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开发研究评析
- 格式:pdf
- 大小:151.52 KB
- 文档页数:2
滑冰比赛中的短道速滑技术与比赛策略分析短道速滑作为一项具有高度技术要求和观赏性的冰上运动,吸引了众多运动员和观众的关注。
本文将对滑冰比赛中的短道速滑技术与比赛策略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在比赛中取得优势。
一、技术要点1. 基本姿势短道速滑的基本姿势包括身体前倾,臂部略微打开,膝盖弯曲,重心放在中间或前脚掌,以提供更好的平衡和控制。
2. 转弯技巧转弯是短道速滑比赛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运动员需要通过倾斜身体和利用内外滑冰刀的力量控制速度和方向。
在转弯过程中,合理地利用身体重量和滑冰刀的角度,能够更好地掌控转弯线路。
3. 加速与刹车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通过有效的加速和刹车技术提高竞争力。
合理利用身体的摆动和腿部的力量,迅速增加速度并在需要时在短时间内停下。
4. 技巧组合除基本技术外,成功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还需要熟练掌握技巧的组合和转化。
例如,灵活运用转弯、加速和刹车技术,创造机会超越对手。
二、比赛策略1. 赛前准备在比赛前,运动员需要充分了解赛道和自己的实力。
通过观察赛道特点和对手的竞技水平,制定相应的比赛策略并做好心理准备。
2. 起跑技巧在比赛中,良好的起跑技巧决定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在起跑时,注意保持平衡和稳定状态,并抓住起跑机会,迅速冲刺。
3. 抢占内线赛道的内圈往往比外圈更短,因此抢占内线对于获得优势至关重要。
在比赛中,合理利用身体位置和转弯技巧,争取第一时间进入内圈。
4. 合理进攻与防守在比赛中,判断对手的弱点和自身优势,并采取相应的进攻与防守策略。
在进攻时,通过加速超越对手,争取领先位置;在防守时,通过控制转弯线路,减少对手超越机会。
5. 审时把握短道速滑比赛的结果通常是在几秒钟内决定的。
因此,良好的时间感和判断力成为比赛成功的关键。
在比赛中,运动员应时刻关注自己的比赛成绩和对手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总结短道速滑作为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冰上运动,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需善于把握比赛策略。
短道速滑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题目:短道速滑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短道速滑作为一项富有竞技性和观赏性的冰雪运动项目,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短道速滑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影响短道速滑发展的因素。
二、短道速滑的发展现状1. 运动项目的普及:短道速滑运动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各国纷纷建立短道速滑培训体系,选拔和培养优秀运动员。
2. 赛事规模的扩大:国际短道速滑比赛的规模不断扩大,例如冬奥会、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等国际赛事,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3. 技术水平的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的选手成绩取得显著突破,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4. 装备和设施的改进:短道速滑器材和赛道设施的改进,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比赛环境,促进了运动项目的发展。
三、影响短道速滑发展的因素及分析1. 国家政策的支持:各国政府对短道速滑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同,对于培养优秀运动员和建设赛事场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技术水平的提升:短道速滑运动员个人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整个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来实现。
3. 赛事组织与推广:完善的赛事组织体系、广泛宣传和推动短道速滑比赛的开展,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媒体关注,进而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培养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以及优质的训练场地和设施,是保证短道速滑项目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5.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短道速滑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进步和经验共享,有助于推动短道速滑项目的全球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1. 短道速滑作为全球热门的冰雪运动项目,发展潜力巨大,各国政府应加大对该项目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提升项目的国际竞争力。
2. 加强对短道速滑相关赛事的组织与推广,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和观众参与度,为项目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建立完善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和设施,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条件,为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体育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体育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摘要:为了对高校的体育竞赛进行高效、完善的管理,使用VisualStudio2008进行网站开发,C#作为后台开发语言,采用SQLServer2005建立和维护后台数据库,技术实现系统的开发,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体育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
