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试卷分析
- 格式:xlsx
- 大小:15.47 KB
- 文档页数:4
注:红色标注为重复考查知识点
一、2011年试卷整体特点
1.2011年试卷整体难度中等,较2010年题目难题比例略有下降。
2. 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并且较多问题涉及到了生活中的化学。
3. 学科间的综合,尤其是和物理的综合更加紧密。
4. 新颖的题目类型考验了观察能力和陷阱识别能力。
5. 承担区分度的题目,如25、30、32、33、35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6. 题型间的综合在卷中尤为突出,如30题推断,加入和实验题的元素;33题探究实验加入了以往综合实验中的气体流动原理;35在题目叙述上面加入了流程型元素化合物的叙述特点。
二、2012年试卷整体特点
1.2012年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和2011年试卷难度持平。
2.试卷知识点覆盖全面,化学与生活的考试分量略有下降,且呈分散的特点,在选择题第8题,第10题,填空的26(2),27(1),28(1)都有所涉及。
3. 新颖题目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更注重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表现为信息迁移题较多如24题,28(4),33题。
33题探究实验题注重对实验探究方法与思想的考查。
4. 承担区分度的题,推断题30题较易,又回归到文字推断,弱化计算,计算题35题难度降低,实验题偏难,32、33题不易得分。
5.失分点在18、22、23、24、25、28(4)、32、33题,偏重于学生思维层面的考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试卷分析中考试卷分析(一)一、试卷结构与特点**年的中考早已落下了帷幕,但引发的研究与反思却仍在继续。
今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
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去年没有变化。
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但是,细看局部,还是能发现一些明显变化的。
在分值比例的安排上,与去年相比,也有所调整:课内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十则》中的七则,分值由去年的10分上升到11分,课外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另外五则来考查的,由去年的5分降到了4分,考查的知识点由往年的单个实词释义变为一词多义现象的选择。
并且注重了理解性翻译的考查,如第11、12小题;第13、14、15小题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稍加解释即可,因此,文言的考查难度降低了,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
现代文的阅读还是28分,在字词与句子的理解考查上没有太多变化,但多了文体知识与作用的考查,使考查的面广了,更注重了语文基础能力的应用。
名著阅读,本次考的是安徒生的童话,要求结合具体的的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
这一点没有读过原著的学生或表达不够概括的学生就很难得到满分,也就是更关注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了。
作文依旧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突出人文文化和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纵观我省今年中考语文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强调经典的阅读与理解。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在总体结构、内容、形式上没有大的改变,但试题的古诗文默写部分都是非常经典的名句;课内文言部分由原来的10分上升到11分,而且试题都是对《论语》名句的体会与理解;名著阅读也指定了具体的范围,必须是安徒生的童话,否则就是0分;这一变化表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是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引起广大学生及教师的高度重视;第二,读书,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离开了读书与积累,语文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近五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考点对⽐⼆、试卷分析数学中考主要考察学⽣对基本⽅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较少偏、怪、难的题⽬,⼤多数题⽬都来源于课本或者课本⽴体的改编,解法都能从课本上找到影⼦。
因此解题的关键就是要回归课本,掌握典型例题、课后习题的规律及解法,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应⼿,沉着应对。
把2015-2019这五年的中考数学试卷进⾏分析我们可得到以下结论:1、试卷满分都是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题型的分布都是总共25道题,其中选择题10道(30分),填空题6道(18分),解答题9道(102分);3、试卷难度不⼤,基础题占有122分(82%),有难度拔⾼题占有28分(18%);4、代数部分考查分数⼤概是80~90分(),⼏何部分考查分数60~70分%);5、知识点的考查⽐较有规律,常规题型的变化不⼤三、题型探究1、代数部分(1)函数函数部分是代数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考查的对象主要是:⼀次函数、反⽐例函数、⼆次函数。
考查重点在于以下⼏点:函数解析式的求法,难度较低,熟悉待定系数法等⽅法即可;三种函数图像的基本性质的应⽤,难度中等;函数的实际应⽤,常出现在试卷难度最⼤的代数综合题、代⼏综合题中,分值在20-40分不等。
(2015)14.某⽔库的⽔位在5⼩时内持续上涨,初始的⽔位⾼度为6⽶,⽔位以每⼩时⽶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库的⽔位⾼度y ⽶与时间x ⼩时0≤x≤5的函数关系式为 . (2016?⼴州)⼀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地,他以平均80千⽶/⼩时的速度⽤了4个⼩时到达⼄地,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时.汽车的速度v 千⽶/⼩时与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是()A .v=320tB .v=C .v=20tD .v=(2016)若⼀次函数y=ax+b 的图象经过第⼀、⼆、四象限,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是成⽴的是() A .ab >0B .a ﹣b >0C .a 2+b >0 D .a+b >0(2017)关于的⼀元⼆次⽅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A.B.C. D.(2019)若点),1(1y A -,),2(2y B ,),3(3y C 在反⽐例函数xy 6=的图像上,则321,,y y y 的⼤⼩关系是()(A )123y y y << (B )312y y y << (C )231y y y << (D )321y y y << (2)不等式与⽅程不等式与⽅程的复习,要以基础为主,不要只研究难题,要注重过程以及⽅法的总结。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通用10篇)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1紧张而又充实的初一上半学期已经悄然度过,期中考试随之而来。
