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2017.3.28.
- 格式:pdf
- 大小:149.75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附答案)一一、拓展提优试题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120,它们的和是.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A,B中点C 时,乙距C点还有240米,乙到达C点时,甲已经超过C点360米,则两人在D点相遇时,CD的距离是米.3.(8分)小红去买水果,如果买5千克苹果则少4元,如果买6千克梨则少3元,已知苹果比梨每500克贵5角5分,那么小红买水果共带了元.4.少先队员计划做一些幸运星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做10个,还差6个没完成计划;如果其中4人各做8个,其余每人各做12个,就正好完成计划.问一共计划做颗幸运星.5.一个口袋中有5枚面值1元的硬币和6枚面值5角的硬币,小明随意从袋中摸出6枚,那么这6枚硬币的面值的和有种.6.甲,乙二人先后从一个包裹中轮流取糖果,甲先取1块,乙接着取2块,然后甲再取4块,乙接着取8块,…,如此继续.当包裹中的糖果少于应取的块数时,则取走包裹中所有糖果,若甲共取了90块糖果,则最初包裹中有块糖果.7.粮店里有6袋面粉,分别重15、16、18、19、20、31千克,食堂分两次买走了其中5袋,已知第一次买走得重量是第二次的两倍,剩下的一袋重量为千克.8.豆豆全家有4口人.今年豆豆哥哥比豆豆大3岁,豆豆妈妈比豆豆爸爸小2岁.5年前,全家年龄为59岁,5年后,全家年龄和为97岁,豆豆妈妈今年岁.9.小东和小荣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东每分钟行50米,小荣每分钟行60米,小荣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若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则甲、乙两地相距米.10.如图是长方形,将它分成7部分,至少要画条直线.11.甲、乙两个油桶中共有100千克油,将乙桶中的15千克油注入甲桶,此时甲桶中的油是乙桶中的油的4倍.那么,原来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千克.12.四年级的两个班共有学生72人,其中有女生35人,四(1)班有学生36人,四(2)班有男生19人,则四(1)班有女生人.13.当小红3岁时,妈妈的年龄和小红今年的年龄相同;当妈妈78岁时,小红的年龄和妈妈今年的年龄相同.妈妈今年岁.14.围棋24元一副,象棋18元一副,用300元恰好可以购买两种棋子共14副,其中象棋有副.15.一个质数的2倍和另一个质数的5倍的和是36,求这两个质数的乘积是多少?【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分析】首先把120分解质因数,把质因数分作三组,使各组数字相乘后的结果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即可得解.解:120=2×2×2×3×5=(2×2)×(2×3)×5,2×2=4,2×3=6,5,即,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120,这三个数是4、5、6,所以,和是:4+5+6=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灵活应用合数分解质因数来解决较复杂问题.2.【分析】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得出甲乙的速度比,进而又得出他们的路程比,这样求出甲到达中点后再与乙共行240米,甲行的路程即CD之间的距离.解:由题意知“甲走360米时乙正好走240米”,甲、乙的速度比是360:240=3:2相同时间内,甲、乙的路程比等于他们的速度比即3:2甲乙共行240米,甲行的路程是240×3÷(2+3)=144(米)故:CD的距离是144米.【点评】解此题的突破口就是能得出他们的速度比,之后就可轻松解答了.3.解:设梨每千克x元,则每千克苹果x+0.55×2=(x+1.1)元6x﹣3=5×(x+1.1)﹣46x﹣3=5x+5.5﹣46x﹣5x=1.5+3x=4.56×4.5﹣3=27﹣3=24(元)答:小红买水果共带了24元.故答案为:24.4.解:[(12﹣8)×4+6]÷(12﹣10),=[16+6]÷2,=22÷2,=11(人);10×11+6=116(个);答:一共计划做116颗幸运星.故答案为:116.5.【分析】从5角的硬币进行分析讨论:首选从袋中摸出6枚全是5角的硬币;(2)从袋中摸出6枚中5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1枚面值1元的硬币;(3)从袋中摸出6枚中4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2枚面值1元的硬币;(4)从袋中摸出6枚中3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3枚面值1元的硬币;(5)从袋中摸出6枚中2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4枚面值1元的硬币;(6)从袋中摸出6枚中1枚面值5角的硬币和5枚面值1元的硬币.解:由以上分析,得出下列情况:这6枚硬币的面值的和有6种.故答案为:6.【点评】解答此题可从5角的硬币考虑,逐一分析探讨得出结论.6.【分析】通过题意,甲取1块,乙取2块,甲取4块,乙取8块, (1)20,2=21,4=22,8=23…,可以看出,甲取的块数是20+22+24+26+28+…,相应的乙取得块数是21+23+25+27+29+…,我们看一看90是甲取了几次,乙相应的取了多少次,把两者总数加起来,即可得解.解:甲取的糖果数是20+22+24+…+22n=90,因为1+4+16+64+5=90,所以甲共取了5次,4次完整的,最后的5块是包裹中的糖果少于应取的块数,说明乙取了4次完整的数,即乙取了21+23+25+27=2+8+32+128=170(块),90+170=260(块),答:最初包裹中有 260块糖果.故答案为:260.【点评】判断出甲乙取得次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解:15+16+18+19+20+31=119(千克),食堂共买走的总量是:119﹣20=99(千克),99÷3=33(千克),第二次买走得重量是:15+18=33(千克),第一次买走得重量是:16+31+19=66(千克);答:剩下的一袋重量为20千克.故答案为:20.8.解:10×4﹣(97﹣59)=40﹣38=2(岁)所以豆豆是3年前出生的,即今年豆豆应该是3岁,今年豆豆的哥哥的年龄为:3+3=6(岁),今年全家的年龄和为:97﹣5×4=77(岁),今年爸爸妈妈的年龄和为:77﹣3﹣6=68(岁),豆豆的妈妈今年的年龄为:(68﹣2)÷2=33(岁).答:豆豆妈妈今年33岁.故答案为:33.9.【分析】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也就是二人相遇时都行了10分钟,行了两个单程,因此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乘上相遇时间,再除以2,解决问题.解:(50+60)×10÷2=110×10÷2=1100÷2=550(米)答:甲、乙两地相距550米.故答案为:550.【点评】此题根据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进而解决问题.10.【分析】两条直线把正方形分成4部分,第三条直线与前两条直线相交多出3部分,共分成7部分;第四条直线与前3条直线相交,又多出4部分.共11部分,第五条直线与前4条直线相交,又多出5部分,如下图所示.解:1+1+2+3=7答:在一个长方形上画上3条直线,最多能把长方形分成7部分.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拆拼.使直线间相互交叉,交点越多,则分割的空间越多.每多第几条直线,就加几个部分.11.【分析】根据题意,把甲乙两个油桶的共存油看作5份,可以计算出每份是多少千克油,将乙桶中的15千克油注入甲桶后,甲桶占了其中的4份,乙桶占了其中的1份,1份即100÷5=20千克,可以计算出注入后各个油桶的千克,再用乙桶的油减去15千克,甲桶的油加上15千克,即是甲乙两桶原存油的数量,再用甲桶原存油的数量减去一桶原存油的数量,列式解答即可解:100÷(1+4)=20(千克)注入后的甲桶:4×20=80(千克)倒出后的乙桶:1×20=20(千克)原甲桶存油:80﹣15=65(千克)原乙桶存油:20+15=35(千克)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65﹣35=30(千克)答:原来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30千克.故答案为:3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注入后甲乙两桶油的关系,即甲桶存油等于乙桶存油的4倍,然后可计算出注入后甲乙两桶油的存量,再计算出注入前两桶油的重量,二者相减即可.12.【分析】先用两个班的总人数减去四(1)班的人数,求出四(2)班的人数,再用四(2)班的人数减去四(2)班男生的人数,求出四(2)班女生的人数,再用女生的总人数35人,减去四(2)班的女生人数,就是四(1)班的女生人数.解:35﹣(72﹣36﹣19)=35﹣17=18(人)答:四(1)班有女生 18人.故答案为:18.