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高速公路路基软基常见处理方法杨帅◎(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一、高速公路路基软基概述相关数据显示,高速公路路基软基的填筑区一般是农作物种植区、鱼塘段等,一般来说,其土质具有比较松软、含水量较大和承载力较低等特点,无法达到设计的要求,所以往往需要进行特殊的地基处理,以达到设计施工的需要。
而高速公路路基软基的处理应该尽可能在施工早期完成,因为这样就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得软基沉降稳定以后再进行填土等接下来的操作。
目前高速公路路基软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如换填法、砂垫层施工法、表层处理法、抛石挤淤法等,每一种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即使用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施工,提高安全性、经济性,总之,对高速公路路基软基的处理一定要引起设计者的重视,最终保证人们和车辆的出行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高速公路路基软基常用的处理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过程,以满足设计者的需要。
二、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常见施工质量问题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软土地基施工环境,一旦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合适,就会使高速公路软基出现路面沉降、路面开裂以及含水量较大等问题。
其中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路面沉降的问题。
要想避免沉降问题发生,就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细节,增强地基的强度。
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强度往往达不到施工要求,使高速公路路面出现变形现象,加快其沉降速度。
其次,软基的沉降量相对大。
而软基最大的缺陷就是其土层之间存在空隙,如果相关施工单位不重视其空隙的均匀度,那么路面就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最终使其裂缝问题加重。
第三,软基含水量问题。
软基含水量一旦升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需要加强控制其含水量,使软基的强度得到增强,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三、高速公路路基软基常见处理方法1.夯实法。
使用机械设备对软土层进行夯实作业也是软土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大型设备对土层的不断锤击,提高软土路基的荷载能力和强度,减少后期受力变形的可能。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关键论述发表时间:2018-07-18T11:34:22.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钟裕[导读] 摘要: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基的现象,如果处理不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基的现象,如果处理不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
基于此,本文将阐述当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常见的问题,以采用合理的铺垫材料、运用表层排水技术、振动挤密技术、加固水泥搅拌桩技术、路基施工技术为切入点,深入探究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应用,旨在解决当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问题,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软基处理技术;铺垫材料;排水技术实际上,软基即为路基中相对较软的土质,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承载力并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同时土质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影响高速公路的施工进程,因此需要采用恰当方式进行处理。
然而,由于高速公路的施工体系尚未健全,加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无法高质量的处理软基问题,进而限制了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日后使用的安全性。
因此,对高速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常见的问题在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中,软基是其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结合各级公路工后的沉降标准范围(如表1所示),可以将高速公路施工软基问题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路面沉降。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路段中,如果存在软基问题,那么施工人员就应该依据相关的标准进行施工,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对公路的结构强度进行调整、控制,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控制不当等现象,这必然会加快路面沉降的速度。
(2)路面开裂。
在对路面软基进行处理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沉降量较大的现象,这一问题就会导致土层空隙过大的现象,致使沉降不均匀等问题,进而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以后,就会产生路面开裂的现象[1]。
