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1、财政预算 2、银行贷款 3、市政债券 4、城市经营 5、使用者付费 6、民间资本〔民营化〕
7.2.4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1、BOT模式:建设—运营—移交 政府<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
议,授权项目发起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人 国企>联合其他公司或股东为某个项目<主要是自 然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公 司,负责该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 在规定的特许期内向该项目<产品/服务>的使用 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还本付 息>、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 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一般免费>移交给政 府.
3、城市基础设施是提高市民福利水平的 物质条件;
4、城市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正外部效应 的重要手段.
7.1.4 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因素
1、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城市政府职能定位 3、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7.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7.2.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1、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供给水平 大幅提高; 2、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得到加强; 3、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初步进展;
4、通过规定的程序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 资者和经营者.
7.3 基础设施运营体制
7.3.1 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方式 1、公办公营 2、公私合作 3、私人经营
7.3.2 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
1、政府直接生产 2、政府间协议 3、合同外包 4、特许经营 5、政府补助 6、政府参股 7、自由市场
7.3.2 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
7.1.1 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