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讲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67.54 KB
- 文档页数:4
第9讲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选择题1.下列制取硝酸铜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 )A .Cu +HNO 3(浓)―→Cu(NO 3)2B .Cu +HNO 3(稀)―→Cu(NO 3)2C .Cu ――→空气△CuO ――→稀硝酸Cu(NO 3)2D .Cu ――→浓硫酸△CuSO 4――→32Cu(NO 3)2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3的金、铜、锌、稀有金属等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不溶于任何溶液B .铜、锌在空气中均能被氧化成对应的氧化物C .铜锌合金的熔点低于铜或锌的熔点 D.6329Cu 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差为344.如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引燃后进行,选项中的物质表示A 和B ,不合理的是( )A .CO 2、MgB .MgO 、AlC .Fe 2O 3、AlD .CuO 、H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 .工业上制Na 的方法是电解NaCl 溶液C .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锈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D .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6.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②先将铜与O 2反应生成CuO ,再溶于硝酸中;③将铜溶于N 2O 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A.方法③是最经济和环保的B.方法①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C.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D.方法③中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7.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g和Al都可以用电解法冶炼得到B.Mg和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C.Fe和Cu常温下放入浓硝酸中发生的现象相同D.Na2O和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相同8.“类推”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课时规范练9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B金、银、铜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C钛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应用前景很广阔D铜是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有色金属22022湖北荆门一中月考铜在自然界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常见的铜矿石有: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辉铜矿Cu2S、孔雀石[CuCO3·CuO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H2组成的混合物B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C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法制取精铜D在上述几种含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u2S3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A该冶炼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2C Zn3CO↑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42022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锈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D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52022安徽皖北名校联考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铜盐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金属铝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Cu2Al3CuC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是导致实验1、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D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均为·L-1的盐酸和硫酸反应,后者更剧烈62022陕西长安月考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胆矾晶体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在1100 ℃分解所得气体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具有还原性72022浙江宁波质检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Fe3、HB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24 gC样品中铜、氧两种元素的质量为4.0 g=8968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①富集:将方铅矿olol电子理论上至少需要6 g碳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通常比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金属特性B铜银都能与稀硝酸反应,收集到的V L气体全为NOC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洗涤×100%D铜的质量分数为143.5V-22.4V100.4V102022北京西城模拟新制氢氧化铜中存在平衡:CuOH22OH-[CuOH4]2-深蓝色。
考点规范练9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铜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普通钢较纯铁不易生锈②冶炼铝和钠都可以用电解法③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④⑤2.(2017河北邯郸二模)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 mL 0.5 mol·L-1的H2SO4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后无红色出现,则原混合物中Cu 和Fe2O3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B.1∶1C.1∶2D.无法计算3.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钛:用金属钠置换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B.炼铁:用焦炭与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C.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D.炼铜: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直接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99.9%的铜4.(2017石家庄模拟)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A.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B.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制备单质AlC.在通电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单质NaD.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5.粗制的CuSO4·5H2O晶体中含有Fe2+。
