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香港高校校园文化对我们的启迪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应根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决定,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只有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才能形成有特色校园文化的正确框架和充满浓厚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氛围。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标签:香港高校;校园文化;启迪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创设一种氛围,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015年夏天,我们赴港重点考察了香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地参观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
通过观摩访谈,与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我们对香港高校的资讯传导与文化建设有了一定认识。
香港高校建筑与文化彰显:香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
因此高校校园面积都不算大,多依山而建,没有内地高校常见的开阔广场、富丽堂皇的礼堂和成片草坪。
总体看,香港高校校园建设有着各自的特色,与各自文化个性、内涵相融洽,成为校园文化重要载体。
香港大学:百年名校香港大学的校门极为朴实,不慕浮华。
港大历史最悠久,校园也是依山而建,尽管占地少,但因为顺应山体的各个建筑都注重巧妙利用地势,使人感觉别有一种风格。
港大的校园建筑并非遵循统一风格,也没有强调统一色调,而是各自显示着自己的特点,但并未因此令人感觉凌乱和缺少章法,相反,从建筑外观来看,也能让人迅速了解到学校的渊源长久。
有的楼体明显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但保存完好,利用得非常到位。
香港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色:特有的书院文化;没有围墙的高校;楼宇命名体现多元办学特色;不重门面,不慕浮华。
香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反映和体现学校追求与办学定位高校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对自身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的选择,直接体现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数量、种类和质量。
解读香港大学教育模式及优势等香港的大学教育模式是怎样的?到香港留学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吸引不少的内地优秀学子?到香港求学有什么优势是内地大学无法比拟的?下面将为各位详细解读一下香港大学的教育模式以及香港留学的各种优势等等,供有需要的同学与家长参考。
一、香港大学的教育模式制度解析:作为与内地完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体制中发展起来的香港高校,虽然受到了内地考生、家长乃至有关学者的热捧,但它们具体情况,实际上大多数内地人并不了解。
它们究竟是怎样的学校,奉行怎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学生在那里会受到怎样的教育和训练,又会向哪些方向发展,有怎样的前途?目前在香港,一共有8所大学,另外还有许多学院。
这8所大学是: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岭南大学、浸会大学、城市大学和教育学院。
其中前三所,实力最强。
香港大学正式成立于1911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也是香港8所大学中历史最悠久的。
它与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仅有的2所综合型大学,包括了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等10所学院。
在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全球最佳200所大学中排名第39位。
而香港中文大学,是由四所书院组成的。
除资源分配、招生政策等由本部中央管理,各书院行政独立,享有书院文化发展的自由。
这四所书院都有其各自的背景。
像新亚书院,就是由一批着名学者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创立的,成为当代中国,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学科的一个学术重镇。
崇基学院由于是香港基督教教会代表所创办的,因此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与前两所大学不同,香港科技大学的历史非常之短。
它创立于1988年,于1991年10月才正式开学。
但是,在短短十几年里,它已在《泰晤士报》的全球最佳200所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2名。
从办学模式上讲,科大模仿了美国公立大学,其75%的教师在北美62所一流研究型学府中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香港,一般来说人们会认为老牌的香港大学是英式教育的代表,中文大学,则饱受中国文化的浸泡,而后起之秀科技大学,是典型的美式教育。
香港公开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陈锦英1,徐真华2(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广州51051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摘要]香港公开大学在3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有教无类为办学宗旨,以科研发展为办学方向,立足本土,筑牢品质根基,放眼国际,探索学术前沿,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圭臬。
多年来,香港公开大学以优质教育服务成人学生,促进师生技能提升、身心发展,使各类人才各尽其能。
探析香港公开大学在办学理念、科研发展、学生服务、教师发展和质量至上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资广东及内地开放大学转型建设之借鉴。
[关键词]香港公开大学;办学特色;办学方向;开放与远程教育[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创新人才培植课题“国际视野下的开放教育研究”(19QNCX03)[作者简介]陈锦英(1976—),女,福建泉州人,博士,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徐真华(1950—),男,江苏无锡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法国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6-0033-04[收稿日期]2021-03-20一、引言香港公开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以下简称OUHK)在30年的开放办学实践与探索中,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及荣誉博士的授予资格,开辟了一条开放与远程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有效路径。
目前正值广东开放大学(以下简称OUGD)建设国内一流开放大学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OUHK是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笔者试图探析其办学特色及启示。
二、OUHK的办学特色(一)有教无类OUHK以开放教育理念为先导,坚持为有志于进修的所有成年人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提升学历和技能,从而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
香港大学的办学经验及其启示
蔡国春
【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9)002
【摘要】香港大学以“走在国际顶级大学行列”为“愿景与使命”,秉持“国际化”的办学方针,教学改革注重“学习成效”,科学研究坚持“追求卓越”,行政管理倡导“绩效为本”,这些办学经验使香港大学成为亚洲大学的翘楚和世界知名的研究型
大学.在国内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香港大学
的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并加以借鉴.
