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隔声材料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5
吸声材料与吸收结构(一)教学目的:了解使用吸收材料的目的、多孔吸收材料的特点教学内容:使用吸声材料的目的、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原理和特点、多孔吸声材料的类型与施工教学重难点: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原理和特点、影响多孔吸声材料性能的因素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作为音响师虽然不需要参与建筑本身的设计,但了解有关建声的设计和施工有助于我们更了解该建筑的声学特点,帮助我们更好的设计、布置扩声系统。
二、新课讲授(一)使用吸声材料的目的:在进行厅堂音质设计时,假定厅堂的容积V和总表面积S已经确定,其混响时间的控制,只剩下吸声系数的确定,使用吸声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反射声,以在整个音频范围内获得均匀的混响时间,同时,还可以利用吸声材料去调节声场分布,消除回声,并降低噪声干扰,从而改善厅堂音质。
(二)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吸声材料一般指可供直接使用、具有良好吸声能力的声学材料,而吸声结构主要是指按照一定要求,经过特殊设计的声场构件。
事实上,在安装吸声材料时,如果不将吸声材料直接紧贴在边界面上,那么他就能构成吸声结构。
因此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
从后面的介绍可以看到,构成吸声结构的,不仅可以是吸声材料,而且也可以是吸声性能很差的非吸声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之间的差别又是十分明显的。
(三)多孔吸声材料多孔吸声材料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吸声材料,这类材料包括玻璃棉,岩棉、矿棉等无机纤维材料及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板材和毡材,例如聚氨酯、聚苯烯和尿醛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等,此外,具有一定透气性能的纺织品帘幕也可归为这类吸声材料。
多孔吸声材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材料内部应有大量的微孔或间隙,而且孔隙应尽量细小且分布均匀;(2)材料内部的微孔必须是向外敞开的,也就是说必须通到材料的表面,使得声波能够从材料表面容易地进入到材料的内部;(3)材料内部的微孔必须是相互连通的,而不能是封闭的。
错误认识一:表面粗糙的材料,如拉毛水泥等,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环保设备与应用》教案图4.2-1 几种空间吸声体的形状(2)空间吸声体的优点空间吸声体在噪声控制工程中日益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它有良好的装饰效果,更主要的是由于它有下述优点:①吸声效率高容重相同的超细玻璃棉,但空间吸声体吸声系数高得多。
在相同的投影面积条件下,板状空间吸声体的吸声效率比贴实吸声材料的普通方法提高2倍、圆柱和三棱柱形空间吸声体提高3.14倍,而球形体立方体形空间吸声体则可提高4倍。
②安装方便对于一个已建成的高噪声车间,要做普通满铺吸声吊顶,一般要先搭满堂脚手架,在墙上埋木砖,在原顶棚下预埋吊筋,再钉大龙骨、中龙骨、小龙骨,铺吸声材料及加罩面材料,工作量很大,且要影响正常生产。
而对于空间吸声体则简单得多。
可在原顶棚下适当位置埋膨胀螺丝,将空间吸声体吊挂;可在侧墙上安装钢架,将空间吸声体平铺其上;可在侧墙上安装花篮螺丝,利用拉紧的钢丝绳悬挂空间吸声体;还可直接将空间吸声体挂上。
在侧路上挂空间吸声体可利用射钉枪,同样十分方便。
挂空间吸声体速度快,且不妨碍生产或对生产影响较小,这对于不能停产的车间很有益。
空间吸声体维修也方便,哪个吸声体有了问题,取下它即可。
③节省经费节省经费。
吸声效率高,安装方便都意味着投资的节省,空间吸声体比满铺吸声吊顶要节省1/3以上的费用。
2.2.5吸声结构在腔壁上开一个小孔与外部空气相通的结构图4.2-2,可用陶土、煤渣等烧制或水泥、石膏浇注而成。
图4.2—2 单孔共振吸声结构这种结构的腔体中空气具有弹性,相当于弹簧。
开孔孔颈中的空气柱很短,可视为不可压缩的流体,比拟为振动系统的质量M ,声学上称为声质量;有空气的空腔比作弹簧K ,能抗拒外来声波的压力,称为声顺;当声波入射时,孔颈中的气柱体在声波的作用下便象活塞一样做往复运动,与颈壁发生摩擦使声能转变为热能而损耗,这相当于机械振动的摩擦阻尼,声学上称为声阻。
声波传到共振器时,在声波的作用下激发颈中的空气柱往复运动,在共振器的固有频率与外界声波频率一致时发生共振,这时颈中空气柱的振幅最大并且振速达到最大值,因而阻尼最大,消耗声能也就最多,从而得到有效的声吸收。
室内声学原理教案教案标题:室内声学原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室内声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室内声学原理对声音传播、反射和吸收的影响。
3. 学会应用室内声学原理来改善室内声音环境。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否注意过不同室内环境中的声音有何不同?为什么有些房间听起来更加嘈杂,而另一些房间则更加安静?这与室内声学原理有关。
理论讲解:2. 解释室内声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声音的传播、反射和吸收。
3. 讲解声音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
4. 介绍室内声学中的重要参数:回声时间、吸声系数和隔声性能。
实例分析:5. 分析不同室内环境中的声音特点:如音乐厅、教室、办公室和家庭影院等。
6. 探讨不同材料对声音传播和吸收的影响:如墙壁、地板、天花板、窗帘和家具等。
7. 分析室内声学原理在设计和布置房间时的应用:如合理选择材料、调整家具布局和采取吸声措施等。
实践活动:8. 设计一个小型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对声音的传播和吸收的影响。
9. 让学生团队合作,设计一个理想的音乐厅或教室,考虑室内声学原理来改善声音环境。
