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第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8
牛顿三大定律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定性的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定量的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三大定律内容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孤立质点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 牛顿三大定律主要内容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
又称
惯性定律、惰性定律。
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 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1 牛顿三大定律详细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内容
表述一: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Fnet=0),总是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表述二:当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
持静止状态。
第一头牛一、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 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因此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二、惯性1、定义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2、性质 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 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防止惯性的现象 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 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4、解释现象 例 汽车突然刹车时 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 汽车刹车前 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 当刹车时 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 随汽车突然停止 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 所以…….第二头牛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a与F的关系,a与m的关系知识简析知识简析知识简析知识简析一一一一、、、、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内容内容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a的方向与F合的方向总是相同。
2.表达式:F=ma 或mFa合= 用动量表述:tPF∆=合揭示了:①力与a的因果关系....,力是产生a的原因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力与a的定量关系....3、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1)F=ma中的F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2)F=ma中的m,当对哪个物体受力分析,就是哪个物体的质量,当对一个系统(几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做受力分析时,如果F 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则m是系统的合质量.(3)F=ma中的F与a有瞬时对应关系,F 变a则变,F大小变,a则大小变,F方向变a也方向变.(4)F=ma中的F与a有矢量对应关系,a的方向一定与F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特例吗?河南商丘一高李中强在物理教学中,每当讲到牛顿运动定律这部分内容时,常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牛顿第一定律不就是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吗!因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这种情况当然包括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也为零,因而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不变,这正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可见,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单独的牛顿第一定律呢?这种说法,看起来好象很有道理,其实是错误的。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以及它和第二定律之间的关系,若不搞清楚,就不能正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深刻的物理意义。
鉴于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经典力学的核心,在经典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我们说,虽然从形式上看(即仅从两定律的条件和结论看)牛顿第一定律确实是第二定律的特例,但却不能因此而取消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有它自身的物理意义和地位,从它引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力和惯性。
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就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不变。
这就是说,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即运动速度)改变了,则它必定受到了其它物体对它的作用,在物理学中,将这种作用称为力;更确切地说,称为其它物体施于这一物体的力。
可见,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它的效果是使受作用的物体改变其运动状态,或者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还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它叫做物体的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由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照系的选择有关,因此我们把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照系称为惯性系,反之称为非惯性系。
这样,我们就从牛顿第一定律科学地引入了力、惯性和惯性系的定义,并定性地指出了力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
高二物理复习六(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班级学号姓名一、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知道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关系;会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两类基本问题。
二、知识归纳:(一)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理想实验方法: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牛顿第一定律即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2. 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运动状态 . 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 .3. 质量:只有,没有,它是标量 .【例1】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E.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F.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针对训练1]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行驶目的[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当车向前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_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_____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具有惯性。
第一讲牛顿运动定律【知识框架】【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受力大小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速度大小无关.3、理想实验方法也叫假想实验或思想实验.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
牛顿第一定律即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例】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合理的推理相结合,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下列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
(A)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科学探究(B)伽利略设想的对接光滑斜面实验(C)用DIS实验系统测物体的加速度(D)利用刻度尺的落体运动,测定人的反应时间的小实验☆力和运动的关系【例】(2013海南卷)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BCD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例】如图所示为伽利略设计的理想斜面实验。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了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下面给出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四个事件:①减小斜面BC的倾角(到图中的BC′),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仍能到达原来的高度②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沿斜面AB滚下,滚上另一斜面BC,高度几乎与原来相同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④继续减小斜面BC的倾角,最终使它水平,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下列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及排序,正确的是( )A 事实②→推论①→事实③→推论④B 事实②→推论③→事实①→推论④C 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D 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例】有一只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达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