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新技术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9.76 MB
- 文档页数:74
取心录井技术第一篇:取心录井技术取心录井技术(一)概述岩心录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地下岩石取上来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而取得各项资料的过程。
取上来的岩心是最直观、最可靠地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第一手资料。
录井地质师通过岩心分析,可研究钻遇地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掌握生油层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指标;考察古生物分布和沉积构造,判断沉积环境;了解构造和断裂的情况,如地层倾角、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位置;查明开发过程中所必须的资料和数据,检查开发效果;为增产措施提供地质依据。
1.取心原则虽然岩心录井具有很多优点,但取心成本高,钻进速度慢。
因此,并不是取心越多越好。
为了既能取全取准所必需的资料,又要适应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速度,取心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①新探区的第一口探井一般可不取心,以期迅速了解新探井的地层、构造、含油气情况。
若在第一口井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在以后的探井中就应该有重点地安排取心。
②勘探阶段的取心工作应注意点面结合,将取心任务集中于少数几口井或分井分段进行取心。
③主要油气层应当重点取心,以便分析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等参数及其变化情况。
④为特殊目的设计的取心井段,如为了了解地层的特殊岩性、标准层、接触关系、断层情况及油水过渡带的厚度等,要适当取心。
按取心时泥浆的不同,可分为水基泥浆取心和油基泥浆取心。
按取心的工具可分为:常规取心、金刚石钻头取心、绳索式取心、井壁取心和橡皮套取心。
2.注意事项岩心录井是录井地质工作中比较复杂和细致的工作,录井质量的好坏,是否做到了齐全准确,将直接影响取心任务的完成。
因此,要做好取心前的准备工作。
在取心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①准确丈量;②合理选择割心位置;③分工协作、注意安全;①录井地质师应做好配合工作;⑤积极与钻工配合。
(二)岩心整理岩心出筒时,其方法很多,如钻机或“电葫芦”提升岩心法,手压泵顶出岩心法。
周泥车出心法。
但目前一般采用悬空顺序接心出筒法。
用岩心卡分段卡住岩心并按出筒顺序放好。
浅谈煤层气勘探中的录井技术作者:薛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6期摘要:煤层气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俗称"瓦斯",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正因为煤层气具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我国正在大力开发煤层气,因此,煤层气勘探中相关的先进技术的研发也受到重视。
录井技术是煤层气勘探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
鉴于录井技术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煤层气勘探中录井技术的相关知识,并且介绍了几种煤层气勘探中录井技术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录井技术;方法前言:近些年来,由于煤层气清洁、无污染等诸多优点,我国对煤层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勘探、开发就需要更加精密、高科技的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
尽管煤层气勘探的录井技术非常的复杂繁琐,但是煤层气勘探中的录井技术对煤层气的勘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帮助技术人员了解地下煤层气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减少勘探中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煤层气勘探中的录井技术的基本概述1.1煤层气录井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概况煤层气录井是煤层气地质录井的简称,它是指技术人员利用岩矿分析、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观察、采集、收集、记录、分析随钻过程中井筒带出的物质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建立录井地质剖面图,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煤气层的基本信息的过程。
煤层气录井技术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最开始的录井技术非常简单,只包括对煤层气深度的测量、地质描述、气测录井等项目,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勘探、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的煤层气录井技术已经应用了声、电、磁、机械、化学、电子信息等各领域的先进技术,涵盖了石油、地质、物理、传感技术、信息处理等各学科。
当前的录井技术包括间接录井技术和直接录井技术两类,这两种技术又可以具体的细化。
直接录井技术主要包括钻时录井、岩屑录井、岩芯录井等几种,而间接录井技术则包括气测录井等。
录井技术详解一、录井全过程接井位坐标—井位初、复测—设计—队伍、设备、材料及资料准备—设计交底、录井条件检查—各项录井—完井讨论—完井作业—完井资料整理上交、验收评级——打印装订归档。
