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劣药品报告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药品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书有什么区别
原始记录是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实时记录可以自己或单位留,报告书是只把结果的数据整理好发出给厂家企业,并不是原始记录的每个数据都写到报告书上
药品检验的原始数据是用来记录检验全过程。
报告书对检验数据按既定标准进行总结,作为最终的一个凭证和依据。
药品检验时,填写原始记录应包括哪些内容
各个单位规定不同,但一些必须的信息是要的!提供给你某检验所原始记录包含内容。
总体:药品名称、唯一标识(自己编)、批号、规格、包装、生产单位、供养单位、有效期、检验数量、检验目的、检验日期、检验依据、完成日期、检验结论每个项目:温度、湿度、仪器及唯一编号、实验记录、结果处理、单项结论!。
员工培训资料一、营业前的准备营业前的准备主要是两方面的准备: A. 个人方面的准备; B. 销售方面的准备。
有了这两方面的精心准备,店员在营业时才会胸有成竹,在运用各项业务技术时才游刃有余,才能尽快地进入最优秀的店员角色之中。
1、个人方面的准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要保持整洁的仪表一个优秀的店员会保持整洁美观的容貌,穿着新颖大方的着装,表现出稳重高雅的言谈举止,她的仪表能够感染顾客,使顾客产生购置的欲望。
以下保持仪表的三个方面: a. 仪容整洁。
具体说来要勤梳头洗手,要及时修面,要保持脸部干净。
b. 穿着素雅。
店员的着装是顾客首先注意到的,由于药店店员的工作性质,不宜打扮得花枝招展,以免引起顾客的反感。
所以店员的着装应以素雅干净为好,统一着装,并佩带工作牌。
c. 化装清新女店员可适当化些淡妆,以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强自信心,同时也给顾客留下一个清新的印象,而浓妆艳抹只会招致顾客的反感。
男店员要每天刮胡须,头发不宜过长,不易留中分头。
(2)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店员在上班的时间里要有饱满的热情,充分的精力,要求店员在上岗前必须调整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积极、愉快的心理状态。
在工作中,决不允许店员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能借机向顾客发火,顾客不是店员的出气筒,伤害了顾客反过来只会损害药店的利益。
(3)要养成大方的举止在药店里,如果店员的言谈清晰明确、举止大方得体、态度热情持重、动作干净利落,则顾客会感到亲切、愉快、轻松、舒适; 反之,如果店员举止轻浮、言谈粗俗、动作拖沓、心不在焉,顾客会感到厌烦,只希望尽快离开。
2、销售方面的准备销售方面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备齐药品营业前需检视柜台,看药品是否齐全,及时将缺货补齐,要使药品处于良好的待售状态。
(2) 熟悉价格店员要对本柜台的药品价格了如指掌,只有店员能够准确的说出药品价格时,顾客才会有信任感; 如果店员支支吾吾,临时查找,顾客心中就会心存疑虑,甚至消除购置的念头。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岗位职责、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合同范本、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enterprise management, job responsibiliti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第1篇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1、不合格药品是指:药品的包装不合格、外观质量不合格、内在质量不合格。
《17假、劣药品,调剂错误药品导致人身损害的处置预案》第一篇:17假、劣药品,调剂错误药品导致人身损害的处置预案题目:假、劣药品,调剂错误药品导致人身损害的处置预案发布日期:发布部门:页数:文件号版本号:审核人批准人:1.目的:为及时、妥善处置由患者服用假、劣药或调剂错误药品导致人身损害等情况,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维持正常的医药经济秩序,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和损失,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因患者服用假、劣药或调剂错误药品引发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导致人身损害的事件。
3.定义3.1假药:3.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3.1.1.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3.1.1.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3.1.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3.1.2.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3.1.2.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3.1.2.3变质的;3.1.2.4被污染的;3.1.2.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3.1.2.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3.2劣药:3.2.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3.2.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3.2.2.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3.2.2.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3.2.2.3超过有效期的;3.2.2.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3.2.2.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3.2.2.6其它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3.3药品调剂错误。
指在药品采购、供应、医嘱、调配、发放和使用流程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出现错误,导致病人最终接受错误的药物治疗。
法律适用分析报告对假劣药处罚到底要不要必须载明检验结论?本刊智库专家团专家屈波林文文刘钢Ik i k i k§______热点引言:销售使用超过有效期药品的处罚究竟需不需要检验报告?对《药品管理法》第—百二十一条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还是立法配套规定有缺失?―、关于《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一 条假劣药处罚应当依法载明检验结论的理解《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对假药、劣药 的处罚决定,应当依法载明药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检验 结论”的规定,不是要求假劣药的处罚必须载明检验 结论,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该法条应该表述为“对 假药、劣药的处罚决定,应当载明药品检验机构的质 量检验结论”或者对假药、劣药的处罚决定,必须载 明药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检验结论”。
关于“依法载明”,目前的确没有相关法律作出 具体规定(当然,这里“依法”的“法”,不仅指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都应当属于其范 畴),笔者理解:一是没有对哪些情况需要或不需要载明检验结论 予以明确,是为以后《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制定 留下空间,或者说以后由该条例作出具体规定。
二是本条的立法本意应该是,需要用检验结果来 判定是否为假劣药的,不能随意判定,应当载明检验 结论。
这是对“证据适用性”的规定,而不是对假劣 药的定义或构成的规定。
假劣药的立法区分本来就分 形式上的假劣和内在质量的假劣,而形式上的假劣并 不依靠内在质量来推导,只要形成闭合而充分的证据链条,依然可以判定。
三是既然没有其他法律规定必须载明的具体情形,为什么不理解为“没有法律规定必须载明就不需 载明”,而非要理解为“没有法律规定必须载明就必 须载明”呢?只要不理解为“没有法律规定必须载明 就必须载明”,那就没有任何问题和争议。
四是可以理解为“依法”就是依据该法第九十八 条的规定,成分、含量或者其他需要用检验结论来证 明的(含非药品冒充药品、此药冒充彼药)就应当载 明检验结论(必要证据),其他标签标识(适应症或 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超过有效期、未标明或者 更改有效期、产品批号)等情形,与药品的成分、含35KKPOKTS、综合执法专刊量没有关系,不需要检验,当然不需要载明检 验结论(无关证据)。