基础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of t he Ground 高速公路路基拓宽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the Widening of Expressway Subgrade王帅,魏斌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41)WANG Shuai,WEI Bin-bin(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Institute Co.Ltd.,Chengdu610041,China)【摘要】为了减少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拓宽项目的病害,分析了软基沉降计算理论及换土垫层法、铺土工格栅、采用轻质填料、水泥搅拌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软基处治措施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以某高速公路拓宽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泥搅拌桩处治前后,新老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以评价其处治效果。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sease of h ighway widening project in soft soil are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s oft foundation settlement calculation theory and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measures,such as soil changing cushion method,geogrid laying,lightweight filling,cement mixing pile,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etc..Taking a freeway widening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uneven settlement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roadb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 ement mixing pile is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拓宽;软土地基;处治措施[Keywords]highway;subgrade widening;soft soil foundation;treatment 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9467(2021)03-0037-03 [DOI]10.13616/ki.gcjsysj.2021.03.2141引言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数逐年增加。
三种软基处理新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张良燕(广东中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15)工程技术噙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要迪越来越多。
针砖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所遇到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
本文给出三种较为先进的处理方式:真空一堆裁磁合预压技术、土D合威材料加筋技术、C FG桩,并对其化如老行了论述。
哄键周】软圭地基;处理措施;路基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就更多。
但是这些地区的土层具有含水量高、渗透性差、压缩性大,并_且强度大和厚度低的特点,属于饱和的正常压密软土,是不适宜在其上修建各类土木工程的。
针对这—特点,在大兴工程建设之前,就必须对路基进行路基加固处理。
目前在我国对软土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水泥土搅拌法、排水固结预压法以及灰土桩法等。
但是就现在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l≥{及研究理论的工作看来,软土地基处理的发展反向是:从—边的工程地基加固向各种深厚、更软、重载的大型土木工程地基加固方向发展:从解决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的提高到减小基础沉降量过大和沉降不均匀的问题:随着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各类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向着高效、便利,可随加固要求而定的方向进步:在设计方法和理论方面,地基处理的设计手册及规范在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后得到修正和扩展,使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大力的推广。
由于新的现场监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使得设计和施工变得信息化,这也将是今后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的发展方向。
在处理同一工程的地基时所采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已经不在局限于—种方式,而是多种方法一并使用,例如排水板联合土工织物垫层一起处理,堆在预压处理和真空预压或者大直径现浇管桩和加筋垫层的联合使用等。
为了更便于地基加固方法在软土层处理中的应用,本文对目前在高速公路软土层地基的处理方法所取得的新进展展开论述。
试论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高速公路的好坏最主要的评定标准就是路面的平整度,平整度的关键在于路基的好坏。
保障地基的承载能力就是关键因素。
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建设中,要对场地内部的地理条件熟悉,并且遇到地基情况不理想的状态时,考虑使用喷粉加固的施工方法改变高速公路的地基基础。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喷粉桩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高速公路工程线路常穿过区多为农田、鱼塘、冲沟等,根据地质钻孔揭示,本路段区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为:①淤泥质粉质粘土的高含水量、天然孔隙比较大,且压缩性比较高,凝聚力小;②人工填筑土层结构疏松,欠固结,压缩性大,承载力低,土质不均匀,工程性质差;③种植土层呈软塑状,压缩性大,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
地质属软土软弱土,地下水位高,地基承载力低,设计采用塑料排水板和水泥搅拌桩及喷粉桩进行软基处理。
1.材料使用要求(1)水泥:使用425标号普通水泥,要新鲜无结块,入罐最大粒度不能超过5毫米,不含有塑料布、纸屑、垃圾等杂物。
(2)石灰:采用磨细的生石灰,最大粒径必须小于0.2毫米,质地纯净无杂质,生石灰中氧化镁与氧化钙的总和应不少于85%,其中氧化钙的含量不低于80%。
2.主要机具设备采用的主要机具设备有喷粉桩机、配套水泥罐、贮灰罐、喷粉系统、空气压缩机等。
喷粉桩机由液压步履式底架、导向加减压机构与井架、钻具、钻机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和喷粉系统等部分组成,构造组成系统见图1所示。
