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有机化学选择题》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43.67 KB
- 文档页数:19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应用(河北适用)
选择题(共27小题)
1.(2022•沧州二模)作为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速滑运动员佩戴的头盔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无机材料
B.可穿戴式智能测温设备“测温创可贴”的测温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二氧化碳取代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对保护臭氧层作出重要贡献
D.可降解餐具的原料玉米淀粉、甘蔗渣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糖类
2.(2022•张家口三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有利于控制白色污染
B.磷酸二氢钾是复合肥料,过量施用对环境无影响
C.冬奥运动员的速滑竞赛服采用的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D.中国古代使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利用的是明矾溶液的酸性
3.(2022•河北模拟)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蛟龙号”潜水艇载人舱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
B.“天和”核心舱舷窗使用的耐辐射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
C.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我国“硅﹣石墨烯﹣锗高速晶体管”技术获重大突破,C、Si、Ge都是主族元素
4.(2022•邯郸一模)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选项进行的
分析合理的是( )
A.石油的分馏、海水晒盐、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B.烟熏腊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制作湘绣需使用大量的丝绸,古代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
D.大量SO2排放到空气中,不但能形成酸雨,而且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危害环境
5.(2022•青龙县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有机化学基础第37讲烃的衍生物基础练习(新高考专用)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模拟)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中,下列关于两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 B.产物不同,反应类型不同
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2.(模拟)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有机物的是
A.乙二酸 B.苯甲酸 C.硬脂酸 D.石炭酸
3.(模拟)关于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14182CHO
B.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可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中无芳香族化合物
4.(模拟)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的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面 B.1mol绿原酸可消耗5molNaOH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
5.(模拟)环丙叉环丙烷(b)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一直受到结构和理论化学家的注意,根据其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内
B.p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生成烯烃
C.m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共有4种
D.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①是消去反应
6.(模拟)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CH3Cl B.
C. D.
7.(模拟)下列醇类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类的物质是
A. B.
C. D.
8.(模拟)下列为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均含有多个官能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① ① ①
A.①属于酚类,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B.①属于酚类,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1mol①最多能与溴水中的1molBr2发生反应
D.①属于醇类,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9.(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乳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页(共37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2•常宁市校级三模)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7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测得NH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温度为T1K时,再加入1molN2和1molNH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温度为T1K时,N2的平衡转化率为50%
D.a、c两点对应的压强:pa<pc
2.(2022•苏州模拟)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X、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
B.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C.若Y的反应速率为0.3mol/(L•s),则X的反应速率为0.1mol/(L•s)
D.若容器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氨气,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3.(2022•南通开学)对于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8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当降温加压可提高NH3的平衡转化率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达为K=
C.分离出NO(g),v(正)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1molN﹣H断裂的同时有1molO﹣H断裂,说明反应到达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4.(2022•南宁开学)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SO3,同时消耗nmolO2
B.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C.SO2、O2、SO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5.(2022•沙坪坝区校级开学)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题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第1页,共7页 专题九化学实验第28讲常见仪器使用和基本操作基础练习2023年高考化学复习(新高考专用)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模拟)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图,该试剂是
A.氨水 B.乙酸 C.氢氧化钠 D.硝酸
2.(模拟)球形干燥管是中学化学常用的一种玻璃仪器。下列有关球形干燥管的创新用途,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装置
用途 用于尾气处理,防倒吸 用于铜丝与Cl2反应,防污染 简易的天 然水净化过滤器 用Na2CO3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备CO2气体,可随制随停
A.A B.B C.C D.D
3.(模拟)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试卷第2页,共7页 C. D.