【点评】解决本题注意理解题意,把总人数按照两种方法进行分类:总人数=四(1)班人数+四(2)班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3.【分析】设妈妈与小红的年龄差为x岁,则根据“当小红3岁时,妈妈的年龄和小红今年的年龄相同;”得出小红今年的年龄为:x+3岁;根据“当妈妈78岁时,小红的年龄和妈妈今年的年龄相同”得出小红现在的年龄为:78﹣x岁;根据小红的年龄+年龄差=妈妈的年龄,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设妈妈与小红的年龄差为x岁,则小红现在的年龄是x+3岁,妈妈现在的年龄是78﹣x岁,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3+x=78﹣x2x+3=78﹣x2x+x=78﹣33x=75x=2578﹣25=53(岁)答:妈妈今年53岁.故答案为:53.【点评】设出年龄差,抓住年龄差不变,分别得出二人现在的年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分析】假设全是围棋,那么就有24×14=336元,这就比已知的300元多出了336﹣300=36元,因为一副围棋比一副象棋多24﹣18=6元,由此即可求得象棋的数量.解:假设全是围棋,则象棋就有:(24×14﹣300)÷(24﹣18)=36÷6=6(副);答:其中象棋有6副.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15.【分析】一个质数的2倍一定是偶数,一个质数的5倍一定是5的倍数,而36要拆成两个数的和,要么都是偶数,要么都是奇数,本题中2的倍数一定是偶数,所以只能拆成两个偶数,故此5的倍数只能是个位上带0的数,当是10时,36﹣10=26,26÷2=13当是20时,4×5=20,4不是质数当是30时,5×6=30,6不是质数,据此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符合题意的5的倍数只能是10,20,305×2=10,5×4=20,5×6=30,4和6不是质数,所以只能是2,36﹣10=26.答:这两个质数的乘积是26.【点评】本题考查了质数的定义及其奇数与偶数的性质.。
2017年第十五届“走美杯”小数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四年级B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40分)1.(8分)计算: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七除以六百七十万零四百一十七等于(用数字作答).2.(8分)将一个周角平均分成6000份,其中的一份作为角的度量单位,则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密位.显然,360°=6000密位,那么45°=密位,1050密位= °.3.(8分)两个标准骰子一起投掷1次,点数之和恰好为10的可能性(概率)为(用分数表示).4.(8分)大于0的自然数,如果满足所有因数之和等于它自身的2倍,则这样的数称为完美数或完全数.比如,6的所有因数为1,2,3,6,1+2+3+6=12,6是最小的完美数.是否有无限多个完美数的问题至今仍然是困扰人类的难题之一.研究完美数可以从计算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之和开始,78的所有因数之和为.5.(8分)“24点游戏”是很多人熟悉的数学游戏,游戏过程如下:任意从52张扑克牌(不包括大小王)中抽取4张,用这4张扑克牌上的数字(A=l,J=11,Q=12,K=13)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得出24,先找到算法者获胜.游戏规定4张牌扑克都要用到,而且每张牌只能用1次,比如2,3,4,Q,则可以由算法(2×Q)×(4﹣3)得到 24.如果在一次游戏中恰好抽到了以下两组排,请分别写出你的算法:(1)5,5,9,9,你的算法是(2)4,5,8,K,你的算法是.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0分)6.(10分)用5个边长为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单位正方形)可以构成如图所示的5﹣联方(在中国又称为伤脑筋十二块).在西方国家,人们用形象的拉丁字母来标记每一个5﹣联方.其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5﹣联方为: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5﹣联方为.7.(10分)将图中的圆圈染色,要求有连线的两个相邻的圆圈染不同的颜色,则最少需要种颜色.8.(10分)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用来纪年的方法,称为甲子纪年法在甲子纪年中,以“丑”结尾的年份除了“乙丑”外,还有.9.(10分)在印度河畔的圣庙前,一块黄铜板上立着3根金针,针上穿着很多金盘.据说梵天创世时,在最左边的针上穿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盘,他要求人们按照“每次只能移动一片,而且小的金盘必须永远在大的金盘上面”的规则,将所有的64 片金盘移动到最右边的金盘上面.他预言,当所有64片金盘都从左边的针移动到右边的时候,宇宙就会湮(yan)灭.现在最左边金针(A)上只有6片金盘,如图(1)所示,要按照规则,移动成图(2)的状态,至少需要移动步.10.(10分)用3颗红色的珠子,2颗蓝色的珠子,1颗绿色的珠子串成圆形手链,一共可以串成种不同的手链.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满分60分)11.(12分)索玛立方体组块是丹麦物理学家皮特•海音(Piet Hein)发明的7个小立方体组块(如图所示,注意5号与6号组块,这是两个不同的组块).因为利用这7个组块可以恰好组成一个立方体,所以称为索玛立方体组块.一个索玛立方体组块如果能够被某个平面分割成形状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则称这个组块是可平面平分的.那么,这些组块中有而且只有1种分割方法的可平面平分组块为,不可平面平分组块为(填0表示没有).12.(12分)在平面上,用边长为1的单位正方形构成正方形网格,顶点都落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又称为格点)上的简单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最简单的格点多边形是格点三角形,而除去三个顶点之外,内部或边上不含格点的格点三角形称为本原格点三角形,如图所示的格点三角形MBN.每一个格点多边形都能够很容易地划分为若干个本原格点三角形.那么,图中的格点四边形的面积为,可以划分为个本原格点三角形.13.(12分)如果一个长方形能够被分割为若干个边长不等的小正方形,则这个长方形称为完美长方形.已知下面的长方形是一个完美长方形,分割方法如图所示,已知其中最小的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2,7,那么,图中没有标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为.14.(12分)如果两个不同自然数的积被5除余1,那么我们称这两个自然数互为“模5的倒数”.比如,3×7=21,被5除余1,则3和7互为“模5的倒数”.即3与7都是有“模5的倒数”的数.那么8,9,10,11,12中有“模5的倒数”的数为,最小的“模5的倒数”分别为.15.(12分)将自然数1到16排成4×4的方阵,每行每列以及对角线上数的和相等,这样的方阵称为4阶幻方.幻方起源于中国,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也都有发现.下面的4阶幻方是在印度耆那神庙中发现的,请将其补充完整:2017年第十五届“走美杯”小数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四年级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40分)1.(8分)计算: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七除以六百七十万零四百一十七等于641 (用数字作答).【分析】首先要把数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七和六百七十万零四百一十七写出来,然后计算即可.【解答】解: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七写作:4294967297六百七十万零四百一十七写作:67004174294967297÷6700417=641【点评】本题考查的数的读写,正确写出数,进行计算即可.2.(8分)将一个周角平均分成6000份,其中的一份作为角的度量单位,则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密位.显然,360°=6000密位,那么45°= 750 密位,1050密位= 6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密位,1密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密位,1密位=°,45°=45×=750密位,1050密位=1050×=6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根据题意算出1°=密位,1密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8分)两个标准骰子一起投掷1次,点数之和恰好为10的可能性(概率)为(用分数表示).