本系统能够实现高校体育竞赛与编排的自动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式的费时、费力、不完善等问题,具有简单、科学,易于使用的优点。
关键词:竞赛管理;;SQLServer1引言(Introduction)我校的排球、足球、篮球等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目前全部是手工完成的。
从报名到赛事编排,及后期的成绩处理公布都比较繁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人力和时间。
还会出现裁判、场地临时变动等特殊情况,也会影响比赛的进行。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处理的高效、科学、完善的运动会竞赛管理与编排系统,能够进行在线报名、比赛分组、赛事自动编排、计分及成绩处理,网上成绩公布等功能。
本系统基于排球比赛进行开发,后续将逐步添加其他各类竞赛管理模块。
不仅为高校各类竞赛的成功举行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2系统需求分析(Systemrequirementanalysis)在任何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先完成的阶段就是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应该首先和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确切掌握用户的要求,结合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最终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
最终生成系统说明书,不但是系统开发的标准,而且还是最终验收的主要依据。
本系统通过对我校运动会的整个流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对运动会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地分析,明确了运动会的各项要求。
结合我校的实际需求,做一个能实际应用的排球竞赛管理系统。
由于排球比赛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比赛中场上运动员必须轮转,即通常所说的六个轮次,因此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体现排球比赛中的位置轮转。
滑冰比赛中的短道速滑技术与比赛策略评估在滑冰比赛中,短道速滑是一项备受瞩目的竞技项目。
短道速滑比赛的技术与策略对运动员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短道速滑比赛中涉及的技术要点以及常用的比赛策略进行评估和探讨。
一、技术要点1. 转弯技术短道速滑赛道上充满了各种弯道,良好的转弯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运动员需要灵活运用双脚和身体的重心转移,通过腰部和背部的扭转来控制滑行方向。
同时,使用扁平的刀口来增加摩擦力,使得转弯更为稳定与流畅。
2. 加速与减速技巧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根据比赛节奏和对手的动态进行合理的加速和减速。
加速时,利用弯道斜坡和膝盖的弹力来迅速冲刺;减速时,运动员可以运用V型刀口技巧以降低速度。
熟练掌握加速与减速技巧能在赛场上带来巨大的优势。
3. 技术细节除了上述的转弯和加减速技巧外,短道速滑比赛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技术细节。
对于起步时要快速弯曲膝盖,提高爆发力;手臂和上半身的运动方式也需要合理调整,以保持良好的平衡和稳定的滑行状态;此外,对于跨越障碍物和避免碰撞的技巧也需要得到熟练应用。
二、比赛策略评估1. 赛前分析在比赛前,运动员需要对自己和对手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包括身体状况、技术特点和赛场经验等。
了解对手的强项和弱项,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
2. 实施个人策略针对比赛的特点和对手的情况,运动员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
比如,在起步阶段,可以力争领先,以避免被追赶;在中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加速与减速的时机;在比赛尾声,根据自身实力作最后冲刺。
制定个人策略有助于避免盲目从众,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3. 团队协作短道速滑比赛中还有接力项目,团队协作性成为取得成功的关键。
队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合理分工,确保接棒的顺利传递,有效利用每位队员的优势。
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和协作水平,能够在短道速滑接力赛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总结与展望短道速滑比赛中的技术要点和比赛策略评估对于运动员的成绩至关重要。
滑冰比赛中的花样滑冰技术与编排分析在滑冰比赛中,花样滑冰技术与编排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创新和独特的技术动作,选手们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并获得更高的评分。
本文将探讨滑冰比赛中的花样滑冰技术与编排,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解析。
一、技术要求与技术动作在花样滑冰比赛中,选手需要展示一系列的技术动作,其中包括跳跃、转体、旋转和步伐等。
这些技术动作不仅要求高度完成,还需要优雅和流畅的表演风格。
1. 跳跃技术跳跃是花样滑冰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在跳跃动作中,选手需要以高速滑行,然后以强大的力量和优雅的姿态跃起,完成各种跳跃动作,如单跳、双跳、三跳和四跳等。
