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继电器(接触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继电器(接触器)触头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刘兴全摘要:介绍继电器触头的构造及材料,分析继电器触头常见故障及原因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继电器 接触器 触头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刘兴全,沈阳铁路局,110001辽宁省沈阳市收稿日期:1998-09-041 概述担负着铁路运输牵引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及供给铁路运输生产供电的供电系统中,大量使用继电器(接触器)。
它的种类多、用途广、功能全,既适用于近距离、又适用于远距离的接通与断开;它既适用交、直流控制电路,也可用于作传递信息的中间元件,当输入量达到预先整定和需要动作值时,继电器即动作,和原来输出量相反,而发出指令。
铁路内燃、电力机车及供电系统中,按使用范围分保护、控制、信号继电器;按用途分电流、电压、中间、时间、温度、热、同步、光照等继电器,重合闸装置及各种用途的接触器。
控制线圈可分交流和直流继电器(接触器)。
因用途广泛,使用中易发生故障,故如何分析常见故障原因,进行处理,对于保证供电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2 继电器触头的构造及材料继电器(接触器)的触头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及其它部件。
其触头做成双断点桥形和单断点簧片式两种,各种接触对、触点形状,有圆锥面对平面、圆锥面对平面滚动、球面对平面、球面对锥突网纹状面、球面对平面滚动等等,它直接构成继电器(接触器)的输出。
继电器触点的材料,过去多用纯银制造,由于工业不断发展,新材料不断产生,加工工艺不断改变,现采用银镍、银镁及带银层的复合材料等,用银基合金材料制成的触头,它具有接触电阻小,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气化物也有很好的导电性,在使用过程中还会还原银,它不需很大的接触压力,就能保证触点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3 继电器触头常见故障3 1 触头接触不紧密、不牢固继电器(接触器)因长时间使用,触头表面不洁净、氧化及电弧烧蚀造成缺陷,凹凸及毛刺等,使动、静触头接触不牢,不密贴,电阻增大,出现触头温度升高,接触面变成点接触,发展到严重时不导通。
接触器的继电器在吸合或分断时火花太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火花太大,不仅会导致触头磨损过快,缩短电器使用寿命,还会造成触头粘连故障,对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和控制系统也会产生干扰,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抑制。
最常见的消火花方法有:1、采用RC回路在线圈两端并接RC串联回路,将线圈中的磁能转换为电容C的电能,并通过电阻及、电容C和线圈本身的阻抗消耗掉。
电阻R的阻值可取50~200Ω、1~2W,线圈功率越大,取阻值越小,瓦数越大;电容C的容量可取0.047~2μF,耐压大于线圈额定电压,线圈功率越大,取电容量越大。
电阻R和电容C元件的参数值通常可由试验来确定。
2、采用二极管在线圈两端并联一只二极管VD,二极管的方向应当是接触器接通时电流不通过它。
这样,当触头断开时,由于放电电流方向而将磁消耗在二极管内阻和线圈的阻抗中。
二极管VD可选择耐压大于线圈的额定电压Z、正向电流大于E /R(R为线圈的直流电阻)的任何二极管,如1N4004(1A/400V)或1N4004(1A/700V)3、采用压敏电阻在线圈两端并接压敏电阻RV。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阻值对外加电压很敏感,外加电压增大时,其阻值减小,外加电压越大,阻值下降越显著。
当线圈工作时,加在RV两端的电压为线圈的工作电压,RV 阻值极大。
当线圈断开时,RV两端的电压剧增,其阻值剧减,于是就抑制了浪涌电压的产生,避免了触头火花。
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牢靠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触头接触不牢靠会使动静触头间接触电阻增大,导致接触面温度过高,使面接触变成点接触,甚至出现不导通现象。
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1)触头上有油污、花毛、异物。
(2)长期使用,触头表面氧化。
(3)电弧烧蚀造成缺陷、毛刺或形成金属屑颗粒等。
(4)运动部分有卡阻现象。
处理方法有:(1)对于触头上的油污、花毛或异物,可以用棉布蘸酒精或汽油擦洗即可。
(2)如果是银或银基合金触头,其接触表面生成氧化层或在电弧作用下形成轻微烧伤及发黑时,一般不影响工作,.可用酒精和汽油或四氯化碳溶液擦洗。
电磁继电器加电不导通的原因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路的开闭。