【分析】每个骰子的点数分别是1、2、3、4、5、6,所以投掷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可能有:6×6=36种情况,其中相加等于10的有(4,6)、(6,4)、(5,5)这3种情况,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投掷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可能有:6×6=36种情况,其中相加等于10的有(4,6)、(6,4)、(5,5)这3种情况.则点数之和恰好为10的可能性(概率)为:3÷3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概率问题,正确得出投掷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可能情况一共有多少种是关键.4.(8分)大于0的自然数,如果满足所有因数之和等于它自身的2倍,则这样的数称为完美数或完全数.比如,6的所有因数为1,2,3,6,1+2+3+6=12,6是最小的完美数.是否有无限多个完美数的问题至今仍然是困扰人类的难题之一.研究完美数可以从计算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之和开始,78的所有因数之和为168 .【分析】要想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和,首先要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利用求一个数的所有的因数之和的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78=2×3×13所以78的所有的因数之和是:(1+2)×(1+3)×(1+13)=16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如何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和.把一个自然数M分解质因数,M=a b×c d×e f××…×m n,则自然数M的所有因数的和是(1+a1+a2+…+a b)×(1+c1+c2+…+c d)×()…×(1+m1+m2+…+m n),据此解答即可.5.(8分)“24点游戏”是很多人熟悉的数学游戏,游戏过程如下:任意从52张扑克牌(不包括大小王)中抽取4张,用这4张扑克牌上的数字(A=l,J=11,Q=12,K=13)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得出24,先找到算法者获胜.游戏规定4张牌扑克都要用到,而且每张牌只能用1次,比如2,3,4,Q,则可以由算法(2×Q)×(4﹣3)得到 24.如果在一次游戏中恰好抽到了以下两组排,请分别写出你的算法:(1)5,5,9,9,你的算法是5×5﹣9÷9=24(2)4,5,8,K,你的算法是4×8+5﹣K=24 .【分析】本题考查“24点游戏”,细心解答即可.【解答】解:(1)因为24=25﹣1,所以5×5﹣9÷9=24(2)4×8+5﹣K=24【点评】本题难度较低,细心解答即可.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0分)6.(10分)用5个边长为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单位正方形)可以构成如图所示的5﹣联方(在中国又称为伤脑筋十二块).在西方国家,人们用形象的拉丁字母来标记每一个5﹣联方.其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5﹣联方为F、L、N、P、Y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5﹣联方为I、X .【分析】按题意,可以根据图形的对称性不难看出来,只有F、L、N、P、Y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的图形,I、X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解答】解:根据分析,可以根据图形的对称性不难看出来,只有F、L、N、P、Y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的图形,I、X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是:FLNPY,IX【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换和对称性,突破点是: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不难看出符合题意的图形.7.(10分)将图中的圆圈染色,要求有连线的两个相邻的圆圈染不同的颜色,则最少需要 4 种颜色.【分析】要保证使用的颜色最少,则两个相邻的圆圈的颜色要尽可能多的相同,尝试2种颜色和3种颜色都不行,需要4种颜色,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尝试2种颜色和3种颜色都不行,需要4种颜色,如下图:【点评】本题考查染色问题.8.(10分)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用来纪年的方法,称为甲子纪年法在甲子纪年中,以“丑”结尾的年份除了“乙丑”外,还有丁丑,己丑,辛丑,癸丑.【分析】首先分析题中的丑经过12年出现一次,共60年出现5次.枚举法即可.【解答】解:依题意可知:第一个是乙丑,丑出现时经过12+2=14年.24+2=26年,36+2=38年,48+2=50年.经过14,26,38,50年对应的天干是丁,己,辛,癸.故答案为:丁丑,己丑,辛丑,癸丑【点评】本题考查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找到对应的数字.问题解决.9.(10分)在印度河畔的圣庙前,一块黄铜板上立着3根金针,针上穿着很多金盘.据说梵天创世时,在最左边的针上穿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盘,他要求人们按照“每次只能移动一片,而且小的金盘必须永远在大的金盘上面”的规则,将所有的64 片金盘移动到最右边的金盘上面.他预言,当所有64片金盘都从左边的针移动到右边的时候,宇宙就会湮(yan)灭.现在最左边金针(A)上只有6片金盘,如图(1)所示,要按照规则,移动成图(2)的状态,至少需要移动24 步.【分析】这是一个汉诺塔的变形问题,根据汉诺塔的推理结果,把n个盘从一个柱子上全部转移到另一个柱子上需要的步数是2n﹣1,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设6片金盘从小到大的编号依次是①、②、③、④、⑤、⑥,由图可知,图(2)中A上是③和④号金盘,C上是①、②、⑤、⑥金盘.第一次:把①、②、③、④4个金盘全部转移到图(2)B上,需要24﹣1=15(步)第二次:把⑤、⑥2个金盘全部转移到图(2)C上,需要22﹣1=3(步)第三次:把图(2)B上的①、②2个金盘全部转移到图(2)C上,需要22﹣1=3(步)第四次:把图(2)B上的③、④2个金盘全部转移到图(2)A上,需要22﹣1=3(步)综上所述:需要的步数是:15+3×3=24(步)【点评】本题考查的汉诺塔问题,重点是要理解有关汉诺塔的公式:把n个盘从一个柱子上全部转移到另一个柱子上需要的步数是2n﹣110.(10分)用3颗红色的珠子,2颗蓝色的珠子,1颗绿色的珠子串成圆形手链,一共可以串成 5 种不同的手链.【分析】因为是圆形手链,所以旋转和翻转相同的只能算一种,因为红色的珠子有3颗,所以可以让3颗红色的珠子相邻,也可以让2个红色的珠子相邻,也可以让红色的珠子不相邻这三种情况考虑,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①3颗红色的珠子相邻,则只有2种;②只有2颗红色的珠子相邻,有2种;③3颗红色的珠子都不相邻,有1种;2+2+1=5(种)答:一共可以串成5种不同的手链.【点评】本题考查的排列组合问题.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满分60分)11.(12分)索玛立方体组块是丹麦物理学家皮特•海音(Piet Hein)发明的7个小立方体组块(如图所示,注意5号与6号组块,这是两个不同的组块).因为利用这7个组块可以恰好组成一个立方体,所以称为索玛立方体组块.一个索玛立方体组块如果能够被某个平面分割成形状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则称这个组块是可平面平分的.那么,这些组块中有而且只有1种分割方法的可平面平分组块为5、6 ,不可平面平分组块为7号(填0表示没有).【分析】对1~7号组块进行逐一分析,看每一个组块有几种方法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解答】解:1号有如下两种分割方法:2号有如下两种分割方法:3号有如下两种分割方法:4号有如下两种分割方法:5号只有如下一种分割方法:6号只有如下一种分割方法:7号不能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故答案为:5、6;7号.【点评】对各个组块进行分析,易错点是7号不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12.