1.接井位坐标:发坐标单位有:采油厂、地院等2.井位初复测:测量队完成井位复测应在开钻前完成,甲方规定:未招标或未安排的井不得进行井位踏勘和初测。
3.设计:(1)编制过程:接通知单—收集邻井资料—设计—送审—打印装订—发放。
(2)设计内容:探井:①基本数据②区域地质简介③设计依据及钻探目的④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油气水层位置⑤地层孔隙压力预测和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⑥取资料要求⑦选送样品要求⑧井身质量要求、中途测试要求⑨技术说明及要求⑩附图及附表(井位构造图、过井剖面图、地震图、剖面柱状图、压力预测图、样品分析项目要求等)开发井:①基础数据表②钻井目的及设计依据③设计分层及邻井分层数据④邻井资料⑤对钻井液使用原则要求⑥取资料要求⑦固井水泥返高要求⑧对工程提示及要求⑨附图及附表4、上井准备:(1)队伍:综合录井队一般6—7人,地质队3人(2)设备:探井依甲方要求上仪器(3)材料物资:砂样盒、样品袋、标签、分析药品及报表等(4)资料:邻井录井图、测井图、区块有关地质资料5、设计交底(地质交底):二开前或录井前完成(1)开发井:由小队负责(2)滚动井和探井:甲方组织、录井人员参加(3)录井人员交底内容:①本井设计基础数据、区块及邻井地质资料②录井任务要求③工程提示④录井条件要求(4)录井条件检查:在录井前及录井过程中完成,开发井由大队负责,生产管理中心抽查;滚动井和探井由“中心”或甲方人员组织检查。
录井条件检查内容:录井队队伍人员数量和素质,录井设备安装调试,材料准备,洗样用水,捞样环境,供电条件和文件资料准备情况等。
6.录井内容有:(1)钻时录井(2)岩屑录井(3)荧光录井(4)气测录井及综合录井(含色谱、工程参数及全脱样采集)(5)岩心录井(钻井取心、井壁取心)(6)钻井液录井(密度、粘度、失水、氯根含量)(7)地化录井及定量荧光录井(8)特殊作业资料录取(测井、中途测试、下套管、固井及试压等)7.完井讨论:时间一般由测井公司通知,甲方组织、录井测井地院人员参加。
技术应用与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地质录井技术已经初步实现常规录井技术到综合录井技术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地质录井的效率及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已经可以很好的满足油气田勘探开发的要求。
为此,文章对地质录井新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其应用要点进行了探究,以便利用地质录井新技术满足油气田开发后期的需求,加快录井技术的发展速度,为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助力。
经实践证明,地质录井新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将地质录井新技术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录井技术介绍所谓地质录井,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对井下地质情况进行的综合研究。
要想完成地质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必须集合单井地质资料,并进行细致的录取和分析,最后完成地质总结。
地质录井是钻探优质井筒的必要环节,也是提升钻探质量的核心内容。
地质录井工作无法完全依靠人力完成,需要配合使用录井仪器及设备,获取地质资料后为油气井的钻探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这也是顺利开展后续油气生产的重要环节。
为提高地质录井工作的整体水平,各界专家学者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与尝试,加之科学技术的推动,不断涌现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可有效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
实际作业的过程中,实施地质录井技术措施,可获得第一手资料,有效避免了盲目开发的问题。
钻井地质范围相当广,钻探施工现场对录井技术的应用仍旧从属于钻井地质,其中还涉及到井位测量录井技术及钻井地质设计技术等多项技术,为钻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需要注意的是,油气层保护技术并不在地质录井的范围内,属于随钻录井技术。
简单的说,在井下钻探的过程中通过实时测量所获取的地层各种信息就是随钻录井技术,同样可起到支持后续开发的作用。
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地质录井工作的重视,以便在数据和技术上为油气田开发提供必要的保障。
现有的地质录井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常规地质录井技术、气测及综合录井技术,还有新的录井技术措施,在各项技术综合使用的基础上,可获得最佳的录井资料,为油气田的顺利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质录井技术介绍关键信息项:1、地质录井技术的定义与分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质录井技术的应用领域领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质录井技术的工作流程流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质录井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采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地质录井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地质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趋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地质录井技术的定义地质录井技术是在地质勘探和钻井过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获取、记录和分析地质信息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它旨在为地质研究、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准确、详细的地下地质资料。