4.(模拟)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尾气(主要含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B.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制氯化氢
C.导管口点燃一氧化碳时要先验纯
D.将鼻子贴近集气瓶口直接闻气体气味
5.(模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的NaOH溶液
6.(模拟)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水和食用油 长颈漏斗、烧杯、玻璃棒
B 配制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 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C 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D 分离水与泥沙 分液漏斗、烧杯
A.A B.B C.C D.D
7.(模拟)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使用正确的是
A.装置甲洗气 B.装置乙过滤
C.装置丙盛装Na2SiO3溶液 D.装置丁固体加热
试卷第1页,共10页 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2022·云南德宏·统考一模)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A和E、D和F分别同主族,且B与D最外层电子数
之比为2:3.试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已知101KPa时,A单质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请写出A单质完全燃烧生成液态
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E单质在足量D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
(4)化合物X、Y均由A、D、E、F四种元素组成。
①X、Y均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②X与Y的水溶液相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化合物E
2F的水溶液中滴入双氧水和稀硫酸,加热,有单质生成。其离子反应方程式
为:_______。
2.(2022·河南·河南省实验中学校考三模)Ⅰ. A、B、C、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
物,B为最常见的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1)若A为短周期的金属单质,D为气态单质,0.1 mol/L-1C溶液的pH=13,则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淀粉溶液变蓝,C为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A、C、D、E均为化合物,E为白色絮状沉淀,且A、C、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Ⅱ.
(4)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光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
3和
H
2SO
4存在下与Na
2SO
3反应制得。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
(5)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定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
2CO
3∙3H
2O
2,
它具有Na
2CO
3和H
试卷第1页,共11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歌描述中存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2.2022年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加快实现了高水平建设科技强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国产航母海上巡航,航母甲板是高强度钢材,钢是一种铁碳合金
B.“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中核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23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
C.“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一体化芯片手机,芯片成分为SiO2
D.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某恒星内部发生核反应:2a+1aX+42He→cbY+11H,且X、Y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周期数是主族序数的3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11,c=24 B.11H2与21H2互为同素异形体
C.化合物XH与水发生反应时,水为氧化剂 D.X、Y形成的氧化物中都只含有离子键
4.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活动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相关性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主要化学知识
A 园林师在树木上涂刷石灰浆 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能防止害虫生卵
B 糕点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HCO3加热分解产生气体
C 医生用84消毒液消毒 NaClO具有强氧化性
D 消防员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A13+与CO23发生互促水解产生CO2
A.A B.B C.C D.D
5.氨硼烷可用于制备BN管、制备白色石墨烯等。氨硼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水解试卷第2页,共11页 释放氢气:3NH3BH3+6H2O=3NH4+B3O36+9H2↑,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023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一、单选题
1.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与水混溶,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6℃.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你认为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2.现有三组混合溶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丁醇和乙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5.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6.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能区别的溶液是( )
A.CaCl2和Na2CO3 B.稀盐酸和Na[Al(OH)4]
C.稀盐酸和Na2CO3 D.NaOH和AlCl3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面包类食品时,常用小苏打作膨松剂
B.高炉炼铁、生产水泥和制造玻璃都要用到石灰石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分布系数曲线
真题研究
1.(2017·全国卷Ⅱ,12)常温下,改变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cXcH2A+cHA-+c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1.2时,c(H2A)=c(HA-)
B.lg[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2.(2022·辽宁,15)甘氨酸(NH2CH2COOH)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25
℃时,NH+3CH2COOH、NH+3CH2COO-和NH2CH2COO-的分布分数[如δ(A2-)=cA2-cH2A+cHA-+cA2-]与溶液pH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甘氨酸具有两性
B.曲线c代表NH2CH2COO-
C.NH+3CH2COO-+H2ONH+3CH2COOH+OH-的平衡常数K=10-11.65
D.c2(NH+3CH2COO-)
3.(2020·全国卷Ⅰ,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比如A2-的分布系数:δ(A2-)=cA2-cH2A+cHA-+cA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δ(H2A),曲线②代表δ(HA-)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 0 mol·L-1
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
模拟演练
1.(2022·福建漳州一模)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水溶液中H2SO3、HSO-3、SO2-3的分布系数δ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H2SO3的分布系数:δ(H2SO3) =cH2SO3cH2SO3+cHSO-3+cSO2-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1页(共21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化学与社会发展
