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江苏版)应用题组集训7-4-考点2 生态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3
21.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时间:20分钟)1.(2019·百校联盟)1998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对克隆牛双胞胎“能都”和“加贺”在日本石川县诞生,这两头牛都是利用成年雌牛的输卵管细胞克隆而生。
2018年5月14日,年龄已超过19岁的“能都”在日本石川县死去,属于正常死亡,目前“加贺”依然健在。
(1)克隆牛涉及动物细胞核移植,即将牛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________________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
依据供核细胞的不同,核移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克隆牛还涉及牛的胚胎移植,即将牛核移植后,重组并发育成的新胚胎,移植到另一头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母牛子宫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胚胎移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都”和“加贺”是由一个胚胎经过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的人工同卵双胞胎,如果是对囊胚进行操作,则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S细胞是从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其具有____________,即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细胞。
ES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基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状态。
解析(1)核移植的受体细胞为卵母细胞,根据供核细胞的不同可分为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
(2)相同的生理状态为胚胎的移入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让妊娠和孕仔的任务由受体取代,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3)对胚胎进行分割可得到多胞胎,大大提高了胚胎的利用率。
如果是桑椹胚,只需要均等分割即可;如果是囊胚,则需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考点二生态工程再悟高考1.(2011·课标,40)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解析(1)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析,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曝气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兼氧池时,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
(2)据本小题提供的信息可推知植物池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群落。
植物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4)根据小题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测出,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创新预测2.图1是某村子里的生态农业示意图,图2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专题复习2个主攻点-生态系统串基础主干知识一题串尽研考向——高频考点一包在内练好题—典题精选—站通关串基础主干知识一题串尽(基稳才能楼高)下面图1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①〜④代表生物的生理过程。
图2是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o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串知设计](1) 图1中丙代表分解者,甲、乙、丙共同组成一个群落。
该生态系统具有(2) 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大于(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 由于某种因素使得乙中B 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负反馈调节。
甲一(4)请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 ・c — 物质循环、能量流歸信息传递功能oD _ (用箭头和序号表示);bl图1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①〜④代表呼吸作用的是①③④。
[串知设计](5)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亲②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叮/伽“)。
图2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③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O④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⑤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2.7%。
⑥由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
⑦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会不断增加。
(6)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的死亡,这是因为沉水植物缺乏一光照和氧气。
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研考高频考点\重要)向—包在内(方向比努力更考向(一[真题导向](2017•江苏高考)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教课资料范本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态工程含答案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4 讲生态工程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 Ⅱ)2.生态工程的实例 ( Ⅰ)1.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生命观点)2.成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等。
(科学思想)3.实行生态工程、减少污染、节俭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社会责任)生态工程的基来源理1.生态工程的观点( 1) 原理和方法:生态学、系统学等学科。
( 2) 门路:经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 3) 目标:修复或重修已损坏的生态环境、改良传统的生产方式、并提升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工程系统。
( 4) 特色:是一类少耗费、高效益、可连续的工程系统。
2.生态工程的基来源理( 1) 物质循环重生原理①中心:生态学中的物质循环原理。
②含义:物质不停地在各种生态系统中进行地区小循环和全世界大循环、实现物质的分层、分级利用。
( 2) 物种多样性原理①中心:生态学中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固性关系的原理。
②含义: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挡力稳固性也较高。
( 3) 协调与均衡原理①中心:生态学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
②含义:保持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均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假如超出环境承载力、就会惹起系统的失衡和损坏。
( 4) 整体性原理①中心:生态学、系统学和经济学相一致的原理。
②含义:生态工程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只有一致协调各样关系、才能保障系统的均衡与稳固。
( 5) 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①中心:系统学原理的中心是系统学中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工程学原理的中心是系统整体性原理。
②含义:进行生态工程的设计时、要充足考虑人工生态系统内部不一样成分之间的结构、经过优化这类结构、达到改良系统功能的目的。
1.理清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生态工程之间的关系( 1) 重申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物质循环重生原理。
2020届二轮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专题卷(江苏版)一、选择题1.(2019·泰州一模)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试管牛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无性繁殖潜力B.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避免代孕牛对植入胚胎的排斥反应C.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等方法对良种母牛作超数排卵处理D.通过假阴道法、电刺激法等方法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解析:选C胚胎是有性繁殖的产物;受体子宫对早期胚胎没有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对良种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以超数排卵;可通过假阴道法、电刺激法等方法采集精子,精子可以在获能液中获能。
2.(2019·常州四校联考)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早期胚胎培养通常需要加入动物血清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等特点C.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不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D.胚胎移植可移植到其他任一经同期发情处理过的雌性哺乳动物体内解析:选D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需要经过获能处理后才可以与卵细胞完成受精;胚胎应该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哺乳动物体内。