111 地质录井技术的分类地质录井技术主要包括岩屑录井、岩心录井、气测录井、钻井液录井、荧光录井等多种类型。
112 岩屑录井通过对钻井过程中返出井口的岩屑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以了解地层的岩性、矿物组成、沉积特征等地质信息。
113 岩心录井对钻井取出的岩心进行详细的观察、测量、描述和分析,获取地层的地质结构、孔隙度、渗透率等重要参数。
录井基本方法与技术详解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岩矿分析等方法,观察、收集、分析、记录钻井过程中的固体、液体、气体等返出物的信息,以此建立录井剖面,发现油气显示,评价油气层,并为钻井提供信息服务,这一过程称为录井。
录井包括常规录井,如岩屑录井、岩心录井、钻井工程参数录井、气测录井、萤光录井等,以及现代录井,如岩石热解地化录井、罐顶气轻烃分析录井、核磁共振分析录、离子色谱分析录井等。
录井的意义:一是获取井下地层、构造及流体等直接和间接信息,为认识油气藏及油气勘探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提供钻井工程的信息,为提高钻井速度和保障钻井质量服务。
一、地质录井概述随钻记录地质资料的过程。
在钻井过程中,按顺序收集记录所钻经地层的岩性、物性、结构构造和含油气水情况等资料的工作。
直接录井:能直接观察来自地下地层的岩石和油气显示的录井,如岩心、岩屑等。
间接录井:用间接方法了解地下地层的岩石性质、油气显示的录井,如钻时、钻井液性能等。
记录的录井资料包含两部分:一是录井队自己采集的资料;自动采集数据:利用综合录井仪、气测录井仪、地质采集仪等记录的井深、钻时、气体等资料,人工或半自动采集数据:地层、岩性、含油、荧光等资料。
二是收集其他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
如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
二、钻时录井1、概念:钻头钻进单位进尺所需的纯钻进时间。
单位:min/m,保留整数。
小于1分钟按1分钟计算。
连续测量、每米一点或特殊情况按需要加密。
2、要求:井深以钻具计算为准,单位为米(m),保留两位小数。
3、钻具管理:准确丈量钻具做到五清楚(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井深和下接单根)、两对口(钻井、录井)、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单根允许误差±5mm,记录精确到0.01m;倒换钻具应记录清楚,严把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
4、井深校正:以钻具长度为基准及时校正仪器显示和记录的井深,每单根应校对井深,每次起下钻前后,应实测方入校对井深,录井深度误差应小于0.2m,不能有累计误差。
地质录井新技术分析及其应用探究作者:马冬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油田是自然留给人类的巨大财富,是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地质录井就是依据人们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技术,是开发石油的重要环节。
但是传统的录井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慢慢显现出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人员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研究出了更为先进并且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技术。
本文将着重对此项技术阐述一二。
关键词:地质录井;新技术分析;应用探究中国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像石油、天然气等。
石油资源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当前的人类来说更是许多国家必争的重要资源。
地质录井这项技术就是随着资源的开发而被创造和兴起的。
如今各项技术得到了不断改革和突破,地质录井的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应用在挖掘石油的一线上。
1 地质录井技术的简介地质录井简单来说就是对井的位置进行评测,记录该井所需的资料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和整合,做出专业的技术测定和解释,最后就是挖掘完井后对地质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地质录井这项工作是整个钻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为之后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录井技术应该不断地去创新,技术人员要探索新的工艺,摸索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切实保障钻探工作的效率得到质的飞跃,满足井和油田在不同阶段的勘探需求。
由于地质录井技术在勘探现场的运用,使井上工作者拿到了地下最为先进的数据信息,保障了整个钻井工作的运行。
油田勘探井的工作者和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该项技术的重视和创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提供最为准确的数据信息,作为日后的参考。
2 地质录井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专业人才缺失纵观全国各大本科和高职院校,即使是石油类的大学也不存在地质录井这个学科,没有学校从事这个专业的教学和招生,因此导致了专业人才的缺失。
不仅国内缺乏对此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国外也不存在特定的录井技术的专业机构。