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少量H2O2溶液,然后再加入少量碱至溶液pH=4,即可以除去铁离子而不损失硫酸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CuSO4·5H2O晶体时要加入少量稀硫酸B.加入H2O2溶液,除Fe2+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4OH-2Fe(OH)3C.由于CuSO4的催化作用,会使部分H2O2分解而损失D.调溶液pH=4的依据是当pH=4时Fe(OH)3沉淀完全,而Cu(OH)2还未开始沉淀6.(2017宁夏石嘴山测试)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河北省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9 铜及其化合物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上·扶余期末) 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最终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 . 硝酸B . 乙醇C . 少量硝酸和硝酸银混合溶液D . 盐酸2. (2分) (2017高一上·夷陵期末)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三者的单质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B . 制备AlCl3、FeCl3、CuCl2均可用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的方法C . 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D . 三者对应的氢氧化物均可由其对应的氧化物加水生成3. (2分) (2018高一下·葫芦岛开学考)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①FeCl2;②Fe2O3;③Zn;④KNO3 ,铜粉可溶解的是()A . ①②B . ②④C . ②③D . ①④4. (2分) (2016高二上·上海期中) 常温下,下列金属能溶解在浓硫酸中的是()A . CuB . FeC . AlD . Mg5. (2分)(2016·闵行模拟) 类比推断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推断正确的是()A . 电解熔融NaCl制取Na,故电解熔融MgCl2也能制取MgB . 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故Na也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C . 通常元素的价态越高对应物质的氧化性越强,故HClO4的氧化性强于HClOD . 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 ,故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6. (2分)(2018·龙岩模拟)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 AB . BC . CD . D7. (2分) (2015高一上·德州月考)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加入KNO3固体,铜粉溶解B . “溶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碳酸钙与水、CO2的反应C . 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CO转化为无毒气体D . FeCl3、Na2O2、CuS均可由相应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二、填空题 (共3题;共11分)8. (3分) (2018高一上·朝阳期末) 用铜屑制取硫酸铜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将铜屑放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其反应原理为2Cu+O2+2H2SO4= 2CuSO4+2H2O。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第9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优化训练题组一金属活动顺序合金金属冶炼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答案】B【解析】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①>②;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①为负极,金属活动性:①>③;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说明④为负极,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④>②;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小,说明③为负极,④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③>④。
由此可知,金属活动性:①>③>④>②,B项正确。
2.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
已知①a、c、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②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③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④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A.Fe、Cu、Al、Ag、Mg B.Al、Cu、Mg、Ag、FeC.Mg、Cu、Al、Ag、Fe D.Mg、Ag、Al、Cu、Fe【答案】C【解析】由①知a、c、e应分别为Fe、Al、Mg中的一种;由②知b为Cu,d为Ag;由③知c为Al;由④知e为Fe。
所以C正确。
3.(2015兰州质检)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青铜、硬铝和金刚石都是合金材料B.铝合金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纯铝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是因为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D.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答案】D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3)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4)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5)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使固体物质增重( )(6)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反应:Cu+H2SO4===CuSO4+H2↑()(7)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2014广东卷-7B)(8)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2013江苏卷—4D)(9)铝合金的密度小,硬度大,可用作建筑材料( )【答案】(1)×(2)√(3)√(4)×(5)×(6)×(7)√(8)×(9)√5.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钛:用金属钠置换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B.炼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C.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D.炼铜:用黄铜矿经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99.9%的铜【答案】B【解析】A中不能用TiCl4溶液,要用熔融态的TiCl4;C中电解NaCl溶液得到的是NaOH、Cl2和H2;D中电解法精炼铜的原料是粗铜。
课时规范练9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基础巩固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遍及的应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组成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火烧孔雀石[Cu2(OH)2CO3]制得铜也属于还原法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工业上金属Mg、Cu都是用热还原法制得的2.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 )A.该冶炼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 Zn+3CO↑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3.(2019黑龙江哈尔滨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铁易被腐化,可以在纯铁中混入碳元素制成“生铁”,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B.我们使用合金是因为它比纯金属具有更优良的化学性质C.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D.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4.(2020广西南宁模拟)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5.(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氛围中会被锈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D.