这些跳跃动作不仅要求高度完成,还需要旋转的加入,以展现出优雅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2. 转体技术转体技术是花样滑冰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转体技术要求选手以高度完成跳跃动作,然后在空中进行旋转。
旋转可以以单旋转或双旋转的形式出现,并且还可以同时进行旋转和转体的结合动作。
选手需要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和旋转速度,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3. 旋转技术旋转是花样滑冰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要求。
选手在完成跳跃和转体后,需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旋转,展示他们良好的身体控制和旋转技巧。
旋转动作可以以单旋转和多旋转的形式出现,并且可以在地面或空中完成。
选手需要掌握自己的重心和旋转速度,以确保旋转的平衡和优雅。
4. 步伐技术步伐技术在花样滑冰中起着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选手需要通过优美的步伐表演来展示他们的灵活性和力量。
步伐动作可以包括前后步、边步、剪步等,选手需要精确地完成这些步伐,并且需要与音乐进行合拍,以使表演效果更佳。
二、编排分析花样滑冰的编排是指将各种技术动作组合在一起,并根据音乐和选手的风格进行合理的排序和设计。
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选手的比赛成绩和观众的观赏体验。
1. 音乐选择音乐是花样滑冰编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选手需要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风格选择与之相配的音乐。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都需要与选手的动作相呼应,以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短道速滑的研究报告范文短道速滑的研究报告引言:短道速滑作为一种极具竞技性和观赏性的冰上运动,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短道速滑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规则和技巧,探究运动员训练方法和比赛策略,为运动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短道速滑的规则短道速滑的比赛场地为标准室内冰场,每场比赛最多8名运动员参加。
运动员需在狭小的椭圆形赛道上进行比赛,赛道长度为111.12米。
比赛项目包括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接力比赛等。
二、短道速滑的技巧1. 起步技巧:运动员需要采用弓步开始比赛,即一腿蹲跪在地面上,另一腿后撑起身体起步。
起步时应保持平衡和力量的均衡,迅速展开步幅。
2. 转弯技巧:短道速滑的赛道上有多个转弯,对于转弯技巧的掌握至关重要。
运动员需要在转弯前建立合适的速度,通过侧倾身体和腿部的运动来保持稳定,并尽量保持船底与冰面接触。
3. 加速技巧:短道速滑的比赛往往需要高速度的冲刺,运动员需要通过频繁的换脚和弓步来快速加速。
同时需要掌握合理的动作幅度和速度,以提高滑行效率。
三、短道速滑的训练方法1. 力量训练:短道速滑是一项需要爆发力和耐力的运动,因此力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重量训练和腿部肌肉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提高滑行速度和冲刺能力。
2. 技术训练:短道速滑的技术训练包括起步技巧、转弯技巧和滑行姿势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模拟比赛情景,提高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
3. 耐力训练:短道速滑比赛往往需要运动员保持高速度的冲刺,因此耐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长时间的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四、短道速滑的比赛策略1. 起步策略:在短道速滑的比赛中,起步非常关键。
运动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对手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起步策略,争取在起步阶段占据有利位置。
2. 转弯策略:转弯是短道速滑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运动员需要根据赛道的情况和对手的位置选择合适的转弯策略。
滑冰比赛中的智能科技应用与创新在滑冰比赛中,智能科技的应用与创新正日益成为赛事的关键因素。
通过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升比赛的公平性和精确性,还能为选手和观众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参与感。
本文将探讨滑冰比赛中智能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并分析其对比赛的影响。
一、数据分析与预测智能科技在滑冰比赛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数据分析与预测方面。
通过传感器和摄像设备收集选手的各项数据,如速度、姿势、跳跃高度等,再通过计算机模型和算法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
这不仅为裁判提供了更准确和客观的评估依据,也为选手提供了在比赛中改善技术和表现的机会。
例如,智能科技可以帮助裁判准确判断跳跃动作的完成度,以及选手在各个环节的得分情况,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
二、实时互动与虚拟体验智能科技在滑冰比赛中的另一个应用是实时互动与虚拟体验。
通过增加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比赛的刺激和紧张。
例如,观众可以通过穿戴式设备或手机应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视角观看比赛,或者通过触摸屏幕与选手进行互动,如给选手加油鼓劲。
这种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乐趣,也为比赛带来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
