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中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背诵篇目
- 格式:docx
- 大小:113.76 K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小学必背古诗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黄金时期,通过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必背的古诗词,适合小学生学习: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8.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0.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能力。
希望每位小学生都能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享受学习古诗词的乐趣,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小学一年级】上册:1、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第1课《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第6课《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1、第4课《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第4课《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第13课《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第13课《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1、第4课:《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第4课:《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第25课《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第25课《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1、第2课《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第2课《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第17课《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第17课《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1、第9课《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小学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经典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哲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经典,适合中小学生背诵: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水调歌头》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8.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9.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0. 《滕王阁序》 -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背诵它们不仅能够提升语言素养,还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学习的机会,通过背诵这些诗词,感受诗词之美,领悟诗词之魂。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精选5篇)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篇11剑客齐己〔唐代〕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这首诗的作者热情地塑造出一个襟怀嵚崎磊落,慷慨豪勇,报恩酬知己,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借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
真可谓志陵山岳,气吞江海,撼人心魄。
齐己是一位僧人,这首诗写得这样豪壮刚猛,肝胆照人,可见他并未完全心归禅寂,超然物外。
2春雨齐己〔唐代〕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3苦寒行齐己〔唐代〕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
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跼。
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篇21早梅齐己〔唐代〕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颜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
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全诗咏物写景,语言清丽传神,为读者描摹出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神;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借物喻己,含蕴深藉,诗人怀才不遇、清高孤傲、坚贞不屈、执著自信的节操情怀蕴含景中,又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妙。
神妙毕备,意蕴隽永,堪称诗林“咏物台”上的一枝独秀!2桃花齐己〔唐代〕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35篇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该版本语文课本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我们特为同学们整理了新版语文书里的135首必背诗文,同学们赶紧收藏起来预习朗读吧。
▼1~6年级《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小蓓蕾组合 - 语文小天才《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小蓓蕾组合 - 语文小天才《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小蓓蕾组合 - 语文小天才《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解落三秋叶陈思宇 - 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江南可采莲阎杉杉 - 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配乐朗诵版《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李珊珊 - 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胡婷婷 - 婷婷唱古文《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小蓓蕾组合 - 语文小天才《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殷嘉伟;黄思亮 - 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武怡兵 - 少儿国学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人教版小学必背古诗词70首【三年级下】咏柳唐•贺知章春日宋•朱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月春风似剪刀。
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穿尽红丝几万条。
【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宋苏轼游山西村宋陆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缘身在此山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年级下】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望洞庭唐刘禹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忆江南唐白居易渔歌子唐张志和江南好,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风景旧曾谙。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才了蚕桑又插田。
【五年级上】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秋思张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明月何时照我还?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牧童吕岩舟过安仁宋杨万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清平乐(yuè)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小学生必背168首古诗词人教版《小学生必背168首古诗词》是一套专为小学生设计的古诗词学习材料,旨在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背诵古诗词。
以下是部分精选的古诗词,供小学生学习和背诵: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6. 《滕王阁序》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8.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一、古诗词的重要性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一。
从小学开始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促进文学素养和情感修养的提升。
二、古诗词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情感和修养的形成和提升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古诗词正是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情感修养,培养高雅的情操,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72首必背古诗词的教学我国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规定了1到6年级学生必须背诵的72首古诗词,包括了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
这些古诗词精选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通过学生背诵和理解这些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把握我国文化传统的脉络。
四、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机械记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和美感。
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古诗词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古诗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古诗词中的清新、优美、含蓄,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高尚品格。
古诗词所表现出的亲情、友情、爱国情怀等主题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古诗词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一。
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古诗文的教学,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
这充分体现了古诗词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感悟我国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审美情趣,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起来,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有益于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修养,有益于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有益于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和价值观。
人教版必背古诗词人教版必背古诗词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曹操《观沧海》
杜甫《春望》
王之涣《登鹳雀楼》
孟浩然《春晓》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李白《静夜思》
《悯农》
《咏鹅》
《长歌行》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赠汪伦》
《送孟浩然之广陵》
《绝句》
《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
《夜宿山寺》
《望天门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友人》
《秋浦歌》
《峨眉山月歌》
《漫江吟》
《江南春绝句》
《春夜喜雨》
《泊船瓜洲》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示儿》
《过零丁洋》
《次北固山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观沧海》
《钱塘湖春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思》
《饮酒(其五)》
《登飞来峰》
《次北固山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观沧海》等。
1-6年级必背古诗词人教版一年级:-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年级:-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年级:-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年级:-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年级:-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六年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些古诗词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涵盖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必背内容。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还能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人教新课标备课资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1 《江南》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 《出塞》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初中必背古诗词一、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1.《江南》《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新课标小学必背古诗75首1.江南jiāng nán(汉乐府hàn yuè fǔ)江南可采莲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莲叶何田田lián yè hé tián tián!鱼戏莲叶间yú xì lián yè jiān。