【总页数】5页(P136-140)
【作者】蔡国春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
【相关文献】
1.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与改革研究——莱斯大学的办学经验对建设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启示 [J], 张茜;洪煜
2.香港大学的办学经验及其启示 [J], 蔡国春;
3.终身学习理念下香港大学继续教育办学经验对内地高校的启示 [J], 李建斌
4.论开放大学建设中的服务、技术、质量三要素——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办学的
启示 [J], 陈斌圳
5.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办学经验与启示 [J], 邢俊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留学四大名校各具特色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成立于1910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
大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设有10个学院,分别为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等。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中大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逸夫书院组成,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全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设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医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法律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结构转变而建立。
香港于1991年兴建第三所大学即科技大学,设5个学院,分别为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霍英东研究院。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1984年创立时名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1994年升格为香港城市大学,以工商管理、法律、工程、创意媒体、能源及环境为五大发展重点,以“专业教育提供者”为大学定位。
城市大学是一所年轻向上、富于进取的国际化大学。
在香港高校里,城大尤以工学研究实力独树一帜,在自然科学与数学领域亦位列香港高校的前三位,在商学与经济学领域位列香港第二。
近年来,城大学术研究屡创佳绩,工程学科研究成就连续四年在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评比中名列香港第一。
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作者:张丽娜张玉玉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香港大学的概况,分析了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探讨了香港大学办学特色给予我们的启示。
要强化大学内部的质量管理与监控;强化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实施社会舆论监督。
【关键词】香港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办学特色;启示香港的教育,既非纯粹的中国传统形式,也非纯正的英国模式。
它揉合吸收了中西古今文化,成为了一种中西合璧、独具特点的教育模式。
特别是近年来,香港高等教育不断探索、调整和改革,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和发展,因而,香港多所大学跻身于亚洲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行列。
香港大学就是这些一流大学中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分析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不仅对大陆高等教育及其管理有所启示,同时也加深了内地与港澳地区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一、香港大学概况香港大学创建于1910年,前身是1887年创办的香港西医书院。
历经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香港大学已成为该地区水平最高、教学设备最完善的大学之一,凭借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在香港地区、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学校拥有建筑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以及商学院等10个学院,91个系(中心)。
还包括研究生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及其他不属任何学院的教研单位,如亚洲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的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而对应的拉丁文则为Sapientia Et Virtus,学校采用的是英语教学,尤其是在人文、法律、政治及生物与医学等学术领域,表现极为出色。
香港大学也是香港地区、亚洲区中最负盛名的学府之一。
二、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1、问题导向学习式的教学在教学模式上,香港大学采用的是问题导向学习式(Problem-Based Learning),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注重学生以下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1)注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多元交叉。
香港科技大学有哪些办学特色和学校理念学校名称:中国香港香港科技大学所在位置:中国香港,香港九龙清水湾QS排名:152学费:100428 人民币录取率:0.07香港位于亚洲南部,气候优越风景优美,是许多留学生的备选之地。
越来越多人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留学,那么他有哪些特色呢?店铺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香港科技大学有哪些办学特色和学校理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办学特色1.本科生研究计划本科生研究计划是科大一个特别计划旨在培养本科生对研究的兴趣。
参与计划的本科生会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活动。
在这计划下,本科生须与教授订立研究范畴,并在计划完结时提交学术报告。
计划一般为期三至四个月。
2016年,共有250多名本科生完成计划,参加计划的教授约九十名。
参加计划的学生迅速上升,造就了很多本科生与教授共同研究的机会。
