定了近地卫星的轨道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此外,地球自转周期和近地卫星周期也是地球上的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它们对地球上的生物进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转知识点总结⼀、地球⾃转的基本特征1.⽅向:⾃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的⽅向,西经度减⼩的⽅向即为地球⾃转⽅向。
2.周期:1个恒星⽇(23时56分4秒)。
3.速度(1)⾓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转⾓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2)线速度:随纬度增⼤⽽减⼩。
图解地球⾃转的⾓速度和线速度思考1.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的地区?提⽰:纬度越低,⾃转线速度越⼤;海拔越⾼,线速度越⼤,发射时节省燃料。
2.在航天发射时为什么总是向偏东⽅向发射?提⽰:顺着地球⾃转⽅向,充分利⽤地球的⾃转速度,节省发射燃料。
考点分析1.影响地球⾃转线速度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负相关海拔海拔越⾼,线速度越⼤正相关2.地球⾃转线速度⼤⼩的应⽤(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的为北半球;越来越⼩的为南半球。
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低地球⾃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同纬度其他地区⼤,即地势较⾼(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地、⾼原等);地球⾃转等线速度线凸向⾼处,说明线速度⽐同纬度其他地区⼩,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地、盆地等)。
⼆、地球⾃转的地理意义1.产⽣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为昼半球,AOB︵为晨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的⼀半。
由于地球不停地⾃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3)周期:1个太阳⽇,即24⼩时。
2.产⽣时差(1)地⽅时①定义:因不同经度⽽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同⼀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时相差1⼩时。
(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地球自转、公转相关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具体分析
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①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
a、从北极上空看:
b、从南极上空看:
②地球自转的周期:
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③地球自转速度:15度/小时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地球公转的具体分析
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1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
线速度 :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约30㎞/S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的运动主要是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叠加运动。
地球是倾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面。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