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 格式:ppt
- 大小:692.50 KB
- 文档页数:22
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练《“屈原是谁”》漫画作文题解及范例精选【作文模拟练】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限制性1.立意限制。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漫画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
屈原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然而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四个年轻人给出的答案竟匪夷所思。
漫画揭示了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名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他们不知自己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竟还洋洋自得,实在令人痛心。
考生审题立意必须以漫画寓意为基础,脱离这一寓意的写作即为跑题。
2.思维限制。
漫画中年轻人不知道“屈原是谁”,折射的是当下的一种现象,考生须立足这一基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中出现如此尴尬的现状的原因,探究“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过度贫乏的原因。
不能仅仅抓住画面内容中的“屈原是谁”不放,写作时忌表面化和浅显化。
3.社会背景限制。
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四个年轻人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暗示考生审题立意时要有当下意识,要立足于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不可脱离当前时代来谈“传统文化”的传承。
开放性1.写作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如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的现状;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学校、家庭、社会各应该负什么责任;在外来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等。
也可以站在“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的角度,探究他们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原因,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地方戏曲、中医中药、刺绣服饰、曲艺评弹、书法国画、陶瓷玉雕等,只要和传统文化传承有关的内容,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另外,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漠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文化和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距离较远,传统文化本身晦涩难懂不易传播,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年轻人的浮躁心理,经济建设背景下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年轻人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等。
一、中考语文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
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题目从《咬文嚼字》给著名作家挑错谈起,“挑错”这一行为,是求真务实之态,面对“挑错”的态度,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治学风格。
材料自然没有回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同去年孙中山名言一样,可以说紧贴时代,彰显文化,培养品格,又避免了“中国梦”等热门押题。
题目要求“选准立意”,自然莫言的话“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是一定不会偏离题意。
除了这一立意,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1)“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给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
立意:勇于挑错,引申为挑战权威。
(2)“作家表示理解,积极回应”。
立意:面对别人指出的错误,应当有虚心接受、勇于承认的态度。
(3)铁凝、莫言的行为。
立意:感谢挑错。
本题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较切合生活实际,较适合写议论文,但是也可以写自己及身边挑错的故事、对“一字师”“推敲”等进行改编。
也可以思维扩张开去,悲叹面对挑错固执己见的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如何面对挑错。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前,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一则招聘启事,耿直地自我描述:“学校一般,交通一般,待遇一般。
”接着笔锋一转,介绍了学校的优势:评职称容易、压力不大、牛肉便宜,等等。
这则招聘启事被赞为“史上最真诚的高校招聘启事”。
然而,该校宣传部负责人次日却对媒体表示,此招聘系一名雷姓院长发布,未经审核,学校正介入调查,进行约谈。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二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郑州47中高三年级期中试题)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老禅师舒心的笑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银川一中3月)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
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
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
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
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
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
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元济中学摸底考试))有位商人,把儿子派往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那里,去讨教人生的要义。
智者认真地听了少年所讲的来访原因,他建议少年在他的宫殿里转上一圈,两个小时后再来找他。
智者又递给少年一个汤匙,在里面滴进了两滴油,“当你走路时,拿好这个汤匙,不要让油洒出来。
”少年开始沿着宫殿的台阶上上下下。
两个小时之后,他回到了智者面前。
2022年高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二)“一例到底〞议论文写作方法探2022年高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二〕“一例到底〞议论文写作方法探析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扇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广泛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最突出的当是古典文学名著中关于扇的精彩描写。
《三国演义》中“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纨扇〞,成了诸葛亮文雅沉稳智慧特定形象的象征;《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历了借扇、骗扇、失扇、得扇的曲折过程,闯过火焰山,表达了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理想;《红楼梦》写扇衬托贾府锦衣玉食的珍贵气象;最突出的是写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借撕扇写出晴雯虽“身为下人〞,却泼辣刚烈、敢作敢当的品性;《水浒传》多处写到扇子,较为突出的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用夸张手法写出天气酷热不同阶层人的心情,扣住“官逼民反〞的主题……请结合材料的内容,阐述你对名著与扇子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似寻常最奇崛众所周知,扇子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经典器物,为广阔民众熟知。
然而在文学作品中对扇子的描写,因需要的不同,安排和描写更为精彩。
四大名著刻画的扇子,不仅表达了民俗,也赋予各自深层的内涵。
我认为,扇子虽然外观简易,实那么蕴含丰富。
扇子,成为形象的象征。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扇,扇子不离手,已然成为传世经典。
扇子为诸葛亮形象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甚至是诸葛亮最为恰当的代名词。
由于形象与扇子的巧妙结合,使诸葛亮这一儒雅智慧的形象,在行为谈吐的刻画上显得更为自然。