科大于2017年已有30多位学生获得全奖学金往世界顶级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史丹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杜克大学等等,攻读博士课程。
他们来自不同背景,但都参加了科大的本科生研究计划,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动力。
2.全面素质培养科大提供多元化节目及活动,让学生增进知识及体验丰盛人生。
艺术中心定期举办各项艺术及文化活动,并通过驻校艺术家计划,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样艺术和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学生体育及康乐活动,并特别开办“活力生活”课程,令学生全面发展。
导师计划及实习机会可指导学生自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就业做准备。
讲座、论坛、卓贤汇,学生们可拓宽视野,提升各项技能,以助个人发展。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及各类学生文化交流计划充分增强学生的国际经验。
二、学校理念通过教学和研究以促进学习,追求知识。
特别注重: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和商业课程;研究生的培养,并协助香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定位为一所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而又致力为本地服务的优秀学府。
世界观:作为世界级学府,在每一个精选的教研领域里走在国际前沿。
港大港中文校风
近年来,香港大学以其独特的校风和卓越的教育质量赢得了全球学生和教育界的赞誉。
作为香港最杰出的高等学府之一,港大港中文校风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首先,港大港中文校风注重学术严谨和创新。
作为一个研究型大学,港大以其严格而全面的学术要求而闻名。
学生们被鼓励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并通过研究项目和实践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与此同时,港大也鼓励创新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职业需求。
其次,港大港中文校风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除了学术能力的培养,港大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各种社团和俱乐部活动,培养领导力、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此外,港大还提供丰富多样的实习和交换计划,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国际交流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
第三,港大港中文校风注重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学府,港大鼓励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中发展全球视野。
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换项目,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互动,了解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
与此同时,港大也积极推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工作,关注社会问题,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港大港中文校风体现了学术严谨、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培养、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价值观。
这种校风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也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和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无论是学生、教职员工还是校友,都深深感受到了港大港中文校风的独特魅力,并为之自豪。
作为香港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大学,香港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
香港大学的文学院享誉中外,不仅是因为大才女张爱玲曾经在这里就读,而且文学院的建筑风格也极富风情。
整个学院如同一个文学古堡,长长的走廊,木质边框的窗户……精致、古朴,带有难以言说的高贵与典雅。
在港大,随处可见这些古老的建筑,带一点点陈旧,但却因为岁月的洗礼,而绽放出难以掩盖的独特光芒。
香港大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发扬民主,表达自我观点的意识和能力,“民主墙”因此而生。
这面看似普通的墙可供不同年龄、专业的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常常能看到学生们围绕在“民主墙”下讨论、交流,于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极佳的交流机会。
香港科技大学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办学出发点的香港科技大学,位于九龙半岛东侧风景迷人的清水湾畔。
众所周知,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量十分之大。
香港科技大学就是致力于为香港输送高质量的科技人才而创办的。
这所建立于1991年的大学虽然很年轻,但学校争做走在世界前沿、国家前沿与香港前沿的大学。
如今的科大,凭借其实力成为了一所具有深远国际影响力的高等院校。
此外,香港科技大学的师资力量十分强大,是一所名副其实、具有很强科研实力的大学。
同时,学校风景宜人,更是为学生静心地求学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独特的办学模式香港中文大学依山而建,绿树成荫,静静的校园里总能看到在课余时间沿山慢跑的学生。
在中文大学,你能听见小鸟不绝于耳的叫声,看到清澈的池塘里鱼儿自由游动,富有历史感的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是满目的自然美景,如同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香港的大学一般以独特的办学模式而盛名于外,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度就是学校的特色之一。
在书院,学生能结识友伴,师生在这里交流,某次的促膝长谈或是炽热交流都会成为日后的美好回忆。
同时书院也会举行很多活动:海外交流与外访计划、语文、资讯等人才的训练、研讨会、社区服务等等。
许多中大的毕业生都说,书院活动是他们在中大学习中最难忘的部分。
cuhk校训
引言概述:
香港中文大学(CUHK)是一所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大学,其校训“博文约礼”凝聚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校训中的“博文”和“约礼”两个方面的内涵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
一、博文