期中试卷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检阅的工具,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挥洒自信的舞台。
现将本次语文考试试卷做以下分析: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全卷共分3大块20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名著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知识。
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
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的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理解及名著阅读等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掌握情况。
试题较往年难度有所降低,词语解释由四个缩减为两个,句子翻译也选择了较短的句子,文章内容理解题也很基础。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共三篇,第一篇为课内现代文《风筝》,第二篇和第三篇为课外现代文。
和以往不同的是第二篇为文学性较强的现代文,第三篇为比较简单的说明。
三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四部分是作文,40分。
文题《我最想做的一件事》,要求学生写一篇能够叙事完整、抒发真情实感并且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二、考试情况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最基本的积累与运用,得分率较高。
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第2题古诗文默写和第4题成语意思理解得分较高。
这部分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题和第5题,第1题和往年相比取消了修改错别字,字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各增加一题,学生不能准确写出“啜”和“贮”二字。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1、2007年试卷特点(1)通过增加历史图片量,考查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选择题有6道题中都引入图片(第2题、7题、10题、12题、17题、20题),其中第2、10、17题引入的是单幅图,第7、12、20题引入的是双幅图。
(2)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具体的文字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的能力。
例如:22题材料题中给出四则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文学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并从中筛选出哪些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
23题通过三小道文字叙述题,让学生从中提取它们所反映的的重大历史事件:俄国的十月革命,八一南昌起义,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3)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25题给出美国的发展壮大简表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让学换角度思维设计表格美国发展壮大的过程,这又考查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6题给出欧美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对比年代尺表格,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进一步自已动手完成表格2、2008年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重要人物的重大贡献。
例如:试题涉及到的重要人物有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建国后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王进喜;有功勋卓著、品德高尚、用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周恩来总理;还有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改革英雄罗斯福。
(2)贴近现实,不避热点。
08年发生在国内的热点一是改革开放30周年,二是百年奥运会,还有一个就是周恩来庭辰110周年,还有另外一个当前社会重大问题即抗震救灾这一热点问题。
这四大热点问题,在中考试卷中涉及到了三大热点问题。
如第23题涉及改革开放30周年;选择题第8题,非选择题第21题涉及到奥运会。
第22题要学生写出周恩来的主要功绩。
(3)突出专题性。
例如:第24题以一系列国际会议为线索,考查国际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25题把中外思想家的重要理论及产生作用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考察。
(4)以知识为依托,联系河南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详解)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50分)。
A卷100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6个小题1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2分,包括文言文翻译4分,默写6分,A卷现代文12分,作文60分。
B卷50分,包括课外诗歌鉴赏4分,课外文言文1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18分,语言运用12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A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1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3分,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8分变为21分;A卷现代文阅读减少1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12分变为9分。
A卷第1题:(基础知识)字音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从考查的形式来看,2013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第2题:(基础知识)字形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
语句均选自教材,词语大都是“读一读,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