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报告制度范本尊敬的XX药监部门:
我是一位关注药品安全问题的市民,最近我对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报告制度产生了一些疑问和关注。
我希望能够了解行业内对该制度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我想就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提出几个问题。
一是目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否能够真正及时、准确地掌握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是否能够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二是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中,是否存在信息不透明、报告难度大等问题,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和处理不够及时和全面?
另外,我还关注到药害报告制度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前的药害报告制度是否能够真正发挥预警和调查治理药害事件的作用,是否能够迅速发现和处理药物的安全风险?二是是否存在药品企业不愿意主动报告药害事件的问题,以及监管部门在处理药害事件时是否能够及时公开信息,并对事故的责任方进行严肃追究?
针对以上问题,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报告制度的监管和执行力度,提高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和准确性,确保患者和市民的知情权和参与度,加强药品监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此外,从长期来看,我认为在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报告制度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例如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管理
和汇总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管力度,提高技术手段的支持和应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等。
最后,我衷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报告制度的问题,加强监管和改革力度,保障患者和市民的健康安全。
谢谢!
此致
敬礼
XXX。
假劣药品事件应急预案样本药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一旦发生假劣药品事件,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有效应对假劣药品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制定并实施假劣药品事件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针对假劣药品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
一、事件背景近年来,假劣药品事件屡次发生,对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假劣药品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损害公众信任,危及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制定了假劣药品事件应急预案,以有效应对假劣药品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二、事件影响1. 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可能引发严重的药物中毒事件。
2. 损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稳定。
3. 给药品市场带来负面影响,造成行业声誉受损和市场秩序混乱。
三、应急预案措施1.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药品监管制度,加大对药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2. 加强药品质量监测,建立健全假劣药品检测体系,开展定期的药品抽检和监测工作。
3. 建立健全假劣药品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假劣药品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有效处理。
4. 加强舆情引导,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准确及时地向公众通报假劣药品事件的情况和应对措施。
5. 积极开展假劣药品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人民群众对假劣药品的认知水平,增强对假劣药品的防范意识。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假劣药品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处置工作。
2. 对涉及假劣药品的药品企业进行立案调查,查封涉案药品、设备和资料,保障证据的完整性,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排查和召回涉嫌假劣药品,并对保管人员进行调查和追责。
4. 组织专家评估假劣药品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及时进行医疗救治和咨询工作,做好受害患者的安抚和安置。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协同解决假劣药品事件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确保整个应急处置流程的顺利进行。
一、什么是不合格药品?不合格药品是指药品内在质量、外在质量和包装标识不符合《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药品。
在个别企业的制度中对不合格药品定义为某某项不合格,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有的企业没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这一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包括进来。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文禁止销售、停止使用或收回的药品、抽验不合格的药品以及所有符合假劣药品条件的药品均为不合格药品。
不合格药品不得购进,不得销售。
二、不合格药品如何确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有涉及到不合格药品的问题均需由质量管理部门予以确认。
如在经营过程中发现过期、裂片、霉烂变质、被污染、包装破损的药品;质量验收人员在进货验收时发现的外观质量、包装质量及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缺少相应的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在库检查养护中发现质量可疑的药品;客户发现质量问题或有疑问而以口头、电话、书面函件等形式向售货员或销售部门反映的药品;供货单位发现留样有质量问题而通知购货单位收回的药品;企业检验认为内在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药品等。
三、发现不合格药品如何报告?验收员、养护员、出库复核人员、销售员在工作中发现不合格药品的问题后应立即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当发现有制售假、劣药品行为时,企业还应立即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四、在验收、养护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如何处理?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企业有关程序规定进行确认,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需要退货的应通知保管员将该药品暂存入退货药品库(区),确认为不合格的药品的,存入不合格药品库(区),同时由采购部门同供货单位联系,协商处理。
在入库验收时检验不合格,因企业的检验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如需进一步确认应送法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此时该药品应存入待验区,或者直接暂存入退货药品库(区),等待和供货单位联系退货或索赔,具体事宜由采购部门负责办理。
在药品入库后,企业抽样检验不合格的药品,应立即通过保管员移入不合格药品库(区)。