3.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所用的卵母细胞应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过程②中细胞数目增加,所含有机物不变C.过程③获取囊胚的滋养层,经过程④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D.完成过程⑤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选D过程①所用的卵母细胞应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过程②中细胞进行分裂,数目增加,但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导致有机物减少;过程③获取囊胚内的内细胞团,经过程④可以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过程⑤是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2019·扬州一模)下列有关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违背了系统整体性原理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背伦理道德C.中国政府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有限制的进行生殖性克隆D.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农作物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解析:选B“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违背了整体性原理;中国政府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禁止生殖性克隆;大田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
生态农业专题一、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生态农业的生物学原理生态农业的实例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一)生态农业的生物学原理例题1.右图为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能量流动图解。
(说明: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以再添加其他饲料养猪,从生态学角度看,这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
)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它在能量的流动和转换中起主要作用。
(2)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人们无法直接利用。
但是,这些能量可以通过_________流向人类。
(3)猪粪经过________的分解作用,可被农作物再利用;猪粪中的氨经过____________的化能合成作用,形成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4)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农作物(2)猪粪鸡粪蝇蛆食物链(3)分解者硝化细菌亚硝酸盐、硝酸盐 (4)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人类巩固训练1、一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调查某市市郊建立的一生态农业体系,并绘出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建造此生态系统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是,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2)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若要生产2k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共kg。
(3)蘑茹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4)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
但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其原因。
(5)在沼气池中常产生一种刺激性气体,该物质是,通过细菌的作用可将该物质除去,并形成 被植物吸收利用。
答案:(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原理 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分)(2)水稻和大豆 20 (3)分解者(4)大豆可与根瘤菌共生,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为大豆提供氮肥 (2分)(5)氨气 硝化 NO 2-、NO 3-2、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生态系统一、选择题1.(2018·镇江一模)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B.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解析:选B 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对丹顶鹤和它们所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解析:选B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只能认识并利用其运行规律,不能改变它。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多级利用,但不能反复利用。
“退耕还林、还草”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避免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环境。
3.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解析:选C 根据文字信息写出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会导致黄雀减少、螳螂增加、蝉减少等系列变化。
细菌一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者从动植物遗体、遗物中获得的能量通过分解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
考情解读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群落的结构。
4.群落的演替。
5.生态系统的结构。
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2.生态工程。
考情1.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呈现。
2.命题趋势:种群和群落常以数学模型、实例、表格信息等形式考查,生态系统常结合具体案例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和计算、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
1.(选择性必修2 P4思考·讨论)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不一定能保持稳定,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且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2.(选择性必修2 P5探究·实践)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不宜选择单子叶草本植物为调查对象。
因为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3.(选择性必修2 P5探究·实践)样方法中强调随机取样的目的是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4.(选择性必修2 P10思考·讨论)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5.(选择性必修2 P11探究·实践)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因此无须设置对照组,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6.(选择性必修2 P12拓展应用1)“J”形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考点二生态工程
再悟高考
1.(2011·课标,40)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
生物通过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__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
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解析(1)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析,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曝气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兼氧池时,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
(2)据本小题提供的信息可推知植物池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群落。
植物处于食物
链的第一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4)根据小题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测出,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
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创新预测
2.图1是某村子里的生态农业示意图,图2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是一类___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
(2)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生态农业主要借鉴了“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与此密切相关的生物有____________。
(3)图2中的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该生态系统所要遵
循的主要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即可)。
(4)图1中种植了转基因水稻,图2中种了抗逆性的植物,对于转基因生物人们
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争论。
解析(1)生态工程和传统农业相比,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和可持续的特点。
(2)腐生细菌和真菌将粪便分解,产生的沼气做燃料,沼渣做肥料,体现了物质循
环再生原理。
(3)矿区恢复过程中首先要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然后,在人造表土上,植树种草,该生态工程利用的原理有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
(4)转基因生物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上存在争论。
答案(1)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2)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再生腐生细菌和真菌
(3)工程机械措施制造表土、压实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4)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1.规避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关的2个失分点
(1)不同的生态工程所依据的原理可能不同。
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依据不同
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相互照搬。
(2)实现生态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
由盛转衰,最终导致崩溃。
2.污染物并不是不能利用的资源
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