金属铝、铁、铜都有肯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外貌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6.(2020江西九江调研)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铜盐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金属铝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B.实验2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Al+Cu2+Al3++CuC.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是导致实验1、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D.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均为0.2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反响,后者更剧烈7.铜是一种关键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合金和化合物具有遍及的用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铜及其化合物提升训练(含答案)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以下是铜及其化合物提升训练,请考生练习。
1.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A.Na、K、Mg、AlB.Na、K、Zn、FeC.Zn、Fe、Cu、AgD.Mg、Al、Zn、Fe【答案】A2.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被大量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
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高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D.此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的硬度都小【答案】B3.合金是不同种金属及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
观察下表,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形成合金的是()金属钠铜铝铁熔点/℃ 97.8 1083 660 1535 沸点/℃ 883 2595 2467 2750 A.铜与铝B.铁与铜C.铁与钠D.铝与钠【答案】C4.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则该盐可能是() A.NH4 Cl B.Na2CO3C.KNO3D.FeSO4【答案】C5.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反应中,Na+被还原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C.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 mol Fe3O4被CO还原成Fe,转移9 mol电子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答案】C【解析】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为Fe3O4+4CO3Fe+4CO2,当有1 mol Fe3O4被CO还原成Fe时,转移8 mol电子。
6.潜艇上的核反应使用液态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合金的熔点介于钠、铝之间B.钠或铝形成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钠和铝分别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D.若合金中n(Na)n(Al),将其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可得无色透明的溶液【答案】D【解析】合金的熔点一般都低于各成分金属,A错误;过氧化钠、氧化铝均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错误;钠与少量的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呈碱性,铝与少量的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C错误;合金中n(Na)n(Al),投入到足量的水中,铝最终能全部被溶解,D正确。
第四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单质只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相同D.大多数金属元素的单质为电的良导体解析金属离子中的中间价态离子,比如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常温下金属汞呈液态,B错;有的金属元素存在变价,比如Fe、Cu等,C错。
答案 D2.合金比纯金属制成的金属材料的优点是 ( )。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②一般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更低③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得到有不同性能的合金④合金比纯金属的导电性更强⑤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A.①②③⑤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④⑤解析合金的机械性能比各成分金属的大,故①正确;根据教材知识,②③是正确的;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要大,故④是错误的;合金由于性能好而应用更广泛,⑤是正确的。
答案 A3.氢化亚铜(CuH)是一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 ℃时反应可生成它。
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
下列有关推断中错误的是( )。
A.这里的“另一种反应物”具有还原性B.CuH可作氧化剂、还原剂C.CuH+Cl2===CuCl+HCl(燃烧)D.CuH+HCl===CuCl+H2↑(常温)解析C项中Cl2具有强氧化性,产物应为CuCl2和HCl。
答案 C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取金属镁D.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腐蚀解析通常情况下Cu表面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该物质非常疏松;Al易氧化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防止内部Al继续氧化。
答案 B5.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②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③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第九讲铜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1.(2013·山东青岛测试)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
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C.Fe和Na D.Al和Na解析分析数据得出,铁的熔点(1 535 ℃)高于Na的沸点(883 ℃),无法制得合金。
答案 C2.合金比纯金属制成的金属材料的优点是 ( )。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②一般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更低③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得到有不同性能的合金④合金比纯金属的导电性更强⑤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A.①②③⑤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④⑤解析合金的机械性能比各成分金属的大,故①正确;根据教材知识,②③是正确的;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要大,故④是错误的;合金由于性能好而应用更广泛,⑤是正确的。
答案 A3.(2013·内江调研)氢化亚铜(CuH)是一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 ℃时反应可生成它。
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
下列有关推断中错误的是 ( )。
A.这里的“另一种反应物”具有还原性B.CuH可作氧化剂、还原剂C.CuH+Cl2===CuCl+HCl(燃烧)D.CuH+HCl===CuCl+H2↑(常温)解析C项中Cl2具有强氧化性,产物应为CuCl2和HCl。
答案 C4.(2013·云南曲靖二模)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 g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D.V=896 mL解析根据题意,3.2 g滤渣一定是铜,而铜与Fe3+不共存,则A项错误;最后的3.2 g 固体为Fe2O3,其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 g,B正确;样品中Cu元素和O元素共5.76 g -2.24 g=3.52 g,则C项错误;2.24 g Fe元素不可能全是单质,故生成的氢气的体积小于896 mL,D错误。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达标作业9 铜及其化合物金属资源基础题1.据《本草纲目》记载:“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