然而,有时我们会遇到电磁继电器加电后却无法导通的情况。
本文将从几个可能的原因来详细探讨电磁继电器加电不导通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接触不良电磁继电器的导通依赖于触点之间的接触。
如果接触不良,导通就无法实现。
接触不良可能由触点氧化、磨损或污染等原因引起。
解决方法包括:1. 清洁触点: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或棉签蘸取酒精擦拭触点表面,确保表面干燥后重新安装;2. 研磨触点:使用微细砂纸或研磨片轻轻打磨触点表面,去除氧化物或磨损层;3. 更换触点:如果清洁或研磨无效,需要更换新的触点。
二、线圈电压不足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是导通的关键部件,需要足够的电压来激励。
如果线圈电压不足,电磁继电器将无法工作。
解决方法包括:1. 检查电源电压:使用万用表或电压表检测电源电压,确保其达到电磁继电器所需的额定电压;2. 检查线路接线:检查线路接线是否正确,如有松脱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及时修复,确保线路畅通。
三、线圈故障线圈故障可能导致电磁继电器无法导通。
线圈故障通常包括线圈短路或断路。
解决方法包括:1. 检查线圈:使用万用表或欧姆表检测线圈的电阻值。
如果电阻值为零或无穷大,说明线圈存在短路或断路问题,需要更换新的线圈。
四、过载保护部分电磁继电器设计了过载保护功能,当负载过大时会自动切断导通。
解决方法包括:1. 检查负载:检查所连接负载的功率是否超过电磁继电器的额定功率,如果超过,应更换合适的继电器或增加附加的继电器进行分流。
综上所述,电磁继电器加电不导通的原因主要包括接触不良、线圈电压不足、线圈故障和过载保护。
我们可以通过清洁、研磨触点、检查电源电压、线路接线、检查线圈电阻、更换线圈或更换合适的继电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接触器的继电器在吸合或分断时火花太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火花太大,不仅会导致触头磨损过快,缩短电器使用寿命,还会造成触头粘连故障,对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和控制系统也会产生干扰,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抑制。
最常见的消火花方法有:1、采用RC回路在线圈两端并接RC串联回路,将线圈中的磁能转换为电容C的电能,并通过电阻及、电容C和线圈本身的阻抗消耗掉。
电阻R的阻值可取50~200Ω、1~2W,线圈功率越大,取阻值越小,瓦数越大;电容C的容量可取0.047~2μF,耐压大于线圈额定电压,线圈功率越大,取电容量越大。
电阻R和电容C元件的参数值通常可由试验来确定。
2、采用二极管在线圈两端并联一只二极管VD,二极管的方向应当是接触器接通时电流不通过它。
这样,当触头断开时,由于放电电流方向而将磁消耗在二极管内阻和线圈的阻抗中。
二极管VD可选择耐压大于线圈的额定电压Z、正向电流大于E/R(R为线圈的直流电阻)的任何二极管,如1N4004(1A/400V)或1N4004(1A/700V)3、采用压敏电阻在线圈两端并接压敏电阻RV。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阻值对外加电压很敏感,外加电压增大时,其阻值减小,外加电压越大,阻值下降越显著。
当线圈工作时,加在RV两端的电压为线圈的工作电压,RV阻值极大。
当线圈断开时,RV两端的电压剧增,其阻值剧减,于是就抑制了浪涌电压的产生,避免了触头火花。
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牢靠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触头接触不牢靠会使动静触头间接触电阻增大,导致接触面温度过高,使面接触变成点接触,甚至出现不导通现象。
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1)触头上有油污、花毛、异物。
(2)长期使用,触头表面氧化。
(3)电弧烧蚀造成缺陷、毛刺或形成金属屑颗粒等。
(4)运动部分有卡阻现象。
处理方法有:(1)对于触头上的油污、花毛或异物,可以用棉布蘸酒精或汽油擦洗即可。
(2)如果是银或银基合金触头,其接触表面生成氧化层或在电弧作用下形成轻微烧伤及发黑时,一般不影响工作,.可用酒精和汽油或四氯化碳溶液擦洗。
浅议电解铝多功能天车机组的常见电气故障及排除措施摘要: 铝电解生产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已进入了多点进电大型预焙槽的发展阶段而且提高了其自动化的程度。
多功能天车的机械化程度有着明显的提升,而且其功能和技术也更加先进。
多功能天车运行的稳定性更高,铝电解车间生产过程中对多功能天车的依赖程度也明显的提升。
因此,多功能天车的运行率对铝电解生产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要确保多功能天车能够有效的运行。
关键词:多功能天车;故障;措施;1.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及排除策略1.1固定触点烧结产生原因:电源电压过低,导致磁力过小,启动后铁芯不紧,活动触点的接触压力不足,静触头弯曲,接触不良,接触点严重烧毁,长期使用,行程过小。