(12分)在平面上,用边长为1的单位正方形构成正方形网格,顶点都落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又称为格点)上的简单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最简单的格点多边形是格点三角形,而除去三个顶点之外,内部或边上不含格点的格点三角形称为本原格点三角形,如图所示的格点三角形MBN.每一个格点多边形都能够很容易地划分为若干个本原格点三角形.那么,图中的格点四边形的面积为7.5 ,可以划分为15 个本原格点三角形.【分析】根据皮克公式: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是S,该多边形各边上的格点个数为a个,内部格点个数为b个,则S=a+b﹣1,即可求出图中的格点四边形的面积.【解答】解:皮克公式:S=a+b﹣1图中的格点四边形中,各边上的格点数a=5,内部的格点数b=6,所以格点四边形的面积是:×5+6﹣1=7.5根据题意,本原格点三角形内部没有格点,那么S=×3+0﹣1=0.5,所以7.5÷0.5=15(个),故答案为7.5,15.【点评】本题考查皮克公式的灵活运用.13.(12分)如果一个长方形能够被分割为若干个边长不等的小正方形,则这个长方形称为完美长方形.已知下面的长方形是一个完美长方形,分割方法如图所示,已知其中最小的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2,7,那么,图中没有标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为9、11、13、21、22、24、36、37、44 .【分析】本题考察平面图形的计算.【解答】解:剩下的小正方形的编号分别是从①到⑨,如下图:正方形①的边长是:2+7=9正方形②的边长是:9+2=11正方形③的边长是:11+2=13正方形④的边长是:9+11+1=21正方形⑤的边长是:21+1=22正方形⑥的边长是:22+1=23正方形⑦的边长是:23+13=36正方形⑧的边长是:9+21+7=37正方形⑨的边长是:37+7=44.故填:9、11、13、21、22、24、36、37、44.【点评】本题较为繁琐,可操作性低,难度也低.14.(12分)如果两个不同自然数的积被5除余1,那么我们称这两个自然数互为“模5的倒数”.比如,3×7=21,被5除余1,则3和7互为“模5的倒数”.即3与7都是有“模5的倒数”的数.那么8,9,10,11,12中有“模5的倒数”的数为8和12 ,最小的“模5的倒数”分别为2和3或1和6 .【分析】因为5的倍数的末尾是0或5,所以被5除余1的数的末尾是1或6,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5的倍数的末尾是0或5,所以被5除余1的数的末尾是1或6在8,9,10,11,12这四个数中,只有8×12=96符合要求.因为1×6=6,2×3=6,所以最小的“模5的倒数”分别是2和3或1和6.【点评】本题关键要理解因为5的倍数的末尾是0或5,所以被5除余1的数的末尾是1或6,据此解答即可.15.(12分)将自然数1到16排成4×4的方阵,每行每列以及对角线上数的和相等,这样的方阵称为4阶幻方.幻方起源于中国,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也都有发现.下面的4阶幻方是在印度耆那神庙中发现的,请将其补充完整:【分析】首先算出1+2+3+4+…+16的和,从而求出每行、每列以及对角线上4个数的和,然后再根据幻方的“模块特性”求出空缺的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2+3+4+…+16)÷4=34幻方的“模块特性”取出任意一个2×2的小正方形,4个数之和也是34,则有:【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幻方以及幻方的一些性质.。
2017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很多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喜欢参加数学竞赛,展现自己的数学水平。
一起来做份数学竞赛的试题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17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2017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一一、书写。
(2分) 要求:①卷面整洁②字迹工整二、填空。
(5小题每空0.5,其余每空1分,共23分)1、由2个百和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2、 2.35中的“3”在( )位上,表示( );“5”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
3、2010年国庆期间,某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634954人。
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4、 ( )厘米=1.6米 21.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5、在( )里填上“>”“<”或“=”。
5.301( )5.31 0.9( ) 5.800( )5.80213×95+5( )213×100 350毫米( )3.5米 58754万( )5.9亿6、计算8×(125×12)=(8×125)×12时,运用了( )律。
7、将18缩小到它的是0.018。
8、在一个三角形中,∠1=46°,∠2=43°,∠3=( ),按角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
10、根据要求的运算顺序在算式中添上括号。
(1)加乘减27 × 8 + 12 - 10(2)乘加除36 + 4 × 16 211、先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扩大100倍后得10.52,这个数原来是( )。
12、某学校四年级学生举行体操比赛。
四(一)班学生的队列是一个正方形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8人,最外层一共有( )名学生,整个方阵共有( )名学生。
13、学校门前新修的公路长200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10米(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 )棵树。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Ⅰ(附答案)一、填空。
(共20分,每小题2分)1.被除数是3320,商是150,余数是20,除数是()。
2.3998是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其中最小的数是()。
3.有一个两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两位数相加,得数是20.9。
这个两位数是()4.填一个最小的自然数,使225×525×()积的末尾四位数字都是0。
5.在下面的式子中填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8+16÷4-2=206.从1、2、3、4、5、6、7、8、9九个数中,任取3个数组成一组,使它的平均数是5,有()种取法。
7.某地的邮政编码可用ABCCD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8,A与B的和等于2个D,A是最小的自然数。
这个邮政编码是()。
8.两个数之和是444,大数除以小数商11,且没有余数,大数是()9.把5、11、14、15、21、22六个数填入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10.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有1个数字,它们是1、2、3、4、5、6,而且每个相对面上两个数的和是7(1和6,2和5,3和4)。
下图是正方体六个面的展开图,请填出空格内的数。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共10分,每小题2分)11.大于0.9997而小于0.9999的小数只有0.9998。
()12.一张长方形彩纸长21厘米,宽15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时纸的长是6厘米。
()13.一个箱子里放着几顶帽子,除2顶以外都是红的,除2顶以外都是蓝的,除2顶以外都是黄的。
箱子中一共有3顶帽子。
()14.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加长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3公顷。
