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30
默写专题武汉市四、默写句子12. 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
(《<孟子>两章》)(3)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答案】(1)所谓伊人 (2)曾益其所不能 (3) 零落成泥碾作尘【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曾”“碾”“作”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黄石8.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人生自古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提困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
(杜甫《望岳》)(6)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用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
(刘禹锡《秋词》)【答案】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学而不思则罔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萋”“洲”“汗”“燕”“罔”“霄”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写作专题武汉市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答案】美德--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这句话深深地刻落在我的心中,使我终生受用。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下,理发师的刀子立即把总理的脸给刮破了。
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怪他,反而和谐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今个学期,我们这年级分了班。
在班上,每一张面孔都是陌生而开朗的。
刚开始,都互不认识,在一节课余时间的沟通,我们便慢慢地了解,熟悉了。
话便越来越多了,感情也渐渐深厚了。
在宿舍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不幸的是,第一个星期,我们因为话太多了,而被扣分了,值日生在午睡记律给了个“差”给我们的宿舍。
看了这次的评分,我的心突然停止了呼吸:糟了!今天午睡拿了个“差”,怎么办?刚开学不久就给石老师添麻烦了,害得老师被扣工资,怎么办?于是,在第二节课下课,我们几个犯错的一起商量,有人便提出去认错,我们都赞同,便到石老师跟前说:“老师,今天下午我们那了个“差”,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我们正等着石老师的处罚,此时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石老师只说了一句:“肯承认错误则把错改了一半,希望将你们的另一半错误改掉。
”我们高兴地说:“知道了,我们会的,给您添麻烦了。
”此时,我看见石老师身上闪着像周总理身上的美德--那就是宽容。
“君子贤而能容恶,知而能容黑,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写作专题武汉市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答案】美德--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这句话深深地刻落在我的心中,使我终生受用。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下,理发师的刀子立即把总理的脸给刮破了。
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怪他,反而和谐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今个学期,我们这年级分了班。
在班上,每一张面孔都是陌生而开朗的。
刚开始,都互不认识,在一节课余时间的沟通,我们便慢慢地了解,熟悉了。
话便越来越多了,感情也渐渐深厚了。
在宿舍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不幸的是,第一个星期,我们因为话太多了,而被扣分了,值日生在午睡记律给了个“差”给我们的宿舍。
看了这次的评分,我的心突然停止了呼吸:糟了!今天午睡拿了个“差”,怎么办?刚开学不久就给石老师添麻烦了,害得老师被扣工资,怎么办?于是,在第二节课下课,我们几个犯错的一起商量,有人便提出去认错,我们都赞同,便到石老师跟前说:“老师,今天下午我们那了个“差”,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我们正等着石老师的处罚,此时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石老师只说了一句:“肯承认错误则把错改了一半,希望将你们的另一半错误改掉。
”我们高兴地说:“知道了,我们会的,给您添麻烦了。
”此时,我看见石老师身上闪着像周总理身上的美德--那就是宽容。
“君子贤而能容恶,知而能容黑,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写作武市18、下面的资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
”(《·里仁》)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有德的国家必有盟国⋯⋯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必定有近的朋友。
你依据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虑,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照资料的整体意立意,自,许多于 600 字。
文中假如出真的姓名或校名,以假名取代。
【答案】美德 -- 容“世界上最的西是海洋,比海洋更的是天空,比天空更的是人的胸。
”句深深地刻落在我的心中,使我生受用。
有一次,理正在周恩来理刮胡,理突然咳嗽了一下,理的刀子立刻把理的刮破了。
理十分,不知所措。
但令他惊的是,周理并无怪他,反而和地他:“其实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呢?” 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看到周理身上的美德-- 容。
今个学期,我年分了班。
在班上,每一面貌都是陌生而爽朗的。
开始,都互不,在一余的交流,我便慢慢地认识,熟习了。
便愈来愈多了,感情也深沉了。
在宿舍的我就更不用了。
不幸的是,第一个礼拜,我因太多了,而被扣分了,日生在午休律了个“差” 我的宿舍。
看了次的分,我的心突然停止了呼吸:糟了!今日午休拿了个“差”,怎么办?刚开学不久就给石老师添麻烦了,害得老师被扣薪资,怎么办?于是,在第二节课下课,我们几个出错的一同商议,有人便提出去认错,我们都赞成,便到石老师跟前说:“老师,今日下午我们那了个“差”,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我们正等着石老师的处分,此季节我感觉不测的是,石老师只说了一句:“肯认可错误则把错改了一半,希望将你们的另一半错误改掉。
”我们快乐地说:“知道了,我们会的,给您添麻烦了。
”此时,我看见石老师身上闪着像周总理身上的美德 -- 那就是宽容。
“君子贤而能容恶,知而能容黑,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分析】这是一篇资料作文,旨在要修业生环绕“美德”“善行”进行写作,指引学生确定“立德为首”“乐于为善”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能够从两个角度立意:(1)德、善的重要性和必需性。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①大学四年,我听了无数次讲座和演讲。
在所有这些演讲中,听众最多的,当然是那些创业成功者来做的演讲。
有趣的是,这些以招聘和广告为目的的演讲,题目中一定包含着“梦想”两个字。
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梦想”这个词产生了怀疑。
②现在,当我打开电视,听到最多的词也是梦想。
选秀节目的评委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台上的选手说:“唱歌给更多的人听。
”其实意思是:我想红。
成为明星是梦想,成为冠军是梦想,答对5道题目打败4个人闯过3关也是梦想。
③我们是多容易被词汇迷惑啊。
自从有了“成功人士”这个称谓,我们对于“成功”的想象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自从“梦想”这个词被滥用,它所指代的内容就是:有朝一日,“大鸣大放....。
....”,路人皆知④一次,我在异地看了一部电影——《世界第一麦方》,梗概是:作为主角的年轻人有着坎坷的童年,经过不断地打拼奋斗和经历挫折,终于成为世界面包冠军。
“做最好的厨子”,这是电影对年轻人的励志教育。
说实话,看了之后,我颇为我们的梦想感到自豪,他们的梦想竟然这样“不入流”。
⑤后来,我见到一个报社的社长,他说他的儿子读了当地最好的大学,然后去哈佛读了经济学,又去伯克利修了EMBA,等到全部的学位修完之后,他的儿子对他说.“爸,我该念的书都念完了,我不欠你的啦。
现在,我要去实现我的梦想了。
”按照我们的猜测,他儿子应该是去创业了才对,结果,那个年轻人现在成了一名很优秀的西餐厨师。
我听完这个故事,忙不迭地对社长表示同情,他却非常诧异,他说自己非常为孩子感到自豪。
⑥“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也能被称为梦想;高学历的年轻人去做饭,他的父亲根为这种选择骄傲……这种种命题,我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和理解,或许这些才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