3.施工操作工艺本工程施工程序。
放桩位——钻机就位——调平——送风——钻至设计深度——送粉——提升搅拌——提升至地平——停粉——复搅1/3桩长——提升至地平——停风——钻机移动——重复循环(见图2所示)。
(1)场地清理并回填:在准备开始粉喷桩的施工过程之前,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将一些不平整和坑洼地带填平,再将桩基础下方的一些杂物清理干净。
CFG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面对的地质条件更加多样化,本文针对洞庭湖区特殊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软基处理技术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cfg桩;软土路基应用cfg(cement fly-ash grave)桩,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料加水搅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并与桩间土组成和褥垫层一起组成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cfg桩的适用范围很广。
在砂土、粉土、粘土、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地基均有大量成功的实例。
笔者结合洞庭湖地区工程实例,对cfg桩在洞庭湖区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阐述。
1工程概况杭-瑞高速公路岳阳至常德段路线位于洞庭湖平原腹地,湖泊众多,河汊纵横,区内遍布水田、水塘。
该段所经地区的湖相沉积软土广泛分布,软土深度从几米至几十米不等,湖区软基的物理性质不同于海相地区的软基,在此地区进行软基处理国内没有太多类似经验。
该地区路段路基下卧软弱地层,且其厚度大,分布不均,软土上部硬壳层厚度也不均匀,软土及上部硬壳层力学性质差,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性。
为提高路基承载力及控制工后沉降,需对基底软土进行地基处理,以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
2软基分布及特点根据设计;在k119+500~k119+548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案进行试桩,经测试水泥搅拌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经分析,发现区内淤泥质粘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拌和效果不好,从而影响承载力达不到设计强度的主要原因;故在原设计为水泥搅拌桩处理段k116+589~k116+619段、k117+191~k117+221段变更为cfg桩处理,并进行试桩。
k116+589~k116+619段软土区属于洞庭湖区相沉积,系长期高水位浸泡形成,具有软土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软土主要类型为淤泥质粘土。
k117+191~k117+221段,软土厚度与深度相对不大,软土主要类型为流~软塑状淤泥质粘土和软塑状粘土。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摘要:软土地基处理好坏会对路基的基础承载力产生直接影响。
文章介绍了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及一般加固机理,提出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及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e6821 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及一般加固机理1.1 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1.1.1 软土的性质软土指的是在静力及缓慢流水的情况下以细颗粒为主要成分的沉积物,它的半径不足 0.05 mm 的微粒通常在土样重量中占超过50% 的比例。
其性质同地基土的沉积年代、成层构造、成因类型紧密相关。
年代以及成因不一样的软土,即使它的物理指标非常类似,但由于是地基,因此其工程性质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软土的性质包括:含水量非常高,孔隙较大,软土包含黏土以及粉土粒组,同时含有部分的有机质,含水量和孔隙比都较高;透水性差,因此在荷载作用下其固结速度很慢;软土的抗剪强度非常低,压缩性非常高,通常固结的软土层,其压缩系数大概是 0.5~1.5 mpa,最高会有 4.5 mpa,压缩的指数是 0. 35~ 0.75;其结构性非常明显,软土通常是絮状的结构,特别是海相黏土十分明显;具有明显的流变性,软土承受剪应力会造成其缓慢变形,同时会造成抗剪强度的下降,当主固结沉降结束以后还会造成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1.1.2 软土对路基的不利影响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大量的软土地质区域,假使对软基进行不妥的操作会造成许多问题,比如路堤失稳、路基沉降过大、路面开裂;路基的中心沉降过大造成涵管弯曲以及横坡变小;桥台同路基的沉降量不同造成桥头错台等。
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如何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1.2 软土地基的一般加固机理压缩地基土、建筑物的沉降及稳定性,都同时间密切相关,土体会产生“固结”现象。
该现象的发生,可能是地面或者基础底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也可能是在地基加工过程中残留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引起的。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摘要】: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地质的土壤层,有些地质土壤会给工程带来非常大的施工难度,如没采取有效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最终将会影响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甚至可能导致道路塌陷,其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随着高速公路施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目前就其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软基问题已有专门的处理技术。
本文,作者就自身多年的现场经验简单地介绍软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软基处理技术;具体应用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土质较软的软土地基,如何在高速公路地基施工过程中处理好软土地基,就成了我们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研究和解决地长期课题。
