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4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20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一、判断题1、某铜矿床矿石Cu平均品位1%,矿石中Pb含量达到0.2%,Zn含量达到了0.4%,则铅锌可称为该铜矿床的——A:共生矿产;B:伴生矿产;C:属于共生矿产的一部分;D:因为不够品位,所以既不能称共生矿产也不能称伴生矿产。
2、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3、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B:111b、121b、122b和2M11、2M21、2M22;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2M11、2M21、2M22和2S11、2S21、2S22。
4、河流(水系)重砂测量法采样点的布置,一般是依照下述原则———A:只需采集小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B:只需采集大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C:大河密,小河稀,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D: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5、从已探明储量看,我国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到第三位,并占世界基础储量的15%以上的优势矿产是——A:铁、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及磷等;B: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及石墨等; C: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及银等;D:铬铁矿、Pb族金属、钾盐、天然碱、金刚石。
6、地质测量法在有些自然景观条件下效果是不佳的,或者是难以应用的——A:高寒山区和干旱戈壁区; B:干旱戈壁和森林地区;C:森林地区和厚覆盖平原区; D:厚覆盖平原和亚热带农作物区。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20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矿产勘查试题第一篇:矿产勘查试题1.何为矿产资源?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其产出形式.质量.数量可作为当前或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所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物质。
2.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包括了几个要点?矿产勘查是指对矿床的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3.矿产勘查的双重性是什么?,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双重性质。
4.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五多五少,一不均:总量大,人均少;大宗矿产储量不足;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矿床规模中小多,大型、超大型少;矿产分布不均衡。
5.矿产勘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地位:基础产业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作用:矿产勘查获得的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基本食粮,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6.解决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办法有哪些?加强对传统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力度,对新领域.新深度.新用途和新工艺的矿产资源进行发现.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7.矿产勘查学包括哪几部分?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
8.矿产勘查学的四个研究方法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1>地质观察研究法。
特点:a.最基本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b.对矿产勘查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2>勘察统计分析法。
特点:a.要有大量的数据资料。
b.数据的分析必须与地质现象地质体相联系。
c.分析方法和解决研究问题相对应。
d.统计分析结果的合理应用。
3>勘察模型类比法。
特点:a.确定类比的项目。
b.类比的相似性的确定。
c.被类比对象特殊性的研究。
4>技术经济评价法。
特点:a.技术经济评价要贯穿在矿产勘查的始终。
b.技术经济评价是矿产开发的前提。
9.矿产勘查基本原则的核心是什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面研究,综合评价,经济合理。
精品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
装。
订。
线。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矿产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A)注意:本试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适用于08矿山地质1、2、3班级、08金属矿地质与勘查1、2班级,共需印制243份。
1、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有 、 、 、 等四种方法。
2、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有: 、 、 、、 。
3、目前国内外对金属、非金属矿床勘查中大量采用的勘查技术手段仍然是 、 ,一般称之为探矿工程。
4、矿体地质以矿体为研究对象,一般包括矿体的 、 、 、 、 等方面特点的变化情况,以及控制这些变化的地质要素。