三、训练辅助与技术改进智能科技在滑冰训练和技术改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智能设备和虚拟模拟技术,选手可以进行更精细和个性化的训练,优化自己的技术动作和比赛表现。
例如,智能科技可以通过分析选手的动作数据,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建议和改进方向,帮助选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巧。
此外,智能科技还可以模拟各种比赛场景,让选手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应对比赛压力和复杂环境的能力。
四、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在滑冰比赛中,智能科技可以发挥着安全保障和风险控制的作用。
通过智能监控设备和警报系统,裁判和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比赛场地和选手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伤害。
智能科技还可以通过分析选手的动作和姿势数据,预测潜在的受伤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安全建议和预警措施,确保比赛的进行和选手的安全。
前言短道速滑是一项体、技能主导类的周期性竞速性运动项目,起源于19世纪的加拿大,随着时间的发展,冬奥会短道速滑已经发展为世界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赛事,代表着世界短道速滑的最高水平。
此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竞技能力即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有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以及运动智能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基于我国短道速滑队参加此次平昌冬奥会的表现,剖析短道速滑队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探索运动员的竞技表现能力对我国短道速滑队员的运动训练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届平昌冬奥会,我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了1金6银2铜的成绩。
自2002年盐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以来,这是金牌数量最少的一届。
其中短道速滑队为我国取得1金2银的成绩,实属不易。
相比往届冬奥会,特别是2010温哥华包揽4金的盛举,相距甚远。
本届冬奥会留有遗憾,原因是多维度的,并不能简单归咎于裁判的判罚尺度或者运气不佳。
优势项目出现实力滑坡,更应该从自身剖析原因。
1、平昌冬奥会概述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平昌冬奥会”,于2月9日至25日在大韩民国平昌郡举行。
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2920名选手参加本届冬奥会比赛。
平昌奥运会设7个大项,102个小项。
这是韩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
该届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以及大部分的雪上运动将在平昌进行,而所有冰上运动将在江陵、高山滑雪滑降比赛在旌善进行。
2018年2月9日晚,平昌冬奥会开幕式精彩上演。
开幕式以“和平”为主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短道速滑名将周洋出任了中国代表团旗手,韩国总统文在寅宣布平昌冬奥会开幕。
韩国花滑女神金妍儿点燃了主火炬。
2月25日晚间,随着奥林匹克圣火的缓缓熄灭,2018年第23届平昌冬奥会落下帷幕,北京正式接过奥林匹克会旗。
本届冬奥会是“东亚奥运赛季”的第一站,同时也是开启2022年冬奥会的新起点。
2、我国短道速滑队在平昌冬奥会的成绩表现2.1、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的成绩表现2月10日,冬奥短道速滑女子3000m接力预赛中,由范可新、韩雨桐、周洋、曲春雨组成的中国队以4分05秒315的成绩打破了奥运记录,晋级该项目A组决赛。
短道速滑技战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季重点优势体育项目,但随着世界各国对冬季体育项目的日益重视和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竞技水平越来越高,这一项目的竞争优势正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高水平运动员的有力冲击和挑战。
依靠传统的训练方法已不能满足高水平比赛的要求,所以借助短道速滑技战术仿真系统,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技战术演练,提高运动员技战术、实战水平成为国际冬季项目的前沿焦点课题。
短道速滑技战术仿真系统为运动员提供一个虚拟的仿真训练环境,通过该系统,运动员之间可以进行联机对抗比赛,也可以和智能体运动员同场竞技。
为构建这样一个仿真系统,本文利用Ogre三维图形引擎、Raknet网络引擎、人工智能等多种复杂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短道速滑技战术仿真系统。
实现这样一个复杂的、实时性要求很高的网络系统要面临和解决很多技术难点,本文首先对仿真系统架构进行设计,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架构,并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了合理的功能划分,设计实现了Ogre高级框架和基于状态转换的应用层框架,一个扩展性良好的系统框架往往可以简化系统开发设计难度,也便于集成其他功能模块。
同步问题是所有仿真系统面临的难题,同步技术也是分布式实时交互系统的核心技术,本文针对保守同步算法和乐观同步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实现了基于航位推测的Time Warp同步算法作为本系统的同步策略,实现了仿真系统中所有端系统的状态信息的一致,结合端系统对帧率的控制,保证了端系统的流畅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仿真系统中频繁的数据信息交换需要消息系统的支持,本文设计了高效完备的消息处理系统,包括消息协议的设计和诸多消息处理函数的设计。