我们应该熟练掌握各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各种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和总结,选择最适宜工程实地的技术并予以推广实行。
一、软基处理技术在预应力管桩中的应用在高速公路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阶段,通过应用软基处理技术,可以将桩基牢固地安置在软土层以下,并从根本上保证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1、施工应用流程。
在预应力管桩施工阶段,其软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对施工现场内的场地进行彻底清扫,将所有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影响的垃圾或土层全部清除,以充分确保软土地层的平整,并调动桩机在现场就位;其次,使用静力压入法将管桩的第一节桩部分压入软土层,并将第二节桩部分吊起在第一部分上方,二者在接口处重合并在垂直方向保持一条直线;然后,将两段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对其质量和垂直度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就可将第二节桩部分也压入土中;最后,重复打桩直至达到规定要求即可完工,调动桩机至下一管桩施工位置就位。
2、施工注意事项。
(1)接桩工序。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发布时间:2022-10-27T02:21:33.06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6月12期作者:陶加鹏[导读]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地基,软土地基是最为常见的特殊地基之一。
陶加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摘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地基,软土地基是最为常见的特殊地基之一。
软基具有含水率高、孔隙率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需要进行妥善处理方可作为高速公路路基使用。
软基处理技术是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技术选择是否得当、技术应用是否规范,会直接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
为此,应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软基处理技术,并把握住软基处理技术要点,确保软基处理科学、规范、可靠。
本文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软基处理;关键技术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是一种低强度的软弱地质,主要由泥炭等有机物质组成,含有大量水分和腐殖质,是由絮凝状物质沉积而来。
软土地基自身的含水率很高,孔隙率较大,稳定性能很差,且强度也很低。
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很容易破坏软基内部结构,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或变形,导致边坡土体发生坍塌,影响高速公路工程的长期稳定性。
软基自身孔隙率大,含有较多水分,透水性不足,对土层水质的排放不利,在长时间降雨的季节难以让雨水渗透到地基深处,会使地基更加松软。
部分软基区域地下水丰富,长期受地下水冲刷,容易产生沉降问题。
软基土层结构不稳定且土质松软,自身硬度小、强度低,承载能力较弱,难以固化处理,容易发生明显变形等问题,甚至导致路面沉降、坍塌。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如果未能按照相关标准对软基进行处理,缺乏对软基结构和受力均匀的把控,未能合理采用软基处理技术进行干预,可能埋下质量安全隐患,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和运营的稳定性。
二、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1.换填法换填法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适用于浅埋的软土地基,不适用于软土分布范围过大的情况。
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舒适、持久的重要措施。
软基处理的作用是解决路基软土地基承载力、变形及渗透等问题,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路面平整度和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方法、工艺和效果。
软基处理方法软基处理的方法包括切坡、填表层和换填法等。
在具体实施中,还需根据软基类型、环境条件和工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下面简要介绍三种软基处理方法。
切坡法切坡法又称倒削法,是一种将松散膨胀土地基表层切割或削平的方法。
该方法可减少土冻胀的威胁,有利于提高路基表层的承载力及整体稳定性。
一般采用机械设备对地基进行开挖、削平和回填,有较大的施工进度和经济性优势。
填表层法填表层法是在路基表层上铺设一层较厚的高强度填充料,如碎石、矿渣等。
填表层的厚度通常为0.3~0.5m,填料要求混合均匀、密实度高。
填表层法主要用于软土地基和淤泥地基处理,具有较强的沉降控制和变形控制作用。
换填法换填法是将原有软基完全削除,再用砂石、碎石等高强度材料代替原有土层作为路基基础支撑层。
该方法适用于软基层较薄或含物质差别较大的复合地基处理。
需注意的是,在填筑高强度材料时,要保证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达标,避免出现沉降或变形问题。
软基处理工艺软基处理工艺分为震实法、动地法和深层加固法等多种。
工艺选择需综合考虑地基的物理特性、工期、地下水以及周边环境和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因素。
下面简要介绍三种常见的软基处理工艺。
震实法震实法是采用振动锤、踩地机等设备,通过振动作用加速软基深层毛细水的渗透、扩散和排放,提高软基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该方法适用于低密度或低含水量的砂土、粉土等。
动地法动地法是通过振动、震动和冲击等载荷作用,促使软基中的颗粒重新排列组合,提高土体的密实程度和承载能力。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软土地基、淤泥地基和高液限土的加固。
深层加固法深层加固法是一种在软土地基深处灌注高强度固结材料(如水泥等)的方法,通过材料的固结作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软土问题成为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对公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软土地基不进行有效地处治,就会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陷,路面开裂等病害的发生,对道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影响较大,同时还会增加公路的养护成本。