选择题(共24小题)
1.(2022秋•肥西县月考)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D.大气污染
2.(2022秋•绿园区校级月考)习近平主席提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目标: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污染并降碳排放的是( )
A.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潮汐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和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C.加大农村房屋建筑节能改造力度,降低冬季取暖燃料的使用
D.完善充电桩、自行车道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公众优先绿色出行
3.(2022秋•广州月考)“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子数为20
B.月壤中的3He与地球上的3H互为同位素
C.运载火箭使用的液H2燃料是清洁燃料
D.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4.(202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柠檬酸(一种有机酸)与小苏打的混合物可以用作复合膨松剂,在发面时添加0.5~2%即可使做出的馒头变得膨松。下列关于该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应用说明小苏打是一种钠盐
B.该应用说明柠檬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C.柠檬酸与小苏打的比例对膨松效果和食品口感无影响
D.为了使馒头更膨松更好吃,发面时应尽可能多地加入膨松剂
5.(202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导致气温升高
B.为实现“碳中和”,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植树造林,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我国科学家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新思路
2023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必须防止泄漏.一旦储存液氯的钢瓶发生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下列各种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将人群向高处疏散
B.将人群逆风向疏散
C.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D.向泄漏地点撒一些石灰
2.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烯 B.二氧化硫 C.乙醇 D.甲烷
3.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nm,怕酒精,不耐高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B.高温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新冠病毒扩散到空气中不可能形成胶体
D.“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中加入浓盐酸可以增强消毒效果
4.下列有关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A.胶体区别于溶液的本质是胶体中分散质大小介于1nm和100nm之间
B.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
C.胶体都可以用来净水
D.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5.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的浓度越大,腐蚀速率越快
B.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相等时,腐蚀速率最小
C.碳素钢的腐蚀速率不随硫酸的浓度增大而增大,说明反应速率不与c(H+)成正比 D.对比盐酸和硫酸两条曲线,可知Cl-也会影响碳素钢的腐蚀速率
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图所示操作可制取𝐹𝑒(𝑂𝐻)2
B.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固体
C.𝐹𝑒3𝑂4、𝐹𝑒(𝑂𝐻)3均可以由化合反应制得
D.𝐹𝑒(𝑂𝐻)3胶体可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和沸水制备
7.有关硅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浅议《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
摘要:高考复习需要帮助考生对已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强化,浓缩记忆;并进行主客观高考试题限时训练,使学生熟悉高考题型,把握考题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初步掌握应试技巧。
关键词:回归教材 网络化 错题集 热点信息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一般分为三轮,其中第二轮复习尤为重要。在第一轮以梳理知识为主的基础上,帮助考生对已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各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强化,倾向于浓缩记忆;对考生进行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培养;对考生进行主客观高考试题限时训练,以达到熟悉高考题型,把握高考题型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初步掌握应试技巧。
如何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研究《考试大纲》、重视回归教材
1、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体系化。一方面考生应对照《考试大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展开联想,弄清、弄懂《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每个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查漏补缺的同时,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的知识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然后将 知识的关联点串成线、画成图、列成表、形成知识面。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串起来,形成知识网。
2、阅读教材,在课枉上多做文章,做到熟练掌握各知识点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过好课本关,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对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我们可以边读、边批、边记、边思考,这样你就会觉得每读一次都与前一次的效果不一样,坚持的时间长了,重点知识基本上都掌握了。
3、以“精选题”为起点,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试卷第1页,共14页 山东省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Ti 48 Co 59
一、选题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油中添加叔丁基对苯二酚作抗氧化剂
B.谷物酿酒是利用淀粉水解产生乙醇的原理
C.“杯酚”分离C60、C70是利用分子识别原理
D.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铁水防止高温下铁与水反应
【答案】B
2.高分子化合物在材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波吸收材料()能使溴水褪色
B.阻燃材料()由苯酚和甲醇缩聚制得
C.合成消声瓦()的单体均存在顺反异构
D.合成芳纶()的单体核磁共振氢谱峰数、峰面积之比均相同
【答案】A
3.《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纯碳原子18环的一种合成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24O6 C20O2 C18
A.C18中可能存在大π键 B.C18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C20O2和C18都是非极性分子 D.C24O6和C20O2二者的C原子杂化种类相同
【答案】C
4.X、Y、Z、W均属于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W处于同一周期。X原―――→-4CO―――-2CO→-4CO―――→-2CO试卷第2页,共14页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基态Z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5倍,同周期中W电负性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1页,共12页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训练——有机推断题
1.(2022·四川·盐亭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二乙酸-1,4-环己二醇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反应①的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最终合成产品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①~①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二乙酸-1,4-环己二醇酯在一定条件下脱氢可得芳香族化合物M,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3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______。
