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册电子书
- 格式:docx
- 大小:17.13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生物上册电子书_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精选3篇】生物教学教学反思篇一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好的引入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而利用与实际相关的一些案例材料来引入新课,既容易接受,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由事物的两面性来承接上一堂课的内容(有关生态因素),同时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然后利用一些录象资料介绍昆虫的采粉过程、猎豹的捕食过程以及植物的种子形态、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热带雨林植物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并因势诱导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生物对于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从而为本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利用这种方式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刚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通过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导入新课后,不是带着能够层层分析,得出答案,而是把此问题留给学生,并展示了一些与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一些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层层设问,来引导学生看书,自己总结知识上,解决问题。
如:在介绍生物的保护色时,展示三幅相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总结出保护色的概念。
然后进一步提供螳螂捕食苍蝇、北极雷鸟的保护色等,让学生围绕其讨论保护色的意义。
这样的方式使的课堂气氛异常的活跃,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见解各有不同,最终通过看书又获得了一致的意见。
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得到一些进一步的结论,如保护色的局限性,当北极雷鸟冬季换羽后,却没有下雪,这时对它的生存反而是一种危险。
在学生结合问题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后,我改变了通常的先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做法,而是采用相关的案例或检测题,来检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在学习完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三个概念后,提供给学生黄蜂、毒毛毛虫、北极熊、枯叶蝶、蝗虫等各种生物的图片,分析他们在适应环境方式上的区别,从而得出三者的区别。
通过填表的方式完成检测,既让学生动了起来,又检验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八年级上册生物电子教案全册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1.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依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3 生物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生态系统类型。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1 细胞的概念与结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的概念和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2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生长的意义。
2.3 细胞的功能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功能和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细胞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发育3.1 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3.2 植物的发育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植物的发育过程、植物发育的特点。
3.3 植物的生殖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生殖的特点。
第四章: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调节4.1 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在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细胞在人体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4.2 人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主要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方式。
教学内容:人体的主要生理功能、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4.3 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内容: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第五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5.1 遗传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初中生物书电子版人教版一、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含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窄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粘附在两块相连的骨上.骨骼肌受到神经提振后存有膨胀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
【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
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积极支持、维护。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至调节、掌控促进作用,骨起至杠杆的促进作用,关节起至支点促进作用,骨骼肌再生制动力促进作用。
骨骼肌膨胀,牵动着它所粘附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
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就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共同组成。
关节面包含关节头和关节窝。
并使关节稳固的结构特点就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
并使关节运动有效率的结构特点就是:关节面上全面覆盖一层表面扁平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以增加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器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犯罪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犯罪行为指动物天生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同意的犯罪行为,对保持最基本的存活必不可少,例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搞巢等。
除了菜青虫捕食,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八年级上册生物电子教案全册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细胞结构、生物圈、遗传与变异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实验、思考、探究的能力,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生物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1.2 生物的分类1.3 生物圈的概念和结构1.4 生物圈的保护2. 第二章:细胞结构与功能2.1 细胞的概念2.2 细胞的结构2.3 细胞的功能2.4 细胞分裂与生长3. 第三章:人体的生理系统3.1 人体概述3.2 运动系统3.3 消化系统3.4 呼吸系统4. 第四章:遗传与变异4.1 遗传的基本规律4.2 基因与DNA的关系4.3 生物的变异4.4 遗传病与基因技术5. 第五章:生态系统5.1 生态系统的概念5.2 食物链与食物网5.3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5.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展示生物学相关的图像、视频和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创设生活情境,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 组织章节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4.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评价其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上册生物电子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生物学相关图像、视频、动画等。
3. 实验器材:显微镜、生物模型、实验药品等。
4. 网络资源:生物学相关网站、学术文章等。
5.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鞭等。
六、教学计划1. 第六章:植物的生理6.1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6.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6.3 植物的适应性与繁殖2. 第七章:动物的生理7.1 动物的生长与发育7.2 动物的感觉与行为7.3 动物的适应性与繁殖3. 第八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8.1 生物的生殖方式8.2 生物的发育过程8.3 人类生殖与生育政策4. 第九章:生物的多样性9.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9.2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9.3 生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9.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5. 第十章:生物技术10.1 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10.2 基因工程的应用10.3 细胞工程与组织培养10.4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前景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章节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讨论等。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生物一般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那么关于八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怎么预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生物电子课本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8】获取八年级语文、八年级数学、八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动物的行为:孔雀开屏仙鹤起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不是动物的行为有:肠胃的蠕动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2、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每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叫做脱臼。