同时,为了减少消息在端系统中的处理延迟,本系统利用多线程技术,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线程分离,划分出主逻辑线程和时间管理/通信线程,有效地降低了消息的处理延迟。
最后,基于这些关键技术和核心算法,实现了短道速滑技战术仿真系统,满足了设计要求,使得仿真系统可以作为短道速滑的有效辅助训练工具,达到了实用水平。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47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开发研究评析朱 岩(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摘 要:现今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包括各种体育比赛的赛事相关内容都会应用到计算机技术,非常方便实施应用,短道速滑比赛中赛事安排相对其他体育比赛复杂,需要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赛事编排,但其中会存在很多问题,现对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的意义、遵循原则、编排方法进行评析,提出软件研发中如何避免短道速滑比赛软件编排使用中出现问题,保证能够顺利的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软件运行环境中图分类号:G8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247-2一、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开发的意义 短道速滑项目是世界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是一项非常重大的赛事,北京、哈尔滨、长春、杭州等城市都承办过相应的国际顶级锦标赛。
短道速滑比赛在承办过程中会经历非常复杂的裁判工作,必须对比赛项目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编排,使其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可行性、科学性,这是保证比赛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在一次大型的短道速滑比赛中,秩序册的编排非常重要,代表着承办方的组织竞赛水平,单独依靠人工进行编排,会非常复杂且极容易出现问题,最终导致整个比赛不能顺利进行。
现今科技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各种领域中都在应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组织者越来越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和方便性。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其需要的编排应用程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合理、科学、便捷完成各项目内容的编排,减少了人工错误的出现几率,同时更方便了裁判组织对整体运动员成绩的掌控和判罚。
因此,如果想保证整个大型的赛事能够顺利并圆满的完成,建立短道速滑比赛软件系统工程是非常必须且必要的。
二、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的原则短道速滑比赛是利用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淘汰制方式进行的,在每一组中,利用抽签决定同组比赛的运动员。
这样秩序册的编排就会很复杂,就会要求编排软件必须能够完善、合理、有效的完成所有比赛项目的顺序排列,以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比赛内容,如何更好的完成比赛编排软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整体一致性原则之间也有着交互作用。
与其他威尔考克斯成员不同,威尔考克斯夫人属于古老的英格兰。
她深深地眷恋着霍华德庄园。
她的这些文化诉求却被威尔考克斯家的其他成员所忽视或蔑视,但却得到玛格丽特的认可与欣赏。
但是,玛格丽特却试图通过有区别地吸收与排斥将威尔考克斯夫人纳入她主导的文化精英圈子中。
正如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提到,“乡村社会的理念也主要是残余性的,它同大城市的工业资本主义处于相互取代或彼此对立的关系中—尽管它大部分已被收编为理想、想象,或变成主导社会迟小旭本身的一种舶来品式的(居住或消遣的)休闲功能”。
同时新兴文化与主导文化之间也进行着交互作用。
作为工人阶级新兴文化的代表,巴斯特虽然属于城市中产阶级,但是他在这个阶级边缘挣扎,他的社会地位极不稳定。
他不像施莱格尔那样靠股息生活的文化人,也不像威尔科克斯那样富有的实业家,但是他也不是像杰姬那样生活在贫穷的深渊中的人。
巴斯特对艺术与文学有种模糊不明的追求,他向往施莱格尔姐妹那样的文化气息,但贫穷的困扰使他对文化的追求成为对自己的嘲讽。
他既不拥有物质,也不拥有文化,最终成为两者的牺牲品。
他既是威尔考克斯们所追求的物质主义的牺牲品,同时也是施莱格尔一家所追求的文化霸权的牺牲品。
四、结 语中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主导、残余和新兴三种文化形态,且三者之间是动态的关系。
本文借助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三元动态结构模型来分析《霍华德庄园》所表现的中产阶级内部的文化冲突,从而展现中产阶级文化的异质性以及福斯特的“连接观”。
通过展现各个文化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不难看出《霍华德庄园》中所描述的中产阶级是一个异质的群体,其所展现的中产阶级文化也具有异质性。