排除策略;接触器的接触状态应调整,固定触点的表面不干净或电枢不光滑,导致三个触点之间的触点不同。
接触表面是否被电弧燃烧,接触表面应经常清洁,电枢表面应调整在同一平面上,当至少一对触点刚接触时,其他两对触点和相应的静态触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0.5mm。
拧紧连接螺丝,轴和孔之间的间隙是否太大,有必要时接触器必须及时更换[1]。
1.2.接触器工作时声响不正常产生原因;在正常操作期间,电源电压过低,或者接触压力过小,造成接触器发出类似于变压器的声音。
排除策略;电源电压过低,检查电源,恢复正常电压,接触压力低,接触压力应调整,例如可调或可更换的弹簧片,静触头应用纸板填充,定子和定子铁芯的磁极表面应歪斜,首先,应清除芯滑动件和端面上的污垢,或调整芯以确保极面紧密配合,并且e芯中的极面之间的间隙应小于0.2mm。
重新调整磁极之间的间隙,然后松开将磁铁,将销钉固定到位。
销轴和轴孔磨损,配合间隙太大,应更换接触器,线圈过载,此时,应切断电源,拆下芯末端,或调整(减小)芯间隙[2]。
1.3.接触器动作不灵活,反应迟产生原因:电枢和电磁扼流圈之间的距离过大,运动部件被卡住以及接触器本身的倾斜度过大。
通常不允许在纸板垫高于500um的情况下使用静电芯,以减少静电触点与动电触点之间的初始间隙,清除被卡住的物体并调整安装位置。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吕俊霞【摘要】AC contactor is the most common application of a kind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power system. The AC contactor common faults, the fault cause and the specific methods removing the faults are analyzed, including contactor inadequate suction, coil overheat or burn out, interphase short circuit and abnormal arcing etc..% 交流接触器是电力系统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电器。
分析了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产生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故障的具体方法,主要涉及接触器吸力不足、线圈过热或烧坏、相间短路、灭弧装置不正常灭弧等。
【期刊名称】《电气传动自动化》【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故障;吸合;触头;熔焊【作者】吕俊霞【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河南南阳47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5721 引言接触器是电力系统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电器。
它作为执行元件,可以远距离频繁地操作,能三相连锁控制,并设有欠压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主要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运转、反转和停止。
由于其功能多,具有使用安全、维护检修方便及价格低廉等优点,所以大量用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行业,而且成为实现农村电气化不可缺少的一种电器。
接触器的主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如下。
2 接触器通电后不能吸合或吸合后又断开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吸力及弹簧反作用力配合动作使触头闭合与断开的一种电器。
当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弹簧的反作用力或动铁芯的自身重量使主触头保持断开位置。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技巧与排除方法摘要:提高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保证电气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是电气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
设备正常状态的管理是较容易进行的,可是非正常状态的管理,也就是故障状态的管理就比较复杂。