5、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供应能量。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 1.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蜜蜂采蜜B.公鸡报晓C.母鸡孵卵D.小狗作算术题2.用性引诱剂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C.迁徙行为D.昆虫之间的通讯3.对下列动物的表现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飞行属于动物行为B.动物吼叫属于动物行为C.金龟子假死不属于动物行为D.动物的注目凝视属于动物行为4.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什么行为()A.攻击行为B.贮食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5.脊椎动物身上,尤其在四肢,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A.肌肉B.骨骼C.关节D.皮肤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社会行为的是()A.蜜蜂的群体B.____的群体C.白蚁的群体D.小河中的一群鱼6.下列哪项是____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A.声音B.气味C.动作D.印迹7.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环境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8年级上册生物书电子版第一章各种环境中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生物技术与“蓝色革命”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三节空中飞行器的动物
生物学与艺术动物与造型艺术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犯罪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先天性犯罪行为和自学犯罪行为
第三节社会行为
科学家的故事珍妮·和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生物防治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养殖专业户
生物学与文学筹钱动物以言志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原产
第二节细菌
第三节真菌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以菌治虫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科学·技术·社会抗生素今昔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展开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从种至界
科学家的故事林奈和双名法
第二章重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后记。
生物八年级上册电子书第一章生命的本质与组成1.1 生命的本质生命是指具有一定的物质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体。
生命的特征包括自我复制、自我修复、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等。
1.2 生命的组成生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内部包含核和细胞器等结构,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活动。
1.3 生命的等级分类生命按照生物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可分为生物界、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的分类。
第二章细胞2.1 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和细胞器等结构,这些结构构成了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2.2 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这些活动使细胞不断更新、增殖和区分。
2.3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具有多样性,包括形态、功能和组织分布等方面的多样性。
各种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能够适应不同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
第三章细胞代谢3.1 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的能量代谢主要包括葡萄糖分解和氧化磷酸化等过程,这些过程产生了ATP等能量分子,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等。
3.2 细胞的物质代谢细胞的物质代谢主要包括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和膜的合成等过程,这些过程利用ATP等能量分子,使细胞有机体和无机物质之间交换和转换的能力。
3.3 细胞的调节代谢细胞的调节代谢主要包括内分泌和神经调节等过程,这些过程能够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维持稳定的内环境和外环境。
第四章遗传学基础4.1 遗传物质DNA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DNA的序列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包括形态、功能和习性等。
DNA型态有单链和双链。
4.2 DNA的基本结构DNA是由核苷酸单元构成的长链,每个核苷酸包括一个糖分子、一个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
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酸嘌呤。
4.3 DNA的复制和修复DNA的复制和修复是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单链DNA和双链DNA的复制和误配修复等过程,这些过程维持了基因型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生物八年级上册电子书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注意:菌落中的所有细菌或者真菌为同种细菌或真菌)。
2.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4.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条件: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5.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不同;在有机物含量丰富的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较多。
第二节细菌1.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细菌的发现者,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2.细菌来源巴斯德以鹅颈试验通过肉汤腐败现象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细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3.细菌的形态细菌十分微小,必须在高倍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
4.细菌的结构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没有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5.细菌的营养大多数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分解现成的有机物获得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一部分细菌生活在活的生物体内,获取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少数细菌如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6.细菌的生殖细菌
靠分裂进行生殖,20~30分钟分裂一次。
细菌的适应方式: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细菌个体形成休眠体——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细菌个体小、扩散迅速、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第三节真菌1.真菌的种类2.真菌的结构(1)酵母菌的结构:酵母菌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2)霉菌的结构:青霉菌孢子青绿色、呈扫帚状(3)蘑菇的结构3.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遗体来吸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从活的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吸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1)细菌引起的疾病: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2)真菌引起的疾病A.真菌引起人患病:皮肤癣菌病(头癣、体癣、手癣、足癣、灰指甲)B.真菌引起植物患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3.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1)地衣: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2)豆科植物的根瘤: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3)牛、羊等肠内的细菌能够帮动物分解纤维素(4)人体大肠中的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2.细菌、真菌与食
品的保存食物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物中的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的重要问题:防腐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真菌与疾病防治有些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称为抗生素。
常见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2)细菌与疾病防治转基因药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物。
例: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3.细菌与环境保护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和有氧的条件下,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