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液选择上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41.50 KB
- 文档页数:20
静脉留置针封管液及封管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有较高使用率,为了确保患者使用安全,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封管液及封管方法,下文针对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种类及封管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封管方法留置针是临床多种疾病治疗手段中必需工具,比如静脉采血、输血、输液等,静脉留置针如果不通畅极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如血栓形成、静脉炎等,加重患者疾病[1]。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静脉留置针通畅性就必须使用适合的封管方法和封管液。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封管液主要有输注液体封管、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以及生理盐水封管等,但是封管对象不同,所选的封管液和封管方式也不同,导致效果也有显著差异[2]。
选择正确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类型和用量,能够延长留置时间,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1 封管液类型1.1静脉输注原液大部分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输液将广谱抗生素联合等渗或者单独将等渗液输入正压封管后留置时间以及静脉炎发生率和生理盐水封管、肝素稀释液封管无明显差异[3,4]。
还有学者研究中,对比了生理盐水和用输液器内原液正压封管的效果,结果两种封管结果无明显差异[5]。
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使用的青霉素类药物,此类药物会分解为青霉烯酸与青霉噻唑酸,青霉噻唑酸能结合蛋白质或者多肽,进而产生青霉噻唑酸蛋白,此种蛋白属于一种过敏源,因此并不适用于封管,此外血管刺激性药物、甘露醇、氯化钾等药物无也不用于封管。
1.2肝素肝素是一种具有抗凝作用的粘多糖硫酸酯,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封管液,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呼吸循环障碍、感染、窒息、血液高凝等患者中较常用。
应用肝素封管,能够将血管内皮的负电荷进行吸附,确保血液可以正常循环,同时还能够拮抗补体,改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
有学者对凝血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后的留置时间明显少于肝素封管,肝素封管后的堵管率也明显减少[6]。
脑梗死患者时常合并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再加上年龄大等问题,会明显提升血液黏滞度。
浅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稀释液用于浅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效果。
方法选取110例常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对浅静脉留置针5 d留置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生理盐水与肝素钠稀释液用于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无明显区别。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效果近年来,浅静脉留置针因其对血管刺激小、可随血管弯曲、不易脱出血管、减少长期输液患者静脉穿刺次数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封管是该操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封管液是保持输液通畅的关键,关于封管液的选择,目前临床上有用生理盐水封管也有用肝素稀释液封管。
为了明确两种封管液封管效果,我院对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稀释液两种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09年3~10月分在我院内科住院需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10例。
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19~81岁,平均50.5岁。
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正常,无出凝血机制障碍。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穿刺部位、血液粘稠度、封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留置方法1.2.1 材料统一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22G),肝素帽,敷料贴(3M)。
1.2.2 置管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易固定的血管(首选前臂头静脉,其次是贵要静脉、手背静脉、前臂桡侧浅静脉),避开关节处置管。
按照正确的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置管。
留置时间:5 d。
期间如发现留置部位静脉炎或发生堵管,立即拔掉静脉留置针,更换穿刺部位。
1.3 封管方法1.3.1 对照组生理盐水250 ml+12500U肝素钠,配制成50U/ml肝素钠稀释液。
输液完毕后关闭输液器的调节器,从肝素帽中拔出针头,先用注射器抽5 ml生理盐水,消毒肝素帽从肝素帽处缓慢冲管后再用5 ml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正压封管,即注入肝素钠稀释液时快推然后暂停,再推再停,且边推边拔针,当还剩1 ml时,将留置针上的小卡夹夹住留置针根部,再推注0.5~1 ml肝素钠稀释液至推不动为止,将插入肝素帽中的针拔出,完成封管操作[1]。
浅静脉留置针在皮肤科的应用及护理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为长期输液其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保护血管,减轻痛苦。
而皮肤科疾病中起病急、发病快、病情重,病程长的病种,已经普遍应用静脉留置针,不仅有利于临床用药,而且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现就我皮肤病防治站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60例浅静脉留置针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8例患者,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在4~66岁之间。
其中过敏性紫癜128例,带状疱疹2例,神经性皮炎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玫瑰糠疹8例,风疹1例,隐翅膀虫皮炎2例,荨麻疹6例,银屑病8例。
穿刺部位分别为:上肢前臂内侧静脉、上肢前臂外侧静脉、手背静脉、足背内侧静脉、足背外侧静脉。
1.2 操作方法及血管选择:采用北京博阳恒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规格有14g至24g等6个规格,依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并根据留置针的使用原则,宜选用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进行穿刺。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避免选用下肢远端的血管,以免发生静脉炎。
[1]操作前做好查对工作,打开留置针包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扎止血带,左手绷紧固定皮肤,右手拇指、中指、食指握住留置针右侧针柄以15-30度的角度缓慢进针,并及时观察有无回血(回血慢可稍作停顿),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沿静脉走行方向推进少许,确保外套管在静脉内,右手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松开止血带抽出针芯,开放输液器开关液体滴入顺畅后,用透明低敏性、透气良好的无菌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并根据病情、年龄差异调节输液滴速。
输液完毕可将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连接输液器针头,以边退边推的方式退出输液器的针头即可。
当再次输液时,用碘酊、酒精消毒静脉帽胶塞,先用5~10ml生理盐水冲管,再将输液的针头刺入静脉帽内完成输液治疗。
2.结果两例留置时间最长为5d,1例最短2d,其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堵管2例,1例为下肢大隐静脉,1例为上肢前臂内侧静脉,因活动造成留置导管脱出的1例,均为过敏性紫癜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