1.1 学术追求:CUHK以卓越的学术追求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知识。
学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独立思考,并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机会。
1.2 知识传承:CUHK注重知识的传承与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以推动社会进步和知识的发展。
二、约礼
2.1 社会责任:CUHK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鼓励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2 品德修养:CUHK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的培养,鼓励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
学校倡导诚信、正直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以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2.3 文化传承:CUHK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鼓励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国际交流。
总结:
综上所述,CUHK的校训“博文约礼”体现了学校对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通过博学多才和遵循礼仪规范,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学术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优秀人才。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CUHK将继续秉持校训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培养平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香港高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及其启示作者:刘培昌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第12期香港地区的高校除了香港大学之外,大多数历史都算不上悠久,却能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心以独具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享誉世界,成为亚太区域的教育枢纽。
2009年10月7日,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等机构合办的“世界大学排名2009”揭晓,全球高校50强中,香港大学排名第24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35位,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46位。
该排名以学术表现、雇主评价、学生及教授国际化程度、师生比例及论文引用情况等为评判指标,是目前最权威的相关信息之一。
2009年底,笔者参加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组织的处级干部赴港高等教育研修班,并实地考察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对香港高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感触颇深。
“国际化”一直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之一。
为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发表的《2009—2010施政报告》提出了政府进一步发展本港高等教育的措施以提升香港作为区域教育枢纽的地位,包括推动院校国际化的措施。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资会”)还赞助大学校长会于2009年10月举办了“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探讨与院校国际化相关的事宜。
事实上,致力于推动院校国际化是香港特区政府、教资会以至整个高等教育界的共同目标。
香港高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的主要表现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观念和定位决定认识的高度,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必须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要有超越本土的发展方向,并内化为学校的精神气质。
教资会和香港高校已经形成共识:高等教育界必须致力趋向国际化,促使本地高等教育更多元化地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国际环境的复合型人才。
香港大学源于英式教育,是一所充满活力的世界级综合大学,有着“享崇誉于国际,为亚洲之荣光”的抱负,目的是要培养“启向导航”的“群伦领袖”,共有10个学院及数十个研究中心,是环球知名的卓越学术中心。
受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邀请,360教育集团金牌留学顾问老师对香港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
以下是老师在香港大学的所见所闻。
我从香港大学东闸(香港大学实质无门,任何人均可自由进出学校),沿着清洁无尘的台阶,乘着明亮宽敞的电梯和电动扶梯进入校园。
幢幢教学楼、座座科学馆和博物馆及娱乐中心几乎都是以人名命名的,如钮鲁诗楼、邵逸夫楼、邵仁枚楼、黄克竞楼、许爱周科学馆、冯平山博物馆等等。
研究生堂是赛马会捐款修建的,本部大楼则由马来西亚富商Mody先生捐资修建的。
他们资助教育的慷慨之举,让人心生敬仰。
做事认真和人性化第一天,我就感受到香港大学有关工作人员做事的认真和对人的尊重。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制作了我的讲座海报,并在网上和学院张贴。
我得到了一间设备齐全的办公室,办公室门上挂着“朱铁成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标志。
其实该院的每一位教师,无论职称高低,都有单独的办公室,都有电脑、打印机等,门上均标有教师的姓名、职称和学位。
每一层楼还有一间复印机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很方便地复印资料。
每一层还有一间休息室,师生可以免费享用咖啡、茶点和其他饮料。
休息室内还有冰箱和微波炉,供师生烹饪食物。
我住在研究生堂,房间宽敞整洁,有冰箱、空调、电话,旁边有公用间,有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烤箱、开水箱等生活设施。
研究生堂建在山腰上,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另一边则是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港。
晚间,星光璀璨的海湾与多彩多姿的高楼大厦霓虹交映闪耀着国际大都会的精彩与活力。
香港大学校园有特殊生(指残疾学生)的通道、电梯、厕卫和求助电话,有的大楼的墙上电话可以免费打市话。
学校厕所干净明亮,卫生纸、洗手液、干手机一应俱全。
我看到一则有关洗手话题的讲座海报,讨论“为什么要洗手”“怎样的情况下要洗手”“怎么样洗手”等问题。