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册第一篇: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册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册发生事故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供货单位效期购进日期事故原因4责任人职称主任(审核签字)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处理意见:7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组长签字:第二篇: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龙坑镇卫生院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一、质量事故是指药品管理使用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导致危及人体健康的责任事故。
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二、重大质量事故1、违规购进使用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
2、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柜(架)。
3、使用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
三、一般质量事故1、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保管、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化的。
四、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在1小时内上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局等相关部门。
2、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7日内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书面汇报。
3、一般质量事故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时处理。
五、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补救措施。
六、处理事故时,应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原则,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第三篇: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一、目的:加强药品发生质量事故的管理,有效预防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内容:1、药品质量事故是指药品销售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危及人体健康或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
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大类。
重大质量事故:违规销售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进入药房的;由于保存不善,造成药品整批虫蛀、霉烂变质、破损、污染等不能再供药用,每批次药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以上的;销售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
药品检验报告对假劣药认定的证据作用分析摘要:我国药品检验机构作为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依法实施药品检验工作,承担药品监管部门等行政部门及司法机关送检的疑似假药、劣药的认证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为假劣药的认定提供检验技术支持。
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对假药、劣药的处罚决定,应当依法载明药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检验结论。
”其中的检验结论一般载于药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中,但检验报告能否直接作为假劣药执法司法实践中的定案证据,是包括药品检验机构、监管部门、司法机关在内的各方关注的现实问题。
为正确认识和使用药品检验报告,在此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为评价其作用效力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分析药品检验报告对假劣药认定的证据作用。
关键词:药品检验报告;药品检验机构;假劣药;定案证据;药品监督引言药品是关乎公众健康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命健康。
然而近些年,日本小林化工等国外知名医药企业相继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丑闻,国内“毒胶囊”“齐二药制假案”等事件,都严重影响了药品管理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假药和劣药的存在,不仅贻误患者治疗进程,还会危害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严厉打击假(劣)药生产销售行为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于假(劣)药的界定和制售处罚问题一直是研究讨论的焦点,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新《药品管理法》”)修订前一直是以二分法定义假药和劣药,分为假(劣)药和以假(劣)药论处两种情形。
对此,有学者认为假药和劣药之间的界限不明晰,以及法律拟制的按假药论处中如未经批准进口、原料药未取得批准文号等的药品并非必然不符合国家药品的实质标准,药效也并非一定欠缺,区别于真正意义上的假药。
1、作为执法定案证据《药品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药品监管部门设置或指定的药品专业技术机构,承担依法实施药品监督管理所需的审评、检验、核查、监测与评价等工作。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3)(八)完善应急机制。
制定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习演练,提高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水平。
(九)推进不良反应报告的监测。
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机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市、区、乡镇三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定期通报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情况。
截止目前,我市共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病例报告1568份,初步完成既定目标。
(十)加强合理用药指导。
按照国家、省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用药单位药品质量管理规定,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指导。
市卫生部门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干预,重点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
同时,认真做好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工作,及时、准确做好数据收集和上报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十一)全力推进药品电子监管。
对辖区内中标基本药物全面实现电子监管,完善药品标识,实现动态实时监控,确保基本药物使用安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在充分肯定这次专项整治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整治工作还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有的认识还不完全到位,有的措施还不够深入扎实,有的任务还没有完全落实。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上再下功夫;二是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和面向社会的引导工作还要持续不断地推进;三是由于药品监管机构改革,部分区级药品监管部门人员不到位,药品监管力量亟需加强,药品安全责任有待强化;四是需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努力提升涉药单位守法自律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