a.1molM能与2mol3NaHCO反应生成2CO;
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3①1①1。
2.(2022·湖南·高三期末)我国是具有独立建设空间站能力的国家,宇航员工作中离不开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工具、衣物面罩等,聚碳酸酯因具有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等特点而被用于制备上述物品。聚碳酸酯W(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23Cl2PClRCHCOOHRCH(Cl)COOH
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2页,共12页 (1)L的分子式为_______;生成W的反应中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合成路线中设计A→B、F→G两步的目的是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N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任写一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①苯环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取代基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1-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α-羟基丙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
2023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Ag:108 I:127 Ba:137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0 分)
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进展亲热相关的领域发挥着乐观的作用。以下做法与社会可持续进展理念相违反的是
A. 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削减“白色污染”
D.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进展
【参考答案】D
【分析】此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A.汽车工业的进展可持续进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汽车工业进展必定要求。
B.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减轻温室效应的压力,有得社会的可持续进展。
C. “白色污染”在土壤和水体中富集可长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海洋渔业等,研发可降解
高分子材料,给塑料工业带来可持续进展的机遇。
D. 适度开发矿物资源,能促进地方经济进展;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不利于地方经济进展的可 持续进展,甚至资源铺张,环境污染。煤、石油、稀土等资源开发须有国家宏观把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进展。
2. 以下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选项是
A. 乙酸的构造简式: C H O
2 4 2
B. F-的构造示意图:
C. 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
20Cl
17
D.NH 的电子式:
3
【参考答案】B
【分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构造,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构造式、构造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根底。
谈新课改下化学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总复习是一项综合工程,如何设计更合理而有效,这是每位高三化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它不仅要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而且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学生能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高效备考。高效备考是指提高备考效率,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
第二轮复习是高三总复习中最见成效的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第二轮复习,对提高复习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有些同学可能觉得现在需要复习的内容太多,不知哪里是重点,从哪里下手,感到无所适从。第二轮复习除了要对第一轮复习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提高能力外,关键要突出对重点知识的复习,树立“强化主干、突出重点、关注热点、专攻薄弱”的复习思路。我们采取专题复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并回归课本、阅读课本,增强记忆,强化化学用语,同时适当做一些比较新型的、难度适当的综合题,提高应试能力,增强应试信心。
一、确立复习专题,结合相应题型进行适应性训练。
在理科综合测试卷的第ⅰ卷中,化学部分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的考查,复习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时,要“抓牢”、“抓实”、“吃透”有关的知识点,尽量做到少失分或不失分。选择题主要考查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知识,如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反应热、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因此,在第二轮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
理论知识时,要尽量结合选择题进行练习,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针对理科综合测试题中化学选择题的特点,在第二轮复习中可加强以下几个专题的复习:
(1)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包括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了解)。
(2)离子反应专题:包括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
(3)反应热专题:包括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第 1 页 共 27 页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一)
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卷化学试卷,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 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 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命题思想,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 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现对2012年新课程试卷特点分析如下:
(1)难度稳中待降,稳中难降,居高不下。2012年试题没有繁难偏怪题,一般难度0.5左右,易中难比例5:3:2。不同的是试卷结构、呈现方式、考查角度。但同往年相比,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加大了计算题的考查力度。计算题量增加,数据运算复杂。
(2)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主干: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 第 2 页 共 27 页 反应热,电化学,物质
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
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
新热点:平衡常数,盖斯定律,Ksp,核磁共振氢谱。
(3)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
第一卷:选择题设问,正误判断多,四个选项属性尽量不同,多覆盖。 第二卷:设问点适度增加,版块间整合程度加大。
(4)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实际,贴近STSE( ),符合新课程理念,主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药物,降碳节能减排,碳-14的特殊用途,光气的制备, 太阳能材料,合成溴苯,合成有机防腐剂,新型电池,铁的卤化物成分探究,氧族元素的结构,氧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硫化锌材料,精铜炼制等。
(5)更加重视实验和探究,二卷题题有实验。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改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