这些错别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3题:(基础知识)成语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考查材料主要来自教材和生活中容易误用的成语。
有以下几个易错点:搭配不当、望文生义、褒贬不当和错用对象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课内重点词语的积累,更要培养学生收集、积累课文和生活中的词语的习惯。
近几年绵阳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三台县潼川中学熊秀清绵阳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为命题依据,以当届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为命题范围,在考查学生高中数学学习所必需的初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数学评价标准1、数学评价标准的内容(1)充分体现《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2)既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结果与过程的测试,也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测试,还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测试.(3)命题力求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年龄、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程度的数学认知特点,不同的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全面、客观、准确地测评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2、确定数学评价标准的依据考试的目的和依据是:(1)为加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2)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提供依据;(3)为初中数学教学指引正确的方向,特别是引导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中对各个部分内容的要求,严格地执行课程标准,以《标准》为准绳进行教学.二、试卷状况1.试卷结构试卷采用闭卷书面笔试的方式命制,包括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题型”分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其中客观性试题分为选择题(卷Ⅰ)和填空题.试卷题目共25个,其中第19题设有两个相近的“小题”,目的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与探索时间.试题难度为:容易题占60%,中等题占30%,较难题占10%.试题的难易程度原则上按三种题型由易到难安排,总体难度设计为0.60~0.65.其中运动、变换、探索、开放等题目占了较大比例.各类题目在试卷中的位置、分值比例和解答要求如下表2.命题双向细目表2008年:代数78分,几何72分;2009年:代数71分,几何79分;2010年:代数84分,几何66分。
中考的历年试题分析与解析中考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一场重要考试。
通过分析和解析历年中考试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考的内容和命题特点,帮助同学们为中考做好准备。
一、语文试题分析与解析语文是中考的一门基础科目,试题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部分。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运用的重要题型。
历年试题中,常见的阅读材料包括新闻报道、故事小说、说明文等。
解题时,要注意细节把握、逻辑推理和文意理解。
2.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考查学生语言驾驭能力和上下文理解能力的题型。
历年试题中,完形填空的材料内容涉及生活常识、故事情节、社会现象等。
解题时,要善于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准确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3. 短文改错短文改错是考察学生对语法和词语用法的掌握能力的题型。
历年试题中,短文改错的内容主要涉及语法错误、词语搭配错误等。
解题时,要注意对语法规则和词义的理解,同时关注上下文的连贯性和修辞效果。
4. 写作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题型。
历年试题中,写作的形式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解题时,要注意文体特点和写作结构,合理组织语言和思路,明确中心论点,丰富论据。
二、数学试题分析与解析数学是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部分。
1. 选择题选择题是考查学生基本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的题型。
历年试题中,选择题的内容涵盖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如代数、几何、函数等。
解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和选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数学公式和方法。
2. 填空题填空题是考察学生计算和推理思维能力的题型。
历年试题中,填空题的内容常涉及算式计算、数学推理、几何图形等。
解题时,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推理过程的合理性,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3. 计算题计算题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的题型。
历年试题中,计算题的内容常涉及生活实际问题、商业问题、图表分析等。
中考试题反思一、中考数学近五年考点评析1、遵循课标,体现理念 五年来中考试题遵循课标,整体较平和,试题注重考查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注重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层次分明,难度适中。
2、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如2015年测树高,2016年求国旗上升时间,2017年海监船航行救援等,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思想,体验活动五年来中考题在考查数学规律、数学技能的同时,更突出考查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
4、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中考试题几年来起点低,常规题型占主体,梯形、反比例函数减少,圆与方程比重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运动性、应用性问题等成为亮点。