()15.有铅笔180支,分成若干等份,每份不得少于7支,也不能多于25支,共有7种不同的分法。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word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有一筐桃子,4个4个地数,多2个;6个6个地数,多4个;8个8个地数,少2个.已知这筐桃子的个数不少于120,也不多于150,共有个.2.将1~11填入下图的各个圆圈内,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圆圈内的数的和都等于18.3.一条大河,河中间(主航道)水的流速为每小时10千米,沿岸边水的流速为每小时8千米.一条船在河中间顺流而下,10小时行驶360千米,这条船沿岸边返回原地需要小时.4.爸爸比儿子大24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五倍,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5.定义运算:A△B=2A+B,已知(3△2)△x=20,x=.6.4名工人3小时可以生产零件108个,现在要在8小时内生产504个零件,需增加工人名.7.六个人传球,每两人之间至多传一次,那么这六个人最多共进行15次传球.8.过元旦时,班委会用730元为全班同学每人买了一份价值17元的纪念品,剩余16元,那么,这个班共有学生名.9.买5斤黄瓜用了11元8角,比买4斤西红柿少用1元4角,那么,每斤西红柿的价格是元角.10.小东和小荣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东每分钟行50米,小荣每分钟行60米,小荣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若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则甲、乙两地相距米.1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若长方形的长是1024,宽是1,则正方形的周长是.12.如图,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又对折,…,到第六次对折后,得到的扇形的面积是5,那么,圆形纸片的面积是.13.洋洋从家出发去学校,若每分钟走60米,则它6:53到达学校,若每分钟走75米,则她6:45到达学校,洋洋从家里出发的时刻是.14.有一笔钱,用来给四(1)班的学生每人买一个笔记本,若每本3元,则可多买6本;若每本5元,则差30元.若用完这笔钱,恰好给每人买一个笔记本,则共买笔记本24个,其中3元的笔记本个.15.甲、乙、丙、丁四人参加了一次考试,甲、乙的成绩比丙、丁的成绩和高17分,甲比乙低4分,丙比丁高5分.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分.【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分析】可以看做4个4个地数,少2个;6个6个地数,少2个;8个8个地数,也是少2个.也就是4、6、8的公倍数减2.[4、6、8]=24.可以记作24x﹣2,120<24x﹣2<150.x是整数,x=6.这筐桃子共有24×6﹣2,计算即可.解:[4、6、8]=24.这筐桃子的数量可以记作24x﹣2,120<24x﹣2<150.x是整数,所以x=6,这筐桃子共有:24×6﹣2=142(个).答:这筐桃子共有142个.故答案为:142.【点评】关键是通过把原题转化,运用了求最小公倍数以及解不等式的方法解决问题.2.解:设中间的圆圈中的数是A;根据题意可得:1+2+3+4+5+6+7+8+9+10+11+A+A+A+A=18×5,66+4A=90,4A=24,A=6;那么每条线段剩下的两个数的和是:18﹣6=12;又因为,1+11=12,2+10=12,3+9=12,4+8=12,5+7=12;分别放到每条线段剩下的两个圆圈中;由以上可得:.3.解:船的静水速度为:360÷10﹣10,=36﹣10,=26(千米/时);返回原地需要:360÷(26﹣8),=360÷18,=20(小时);答:这条船沿岸边返回原地需要20小时.故答案为:20.4.解:根据题意,由差倍公式可得: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五倍时,儿子的年龄是:24÷(5﹣1)=6(岁);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时,儿子的年龄是:24÷(3﹣1)=12(岁);12﹣6=6(年).答:6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故答案为:6.5.解:(3△2)△x=20,(2×3+2)△x=20,8△x=20,2×8+x=20,16+x=20,x=20﹣16,x=4;故答案为:4.6.解:504÷8÷(108÷3÷4)﹣4,=504÷8÷9﹣4,=63÷9﹣4,=7﹣4,=3(名),答:需增加3名,故应填:3.7.解:一个图形中,如果有K个奇点,那么这个图形会用笔画出来.为了让这个图形用一笔画出来,则要使它只存在2个奇点.上面的图形共有6个奇点,6×5÷2=15条线.最少可以去掉2条线(剩下13条线),使6个奇点变成2个奇点,就可以用一笔画出来了.所以6人两两传球,但每两人之间最多只能传一次,最多就能传13次.故答案为:13.8.【分析】根据题意,由减法的意义,用730元减去16元,求出全班同学每人买一份纪念品的总钱数,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730﹣16)÷17=714÷17=42(名);答:这个班共有学生42名.故答案为:4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全班同学每人买一份纪念品的总钱数,再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9.【分析】先根据买5斤黄瓜用了11元8角,比买4斤西红柿少用1元4角,求出西红柿买需要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即可解答.解:11元8角=11.8元,1元4角=1.4元(11.8+1.4)÷4=13.2÷4=3.3(元);3.3元=3元3角;答:每斤西红柿的价格是3元3角.故答案为:3,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单价,数量以及总价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析】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也就是二人相遇时都行了10分钟,行了两个单程,因此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乘上相遇时间,再除以2,解决问题.解:(50+60)×10÷2=110×10÷2=1100÷2=550(米)答:甲、乙两地相距550米.故答案为:550.【点评】此题根据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进而解决问题.11.【分析】若长方形的长是1024,宽是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求出它的周长.解:1024×1=10241024=2×2×2×2×2×2×2×2×2×2=32×32,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32.32×4=128答:正方形的周长是12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与周长公式的掌握.12.【分析】把这张圆形纸片对折1次,折成的角是以这张圆形纸片的圆心为顶点,两条半径为边的平角,平角=180°,再对折1次,就是把平角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90°,再对折1次,就是把90°的角再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5°,第六次对折后,平均分成了(2×2×2×2×2×2)=64份,得到的扇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由此解答即可.解:5=320答:圆形纸片的面积是320;故答案为:320.【点评】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明确把圆对折6次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13.【分析】6时53分﹣6时45分=8分钟,设从家到学校若每分钟走60米,x分钟到学校,则若每分钟走75米,x﹣8分钟到学校,因为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一定,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方程解答即可.解:设从家到学校若每分钟走60米,x分钟到学校,6时53分﹣6时45分=8分钟60x=(x﹣8)×7560x=75x﹣60015x=600x=40;6时53分﹣40分=6时13分;答:洋洋从家里出发的时刻是6:13.故答案为:6:13.【点评】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14.【分析】若每本3元,则多3×6=18元,则总人数为(18+30)÷(5﹣3)=24人,总钱数有5×24﹣30=90元,进而可得结论.解:由题意得若每本3元,则多3×6=18元,则总人数为(18+30)÷(5﹣3)=24人,总钱数有5×24﹣30=90元,若钱用完刚好买24本,则3元的笔记本有(24×5﹣90)÷(5﹣3)=15个,故答案为24,15.【点评】本题考查分配盈亏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5.解:设乙得了x分,则甲得了x﹣4分,丙得了y分,则丁得了y﹣5分,所以(x+x﹣4)﹣(y+y﹣5)=17,整理,可得:2x﹣2y+1=17,所以2x﹣2y=16,所以x﹣y=8,所以乙比丙得分高;因为x﹣y=8,所以(x﹣4)﹣(y﹣5)=9,所以甲比丁得分高,所以乙得分最高,丁得分最低,所以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x﹣(y﹣5)=x﹣y+5=8+5=13(分)答: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13分.故答案为:13.。