总结:10. 总结室内声学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
11.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和利用室内声学原理来改善声音环境。
教案评估:12. 给学生提供一个小测验,测试他们对室内声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的图像和视频。
2. 实验材料:不同材料的样本,用于实践活动。
3. 测验材料: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研究更多关于室内声学原理的实际应用,如音乐厅和录音棚的设计等。
2. 组织参观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室内声学原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室内声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培养他们对声音环境的敏感性,并提供改善室内声音环境的实际方法和策略。
第三讲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第一节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概述一.定义: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广泛地应用于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中。
对建筑师来说,把材料和结构的声学特性和其他建筑特性如力学性能、耐火性、吸湿性、外观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把材料和结构分成吸声的、或隔声的、或反射的,一方面是按材料分别具有较大的吸声、或较小的透射、或较大的反射,另一方面是按照使用时主要考虑的功能是吸声、或隔声、或反射。
但三种材料和结构没有严格的界限和定义。
吸声材料:材料本身具有吸声特性。
如玻璃棉、岩棉等纤维或多孔材料。
吸声结构:材料本身可以不具有吸声特性,但材料经打孔、开缝等简单的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制成某种结构而产生吸声。
如穿孔FC 板、穿孔铝板吊顶等。
在建筑声环境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使用,包括吸声性能以及装饰性、强度、防火、吸湿、加工等多方面,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和环境综合分析比较。
二.作用吸声材料最早应用于对听闻音乐和语言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物中,如音乐厅,剧院,播音室等,随着人们对居住建筑和工作的声环境质量的要求的提高,吸声材料在一般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分类: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的种类很多,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吸声材料(结构)多孔吸声材料共振吸声结构特殊吸声结构纤维状吸声材料颗粒状吸声材料泡沫状吸声材料薄板共振结构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器穿孔吸声结构薄膜共振结构吸声尖劈空间吸声体第二节多孔吸声材料一.吸声原理多孔吸声材料中有许多连通的间隙或气泡,声波入射时,声波产生的振动引起小孔或间隙的空气运动,由于与孔壁或纤维表面摩擦和空气的粘滞阻力,一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使声波衰减;其次,小孔中空气与孔壁之间还不断发生热交换,也使声能衰减。
二.吸声特性主要吸收中、高频声三.多孔性吸声材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材料内部应有大量的微孔或间隙,而且孔隙应尽量细小且分布均匀;(2)材料内部的微孔必须是向外敞开的,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材料的表面,使得声波能够从材料表面容易地进入到材料的内部;(3)材料内部的微孔一般是相互连通的,而不是封闭的。
课程设计吸声降噪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吸声降噪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吸声材料的选择和降噪效果的评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解释吸声降噪的基本概念,描述不同吸声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运用基本的计算方法评估降噪效果。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将能够运用吸声降噪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吸声结构,使用相关软件进行降噪效果模拟等。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本课程将引导学生认识到吸声降噪技术在环境保护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激发他们对声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吸声降噪的基本原理、吸声材料的种类和特性、吸声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降噪效果的评估技术。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将介绍声波的基本特性,吸声降噪的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吸声材料,如多孔材料、纤维材料和金属吸声体等,以及它们的性能参数和适用场景。
第三部分将涉及吸声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吸声体的大小、形状和布局等。