二、试卷结构 2012年以来,我省中招数学考试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类型,共23道题(八七八结构),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闭卷笔试形式.题型及所占分值为: 第一大题:选择题(1—8)共24分; 第二大题:填空题(9-15)共21分;第三大题:解答题(16-23)8小题共75分(其中:第16题8分,第17、18、19、20小题每题9分,第21、22小题每题10分,第23小题11分).但2017年选择题改为10道,填空题改为5道,分值不变.三、试题比例1、从各能力层次上看,了解约占10%,理解约占20%,掌握约占60%,灵活运用约占10%,分值分别为:12分、24分、72分、12分,总体上易中难所占比例为7:2:12、从各知识板块上看,数与代数约38%(46分),几何与图形约占49%(59分),统计与概率约占13%(15分),其中函数占30分以上,图形变化占20分以上。
3、从学段上看,六年级知识占10%,七年级知识约占10%,八年级约占30%,九年级占5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数与代数45分占37.5%48分占40%44分占36.7%45分占37.5%48分占40%空间与图形49分占40.8%46分占38.3%50分占41。
中考试卷分析报告一等奖引言中考试卷分析是对近年来中考试卷的内容、难度、命题角度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试卷的仔细分析,可以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以提高中考成绩和教学质量。
本篇报告就中考试卷分析的一等奖进行详细论述,并提供具体的分析内容和结论。
一、语文试卷分析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涵盖了不同题型,例如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阅读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题目较为灵活,要求学生考虑全面。
•从命题角度来看,试卷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文•作文题材广泛,涵盖人文、社会、科技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试卷对作文的评分标准明确,重视思想性、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数学试卷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分为常规选择题和逻辑推理题两大类,题目涉及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推理逻辑的训练。
•命题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解答题•解答题分为计算题和证明题两种类型。
计算题目的难度适中,注重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思维能力。
证明题目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证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命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能给出详细的解决步骤和解释。
三、英语试卷分析1. 听力理解•听力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对日常英语表达的理解。
题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听力材料语速适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命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快速获取听力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对语境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内容涵盖生活、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题目灵活多样,包含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题型。
•命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关键信息,理解文章整体内容。
中考试题反思一、中考数学近五年考点评析1、遵循课标,体现理念五年来中考试题遵循课标,整体较平和,试题注重考查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注重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层次分明,难度适中。
2、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2015 年测树高, 2016 年求国旗上升时间, 2017 年海监船航行救援等,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思想,体验活动五年来中考题在考查数学规律、数学技能的同时,更突出考查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
4、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中考试题几年来起点低,常规题型占主体,梯形、反比例函数减少,圆与方程比重加大,探究性、开放性、运动性、应用性问题等成为亮点。
二、试卷结构2012 年以来,我省中招数学考试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类型,共 23 道题(八七八结构),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闭卷笔试形式 .题型及所占分值为 :第一大题:选择题 (1-8)共 24 分;第二大题:填空题 (9-15)共 21 分;第三大题:解答题 (16-23)8 小题共 75 分(其中 :第 16 题 8 分,第 17、18、19、20小题每题 9 分,第 21、 22 小题每题 10 分,第 23 小题 11 分) .但2017 年选择题改为 10 道,填空题改为 5 道,分值不变。
三、试题比例1、从各能力层次上看,了解约占10%,理解约占 20%,掌握约占 60%,灵活运用约占10%,分值分别为: 12 分、 24 分、 72 分、 12 分,总体上易中难所占比例为7:2:12、从各知识板块上看,数与代数约 38%(46 分),几何与图形约占 49%(59 分),统计与概率约占 13%(15 分),其中函数占 30 分以上,图形变化占 20 分以上。
3、从学段上看,六年级知识占10%,七年级知识约占10%,八年级约占 30%,九年级占50%。
近三年新疆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引言本文对近三年新疆地区中考物理试卷的题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这些试卷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新疆中考物理试卷的题型分布、知识点覆盖以及难易程度的变化。
题型分布近三年新疆中考物理试卷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占比较高,约占试卷总题数的70%以上。
选择题是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常见的形式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在选项设计上,试卷会采用较好的干扰项,旨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填空题相对较少,通常涉及计算或概念的应用。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公式和概念,并能够准确地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通常比较开放,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展现其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实验题是比较新颖的题型,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实验现象和材料,要求学生根据给定条件进行设计和分析。