⑦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鄂州闲敲棋子落灯花①一直喜欢一句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道是“最难风雨故人来”,朋友的失约让诗人略显沮丧,但这沮丧随即便被他的闲情逸致所冲散。
聚会下棋本是消磨时光,没什么功利与目的,来与不来本就无碍。
于是,他开始闲敲棋子,自己玩味起来。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自在怡然。
这种“闲”字当头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方式,实在令人敬佩。
②其实,宋朝诗词里有很多关于“闲”的诗句,表现出宋人对生活纤细入微的体验与开掘,愈简愈美,愈淡愈真。
内心里生出喜乐与趣味,才会“画屏闲展吴山翠”;内心通透圆润,才会“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样看来,闲敲棋子,敲出的是一份超然与平和。
③想来现实生活中的“闲”,多是忙里偷闲。
是否能化为澄澈或隽永,只在一念之间。
④《闲情记趣》里也有一段很喜欢的情节:“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
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这里记叙的是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的日常生活,将茶叶放在荷花心,以泉水烹,虽没有《红楼梦》里妙玉的文雅别致,却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小乐趣。
平凡而和谐,虽家长里短,亦是绮丽流光。
⑤庆山在新书里有句话:若能在万事小物中得到诸般乐趣,又何必再远游呢。
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彼此的这份天长日久。
⑥北京小暑过后异常炎热,对于我这个在海边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⑦“那周末去郊区山里吧,看山看水看星星。
”他说。
就这样,周六他真的带我开了一天车到山脚下。
傍晚坐在小凳上吹着凉风吃着烧烤,别提多惬意舒心了。
⑧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进山,一路上层峦叠嶂,鸟语花香。
傍晚时分,山里的景色更美了。
正应了那句“,”。
幽幽树林,山鸟时鸣深涧,清泉石上流。
让人不禁感叹,不出来走走,真的体会不到大自然的乐趣。
⑨回想留学那几年,整个美东都遭遇了暴雪。
有一次,我抱着一堆资料到图书馆后,突然收到了学校群发的一封邮件,大意如下:今天下雪,封校一天,临时举行堆雪人大赛,奖金300美金,在保证个人安全的情况下,请出门享受下雪的乐趣吧!⑩那一刻,我才想到学校“Study HarD、Play Hard(努力学习,尽情嬉戏)”的校训是多么动人。
默写专题武汉市四、默写句子12. 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
(《<孟子>两章》)(3)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答案】(1)所谓伊人 (2)曾益其所不能 (3) 零落成泥碾作尘【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曾”“碾”“作”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黄石8.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人生自古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提困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
(杜甫《望岳》)(6)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用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
(刘禹锡《秋词》)【答案】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学而不思则罔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萋”“洲”“汗”“燕”“罔”“霄”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古诗词鉴赏专题鄂州(一)阅读下边的一首诗,达成9—10 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遇起一经,兵戈零落周围星。
河山破裂风飘絮,出身浮沉雨打萍。
惊恐滩头说惊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河山破裂风飘絮,出身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 分)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怀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剖析。
(3 分)【答案】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裂的河山(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出身,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崎岖命运的哀叹。
(2 分。
修辞 1 分,赏析 1 分)10、这一句采纳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示了诗人以死明志的信心,充足表现了作者的民族时令。
(3 分。
抒怀方法 1、5 分,内容剖析 1、5分)黄冈阅读下边两首陆游的诗,而后回答以下各题。
【甲】春望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老婆愁安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天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回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以外,泛指蜀中地域。
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域,安史之乱时叛军的依据地范阳一带。
(1)以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河山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芜衰朽情形。
一个“破”字,令人胆战心惊;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虑渐深,头发愈少,几乎连簪子也别不上。
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止,想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形交融,感情深邃,委婉凝练,充足表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感情时运用了神情描绘和动作描绘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剖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结词的妙处(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剖析它们各自包含的感情。
古诗鉴赏专题黄石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 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 《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 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 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答案】13. C 14. 《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解析】1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C项表述错误,《天净沙·秋思》意在表现天涯游子之悲,描绘的深秋晚景图起陪衬作用。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比较分析两首词曲的思想情感可知,《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默写专题武汉市四、默写句子12. 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
(《<孟子>两章》)(3)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答案】(1)所谓伊人 (2)曾益其所不能 (3) 零落成泥碾作尘【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曾”“碾”“作”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黄石8.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人生自古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提困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
(杜甫《望岳》)(6)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用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