有的卫生间还张贴着“便后如何冲刷座厕”的指示,上面说正确冲刷座厕有四个基本步骤呢。
国际化的办学特色香港大学近年来办学质量得到国际知名评价机构的承认,在2007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中,香港大学排名高居全球第18位。
香港高等教育特色在香港,人们普遍认为港大代表着英式教育;中大有着更多中国文化的成分;而科大则是典型的美式教育。
应该说,香港高等教育在近一百年发展中,不断地探索发掘、调整改革,从适应社会发展到引导社会前进,逐渐形成凝聚世界教育精髓和先进理念的香港特色。
一、门类齐全不重复香港八大校中,每所院校都有自身独特的亮点和价值取向,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分工,各自扬长避短,办出具有特色的学校。
如香港大学在临床医学、化学、植物和动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科大在纳米科技、电子资讯等领域走在国际前沿;中大在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讯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领域尤为突出,接近世界一流水准;理工大学及城市大学是英式研究型学院,用来培养高端人才;浸会大学及岭南大学则是推动通识教育的博雅学院型。
香港高等教育充分体现了以社会需求来确定高校定位,各类型高等院校分工明确,避免了专业设置重复及盲目追求学校升格而出现的大而全等问题。
因该说,大学多元性定位是一个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必然结果。
学校应该没有高低贵贱、好坏优劣之分,各院校都根据自身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以及香港经济社会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来确定在什么领域、哪个层次及地域范围办出自己的特色。
在这方面,香港教资委担负起香港高等教育战略规划者的角色,重点实施了“角色划分”的理念,就是由每所院校都对自己的作用和面向的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引导不同高校向不同方向发展,鼓励深度合作、战略联盟,鼓励大学不要互相模仿,这样每个大学可以各有自己的特色,并发挥出各自独特的作用,以此避免重复办学。
二、国际化程度高国际化程度高是香港高等教育特色之一,主要表现在高校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生源和国际化的教学三方面。
首先香港各大学不分种族、信仰、文化,面向世界招聘优秀教师。
这些教师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他们把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带进香港各大学,并以自身高超的学术水平优秀素质从整体上提升了香港高等教育水准。
香港高等教育理念及启示◎吴巨慧申玮徐向阳李金林摘要:高等教育理念是当前社会与教育界热点话题。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高等教育也正努力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的成功发展道路,为推进内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也引发了内地高等教育发展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香港地区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一、香港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香港共有11所可以颁授学位的高等学校,其中9所是由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而政府授权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予以资助的有8所大学,其中除香港大学是成立于1911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外,其他如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于1972年,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于1991年,历史都不太长,其办学理念、模式主要参照借鉴于英国。
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高等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拨款委员会(UGC)组织专家对香港高等教育进行了多次研究、教学与管理的评估。
1994年,UGC根据研究评估改变了基于历史情况和学生人数的传统出资办学模式,构建了以绩效为本的出资模式。
2002年,UGC发表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蓝图(也称《宋达能报告》),其核心与重点内容是实施“角色划分”理念,即是由每所高等院校都对自身的功能和面向的市场进行定位,UGC引导不同高校向不同方向发展,鼓励深度合作、战略联盟,鼓励大学不要互相模仿,鼓励各院校形成自身的特色,并发挥出各自独特的作用,这一角色定位、分工、协作机制的执行非常严格规范,所有院校都必须严格遵守②。
基于UGC的规划,虽然香港各院校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定位,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定位于建设成为理工科的研究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定位于建设成为应用研究型大学。
香港高等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系统理念与特征。
走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UGC要求香港各高校要面向市场定位,并认为高校自身发展建设(如学科建设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必须接受社会的评判和市场的检验,以市场为评价和配置人才的主体。
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本文介绍了香港大学的概况,分析了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探讨了香港大学办学特色给予我们的启示。
要强化大学内部的质量管理与监控;强化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实施社会舆论监督。
标签:香港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办学特色;启示
香港的教育,既非纯粹的中国传统形式,也非纯正的英国模式。
它揉合吸收了中西古今文化,成为了一种中西合璧、独具特点的教育模式。
特别是近年来,香港高等教育不断探索、调整和改革,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和发展,因而,香港多所大学跻身于亚洲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行列。
香港大学就是这些一流大学中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分析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不仅对大陆高等教育及其管理有所启示,同时也加深了内地与港澳地区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一、香港大学概况
香港大学创建于1910年,前身是1887年创办的香港西医书院。