最后一部分将介绍降噪效果的评估方法,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量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授,以讲解吸声降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吸声降噪技术的应用;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量,让学生亲手体验降噪效果的评估过程;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就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的声学教材,提供系统的吸声降噪知识。
参考书方面,将提供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工程案例,供学生深入研究。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声降噪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设备方面,将确保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齐全,为学生提供亲手实践的机会。
吸声降噪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吸声降噪的基本概念,掌握吸声材料的特点及适用场合;2. 学生掌握吸声降噪的设计原理,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学生了解吸声降噪在建筑、环境及声学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环境中的噪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吸声降噪解决方案;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吸声材料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吸声降噪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认识到吸声降噪在改善生活环境中的重要性;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增强对声学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爱;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吸声降噪设计方法和实践体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噪声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与原理:- 吸声降噪的定义及作用- 吸声材料的分类、性能及适用范围- 吸声系数、吸声量等基本概念- 吸声降噪的原理及影响参数2. 吸声材料与结构设计:- 常见吸声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吸声结构的类型及设计方法- 吸声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方法- 吸声材料在建筑和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案例3. 吸声降噪设计方法:- 吸声降噪设计的步骤与要求- 吸声体的布局与组合- 噪声控制综合设计方法- 常用吸声降噪设计软件介绍4. 实践操作与项目应用:- 实验室吸声性能测试- 简单吸声结构设计与制作- 校园或社区噪声问题调查与分析- 团队合作完成吸声降噪项目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幼儿园探究吸音设计教案幼儿园探究吸音设计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探究吸音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设计吸音装置,引导幼儿了解吸音的作用和应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吸音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能够设计各种简单的吸音装置。
3.学习实验,观察和分析吸音装置的效果。
4.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材料:1.不同材料的吸音装置:泡沫板、毡布、纸板、海绵等。
2.声音源:木琴、手鼓等乐器。
3.测量工具:计时器、声级计等。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通过选择一些音乐乐器来介绍声音的基本原理。
然后问:“你们有没有听到了噪音吗?为什么有些地方很吵?我们怎样把噪音降下来呢?”2.探究吸音(15分钟)根据幼儿的问题,教师简要介绍声音的吸附和反射,要求幼儿通过实验探究并理解吸音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用相同的乐器演奏同样的音符。
(2)在其中的一个房间里垂直放置一张泡沫板,记录下两个房间内相同音符的声级分贝。
(3)反复实验,并分析记录数据,比较两个房间内相同音符的声级分贝差异。
让幼儿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有吸音材料的房间里,声音更容易被吸附和消减。
3.设计吸音装置(20分钟)组织幼儿分组设计简单的吸音装置,让他们通过实验检验各种材料的吸音效果,观察每个装置对声音强度、音调和共鸣的影响。
实验步骤:(1)让幼儿分别使用不同材质的泡沫板、毡布、纸板和海绵来制作吸音装置,比较他们的吸音效果,并记录下每种材料对声音的降噪程度。
(2)让幼儿使用声级计测量不同材料的声音反射程度,并借助测量工具记录数据。
(3)让幼儿比较各种材质的装置对声音共鸣和音调的影响,总结出各种材料的优缺点。
(4)带领幼儿一起讨论和总结每种材料的吸音优点和缺点,并思考适合不同场景需要的吸音效果。
4.展示和总结(10分钟)让每组幼儿展示他们的吸音装置,并描述他们的吸音效果和适用场合。
然后全体幼儿一起总结掌握吸音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场景,并了解吸音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