电气设备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电器维护及管理人员只有在了解设备运行原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际工作的锻炼,才能达到较熟练的程度,以迅速地判断故障和排除故障。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护;常见故障诊断1 电气设备维护的一般方法维护方法与电气设备的种类、技术要求、工作条件与实用工具等密切相关。
根据各种维护方法的共同点,归纳起来,最简单、最常用的有6种,即看、听、闻、摸、测、做。
看:①、观察电气设备组成部分的外形变态。
如,熔断器是否烧断、紧固件是否松动、绝缘器是否碳化发黑。
②、观察监测仪表所指示的数值或指示装置所呈现的状态。
听:倾听电气设备运行时声音的变化来判断工况。
如,异步电动机单项启动不了,同时发出“嗡嗡”声;电动机轴承损坏时,发出“沙沙”声,等等。
闻:嗅闻电气设备运行时散发出来的气味。
如电气设备因短路、过载等故障导致温升超限时,可出现刺鼻的焦糊味。
摸:通过触摸电气设备外壳温度来粗略判断低级绝缘设备或一般设备的运行工况是否正常。
测:通过常用测量仪器测试电气设备的各种运行参数和绝缘电阻值。
做:根据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周期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的清洁保养和检查、维护。
2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煤矿企业应用最广、使用最多的大功率电器设备,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使之经常性地处于正常可用的技术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要及时发现故障、解决故障的前提,则是对故障根源的深入了解。
作为事例,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根源作一简单的分析。
2.1三相异步电动机单项运行电气拖动系统中常用2个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与单项保护,以防止异步电动机单项运行。
由于热继电器不能准确整定动作值,所以常常发生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及运行的故障,使电动机过热或烧坏。
常用低压电器故障及排除方法各种低压电器元件经长期使用,由于自然磨损或者频繁动作或者日常维护不及时,在运行中都会产生故障而影响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及时做好维修工作。
由于低压电器种类很多,结构繁简程度不一,产生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触点系统和电磁机构上。
一、触点系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触点是接触器、继电器及主令电器等设备的主要部件,由于起着接通和分断电路电流的作用,所以是电器中比较容易损坏的部件。
触点系统的故障一般有触点过热、磨损和熔焊等情况。
1、触点过热触点通过电流会发热,其发热程度与触点的接触电阻有关。
动、静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越大,触点发热越厉害,有时甚至将动、静触点熔在一起,从而影响电器的使用,甚至不能使用。
因此,对于触点发热必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保护电器的正常工作。
造成触点发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触点接触压力不足,造成过热。
电器使用过久或由于受到机械损伤和高温电弧的影响,使弹簧产生变形、变软而失去弹性,造成触点压力不足;当触点磨损变薄,使动、静触点完全闭合后触点间的压力减小。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动、静触点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引起触点过热。
处理的方法是调整触点上的弹簧压力,用以增加触点间的接触压力。
如调整后仍达不到要求,则应更换弹簧或触点。
(2)触点表面接触不良,触点表面氧化或积有污垢,也会造成触点过热。
处理方法是对于银触点氧化后,影响不大;对于铜触点,需用小刀将其表面的氧化层刮去。
触点表面的污垢,可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清洗。
(3)触点接触表面被电弧灼伤,使触点过热。
处理方法是要用小刀或什锦锉修整毛面,修整时不宜将触点表面锉得过分光滑,因为过分光滑会使触点接触面变小,接触电阻反而增大,同时触点表面锉得过多也影响使用寿命。
不允许用砂布或砂纸来修整触点的毛面。
此外,由于用电设备或线路产生的过电流故障,也会引起触点过热。
此时应从用电设备和线路中查找故障并排除,避免触点过热。
2、触点磨损触点的磨损有两种:一种是电磨损,由触点间电弧或电火花的高温使触点产生磨损;另一种是机械磨损,是由于触点闭合时的撞击、触点接触面的相对滑动摩擦等造成的。
变电站中继电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变电站中继电器作为变电站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递信号、保护设备、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