”这里的“铜青”是指( ) A.CuO B.Cu2O C.Cu D.Cu2(OH)2CO32.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3.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4.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单质铜,有下列两种途径:①Fe――→H2SO4H2――→CuO Cu②CuO――→H2SO4CuSO4――→Fe 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等量的铜,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相同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相同5.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6.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不同的金属应选用不同的冶炼方法。
选择的原则主要是依据( )A.金属在地壳中的丰度B.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C.金属的还原性强弱D.金属的利用价值7.①热分解法、②热还原法、③电解法是工业上制取金属的三种常用方法。
第9讲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
1.下列制取硝酸铜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 )
A .Cu +HNO 3(浓)―→Cu(NO 3)2
B .Cu +HNO 3(稀)―→Cu(NO 3)2
C .Cu ――→空气△CuO ――→稀硝酸Cu(NO 3)2
D .Cu ――→浓硫酸△CuSO 4――→32
Cu(NO 3)2 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
由岩浆热气从地底喷出的金、铜、锌、稀有金属等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不溶于任何溶液
B .铜、锌在空气中均能被氧化成对应的氧化物
C .铜锌合金的熔点低于铜或锌的熔点
D.63
29Cu 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差为34
4.如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引燃后进行,选项中的物质表示A 和B ,不合理的是( )
A .CO 2、Mg
B .MgO 、Al
C .Fe 2O 3、Al
D .CuO 、H 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B .工业上制Na 的方法是电解NaCl 溶液
C .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锈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
D .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6.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
②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③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
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
A.方法③是最经济和环保的
B.方法①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
C.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D.方法③中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7.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Mg和Al都可以用电解法冶炼得到
B.Mg和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C.Fe和Cu常温下放入浓硝酸中发生的现象相同
D.Na2O和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相同
8.“类推”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
①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②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则Fe(OH)3受热也易分解
③Na与O2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则Li与O2反应也能生成Li2O 或Li202
④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则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⑤不能通过电解AlCl3溶液来制取金属铝,则也不能通过电解MgCl2溶液来制取金属镁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⑤D.①③⑤
9.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①=②<③
D.利用途径②制备16 g硫酸铜,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10.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①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B.途径①发生的反应可能是3Cu+2HNO3+3H2SO4===3CuSO4+2NO↑+
4H2O
C.将CuSO4溶液蒸发,利用余热蒸干,可制得胆矾晶体
D.1 mol CuSO4在1 100 ℃所得混合气体X为SO3和O2,其中O2可能为
0.75 mol
二、非选择题
1110.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热分解法②以活泼金属Na、Mg等作还原剂
③以C、CO或H2作还原剂④电解法⑤利用铝热反应原理还原
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还原最佳(用序号填空)。
(1)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________。
(2)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________。
(3)Hg、Ag等不活泼金属________。
(4)V、Cr、Mn、W等高熔点金属________。
12.某铜矿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还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和SiO2。
某工厂利用此矿石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Cu2O+2H+===Cu+Cu2++H2O)。
(1)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滤液A中存在该离子的试剂为________(填试剂名称)。
(2)为使固体混合物D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分解,应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连续两
次测定的实验结果相同(或质量相差小于0.1 g)时为止;灼烧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
(3)溶液G与固体混合物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得到氯化钠、二氧化碳和一种绿色的不
溶于水的盐(不含结晶水),该盐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则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3.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精制Cu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2)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纯净CuO,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指出,由CuSO4溶液到生成CuO少了一个环节,即应先生成Cu(OH)2沉淀,过滤洗涤后再加热分解Cu(OH)2得CuO。
以下说法不可能成为减少该环节的理由的是________。
A.CuO比Cu(OH)2颗粒粗大,更易于过滤从溶液中分离
B.Cu(OH)2分解温度较低,加热其浊液即可使其分解
C.干态下分解Cu(OH)2,温度难以控制,可能因温度过高导致CuO进一步分解生成Cu2O D.过滤分离出的CuO不需洗涤就已非常纯净
答案
CDCBC AABDB
11 (1)③(2)④(3)①(4)⑤
12 (1)Fe2+2Fe3++Cu===2Fe2++Cu2+铁氰化钾溶液(或氯水和KSCN溶液、双氧水和KSCN 溶液等,合理即可)
(2)灼烧,冷却至室温后称重,重复多次坩埚
(3)SiO2+2OH-===SiO2-3+H2O
(4)Cu2(OH)2CO3[或Cu(OH)2·CuCO3]
13 (1)ab (2)耗酸少;无污染性气体SO2产生(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