5、目前所采用的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形式有 、 、、 四种。
1、矿产勘查:2、查明资源:3、物性异常:4、成矿预测:5、勘查工程间距:6、边界品位:1、简述矿床成因类型:2、简述矿体形态的基本类型:3、简述勘察工程系统总体布置形式: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5分,共30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精品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
装。
订。
线。
4、简述露头及坑探工程中的采样的方法种类:四、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第一题9分,共9分。
五、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第一题9分,共9分。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 第二学期《矿产资源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 普查 、 详查、 勘探 4个阶段。
划分勘查阶段是为了避免在地质依据不足或任务不明的情况下进行盲目开发所造成的重大损失,是遵循“循序渐进、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到深部”的技术原则。
2、矿产勘查的特点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各种决策,其基本理论基础包括地质基础、 数学基础、 经济基础及 技术基础四个基本方面。
3、根据1999年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矿产勘查可行性评价据其目的、任务可分为概略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和 可行性研究 三个阶段。
4、找矿标志按照其成因分类可分为 地质标志、 地球化学标志、 地球物理标志、 生物标志 和人工标志五类;按其与矿化的联系可分为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两类。
5、矿产勘查中常用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打块法、刻槽法、岩心采样、岩屑采样、 剥层法采样和全巷法。
二、名词解释(20分,5×4) 1、成矿规律:矿床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与各种地质特征的关系。
2、成矿模式: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矿化作用、随时间变化显示的各类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机理等矿床成因要素进行的概括、描述和解释,是某类矿床共性的表达方式。
3、地质编录:在找矿工作中,通过对工程揭露的各种地质现象,采样分析鉴定的成果及综合研究成果,直观地,正确地,系统地用文字、图片表示、秒回下来,这些工作就叫地质编录。
4、矿产工业指标:是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产质量的开采条件所提出的标准要求,也就是评定矿床工业价值、圈定工业矿体和估算工业矿产资源储量所遵循的标准。
5、地质调查:指一切以地质现象(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地貌等)为对象,以地质学及其相关科学为指导,以观察研究为基础的调查工作。
三、简答题(30分,3×10)1、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将查明矿产资源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20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 × )8.地球物理测量的对象必须具备与围岩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别,且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规模。
(√ )9.穿脉指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 × )10.勘探工程布置形式,是依据工程种类确定的。
( × )11.勘探线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 × )12.灵活布置工程也是一种勘探工程布置形式。
(√ )13.矿床勘探类型是根据自然类型和成因类型划分的。
( × )14.矿产取样是研究矿产质量的主要方法。
(√ )15.穿脉编录通常画两壁一底展开图。
( × )16.勘探工程中的主要采样方法有刻槽法、方格法、拣块法、全巷法、剥层法和打眼法。
(√ )17.普通分析的分析项目最多,样品数量最少。
( × )18.样品长度又称采样长度,是指整个工程中沿取样线刻取的总长度。
( × )19.我国以往固体矿产储量分类是根据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两类。
(√ )20.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地质图和矿体纵投影图都是断面法储量计算图纸。
(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成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称为( C )。
A.矿产预测学B.矿床学C.矿产勘查学D.经济地质学2.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审是矿产勘查工作的( B )。
A.基本方法B.基本程序C.基本原则D.基本阶段3.在各种勘查技术方法中,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方法是( A ),它是合理选择应用其它技术方法的基础,也是其它技术方法成果推断解释的基础。
A.地质测量法 B.地球化学方法 C.地球物理方法 D. 遥感遥测法4.重砂测量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 C )。
A.金属矿物B.非金属矿物C.重砂矿物D.蚀变矿物5.探槽深度一般不超过( B )米。
A. 2~3B.3~5C.5~10D.1~26.矿产普查阶段很少采用的勘查技术方法是( D )。
A.地质测量B.航空物探测量C.重砂测量D.探矿工程E.水系沉积物测量7.对厚度不大陡倾斜的脉状、似层状矿床,•一般用来追索和圈定矿体的勘探工程布置型式为( A )。
A.勘探线B.勘探网C.水平勘探D.灵活布置工程8.勘查工程间距又称勘查工程网密度,是指每个截穿矿体的勘查工程所控制的( C )。