本文结合某工程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论述了水泥搅拌桩、土工格栅、预应力管桩在软基处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软基处理;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及地质特征
项目桩号为k2+400-k4+950,路线总长2.55km。
设计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km/h。
项目区可划分为两个区即堆积平原区、丘陵区。
其中堆积平原区可进一步细化为冲湖积平原亚区。
平原区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沿线以水稻田、池塘等为主,自然地面标高一般。
表部断续分布冲湖积塑状粉质粘土,上部分布厚层海积软土、冲海积粉土等,性质差~较差;中下部为冲湖、冲海积硬、可塑状粉质粘土及中密状粉土等。
丘陵区山体呈浑圆状,低矮,一般标高20~30m,残坡积层厚度较薄,多见强~中风化基岩直接出露,节理较发育。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地震具有震级小、频度高、震源浅等特征,现代地震均为小震和微震,区内最强地震震级为4级,最大烈度为v度。
2.软基处理工程
2.1 水泥搅拌桩
2.1.1 加固原理
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地基加固方法,根据水泥水化的化学机理,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和粉体)强制搅拌,由固化剂和软土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
2.1.2 施工工艺
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为:①测量定位;②桩机就位;③第一次下沉;④水泥浆制备;⑤提升注浆搅拌设计桩顶标高;⑥第二次下沉、喷浆至设计桩顶标高;⑦移动桩机,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施工参数:①水泥掺量为15%;②水灰比0.45~0.55,木质素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2%;③提升速度控制在15cm/min左右。
2.1.3 注意事项
①搅拌桩成桩应均匀、持续、无缩径和断层,严禁在提升喷浆过程中断浆,特殊情况造成断浆应重新成桩施工;垂直度偏差不大于l/200(l为桩长),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少于设计值;②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必须查明并清除地上和浅层地下障碍物,并回填粘性土并予以压实,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③严格控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速度,成桩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
邻近建筑物,周边道路及管线的安全正常使用。
2.2 土工格栅
①在施工前首先对材料加以严格检查,对土工格栅的质量符合图纸或规范要求,在采用土工格栅的路堤填筑正式开工前,结合工程先修筑试验路段,以指导施工。
土工格栅采用钢塑复合土工格栅,要求纵向抗拉强度≥80kn/m、横向抗拉强度≥60kn/m。
②铺设土工格栅按图纸施工,在平整的下承层上全断面铺设。
铺设时,不得有褶皱和破坏。
土工格栅下填料在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用压路机分层压实。
摊铺土工格栅,人工拉直平顺,紧贴土层,不扭曲,折皱,重叠。
③土工格栅在铺设时,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轴线方向。
④土工格栅拼接时,在受力方向连接处的强度不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
为保证土工合成材料的整体性,土工搭接长度保证足够长,横向搭接长度大于0.3m,纵向搭接长度大于0.6m。
⑤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平整,清除表面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
⑥土工格栅摊铺以后48h内及时回填或覆盖,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
土工格栅上的第一层填料施工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允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进行。
⑦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控制填筑速率,并动态进行沉降与稳定监测。
2.3 预应力管桩
2.3.1 施工工艺
该段管桩采用静力压入法施工工艺,流程为①场地平整,桩机就位;②静力压入第一节桩;③起吊第二节桩;④电焊接桩,检查焊
接质量和垂直度;⑤静力压入第二节桩;⑥重复打桩工艺,直至达到设计桩长;⑦移动桩机,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2.3.2 质量控制要点
①接桩。
采用端板焊接法进行接桩,焊接前,先将下节桩端板除污、除锈,清理干净铁件表面后,上、下桩段对齐,上下两块端板轴向错位小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0.1%桩长。
若两桩段之间有间隙,用厚度适当的楔形铁片填实焊牢,焊条采用e43型。
焊接时采取分层对称连续施焊,以减少焊缝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接3~4道,焊缝连续、饱满,焊缝在自然条件下冷却停约1分钟,并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压桩。
②截桩。
沉桩到位后仍有一大截管桩外露时,应实施截桩。
截桩采用专用切割机,边切割边浇水。
严禁在管桩没有完全切断时采用大锤敲断或桩机别断。
③“浮桩现象”控制。
a.选择合适的压桩顺序,以减少后打桩挤土对先压桩的影响。
主要有先内后外、先深后浅、采取跳压、对称施压、分段均衡施工等措施。
b.选择适当的压桩速度。
压桩速度太快,日入土桩量太大,将造成土体剪切及固结时效未到,超孔隙水压力未明显减弱,土体应力未消散,加剧了挤土效应。
c.加强排水,尽快使压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常用措施有井点降水、砂井排水和塑料排水板排水措施。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对于大面积软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结合水文气象资料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技术
措施进行试验,经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张留俊,等.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