鱼戏莲叶东yú xì lián yè dōng,鱼戏莲叶西yú xì lián yè xī,鱼戏莲叶南yú xì lián yè nán, 鱼戏莲叶北y ú x ì li án y è b ěi。
注释:①可:“适宜”、“正好”的意思。
②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③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2.长ch áng 歌g ē行(汉乐府hàn yuè fǔ)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zhāo lù dài rì xī 青 青 园 中 葵, 朝 露 待 日 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阳 春 布 德 泽, 万 物 生 光 辉。
cháng kǒng quī jié zhì, kūn huáng huā yè cuī 常 恐 秋 节 至, 焜 黄 华 叶 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hé shí fù xī guī 百 川 东 到 海, 何 时 复 西 归?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少 壮 不 努 力, 老 大 徒 伤 悲。
小学一年级上册:1、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第1课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3、第6课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下册:1、第4课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第4课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3、第13课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4、第13课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1、第4课: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2、第4课: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第25课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4、第25课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下册:1、第2课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第2课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第17课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第17课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三年级上册:1、第9课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①萧萧:风声;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2、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山东:指华山以东;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3、第21课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4、第21课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③奇:奇妙;④西子:西施;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1、第2课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①妆:打扮;②绦:用丝编成的带子;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2、第2课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胜日:好日子;②泗水:河流名;③光景:风光景物;④等闲:随意;译文: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3、第29课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①乞巧:七夕;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4、第29课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①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②长河:银河;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每晚孤独小学四年级上册:1、第5课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①题:书写,题写;②西林:西林寺;③缘:因为;译文: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2、第5课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①山西村:村庄名;②腊月酿的酒;③豚:猪;④疑:以为,怀疑;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遇上丰年也要留足鸡、肉等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重重水,正在怀疑已无路可走,可是走到跟前,峰回路转,在垂柳掩映的地方,又是一个郁郁葱葱、山花烂熳的村庄;3、第20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①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②之:去,到;③故人:指老朋友;④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译文: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奔流; 4、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①使:出使;②浥:湿润;③更尽:再饮完;译文:清晨,渭城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杨柳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下册:1、第1课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①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②厌:满足;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2、第1课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①洞庭:湖名;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③潭面:指湖面;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译文: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闪,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3、望洞庭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①忆江南:词牌名;②谙:熟悉;③蓝:一种植物;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4、第23课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①山原:山陵和原野;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③子规:杜鹃鸟;④了:结束;译文: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5、第23课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①杂兴:各种兴致;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未解:不懂;⑤供:从事;⑥傍:靠近;译文: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6、第23课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①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②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③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译文: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在碧空中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江水猛涨,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悠闲地游动;老渔翁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自在地垂钓,乐而忘返; 小学五年级上册:1、第5课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①瓜洲:长江北岸;②京口:今江苏镇江;③钟山:今南京紫金山;译文:京口和瓜洲仅有一江相隔,到南京也只隔几座山了;一年一度的春风又把江南岸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呢2、第5课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①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②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③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译文:洛阳城里已经刮起了秋风,想到家乡的气候变化要写封信却不知从何说起;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捎信的人要走了,我又把信打开;33、第5课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①榆关:山海关;②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③聒:声音嘈杂;译文:爬山走一程,涉水走一程,朝着关外山海关那个方向走,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千家万户都点起了灯火.风一阵阵,雪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打碎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而在故乡的家园却没有这种杂乱的声音;下册:1、第5课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①弄:逗弄;译文:草铺满横野有六七里长,笛子伴着晚风发出几声鸣叫;从外边归来已经是黄昏后,不用脱掉蓑衣枕着月亮睡到天亮;2、第5课舟过安仁宋扬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①安仁:县名;②篙:撑船用的竹竿;③棹:船桨;④怪生:怪不得;译文: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3、第5课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①清平乐:词牌名;②茅檐:茅屋的屋檐;③吴音:泛指南方的方言;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⑤翁媪:老翁、老妇;⑥亡赖:同“无赖”;译文: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还带着几分醉意;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制鸡笼;还有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躺卧在草地上剥莲蓬吃; 小学六年级上册:1、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①昔:从前;②矣:语气助词;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④思:语气助词;⑤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2、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①乃:就;②发生:催发植物生长;③潜:暗暗地,悄悄地;④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⑤野径:乡间小路;⑥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⑦锦官城:成都的别称;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3、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⑤见:同“现”;译文: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大雨将至,赶紧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跑到溪头转弯处,嘿,茅店不就在眼前么4、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①天净沙:曲牌名;②飞鸿影下:雁影掠过;译文:天边的夕阳把晚霞染得一片昏黄, 笼罩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村落,黄昏的暮霭里,乌鸦栖息在古树光秃秃的枝干上;这时有一只鸿雁飞来,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菊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下册:1、古诗词背诵: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为汁;萁qí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①持:用来;②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③漉:过滤;④菽:豆;⑤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⑥釜:锅;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2、古诗词背诵: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①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②闲:安静;③时:时而,偶尔; 