由于长期运行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继电器也会发生各种故障,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对中继电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误动作故障中继电器误动作是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中继电器错误地对保护装置进行了动作。
这种故障可能会导致系统中断,设备损坏,甚至影响到变电站的整体安全运行。
误动作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火灾、雷击或电气故障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2)电源系统的不稳定;(3)设备老化、接线不良等内部故障;(4)中继电器的设定值、参数设置不合理。
动作延迟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控制回路中的延迟元件、延时接触器等的故障;(2)过大的控制电压波动;(3)动作回路接触不良、继电器触点磨损等。
3. 失灵故障失灵是指中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无法执行任何任务或发生故障时,导致保护装置无法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这种故障将严重危害设备的安全性,乃至整个变电站的安全。
1. 加强继电器的维护保养对中继电器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及时清除灰尘、污垢等杂物,检查电气连接和接线是否良好,及时更换老化的元件和磨损的触点,保证中继电器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的合理设置合理设置中继电器的参数,对中继电器进行严格的设定和调试,以确保中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时不发生误动作、动作延迟和失灵的故障。
3. 提高防护设备的可靠性加强对变电站防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从源头上保证中继电器的正常运行。
4. 安装过电压保护在中继电器设备周围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雷击等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中继电器误动作故障。
5.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中继电器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其发现和排除中继电器故障的能力。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交流接触器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主要用于控制各种电动设备的启停,保护电动机和其它设备。
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因素等原因,交流接触器也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和掌握。
一、常见故障排查1. 接触器不能吸合当交流接触器不能吸合时,可能是由于线圈断路或短路引起的。
我们需要确认供电电压是否正常,然后检查线圈是否正常,是否有断路或短路的情况发生。
还需要检查接触器的触点是否有灰尘或氧化,以及触点弹簧是否正常。
如果以上方面都没有问题,那么可能是接触器的接点粘连或烧坏导致的。
3. 接触器产生噪音当交流接触器在工作时产生异常噪音时,可能是由于接点或继电器的外壳松动引起的。
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维护和紧固。
还需要检查接触器的触点是否正常,是否有损坏或磨损的情况。
4. 接触器发热如果交流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热严重,可能是由于负载过大、接触器线圈或触点接触不良引起的。
我们需要确认负载是否超过了交流接触器的额定值,并对线圈和触点进行检查和测试。
二、故障检修方法当接触器不能吸合时,首先需要检查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如果电压正常,那么需要检查线圈是否存在断路或短路现象,对线圈进行检修或更换。
也要对触点进行检查和清理,保持其正常工作。
2. 接触器不能分闸的检修方法如果接触器不能分闸,需要对触点进行清洁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顺畅分闸。
也需要检查触点弹簧的弹力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或断裂的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更换。