(刘禹锡《秋词》)【答案】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学而不思则罔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萋”“洲”“汗”“燕”“罔”“霄”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注释】①先主:指刘备。
②曹公:指曹操。
③孟起:马超的字。
④益德:张飞的字。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B. 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C. 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D.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A.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 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 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 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11. 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答案】8. C 9. C 10. B11. 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解析】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年代:西晋年代:陈寿参考译文: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
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
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
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
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
关羽后来跟随刘备投靠刘表。
刘表死后,曹操挥兵平定了荆州,当时刘备想从樊城走,往南渡长江,另外派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
曹操一直追,追到当阳县长坂那个地方,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关羽的水军会合了,那么他们就一起去了夏口。
后面,孙权借兵给了刘备抵抗曹操,曹操看他有兵了赚不到什么便宜就退兵了。
后面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座城市,那个时候就封拜关羽的官阶,让他当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军在长江以北,抵抗曹操,守咽喉之地。
刘备西征平定益州,有拜关羽为管理荆州一片的都督。
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
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杰,与黥布、彭越是同类的人,可与翼德并驾齐驱争个高下,然而还是不如你美髯公无与伦比地超群出众。
”关羽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
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
8.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C项的解释有误,“适”的意思是“正好”。
9.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这句话的意思是: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
根据句意可知应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0.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
B项有误,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可知,在人多广众的场合,关羽、张飞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并不是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11.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省”“示”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黄石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后面小题。
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②。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
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
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9.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博学善属.文(属:写)B. 州召主簿不就.(就:赴任)C. 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D. 便语.客(语:告诉)10.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B.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C.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D.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 )A. 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
B. 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
C. 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
D. 陶渊明嗜酒。
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
12. 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答案】9. C 10. B 11. D12. (1)(陶渊明)不愿受(或“不能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
(2)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
【解析】选自《陶渊明传》作者:萧统年代:南朝梁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
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
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
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
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
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
”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
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
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
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去侍奉那卑污的小人!”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
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
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
”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
9.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词语意义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C项“以为”意思是“让……担任(做) ”10. 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这句话意思是“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应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D项表述错误,“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说的是陶渊明对来拜访的人,无论贵贱,有酒就会设宴招特他们,“而陶渊明逢酒必醉”属无中生有。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堪:忍受;少日:不久;蓄:收藏。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十堰市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