2017年⼩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很多数学成绩好和喜欢数学的学⽣,都经常会参加数学竞赛,通过⽐赛来展现⾃⼰的数学⽔平。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2017年⼩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希望对⼤家有⽤! 2017年⼩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填空题。
(2*8+4=20分) 1、在计算(200- 36×47)÷44时,先算( ),再算( ),最后算( )法。
2、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四则运算。
3、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括号,算式是( )。
4、把下⾯⼏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 28=36 64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 1800=7200 90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6+6×15= ×( + )。
6、填⼀填,找出从正⾯、上⾯、左⾯、右⾯看到的形状。
7、⽤简便⽅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 ),这是根据( )律。
8、⼀套校服,上⾐59元,裤⼦41元,购买2套,⼀共需要( )元。
9.在□⾥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判断题。
( 6分) 1、0除任何数都得0。
( ) 2、185乘97与53的差,积是多少?列式是:185×97-53。
( ) 3、⽐90少2的数的2倍是176。
( ) 4、134-75+25=134-(75+25) ( ) 5、125×4×25×8=(125×8)+(4×25) ( ) 6、被减数与减数相等时,差为0。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内)(2*5=10 分) (1)、56+72+28=56+(72+28)运⽤了 (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B、25×8+25×4C、25×4×8D、25×8+4 (3)、3×8×4×5=(3×4)×(8×5)运⽤了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B、125×100+125C、125×100×1D、100×125×1×125 (5)、986-297的简便算法是( )。
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一个矩形的长是6米,宽为4米,其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 20平方米B) 24平方米C) 10平方米D) 14平方米答案:B2) 甲班有30名学生,乙班比甲班多10名学生,乙班共有几名学生?A) 30名B) 40名C) 45名D) 50名答案:D3) 在一个盒子中有8个红球和2个蓝球,小明从盒子中无看的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A) 0.2B) 0.3D) 0.6答案:C4) 小明的生日是每年的7月15日,今天是7月9日,距离小明的生日还有几天?A) 7天B) 9天C) 6天D) 8天答案:A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其周长是多少厘米?A) 20厘米B) 30厘米C) 40厘米D) 50厘米答案:C6) 以下哪个数是偶数?A) 21C) 45D) 57答案:B7) 一份订单按原价的70%出售,打了多少折?A) 10%B) 20%C) 30%D) 50%答案:C8)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5cm和12cm,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13cmB) 15cmC) 17cmD) 20cm答案:A9)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分别为3cm、4cm和5c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60立方厘米B) 75立方厘米C) 80立方厘米D) 90立方厘米答案:A10) 小明跑1000米用时5分钟,那么他每分钟跑了多少米?A) 100米B) 200米C) 250米D) 300米答案:D11)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A) 4厘米B) 5厘米C) 6厘米D) 8厘米答案:A12) 在室内平面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的10m,如果一段道路在平面图上的长度是5cm,那么实际道路的长度是多少米?A) 5米B) 10米C) 15米D) 50米答案:C13) 一个矩形的周长是18米,宽度是3米,长度是多少米?A) 6米B) 8米C) 10米D) 12米答案:B14)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2厘米B) 18厘米C) 20厘米D) 24厘米15) 一个两位数比9多5,这个两位数是多少?A) 15B) 14C) 19D) 20答案:C16) 如果1个西瓜的重量是5千克,那么2个西瓜的重量是多少千克?A) 5千克B) 7千克C) 8千克D) 10千克答案:B17) 在一张纸上,小明画一个长度为8cm的线段和一个长度为12cm 的线段,这两个线段的总长度是多少厘米?A) 2厘米B) 10厘米D) 20厘米答案:C18) 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变为原来的3倍,宽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的周长变为原来的几倍?A) 4倍B) 5倍C) 6倍D) 7倍答案:B19) 一个矩形的周长是30厘米,宽度是5厘米,长度是多少厘米?A) 10厘米B) 15厘米C) 20厘米D) 25厘米答案:B20) 两块木板的长度比是7∶3,其中一块长度是15厘米,两块木板的总长是多少厘米?B) 45厘米C) 60厘米D) 70厘米答案:D2.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59 - ? = 43答案:162) 12 × 7 = ?答案:843) 8 ÷ ? = 2答案:44) 23 + 36 = ?答案:595) 27 × 4 = ?答案:1086) 37 - 24 = ?答案:137) 108 ÷ 9 = ?答案:128) 55 + 30 = ?答案:859) 12 × ? = 36答案:310) 82 - 45 = ?答案:373. 解答题1)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8cm,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小學四年級數學競賽試卷(附答案)一、填空。
(共20分,每小題2分)1.被除數是3320,商是150,餘數是20,除數是()。
2.3998是4個連續自然數的和,其中最小的數是()。
3.有一個兩位數,在它的某一位數字的前面加上一個小數點,再和這個兩位數相加,得數是20.9。
這個兩位數是()4.填一個最小的自然數,使225×525×()積的末尾四位數字都是0。
5.在下面的式子中填上括號,使等式成立。
5×8+16÷4-2=206.從1、2、3、4、5、6、7、8、9九個數中,任取3個數組成一組,使它的平均數是5,有()種取法。
7.某地的郵政編碼可用ABCCDD表示,已知這六個數字的和是8,A與B 的和等於2個D,A是最小的自然數。
這個郵政編碼是()。
8.兩個數之和是444,大數除以小數商11,且沒有餘數,大數是()9.把5、11、14、15、21、22六個數填入下面的括號內,使等式成立。
()×()×()=()×()×()10.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上分別寫有1個數字,它們是1、2、3、4、5、6,而且每個相對面上兩個數的和是7(1和6,2和5,3和4)。
下圖是正方體六個面的展開圖,請填出空格內的數。
二、判斷。
(對的在括號內畫「√」,錯的畫「×」,共10分,每小題2分)11.大於0.9997而小於0.9999的小數只有0.9998。
()12.一張長方形彩紙長21釐米,寬15釐米,先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再從餘下的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這時紙的長是6釐米。
()13.一個箱子裡放著幾頂帽子,除2頂以外都是紅的,除2頂以外都是藍的,除2頂以外都是黃的。
箱子中一共有3頂帽子。
()14.一個佔地1公頃的正方形苗圃,邊長各加長100米,苗圃的面積增加3公頃。
()15.有鉛筆180支,分成若乾等份,每份不得少於7支,也不能多於25支,共有7種不同的分法。