对于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我们需要对供电电压、线圈、触点、触点弹簧等部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在发现故障时,要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设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天车常见电气故障及排除方法天车上的电气元件多数在高温、潮湿和多尘的场合下工作,而且天车频繁地起动、制动,以及在某些工作条件下还有可能会产生冲击和振动,增大电气元件的瞬间负荷,所以电气元件发生故障的概率非常高。
天车的常见故障大都属于电气故障,掌握这些故障的排除技术,会给天车司机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一、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I.动、静触点烧性或烧结在一起其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1)电源电压过低,致使产生的磁力太小,铁心在启动后吸合不严,动触点接触压力不够。
应及时调整电压或采取失压保护措施。
(2)动、静触点歪扭,接触不良;触点烧损严重,使用时间过长,使超程过小。
应调整接触器触点状态,.必要时更换接触器。
(3)动、静触点表面不清洁或衔铁极面不平,导致三个触点不同时接触,因产生电弧而烧伤触点表面。
应经常清洁触点表面,并调整衔铁极面,使其处于同一平面,起码应使一对触点刚接触时,其余两对触点和相应的静触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0.5 mmo(4)固定磁扼的螺栓松动。
紧固磁辘的固定螺栓。
(5)可动部分被卡住,或者虽然能动但明显不灵活。
应排除卡滞部位,直至其能灵活运动为止。
(6)接线端头有松动。
拧紧接线螺钉即可。
(7)转轴和轴孔有过大的间隙。
应及时更换接触器。
2.接触器工作时声响不正常正常工作的接触器发出的声响类似于变压器工作时所发出的嗡嗡声,如果声音过大则说明接触器存在故障。
其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1)电源电压过低。
应检查电源,恢复正常电压。
(2)触点压力小。
应调整触点压力,如可调整或更换弹簧片,’用硬纸板垫高静触点等。
(3)动、静铁心的极面歪斜,极面有灰尘,贴合不严密。
首先应去除滑道及铁心端面的污物,或者调整铁心以保证极面贴合严密。
(4) E形铁心的中间极面间隙小于0.2 mm。
应重新调整极面间隙。
(5)固定磁铁的销钉松动。
应更换销钉。
(6)转轴和轴孔磨损,配合间隙过大。
应更换接触器。
(7)线圈过载。
2.1.4接触器常见故障检修方法与步骤1.接触器不释放或释放缓慢的检修方法与步骤(1)检查触点是否已熔焊相连,更换触点。
(2)铁心截面有污垢或尘埃粘着,清理截面。
(3)反力弹簧损坏无反力作用力,更换反力弹簧。
2.接触器吸不上或吸力不足的检修方法与步骤:(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过低或线圈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不符,调整电源电压。
(2)检查接触器线圈是否短路或烧毁,更换线圈。
(3)检查接触器机械可动部份是否被卡住,重新拆装消除卡住部分,修理受损零件。
3接触器通电后电磁噪声大的检修方法与步骤(1)铁心截面生锈或有异物嵌入,除锈及去除异物。
(2)铁心短路环断裂,更换铁心。
4接触器通电后电磁噪声过大的检修方法与步骤(1)铁心短路环断裂,更换铁心。
(2)铁心截面有污垢或尘埃粘着,清理截面。
2.1.5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延时触点不起作用,(1)检查固定线圈支架的螺钉是否未旋紧,支架位置太前或太后会影响推板压合气室推杆的位置不正常,以致不能压合触点系统,应细心调节线圈固定位置。
(2)推杆上螺钉未调节好,影响延时触点动作,应细心调节螺钉位置。
2.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通电吸合有噪声及线圈发热的检修方法与步骤(1)检查铁心短路环是否损害,更换铁心。
(2)线圈及铁心安装松动,使铁心不能较好闭合,会发出噪声,也会引起线圈发热,应重新拆装。
3.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调节延时螺钉,气室无反应的检修方法与步骤(1)调节螺钉旋过头使气室中活塞无法再调节,将调节螺钉反方向旋转直到气室工作。
(2)气室中薄膜橡胶损坏破裂,无法控制气量,更换薄膜橡胶,重新调整调节螺钉。
启闭机控制系统常见电气元器件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本文主要讨论启闭机控制系统常见电器元器件,包括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压互感器的常见故障现象,并针对性分析了故障原因,对不同故障原因分别提出了解决处理方法,便于日常工作中高效率地维修处理。