历经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香港大学已成为该地区水平最高、教学设备最完善的大学之一,凭借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在香港地区、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学校拥有建筑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以及商学院等10个学院,91个系(中心)。
还包括研究生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及其他不属任何学院的教研单位,如亚洲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的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而对应的拉丁文则为Sapientia Et Virtus,学校采用的是英语教学,尤其是在人文、法律、政治及生物与医学等学术领域,表现极为出色。
香港大学也是香港地区、亚洲区中最负盛名的学府之一。
二、香港大学的办学特色
1、问题导向学习式的教学
在教学模式上,香港大学采用的是问题导向学习式(Problem-Based Learning),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注重学生以下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注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多元交叉。
香港大学关注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其通识教育是学校的重要教育特色之一。
通识教育的开展使学生既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广泛的文化、艺术方面的认识;不仅通晓专业和管理经验,也了解国际贸易、人文和社会的诸多知识。
在香港这样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不断要求未来就业者具备过硬的技能水平,又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成为一名复合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性人才。
(2)注重心理素质和精神素养的整合。
香港大学的教授致力于不断推进大
学教育的育人之道,不但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注重教授外来先进文化的精髓,旨在培育具有传统文化理念、西方管理经验,又重视高尚道德情操养成的人才。
教授们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创造力,也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道路。
2、国际化的教学特色
国际化的环境和教学也是香港大学的特色之一。
建校之初,香港大学就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
现在学校45%的教师来自国外,学生则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港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因素涉及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的奖学金制度以及国际化的就业等各个方面。
一方面,香港大学师资力量具有相当高的国际化水准。
香港大学不论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面向世界范围招聘教师。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环境、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师把世界各地丰富的大学教育文化带入香港大学,并以较突出的学术水准提升了香港大学的教育和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香港地区英语教学基础较好,有利于不同教材、图书资料以及实验设施等各种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这也促进了香港大学与欧美大学在各方面的接轨和同步。
3、自主化的管理特色
香港的大学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普遍比较完善,学术自由受到高度重视,各大学也都拥有高度的自主权。
就香港大学来说,根据香港立法局通过的《香港大学条例》,其中规定校董会是大学最高权力组织,下辖校务委员会和教务委员会。
前者负责行政,财务、校舍管理及日常事务;后者负责大学的所有教学事宜。
校监为现任港督,校长为大学教学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由大学评议会聘任。
在内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方面,香港大学采取分级管理方式,即校院两级管理方式,其中采取的有效分权,也很好的解决了“管理幅度”的问题。
三、香港大学办学特色的几点启示
1、强化大学内部的质量管理与监控
香港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较为完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大学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以便更好地把握源头,从输入过程中调控和监管大学的有序运作。
内地高校可以学习和借鉴香港大学的内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具体到实际情况,各个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宏观质量要求转化成本校的教育目标或质量要求,从而依据本校合理定位来确立质量水准,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以过程评价或形成性评价不断监控教育质量,以总结性评价和成果评价为依托,保证输出的效果。
2、强化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
以香港大学为例,在其组织体系中,权力机构和执行机构是非常清楚地分开的。
虽然权力机构的组成人员中又包括了执行机构的成员,特别是其领导成员,但在权力机构的决策过程中,即便有执行机构领导成员的参与,也并不是一家说了算,而是采取大多数说了算的方式。
在这大多数中,又包括了平时受执行机构领导成员管辖的学校成员,甚至是学生群体。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权力机构的权威性、正确性,又有利于避免执行机构的我行我素。
3、实施社会舆论监督
内地高校要监督自身的办学质量,在传统监督方式以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借鉴香港大学关注大众传媒、新闻媒体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做法。
让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参与到大学办学、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
内地的大学可以着手建立民意调查网站,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并进一步核实数据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新型评估方式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