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定义新运算:a△b=(a+b)×b,a□b=a×b+b,如:1△4=(1+4)×4=20,1□4=1×4+4=8,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1△2□3=.2.是三位数,若a是奇数,且是3的倍数,则最小是.3.如图,把一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纸片沿虚线分成5个长方形,然后按照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其中的4个长方形,则所得图形的周长是cm.4.某列车通过285米的隧道用24秒,通过245米的大桥用22秒.若该车与另一列长135米,速度为每秒10米的货车相遇,两列车从碰上到全错开用秒.5.甲乙两所学校共有学生864人.新学期开学前,由甲校调入乙校32人,这时甲校还比乙校多48人.原来甲校有个学生.6.甲,乙二人先后从一个包裹中轮流取糖果,甲先取1块,乙接着取2块,然后甲再取4块,乙接着取8块,…,如此继续.当包裹中的糖果少于应取的块数时,则取走包裹中所有糖果,若甲共取了90块糖果,则最初包裹中有块糖果.7.小胖用两个秒表测一列火车的车速.他发现这列火车通过一座660米的大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从他身边开过需要10秒,请你根据小胖提供的数据算出火车的车身长是米.8.(7分)今年小翔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是5岁、48岁、42岁.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9.爸爸比儿子大24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五倍,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10.如果,那么=.11.如图,BC=3BE,AC=4CD,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面积的倍.12.小东和小荣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东每分钟行50米,小荣每分钟行60米,小荣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若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则甲、乙两地相距米.13.围棋24元一副,象棋18元一副,用300元恰好可以购买两种棋子共14副,其中象棋有副.14.(8分)杨树、柳树、槐树、桦树和梧桐树各一棵树种成一排,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都是1米.杨树与柳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桦树与杨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那么梧桐树与桦树之间的距离是米.15.(8分)有一棵神奇的树上长了123个果子,第一天会有1个果子从树上掉落,从第二天起,每天掉落的果子数量比前一天多1个,但如果某天树上的果子数量少于这一天应该掉落的数量时,那么这一天它又重新从掉落1个果子开始,按照规律进行新的一轮,如此继续,那么第天树上的果子会都掉光.【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分析】定义新运算需要理解题中给出的运算过程,△的运算是两数和再乘以第二个数的积运算.□的运算是两数的积与第二个数的和运算.解:依题意可知:a△b=(a+b)×b得1△2=(1+2)×2=6a□b=a×b+b得6□3=3×6+3=21故答案为:21【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新定义的符号的意义和运用.同时注意做题时的顺序是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那么代表他们是同级运算.问题解决.2.【分析】要使最小,那么百位数字最小是1,那么十位数字是0,这个数就为,然后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确定c的最小值即可.解:要使最小,那么百位数字最小是1,那么十位数字是0,这个数就为,又因为是3的倍数,所以可得:1+0+c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c最小是2,则,最小是102.故答案为:102.【点评】本题考查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确定百位和十位的数字.3.【分析】本题考察图形边长的平移.解:画出移动后的图,所得图形的周长是5×2+(5+1×2+2×2+3×2+4×2+5)=10+30=40cm.【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平移后的图形每条边边长为多少即可求解.4.解:列车速度为:(285﹣245)÷(24﹣22)=40÷2,=20(米);列车车身长为:20×24﹣285=480﹣285,=195(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195+135)÷(20+10),=330÷30,=11(秒).答: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11秒.5.解:甲校比乙校多的人数:32×2+48=112人,甲校的人数:(864+112)÷2,=976÷2,=488(人).答:原来甲校有488人.故答案为:488.6.【分析】通过题意,甲取1块,乙取2块,甲取4块,乙取8块, (1)20,2=21,4=22,8=23…,可以看出,甲取的块数是20+22+24+26+28+…,相应的乙取得块数是21+23+25+27+29+…,我们看一看90是甲取了几次,乙相应的取了多少次,把两者总数加起来,即可得解.解:甲取的糖果数是20+22+24+…+22n=90,因为1+4+16+64+5=90,所以甲共取了5次,4次完整的,最后的5块是包裹中的糖果少于应取的块数,说明乙取了4次完整的数,即乙取了21+23+25+27=2+8+32+128=170(块),90+170=260(块),答:最初包裹中有 260块糖果.故答案为:260.【点评】判断出甲乙取得次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解:根据分析可得,660÷(40﹣10),=660÷30,=22(米);22×10=220(米);答:火车的车身长是 220米.故答案为:220.8.【分析】设x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则:小翔x年后的年龄×4=小翔爸爸x年后的年龄+小翔妈妈x年后的年龄,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设x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5+x)×6=48+42+2x30+6x=90+2x4x=60x=15答:15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故答案为:15.9.解:根据题意,由差倍公式可得: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五倍时,儿子的年龄是:24÷(5﹣1)=6(岁);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时,儿子的年龄是:24÷(3﹣1)=12(岁);12﹣6=6(年).答:6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故答案为:6.10.解:因为,所以(b+10a)×65=4800+10a+b,即10a+b=75,因此b=5,a=7.即=75.故答案为:75.11.解:因为BC=3BE,AC=4CD,则BC:BE=3:1,AC:CD=4:1,所以S△ABE =S△ABC,S△ACE=S△ABC,S△ADE=S△ACE=S△ABC=S△ABC,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面积的2倍.故答案为:2.12.【分析】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也就是二人相遇时都行了10分钟,行了两个单程,因此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乘上相遇时间,再除以2,解决问题.解:(50+60)×10÷2=110×10÷2=1100÷2=550(米)答:甲、乙两地相距550米.故答案为:550.【点评】此题根据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进而解决问题.13.【分析】假设全是围棋,那么就有24×14=336元,这就比已知的300元多出了336﹣300=36元,因为一副围棋比一副象棋多24﹣18=6元,由此即可求得象棋的数量.解:假设全是围棋,则象棋就有:(24×14﹣300)÷(24﹣18)=36÷6=6(副);答:其中象棋有6副.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14.解:杨树与柳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有三种树的位置有可能是:柳□杨□槐,柳杨槐□□,□柳杨槐□,□□柳杨槐,其中□表示暂时不知道.而桦树与杨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只有可能是:柳□杨桦槐,剩余的一个位置是梧桐树,所以梧桐树和桦树间的距离是2米.故答案为:2.15.解:因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20当到第十六天时不够16个需要重新开始.1+2=3即1+2+3+4+5+6+7+8+9+10+11+12+13+14+15+1+2=123(个)故答案为:17天。
