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方案选择及常用材料共4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40
骨折内固定方案及选择原则01 骨折内固定方案及选择原则从早期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保护血供,早期锻炼”,发展到如今的“可接受的复位,有效固定,保护血供,早期安全康复训练”,AO原则的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对骨折稳定性的认识方面。
骨折的绝对稳定和相对稳定决定着骨折不同的愈合方式,同时也使AO的固定原则发生了从“坚强固定”到“有效固定”的革新,随之而来的则是内固定物的发展、手术方式的创新。
骨折固定方式:包括:绝对稳定(固定)和相对稳定(固定)•绝对稳定:骨折断端间无相对活动。
•相对稳定:骨折断端间存在不干扰骨折愈合的相对活动。
•不稳定:存在影响骨折愈合的错动。
简单骨折,细胞承受不了太多的应变,必须给它绝对稳定,一旦绝对稳定以后,细胞就直接长了。
即破骨细胞在前,成骨细胞在后,直接一个骨形成单位就过去了。
不需要经过纤维组织,因为很稳定。
复杂骨折的微动比较大,10%血肿出来,肉芽形成,将它稳定起来,稳定性达到了10%以内后,软骨细胞就存活了,接着就出现软骨痂,软骨痂对骨折的固定作用肯定比血肿肉芽还强,可能对骨折的稳定就达到了2%以内,骨细胞就存活了,硬骨痂就出现了。
过程即,血肿→肉芽→骨痂→硬骨痂。
02 临床常用的螺钉种类螺钉的命名:•应用部位(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特点(自攻螺钉、自钻螺钉)•螺钉设计(如空心钉、锁定钉)•直径(如4.5mm螺钉)•功能或机制(钢板螺钉、拉力螺钉、位置螺钉、交锁钉、锚钉、推拉螺钉、复位螺钉、阻挡钉)皮质骨与松质骨螺钉: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32mm螺纹)松质骨螺钉(16mm螺纹)自攻与自钻螺钉:与骨皮质螺钉的大小相同,其尖端设计成一小凹槽,利于骨屑清除。
受设计结构的影响,其抗拔出的力量较弱。
最好用作外固定针。
普通螺钉自攻型螺钉自钻型螺钉用于外固定支架的自钻斯氏钉空心钉:对固定小骨折块,其理想的临时固定位置应该与最终固定的位置相同。
与普通拉力螺钉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用空心钻沿导针钻孔。
骨折常用内固定材料选择原则,超详细!骨折内固定术是指当发生骨折时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
创伤骨科两大法宝,钢板和髓内钉。
作为骨科医师进行骨固定手术提供的一种手段,在骨折处理和重建外科中颇具帮助。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骨折内固定方案、选择原则与常用内固定材料。
骨折内固定方案及选择原则骨折治疗AO原则(经典)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保障骨折端血运早期功能锻炼通过骨折块间加压而达到绝对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坚强固定,使骨折一期愈合。
BO原则(现代)现代骨折治疗的观念由机械力学向生物学方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即从解剖复位、坚强固定、骨折一期愈合的力学固定方式(AO)演变为间接复位、弹性固定、间接愈合的生物学固定方式(BO)。
必须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和骨的血运,固定可靠而无加压。
骨折固定稳定性绝对稳定拉力螺钉/ 钢板加压钢板相对稳定髓内钉外固定桥接钢板骨今中外常用内固定材料一、金属接骨钢板类按生物力学特性分类1.张力带钢板:偏心负荷骨的固定原则,接骨板必须放在张力侧,对侧骨皮质必须能抵抗压力2.加压钢板:把螺钉拧入斜坡锁扣中进行,属于球形滑移原理。
但是加压会使得钢板与骨之间的压力过大,有时会影响骨的愈合,因此又发明了点接触的加压钢板Limited compression plate,即我们常说的LCP。
想要加压,打孔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钻孔需要靠近锁孔的一边(上),而位于中间位置钻孔则不会有断端加压的效果(下),断端加压的效果大约也只能加压1mm左右。
普通加压钢板:为直型普通型中螺丝孔为一长斜形造形,在旋转螺丝钉进入骨质时,可收紧骨端,对骨折端形成一压力,称加压钢板。
多孔加压直形钢板:同单孔加压钢板,其为多个加压孔,不心考虑使用唯一的加压孔施行加压。
但加压作用仅为上下各一个孔起作用。
限制接触形加压钢板:系直形钢板系统,其底部为不平之结构,使用时可避免对骨质的压迫,为限制接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