种种原因致使没有人去专门钻研这个技术,完善理论体系,使得这个技术缺乏前辈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创新。
录井综合解释技术耿长喜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是油田勘探开发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油气勘探测试选层设计、储量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油田开发调整井投产射孔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新钻一口井,地质家们就想知道,它有多少个含油气储层,含油气性怎么样,产油产气性怎么样,能产出多少液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是什么,有多少,产液性,产出量”,油气水层解释工作就是要解答这些问题的。
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石油钻井的最直接的地质目的。
油气水层解释又可分为测井解释、录井解释、综合解释等,国际上的惯例是以测井解释为核心,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解释中参考和应用录井现场资料,也称之为测井综合解释或综合解释。
目前,国际上以及国内大多数油田都采用这种模式,只是有的油田由甲方项目经理部或研究院成立专门的综合解释部门承担该项工作,有的油田没有专门的综合解释机构,则委托测井公司代行其职能。
大多数油田只要求录井公司提交录井现场资料,录井解释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综合录井、地化录井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油田勘探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录井解释技术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得以展现,录井解释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国内各家录井公司得到快速发展,其取得的优异成果也得到油田的广泛关注。
2001年海拉尔盆地B302井的重大发现,对录井解释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该井测井解释和研究院综合解释都是水层,而录井解释出了17层油层,试油获得了日产百吨以上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一个整装的百万吨级产能的高丰度高产油田,揭开了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新篇章!这口井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录井解释第一次受到如此关注,录井解释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学科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较好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同样拥有测井和录井资料,同样拥有在该区工作多年的经验,解释和认识的反差却如此之大?非录井专业人员能否从录井资料的细微差别中真正认识其反映地下地质现象的本质,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录井解释凭借其特色优势能否得到其应有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回顾油气勘探开发史,从任丘油田到南堡油田的发现,录井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合录井技术及应用综合录井仪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的(TDC),从此,开始了国产综合录井仪研制与开发。
综合录井技术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到如今,综合录井仪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一代的综合录井仪层出不穷。
国外的有DLS、DATALOG、ADV ANTAGE等,国产的有上海神开的SK2000、新乡22所的SLZ-2A等。
是我们的录井技术充分满足了目前钻井技术的需要。
各种综合录井仪大同小异,区别主要在仪器的稳定性和应用方面的提高。
下面我们就SLZ-2A综合录井仪对综合录井的全过程进行讲解:综合录井仪从工作流程可分为一次仪表(传感器)、二次仪表及接口、联机采集、监控计算机三部分。
传感器组、组份分析器、全烃分析器和地质实验室的各类信号通过接口电路处理为0-5V的电压(模拟)或TTL电平规范的脉冲(数字量),经系统总线送至录井工作站进行A/D变换。
录井工作站通过I/O板和系统总线实现对气相色谱仪的联机控制。
监控工作站驱动三台打印机,实时打印曲线和报表。
应用工作站驱动1台打印机,打印应用程序的结果。
3台工作站通过网卡和同轴电缆(或双绞线)连接,实现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
传感器组综合录井系统基本配置共包含13种传感器,所有的传感器分为三个区(井台、入口、出口),在各自的接线箱汇总,经传感器信号总线电缆引入仪器的主机柜。
其中模拟量传感器10种,采用4-20mA的电流二线制方式传送,数字量传感器3种,采用大电压(0-8V)脉冲方式传送。
系统配接的传感器列表如下(以SLZ-2A为例):井台区:大钩负荷、立管压力、套管压力、转盘扭矩、绞车、转盘转速、硫化氢;入口区:1号泵冲、2号泵冲、3号泵冲、入口密度、入口温度、入口电导率、3号体积、4号体积、5号体积;出口区:出口密度、出口温度、出口电导率、1号体积、2号体积、粘度、出口流量、硫化氢;绞车传感器绞车传感器由定子和转子组成,超小型双脉冲霍尔探头以90度相位差平卧在定子槽中,当转子转动时,转盘上的12个磁感应器不断从霍尔元件表面扫过,产生使霍尔元件工作的变化磁场,霍尔元件随着磁通密度增减而产生或有或无的数字信号,从传感器输出端就得到具有90度相位差的两组脉冲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