标签:元器件;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引言启闭机作为水闸启闭设备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其电气控制系统中元器件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导致设备停止运行,影响生产,严重的还会导致人身、设备事故。
了解启闭机控制系统常见电气元器件的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维修效率,高效地发挥设备应有的功能,增加生产效益。
本文就常见的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压互感器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2、交流接触器故障现象、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2.1 吸不上或吸力不足2.1.1 电源电压太低或波动太大。
调高电压。
2.1.2 操作回路电源容量不足或发生断线,配线错误及触头接触不良。
增加电源容量,更换线路,修理控制触头。
2.1.3 线圈技术参数与使用条件不符。
更换线圈。
2.1.4 产品本身受损。
更新产品。
2.1.5 触头弹簧压力过大。
按要求调整触头参数。
2.2 不释放或释放缓慢2.2.1 触头弹簧压力过小。
调整触头参数。
2.2.2 触头熔焊。
排除熔焊故障,更换触头。
2.2.3 机械可动部分被卡这住,转轴生锈或歪斜。
排除卡住现象,修理受损元件。
2.2.4 反力弹簧损坏。
更换反力弹簧。
2.2.5 铁芯极面有油污或尘埃粘着。
清理铁芯极面。
2.2.6 型铁芯磨损过大。
更换E型铁芯。
2.3 电磁铁(交流)噪声大2.3.1 电源电压过低。
提高操作回路电压。
2.3.2 触头弹簧压力过大。
调整触头弹簧压力。
2.3.3 短路环断裂。
排除卡住现象,修理受损元件。
2.3.4 铁芯极面油污垢。
更换反力弹簧。
2.3.5 磁系统歪斜或机械上卡住,使铁芯不能吸平。
清理铁芯极面。
2.3.6 铁芯极面过渡磨损而不平。
浅析继电器(接触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摘要:继电器接触器是现代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各个继电器厂家争相推出新产品,使得继电器接触器无论从技术还是质量方面都得以改进和加强,尤其是高科技先进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的出现,更给继电器接触器的使用与维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本文是我结合了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继电器接触器的常见故障现象,并提出了一些排除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故障;维修
一、引言
继电器接触器是现代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个继电器厂家争相推出新产品,使得继电器接触器无论从技术还是质量方面都得以改进和加强,尤其是高科技先进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的出现,更给继电器接触器的使用与维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继电器接触器的定义,他们是当输入信号(模拟量)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状态变化的一种器件。
通俗一点讲继电器接触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其本身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电路中,特别是低压电器控制电路中应用及其广泛,这种器件实际上就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现代自动控制电路中调节电路、安全保护、电路切换等功能的实现仍然广泛应用着继电器(接触器)电路。
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工作环境往往不能达到额定要求,例如网络电压波动、安装环境条件差、生产工艺的欠缺和使用维护不当等因素,常常会导致电器出现各种故障或问题。
下面就继电器接触器常见的一些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二、通过继电器(接触器)故障现象浅析其产生的原因
1触点的变形造成继电器接触器的故障
这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只要因为触点变形、复位弹簧发生变化,弹性连片变形及其附件变形都会造成其故障。
2继电器接触点断不开,或者粘连都会造成其接触不良
这类故障多数是因为触点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焊点融化现象也就是常说的熔焊所致,由于安装不善、控制电路过载、操作过于频繁等都会造成此类故障。
3分段电路时所产生的电弧也使造成继电器接触器故障的原因
由于有些继电器接触器在设计上不能完全灭弧,或者根本没有灭弧装臵,在分断或吸合时,电弧火花比较大、并且燃弧长,这样会使触点的加快磨损。
触点表现为接触不上或者断电后分不开,也就是接触不良与分断不良。