知识点覆盖新疆中考物理试卷涵盖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知识点。
主要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方面的内容。
力学方面的知识点包括运动、力、能等,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电磁学方面的知识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磁感应等,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和电磁现象的理论解释。
光学方面的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等,要求学生理解光的行为和光学器件的原理。
热学方面的知识点包括热传递、热膨胀、热力学等,要求学生理解热现象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难易程度变化近三年新疆中考物理试卷的难易程度整体上保持稳定。
试题难度以中等为主,既有基础题目,也有一些较难的拓展题目。
在选择题方面,新疆中考物理试卷的选项设定较为巧妙,很多题目会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
同时,也有一些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题目。
填空题设计上,涉及到了对公式的运用和基本概念的掌握。
简答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需要对概念的理解和逻辑的表达。
近4年河南中考试卷分年份题号1 2 3 4 5 6 7 8 9101120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科学计数法垂直、对顶角、邻补角整式的乘方随机事件;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概率视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段函数实数的计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0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视图科学计数法(大数“亿”)平行线(、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不等式组解集的数轴表示加权平均数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规律题(点平移后求坐标)实数的计算A型相似三角形求线段长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小综合题121314151617181920 二次函数的性质随机事件与概率阴影面积(扇形面积、菱形、全等三角形、旋转折叠(矩形、角平分线、方程思想、分类讨论)计算题、分式的化简求值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应用题(条形图、扇形图、样本估计总体)以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为背景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求潜艇下潜深度)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面积)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随机事件与概率阴影面积(扇形面积、直角三角形)折叠(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分类讨论)计算题、分式的化简求值复合题(证三角形全等,圆、中位线)特殊四边形的计算(菱形的计算)统计类应用题(条形图、扇形图、样本估计总体)以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为背景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大树的高度)21方程组、一次函数、最优方 一次函数、方程组、最优方 案(分类讨论) 案(函数图像、分类讨论)圆的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 运动型探究题,三角形中位 2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 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正方形 的性质线、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 、旋转二次函数综合探究题,一次二次函数综合探究题,一次 23函数二次函数与轴对称、相 似结合 函数二次函数与三角形正方 形(面积、周长)结合试卷分析2016有理数中的相反数科学计数法视图整式的乘方反比例函数求k值(面积不变性)A型相似三角形求线段长平均数、方差的应用规律题(菱形旋转后求坐标)实数的计算平行四边形、垂直、求角度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017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科学计数法(大数“万亿”)视图分式方程求一组数据众数、中位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菱形的判定概率以转盘为背景点平移后求坐标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实数的计算随机事件与概率二次函数的性质阴影面积(扇形面积、等边三角形)折叠(直角三角形、相似、分类讨论)计算题、分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统计类应用题(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表、样本估计总体)以健步走步数为背景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比例线段、菱形性质)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求旗杆的高度)方程组、一次函数、最优方案求不等式组解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数形结合求图形面积折叠(直角三角形、相似、分类讨论)计算题:整式的化简、求值统计类应用题(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以学生每月零花钱数额为背景圆(切线性质、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方位角问题)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函数的表示、图像、性质、方程组、一次函数、最优方案关系(分类讨论)探究题:三角形全等、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点的坐标运动型探究题,三角形全等,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三角形中位线、圆二次函数综合探究题,一次二次函数综合探究题,一次函数函数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新定义、旋转结合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