2017年下期四年级数学知识竞赛试卷答案班次姓名计分一、填空。
(50分,每小题5分)1、( )里最大能填几?10( 4 )864≈10万, 9( 9 )≈10亿。
2、找规律填空。
①.1. 2、 4、 7、 11、 16、 22、 ( 29 )。
②.1、 4、 9、 16、 25……这列数中第25个数就是( 625 )。
3、( )里最大能填几?30× ( 4 )﹤ 136、 ( 7 )× 40 ﹤ 282、50 ×( 8 )﹤ 427、 ( 6 ) × 60 ﹤ 414、4、深夜12:00到中午12:00之间。
钟面上的分针与时( 2 )次成直角。
5、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就是120,原来积就是( 960 )。
6、一根木头锯断要2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6段要( 10 )分钟。
7、小于10000而又与10000最接近的自然数就是( 9999 )。
8、在□÷ 18 = 9……△这个算式中,被除数最大就是( 179 )。
9、一个6位数,它的十万位、千位与百位上都就是0,这个数就是( 505500 ),约等于( 51 )万。
10、一个五位数加上9后,成一个六位数,这个数最大就是(99999 ),最小就是(99991 )。
二、应用题。
( 每题10分)。
1、水果店运来5车苹果,每车装36筐,每筐3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5×36×30 = 5400 ( 千克 )2、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被除法836错写成了893,这样得到的商就是23,余数就是19,正确的商就是多少?(893 – 19 ) ÷ 23 = 38836 ÷ 38 = 223、某工厂第一车间有工人150人,第二车间有工人90人,要使第一车间的人数就是第二车间的2倍,需要从第二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一车间?10人。
4、甲、乙、丙三个数,它们的平均数就是95,其中甲就是90,乙就是97,求丙?95 × 3 – 90 -97 = 985、有9筐重量相等的橘子,如果从每筐取出25千克,那么剩下的正好等于原来4个筐的重量,原来每筐有多少千克?25 × 9 = 225 ( 千克 )225 ÷ ( 9 – 4 ) = 450 (千克)。
四年级数学知识竞赛测试卷2017.3.28
班级姓名
1、找规律填数。
(1)2、3、5、9、17、()、65…
(2)1、2、3、4、9、6、27、8、()、()、243、12…
2、下面图形中共有()个三角形。
第2题第3题
3、把1—10这10个数填在圆圈里,使两个大圆圈上六个数的和都等于29。
4、100个7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
5、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小明从一楼爬到五楼共要走()分()秒。
6、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张饼。
煎一张只饼需要4分钟(假定正反面各需2分钟),煎13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7、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5倍,差是()。
8、幼儿园老师给大班小朋友分饼干,若每个小朋友分3个,则余26个;若每个小朋友分5个,则差10个。
大班小朋友有()个。
9、聪聪今年10岁,妈妈今年32岁,当母子俩年龄和是56岁时,聪聪()岁。
10、用1角、2角和5角的三种人民币(每种的张数没有限制)组成一元钱,有()种不同的方法。
(背面还有试题)
11、妈妈买来一些橘子,小明第一次吃了一半多2个,第二次吃了剩下的一半少2个,还剩下5个,妈妈买了()个橘子。
12、王大妈买3千克苹果和4千克梨共花去48元,李大娘买同样的6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共花去60元,苹果和梨的单价各是()元、()元。
13、用1—6这六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小,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14、有4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00,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98,第二个数是()。
15、某年的四月20日是星期四,当年的九月1日是星期()。
16、一本故事书,排版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排这本故事书的页码共用252个铅字,这本故事书有()页。
17、抽屉里放着红、绿、黄三种颜色、大小相同的球各6个,一次至少摸出()个才能保证有3个颜色相同的球。
18、一筐苹果,连筐共重84千克,倒去一半后,连筐共重44千克,苹果和筐各重()千克、()千克。
19、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4厘米,面积就会增加11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20、兄妹二人同时离家去上学。
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60米,哥哥
到校门口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他们家到学校有()米。
四年级数学知识竞赛测试卷
班级姓名
1、找规律填数。
(1)2、3、5、9、17、(33)、65…
(2)1、2、3、4、9、6、27、8、(81)、(10)、243、12…
2、下面图形中共有(30)个三角形。
第2题第3题
3、把1—10这10个数填在圆圈里,使两个大圆圈上六个数的和都等于29。
4、100个7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9)。
5、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小明从一楼爬到五楼共要走(2)分(24)秒。
6、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张饼。
煎一张只饼需要4分钟(假定正反面各需2分钟),煎13张饼至少需要(26)分钟。
7、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5倍,差是(20)。
8、幼儿园老师给大班小朋友分饼干,若每个小朋友分3个,则余26个;若每个小朋友分5个,则差10个。
大班小朋友有(18)个。
9、聪聪今年10岁,妈妈今年32岁,当母子俩年龄和是56岁时,聪聪(17)岁。
10、用1角、2角和5角的三种人民币(每种的张数没有限制)组成一元钱,有(10)种不同的方法。
(背面还有试题)
11、妈妈买来一些青枣,小明第一次吃了一半少2个,第二次吃了剩下的一半多2个,还剩下3个,妈妈买了(16)个青枣。
12、王大妈买3千克苹果和4千克梨共花去48元,李大娘买同样的6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共花去60元,苹果和梨的单价各是(8)元、(6)元。
13、用1—6这六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小,这两个数分别是(246)和(135)。
14、有4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00,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98,第二个数是(84)。
15、某年的四月20日是星期四,当年的九月1日是星期(二)。
16、一本故事书,排版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排这本故事书的页码共用252个铅字,这本故事书有(120)页。
17、抽屉里放着红、绿、黄三种颜色、大小相同的球各6个,一次至少摸出(7)个才能保证有3个颜色相同的球。
18、一筐苹果,连筐共重84千克,倒去一半后,连筐共重44千克,苹果和筐各重(80)千克、(4)千克。
19、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4厘米,面积就会增加11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
20、兄妹二人同时离家去上学。
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60米,哥哥
到校门口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他们家到学校有(9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