译文: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3、古诗词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①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②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③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④平明:清晨;⑤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⑥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4、古诗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xī,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①江畔:江边;②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③蹊:小路;④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婉转动人;5、古诗词背诵: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①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②若:好像;③等闲:平常;④清白:指高尚节译文: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6、古诗词背诵:竹石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①任:任凭;②尔:你;译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7、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①闻:听说;②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③漫:随意地,胡乱地;④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译文: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激动的泪水忍不住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早已不见,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须有好酒助兴,美好的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恨不得马上动身从巴峡穿过巫峡,便可以从襄阳转向洛阳;8、古诗词背诵:己亥hài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dǒu 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①九州:中国;②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喑:哑;万马齐喑:比喻;⑤究:终究,究竟;⑥抖擞:振作精神; 译文: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社会政治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9、古诗词背诵: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①浸:泡在水中;②潇潇:形容雨声;③子规:布谷鸟;④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⑤白发:老年;⑥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译文: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次变得年轻门前的溪水还能东流转为西行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消极悲观,人生也会返老还童;10、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译文: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7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9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0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6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9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0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归田园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3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部编人教小学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将进酒》(节选)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以上是一些部编人教小学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节选,供学生学习和背诵。
小学必背古诗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和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时期,以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推荐的小学必背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2.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13.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5.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汉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人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背诵篇目————————————————————————————————作者:————————————————————————————————日期:2【小学一年级】上册:1、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第1课《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第6课《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1、第4课《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第4课《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第13课《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第13课《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1、第4课:《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第4课:《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第25课《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第25课《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1、第2课《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第2课《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第17课《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第17课《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1、第9课《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3、第21课《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4、第21课《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③奇:奇妙。
④西子:西施。
)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1、第2课《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妆:打扮。
②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3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2、第2课《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好日子。
②泗水:河流名。
③光景:风光景物。
④等闲:随意。
)译文: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
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3、第29课《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①乞巧:七夕。
)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4、第29课《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②长河:银河。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每晚孤独【小学四年级】上册:1、第5课《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
③缘:因为。
)译文: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2、第5课《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①山西村:村庄名。
②腊月酿的酒。
③豚:猪。
④疑:以为,怀疑。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遇上丰年也要留足鸡、肉等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重重水,正在怀疑已无路可走,可是走到跟前,峰回路转,在垂柳掩映的地方,又是一个郁郁葱葱、山花烂熳的村庄。
3、第20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②之:去,到。
③故人:指老朋友。
④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
)译文: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
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奔流。
4、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使:出使。
②浥:湿润。
③更尽:再饮完。
)译文:清晨,渭城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杨柳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
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下册:1、第1课《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①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②厌:满足。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2、第1课《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①洞庭:湖名。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
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闪,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3、望洞庭《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①忆江南:词牌名。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44、第23课《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译文: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5、第23课《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译文: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村里的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6、第23课《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②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③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译文: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在碧空中自由地飞翔。
桃花盛开,江水猛涨,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悠闲地游动。
老渔翁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自在地垂钓,乐而忘返。
【小学五年级】上册:1、第5课《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瓜洲:长江北岸。
②京口:今江苏镇江。
③钟山:今南京紫金山。
)译文:京口和瓜洲仅有一江相隔,到南京也只隔几座山了。
一年一度的春风又把江南岸吹绿了。
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呢?2、第5课《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①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②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③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译文:洛阳城里已经刮起了秋风,想到家乡的气候变化要写封信却不知从何说起。
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捎信的人要走了,我又把信打开。
33、第5课《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①榆关:山海关。
②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③聒:声音嘈杂。
)译文:爬山走一程,涉水走一程,朝着关外山海关那个方向走,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千家万户都点起了灯火.风一阵阵,雪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打碎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而在故乡的家园却没有这种杂乱的声音。
下册:1、第5课《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①弄:逗弄。
)译文:草铺满横野有六七里长,笛子伴着晚风发出几声鸣叫。
从外边归来已经是黄昏后,不用脱掉蓑衣枕着月亮睡到天亮。
2、第5课《舟过安仁》 (宋) 扬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①安仁:县名。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译文: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3、第5课《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