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4.45 MB
- 文档页数:42
七上地理讲义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分布一、考情解析第二章第二节在期中考试中占比10-12%左右,一般8-10分题,必有一道综合读图题。
二、考点回顾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顺序最大的大陆2.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亚洲北美洲分界线,北美和南美分界线,欧洲和非洲分界线3.海峡沟通的海洋:白令海峡沟通洋和洋,巴拿马运河沟通洋和洋土耳其海峡沟通海和海,苏伊士运河沟通海和海(洋)直布罗陀海峡沟通海和洋三、重难点解析1.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和轮廓例1:(2016.李沧)①、②大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B.土耳其海峡C.巴拿马运河D.苏伊士运河图中①②③④四大洲环抱的大洋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D.印度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A.⑤B.①C.⑦D.③没有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A.⑤B.①C.④D.③南极洲所不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D.印度洋例2:(2016.李沧)图中数字③大洋表述正确的是A.面积最大的大洋B.形状呈S形C.完全在东半球D.跨经度最广沟通②和③大洋的捷径是A.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C.苏伊土运河D.马六甲海峡例3:图3的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期中属于北半球的是()例4:(2016.市北)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A.北冰洋、太平洋B.北冰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A.欧洲、北美洲B.非洲、南美洲C.亚洲、大洋洲D.欧洲、亚洲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例5:(2016.市北)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亚洲东临太平洋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D.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关于图中P点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地处中纬度地区C.位于太平洋D.经纬度是60°E,23.5°S例6:(2016.市南)(1)图中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其中表示东半球的是图,表示北半球的是图(2)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与其对应的大洲、大洋名称A. B. ①. ②.(3)图中a处和b处是世界两处重要的洲界。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描述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辨别大陆、岛屿、大洲。
3、初步形成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并准确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重点难点1查找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2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3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陆4,四大洋的位置特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入新课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是希望人们学会忍让,有海洋和天空一样广阔的胸怀。
你想知道天空又多大,海洋有多广吗?一海洋与陆地1、自主学习:读“海洋与陆地”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世界上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②读图2-18,看一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③读图2-19,分析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辩论:如果让你重新为地球命名,地球应该被称为“水球”还是“地球”?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精讲点拨】两种叫法都可以,只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由于人们最先认识陆地,所以叫地球,是长期形成的习惯。
由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水球。
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
(注: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探究结论】由于人们最先认识陆地,所以叫地球,是长期形成的习惯。
由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水球。
两种叫法都可以。
二、七大洲(总述)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
看书思考回答:a 什么叫大陆?什么叫岛屿?根据定义,在地球仪上指出大陆、岛屿、大洲。
教师讲述半岛的含义并在地球仪上指出。
(提问)全球可分为哪几个大洲?学生先熟悉图2-27,(讨论)怎样快速的记住七大洲的轮廓?能给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吗?。
展示单独的大洲轮廓图,学生抢答。
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而后上台指出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2 世界的海陆分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2、能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
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复习重点:1、海陆面积比例,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2、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复习难点: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复习时间:一课时复习过程:1.海陆分布(1)海陆分布概况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海洋面积大,占71%;陆地面积小,占29%。
概括地讲,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半球的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在判断南北半球时,极点周围是陆地的是南半球,极点周围是海洋的是北半球。
(3)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早期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仅仅是陆地上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非常狭小的天地。
那时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往,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
在古希腊的世界地图上,古希腊是世界的中心,而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称“中国”。
2.七大洲(1)七大洲的分布:读图复习(2)主要大洲的分界线:①亚欧两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海陆分布》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海陆分布的特点,以及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等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海陆分布方面的知识可能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还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难点:对于海陆分布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及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球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讲解:(1)讲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2)分析一些具体的地理实例,如沿海地区的气候、海洋资源的利用等,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探讨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