下一步,我们继续全力以赴,扎实做好药品安全整治工作。
(一)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各项任务。
在前一段工作基础上,继续做到整治工作不放松,监督检查不放松,完善制度不放松,不断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专项整治任务的全面完成。
不合格药品处理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规范对不合格药品的管理,保证不合格药品按规定处理,根据《药品管理法》、GSP、质量管理制度及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门店不合格药品的管理。
3.责任:质量员4.工作程序:4.1质量管理员对验收、养护及销售退回等环节中出现的不合格药品进行确认。
4.1.1对验收环节中确认的不合格药品,质量验收人员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并通知收货员及时处理。
同时,对拒收药品进行登记。
4.1.2对养护环节中确认的不合格药品,养护员挂红牌停止销售,将不合格药品移入不合格区并登记。
4.1.3对销售退回环节中确认的不合格药品,保管员将其存放于不合格区并登记。
4.2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处理。
4.2.1需报损的不合格药品由门店企业负责人填写《不合格药品报损表》,经业务部门、质管部门审核后,由经理批准。
4.2.2经批准销毁的,由门店企业负责人填写《药品销毁记录》,经业务经理批准,按药监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4.3药品质量公报公布的及药检机构抽检确认的不合格药品,质量管理部下通知停售,质量管理员负责收集信息,养护员将药品放入不合格药品区并填写《不合格药品登记表》,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4.4药检机构抽检确认的不合格药品,应就地封存,按药监部门的规定上报并处理。
不合格药品处理的操作程序(二)一、目的。
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防止购入不合格药品和将不合格药品销售给患者。
二、依据。
《____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国家关于不合格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责任:(一)药剂科主任负责本制度的管理、指导工作。
(二)药房全体员工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四、主要内容:(一)不合格药品指购入过程中出现的:1、《____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四十九规定的假药、劣药。
2、质量证明文件不合格的药品。
3、包装、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4、批号、有效期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1、不合格药品是指:药品的包装不合格、外观质量不合格、内在质量不合格。
2、不合格药品的确认:(1)国家或省、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通知或质量公报中的不合格药品.(2)质量验收、保管养护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外观、包装、标识不符,包装污染、破碎及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并报质量管理员确认为不合格的.(3)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药品。
(4)符合药品管理法中有关假、劣药品定义的。
(5)生产厂商、供货单位来函通知的不合格药品。
3、不合格药品一旦确认,即不能再销售,将不合格药品移入不合格区, 并做好“不合格药品台帐”记录.4、入库验收发现不合格药品,验收员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交质量管理员,由质量管理员确认后,提出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5、在储存、养护或出库时发现质量有疑问药品,应立即挂黄牌暂停销售,填写“药品质量复查通知单"交质量管理员复验。
复验合格,摘除黄牌;不合格,将不合格品移入不合格品区,填写“药品质量处理通知单" 进行处理.6、在门诊陈列、检查、销售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停止销售,立即下柜。
7、凡药监局公告或发文通知不合格的药品,以及抽查检验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应立即清查,集中存放于不合格区内,按要求上报。
8、各环节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均应及时报质量管理员,质量管理员每季度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汇总和分析,分清质量责任,制定处理和预防措施.9、对于包装破损或者包装不符合规定的不合格药品,可由采购员根据协议及时联系退货处理;对过期失效药品、超过供货商负责期的有质量问题药品、属假劣药品范围的不合格药品应报废,并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销毁处理。
10、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药品检验报告对假劣药认定的证据作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6-21T08:52:35.9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沙吉旦·阿布来提热汗姑·阿不都热西提[导读]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人均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对各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沙吉旦·阿布来提热汗姑·阿不都热西提喀什地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人均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对各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药品是特殊商品,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则不但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危害使用者身体健康,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或者留下严重后遗症,因此国家对于药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很早就成立了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对辖区内药品进行抽验检测,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但药品检测工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失误,导致检测结果失准,有可能让不合规药品流入市场,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可能在社会层面上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虽然无法保障药品检测一定不会出现问题,但必须让问题发生概率降至最低,这就需要对药品检测问题成因及控制方法展开研究,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药品检验报告;假劣药认定;证据作用分析引言药品质量问题重于泰山,是每个药品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药品检验的质控方法,还需要从检验人员、外界条件等多方面入手,时刻把药品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在把握药品生产各个环节质量的同时,同样重视药品检验环节,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比如严格把控药品检验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有效。
对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以减少药品检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率,使得影响药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得以降低。
1药品检测基本概念及问题影响(1)基本概念药品检测侧重于药品成分组成、药品成分含量两个关键指标,国家药典委员会等其他相关机构围绕这两个指标出台了严格的规范标准,如果药品在任意指标上不符合标准规定,就说明药品不合格,这就是药品检测的基本概念,即药品检测结果中如果出现药品成分组成与规范标准不符,或者某成分低于标准、超标的现象,代表药品不合格,反之则药品合格,可以进入市场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