A.沿矿体走向的距离B.沿矿体倾斜的距离C.矿体面积D.矿体体积9.斜孔是钻孔与铅垂线成一定夹角钻进,一般适用于产状为( C )的矿体和岩石。
A .15°~30° B.30°~45° C.45°~60° D.60°~75°10.岩心钻探采样,具体是用( D )。
A.浅坑法B. 刻线法C. 剥层法D. 劈心法11.刻槽法样槽的断面形状常用( A )。
A.矩形B.梯形C.正方形D.三角形12.布置样槽的原则是使其延长方向沿着矿石质量变化最大,常常是( A )的方向布置。
A.矿体厚度B.矿体走向C.矿体倾向D.矿体倾斜13.中国曾将矿产储量(资源)分为:( A )。
A.储量A、B、C、D四级,资源E、F、G三级;B.储量A、B、C1和C2四级,以及预测资源P1、P2、P3三级;14.编码为(331)的资源量,其地质可靠程度为:( A )。
A. 探明的B. 控制的C. 推断的D. 预测的15.最低工业米百分值简称米百分值或米百分率,也表作米克/吨值。
它只用于圈定( A )的矿体时使用。
A. 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大于最低工业品位B. 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大于最低工业品位C. 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小于最低工业品位D. 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小于最低工业品位16.物理取样又称( B )。
A.岩矿鉴定取样B.技术取样C.加工技术取样D. 工艺取样17.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编码为( D )。
A. (2M23)B.(111b)C.(123b)D.(122b)18.( C )是矿产勘查最基本图件之一,可用于资源/储量估算,是垂直断面法资源/储量估算的必要图件,也是编制其它综合图件的依据。
A.矿体纵投影图B.中段地质平面图C.勘探线剖面图D.矿体底(或顶)板等高线图19.工业品位是工业上对可采矿段所要求的( B )。
A.最低品位B.最低平均品位C.最高品位D.平均品位20.资源/储量估算体积计算必须据相邻两断面矿体面积形态和相对面积差的大小来分别选择不同公式进行,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相对面积差小于40%时,选用( A )公式。
A. 梯形体积B. 截锥体积C. 锥形公式D. 楔形公式四、简述题 (共20分)1. 样品加工的必要性(5分)答:采集的化学样品是为化验分析作准备的,其原始重量较大,多达数公斤至数十公斤,颗粒也较大且不等粒(2分),而分析实验室所需的样品重量,一般只要50~200g,颗粒直径要小于0.1mm。
因此,实验分析之前必须进行破碎和缩减。
(3分)2.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的区别。
(5分)答: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而最低工业品位则是区分工业矿体与非工业矿体的分界品位。
(2分)边界品位是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而最低工业品位则是是指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估算的既定块段中,有工业意义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
(3分)3.说明传统储量估算的方法基本原则和特点(10分)鉴于自然界绝大多数矿体的形状都是复杂的,在目前勘查技术条件下,要想很准确地确定矿体的形状和体积,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各种传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把形状复杂的矿体描绘成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简单几何形体,并将矿化复杂状态变为在影响范围内的均匀化状态,以便采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计算其体积和储量。
(4分)传统法的显著优点在于简便易于掌握。
特别当工程数很少,只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概略估算时,或勘查初级阶段对储量精度要求不甚高时,采用此法是可行的,且非常方便灵活;(3分)这种方法的致命缺点是可靠性差,其结果常出现不可预测的误差,特别是当矿体形态和矿化复杂、工程控制不是特别密集时,想用传统几何法计算得到高精度的储量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当矿体形态简单或品位变化不大或工程数很多且控制程度相当高时,该法也是可行的。
(3分)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钻孔某回次孔深171.3m,残余进尺0.21m,取得岩心上部(云母片岩)长1.7m,下部(黑云母花岗岩)长2.3m;已知上回次孔深167m,残余进尺0.1m。
试求黑云母花岗岩在孔中出露深度。
答:据题意可知,上回次孔深H1=167m;本回次孔深H2=171.3m;换层处上段岩心长m1=1.7m;换层处下段岩心长m2=2.3m;上一回次残留进尺S1=0.1m;本回次的残留进尺S2=0.21m。
1)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4分)%进尺余进尺+上次孔底残余本次进尺-本次井底残本次提取岩心长回次采取率100⨯= %47.951001.021.0)1673.171(3.27.1=⨯-+=%+-回次采取率 2)换层孔深计算(6分)当有残留岩心时,换层深度H 按下式计算,nm S H H 222--= 或 n m S H H 111+-= 68.1689547.03.221.03.171=--=H 或 68.1689547.07.11.0167=+-=H2.有三条平行的勘探线剖面,各剖面所圈定的矿体面积为一四边形,面积依次为S 1: 5000m 2,S 2: 3200m 2,S 3: 0m 2。
勘探网度为60×30米,矿石体重4t/m 3。
求矿体的矿石储量。
答:据题意可知,各剖面所圈定的矿体面积形状相似,其相对面积差〔(S1-S2)/S1〕=(5000-3200)/5000〕=0.36,小于40%,两剖面间用梯形体积公式,即)(221S S L V +==)32005000(260+=246000 m 3(4分) 因S3为0m 2,两剖面间用楔形体积公式,即22S L V =3200260⨯==96000 m 3 (4分)矿体的矿石储量为:(246000+96000 )×4=1368000t (2分)注:选择锥形体积公式亦可,即23S L V =3200360⨯==64000 m 3 (4分)矿体的矿石储量为:(246000+64000 )×4=1240000t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