参考文献: [1] Buhariwala ,Shernavaz. Arcades to a Dome :Humanism in the Novels of E. M. Forster. Atlantic Highlands,N.J.:Humanities Press,1983. [2] Forster ,E. M. Howards En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 Kidd,Alan,and David Nicholls,eds. The Making of the British Middle Class. Gloucestershire:Sutton Publishing Limited,1998. [4] Leavis,F. R. The Common Pursuit. London:Penguin Books,1963. [5] Shahane ,V. A. E.M. Forster :a Reassessment.Allahabad:Kitab Mahal,1962.[6] 雷蒙德・威廉斯,王尔勃,周莉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7]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姆斯的文学批评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8] 陶家俊. 文化身份的嬗变—E. M. 福斯特小说和思想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 阮伟.二十世纪英国小说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罗 红作者简介:朱岩,(1978.8-),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短道速度滑冰比赛编排处理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2514121)。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57.html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YU N NA NI N ST I TU T E OFS O CI A L I S M 248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在设计过程中,是由多个相关联部分组合形成,必须先对软件进行总体的规范、计划,而后以它为总则,指导分层次的软件开发,同时软件设计开发的功效一定要与各比赛团体的要求保持一致,使整体的软件达成良好的一致性。
(二)完整可控性原则 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具有完整可操控性。
完整才可以保证整个比赛的顺利进行,能够满足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观赏需求,同时必须能够操控整个比赛,谁也不会保证比赛中不会出现问题,编排软件一定要能够将比赛中有无错误都控制在可预测范围内,这是必须并且必要的。
(三)方便简洁性原则 软件的设计开发一定要方便软件功能的进一步扩充、进化,也就是说,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进行编程时,不仅可以满足现有的比赛要求,而且能够保证在原有软件基础上可以直接进行升级以满足以后随着时代的进步,比赛项目及裁判方法及要求的日益更新,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软件能够继续使用,不用重新学习适应,形成很好的衔接,以满足各承办地的需求。
编程中应保证整个编排软件的实用性,拥有良好的用户接口,让使用者操作起来既方便又简洁。
(四)安全性原则 软件运行必须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问题。
比如赛场停电能够及时将数据保存、恢复;对于误操作等人为操作不当,根据数据库信息能够有效地分析提示,减少错误和具有可逆操作;对于数据传输中断等情况,应及时将数据本地保存、处理,并及时提示尽快查找问题;对于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并制定相应等级的读取、备份身份限制,保证数据库信息安全、保密。
三、短道速滑比赛软件的编排方法 短道速滑比赛软件编排过程中,依据编排的原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编排,具体方法如下: (一)统计每队队员的人数,编写秩序册 在比赛软件的编写中,第一步骤必须要把比赛秩序册编写好,秩序册的完成需先统计各参赛队伍的队员人数,秩序册中各参赛队员的名字按照英文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而后秩序册的其他内容编写好,包括目录、竞赛规程、大会组织机构、仲裁委员会名单,裁判员名单、各代表队名单、大会活动日程表、竞赛日程、参赛人数统计表、各项世界纪录或全国纪录等,各项要求准确无误。
(二)比赛时间的编写 比赛的日程安排是整个大会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执行依据,必须要保证编排的合理、科学、有效,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位参赛运动员可以预先做好准备,包括心态及身体的预热调整,能够让其准时参加比赛项目,最终将运动员的最好状态发挥出来。
编排中要预先统计出每项比赛项目参加的人数,以及每项比赛完成需要的时间,然后进行计算编排。
而每项比赛项目的时间计算中,需先计算出其中每一个小组的比赛时间,它是由发令员的发令时间加上这一组中运动员的滑跑时间,再累加上裁判长对比赛的判罚时间,三项累计到一起就为每小组的比赛时间;每小组比赛时间计算出后乘以这一比赛轮次中的小组组数,就得出一个轮次的比赛所需的时间为多少了。
这样就可以将比赛的日程规划好,不会出现比赛时间不够或冷场现象。
四、如何避免短道速滑比赛软件编排使用中出现问题 比赛编排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考虑不周或操作不当,极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会对比赛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为了避免使用软件出现问题,保证比赛不受影响,必须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编排软件时科学、合理、有效。
(一)全面懂得比赛的规则和特点 在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性,期间对比赛的编排处理和管理一定要保证安全和稳妥,因此,在软件编程中一定要以计算机软件编程理论内容为理论依据,以比赛内容为主体,协同滑联组织进行软件的编程。
软件的使用必须保证安全简洁、快速准确,必须要全面了解各种比赛的竞赛规则和特点,知道采取哪一种竞赛标准,如何进行运动员的分组,都必须分配的清楚、合理,不合理直接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软件的编程中其完整性、准确性的处理必须控制得当,否则就不能保证软件和比赛协调一致完成,也就无法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二)明确设计前对比赛的分析和设计中过渡衔接 设计前应分析考虑此比赛编排软件适宜用什么样的编排程序语言及操作平台,才能更好的进行比赛的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