这种故障多发生在继电器(接触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一些间发性或偶发故障逐渐发展到完全损坏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4触头松动也是其长时间使用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
继电器(接触器)因使用时间较长,触头表面不干净、以及由于电弧烧蚀造成凹凸、氧化、毛刺等缺陷,反映到工作中变现为动、静触头接触不牢,有间隙,电阻变大,触头温度过高,接触面积下降,更加严重的时候不导通。
5在线圈上常见故障往往更加隐蔽,而且对继电器接触器危害性更大
线圈常见的故障现象很多,比较典型的有,线圈额定加电压与实践工作电压不匹配,或是线圈电压交直流选择错误,短路等。
还有一些故障现象很明显,但是故障原因很过,例如继电器接触器铁芯不吸合、不复位、烧线圈等现象。
分析其原因有:接触器线圈的控制电压由于控制回路短路或断路而消失;控制回路电压过低,达不到额
定工作电压有效值:控制按钮接线错误或断线;还有一种常见的线圈引出线的连接处脱落、线圈断线或烧毁;还有可能由于机械故障造成的。
引起此类故障常见原因有:铁心沾有油污或铁心片间绝缘漆及外表油漆变热熔化,污染铁心表面或新接触器铁心表面的防锈油脂未擦除;接触器触头抗熔焊性能差,较长时间通过大电流时,触头熔焊粘连不能释放,其中以纯银触头见多;由于形铁心与衔铁之间的去磁间隙过小,断电后接触器的导磁铁心和衔铁剩磁过大,其吸引力增大而不能释放;机械故障卡阻。
维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检查主电路有无短路是否存在负荷过大而配用的接触器容量较小,以及是否启动操作过于频繁等;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振动造成反作用弹簧损坏。
此时只要更换同型号的反作用弹簧即可。
三、继电器接触器可修复的故障的排除
在实际生产中继电器接触器有些故障是没有修复价值的,为了及时排除故障常常对于没有排除价值的故障多采用更换部件的方法,但是有些故障比较轻微,并能快速修复,考虑到成本因素应该进行分析和故障排除。
1 线圈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案
在线圈上产生的故障通常是线圈绝缘体俗称漆包线的损坏。
其原因很多,像线圈线匝之间短路;由于工作环境电源电压过低,电磁铁芯接触不严密或是间断震动,由涡流或迟滞现象使铜线圈上I过大,线圈发热甚至漆线容易燃烧。
大部分线圈故障乐意更换线圈,如果没有条件必须维修那么需要重新缠绕线圈即可。
2 电磁铁芯部分的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案
这类故障多数属于机械类故障,例如有通电后衔铁吸不上。
分析其原因有可能是铁芯之间有铁屑或者灰尘等物,也有可能电源电压过低等造成的。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处理。
还有几种情况也可能造成电磁铁芯故障,例如铁芯接触面不平,或者接触面有油污,可能会造成噪音过大。
处理时可以利用钳工 ,锉平或磨平其接触面;如有油污清洗电磁铁部分,并作时效处理。
噪声大还有可能是由于铜质短路环断裂而使涡流过大引起的,排除时换新的短路环即可。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铁不能立即复位,还有可能是因为铁芯被卡住、电磁装臵中铁芯空气气隙较小、弹簧劳损和铁芯接触面有油污等造成的。
3触点机构的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案
继电器接触通过它的触点“接通”或“断开”电路,完成对控制电路的控制功能。
触点系统是电路中与导线接触的直接部件,它的故障常见就是磨损、腐蚀、氧化、熔焊等。
一般处理此类情况的方法总结如下:
首先打开继电器壳体,检查继电器(接触器)上触头接触位臵情况。
如果触头表面已经被腐蚀或者氧化,可以去除其氧化层。
方法可以用砂纸、小刀慢慢剥离氧化层。
触点表面有杂质的,可用柴油或洗油进行清洗。
触点如果熔焊,应更换触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选择继电器接触器的时候不合理,工作电流超过触头额定电流。
由于这种原因产生的损坏需及时更换大容量继电器接触器。
三、结束语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在我国发展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主要表现在高端技术的继电器还存在着空白。
随着自动化控制电路的发展继电器接触器也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此类电器属于易损件和消耗品,其故障和消损在所难免。
但是如果能正确使用和有效保养也会提高其使用寿命,减低使用成本,所以对继电器接触器常见可修复故障及时排除,对易损零件及时保养也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让大家更重视继电器(接触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我自动控制领域的生产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