即使是大战在即,抑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诸葛先生都是手摇羽毛扇子,优哉游哉,因此,扇子对形象的刻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扇子,寄托美好的理想。
《西游记》关于扇子的描写极为巧妙,孙悟空经历从借扇到得扇经过火焰山的曲折过程,最终师徒四人闯过难关,这一环节寄托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美好理想。
2024年高考全国各地模拟考作文汇编【原题+审题+立意+例文】第5辑01【原题呈现】【来源:网络】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女孩要保护好皮肤,清洁时要掌握好“度”,过度清洁就会损伤皮肤。
的确如此,一些事情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说:突破极限,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材料先由语言文字运用Ⅱ中过度清洁会导致皮肤损伤后果的现象,总结出“一些事情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的道理。
然后一转,又提出“突破极限,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的观点。
这两句话并不难理解,第一句强调做事要有“度”,否则过犹不及,后果严重;第二句强调打破“度”的限制,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材料中的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们各有各的道理。
第一句话重在告诉人们要理性、恰当地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不分昼夜地苦学,超出了身体承受的“度”,不但不会提高成绩,反而还影响了身体健康。
第二句话重在激励人们要有一种挑战精神,将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从而“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
运动员哪一个不是在打破“度”的限制而挑战极限呢?正因为运动员有了挑战极限、突破极限的精神,体育运动才异常精彩、夺人眼目。
写作时,两者可以并重地进行论述,但最好突出其一,这样更能集中笔墨,更好地展开论述。
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之间不能厚此薄彼,即立其中一个,一定就要驳另一个;宜采用“……固然重要,但……更能……”的逻辑步骤,这样既能突出自己确立的观点,也避免了走向极端。
【立意】①“度”固然重要,突破极限却更加精彩;②凡事要有“度”,过犹不及;③是守住“度”还是打破“度”,不同情况不同选择。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60分。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2006高考作文全国卷(卷Ⅰ)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卷二)目前中国的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1999年为60百分号,2001年只有52百分号。
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
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1999年是之3.7百分号,2003年已经有18.3百分号。
全面了解材料原则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2007高考作文全国卷(卷Ⅰ)1、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卷二)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利用自己的演出所得捐资300万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但当丛飞患胃癌时他所捐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媒体报道后他所捐助的一个学生居然埋怨说:这让他们很没面子。
丛飞却说别责怪他们,我已经是不需要医疗的人了。
材料二:华农大的学生利用收废品挣的钱全部捐献给一所希望小学,帮助学生上学。
后自己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一名受捐助的学生将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压岁钱10元全部捐献给了她。
有人问这个孩子为什么捐这么多钱。
孩子说就是做到了姐姐说的一句话。
记者问姐姐说的什么。
孩子说姐姐说过: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你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自己确定立意,自己确定标题。
但不能脱离材料写一篇深刻蕴意的作文,不得抄袭。
字数1000字以上。
2008高考作文全国卷(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胡锦涛、温家宝等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
2023届烟台高三一模作文“柴火不足,水减一半”导写及范文四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60 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试题情境】漫画中右侧一位年轻人在烧水:大水壶,小炉灶,柴火也有限,年轻人感叹道:“柴火不够怎么办?”左侧一位老者捋着胡须,和蔼的说:“把水减少一半就好了。
”年轻人的困惑在于:想达成烧开大锅水的目的,可自己的柴火不够,手段不足。
人生就是这样,年轻嘛,总想干点大事,一开始往往踌躇满志,为自己树立太多目标,但现实情况是,年轻往往能力不够,或是经验不足,这就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不了人就会沮丧、质疑自己。
一大锅水,要烧开,要么准备充足的柴火,要么像老者那样,转变一下思路,改变一下方法,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把水减少一半”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审读材料】分析漫画内容,水烧不开可以有两个角度的原因,柴火不足和加水太多,这样由此及彼,启发人们做事时目标与能力要相匹配,可以有如下考虑:1.树立恰当的目标,量力而为;2.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更大的目标;3.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4.加持能力与降低目标。
解决问题不能按部就班,要懂得转变思路和创新。
年轻人是按照惯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老者却能从其他角度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正如朱清时所说:“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
”【审图立意三步法】1.看漫画,看标题,看画中字,看夸张处(反常处)首先要读懂漫画的意思。
这是漫画作文写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画意,明确了画旨,才不至于偏题跑题。
漫画的构成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材料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2.想寓意,由物及人,联系现实要抓住漫画的形象特征。
具体说来,在分析画面时,要注意画面突出了什么,夸张了什么,或画错了什么只有。
2019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专家解析7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
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
但有位大科学家却不以为然。
他表示尊敬这位物理学家,但却不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这就好比寻找一块木板最薄的地方,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了许多孔。
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
但是也有人说,一辈子钻“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钻几处“最薄的地方”,那样更有成就感。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最厚的地方”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人生总有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
于个人而言,“钻最薄的地方”就是缺乏韧劲,拈轻怕重,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敢于“钻最厚的地方”就是不怕困难,攻坚克难,终将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于国家而言,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掉,就会失去民心;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
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
直面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民族振兴的新局面。
3.“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与其跨界发展,不如专一执着,持之以恒,一生做好一件事,必有大成。
4.大发展的时代给予每个人更多的选择机会,审时度势者胜,创新求变者强,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地方,就是找到了人生木板上”最薄的地方“。
用巧劲替代蛮劲,大胆跨界,可以在有限的人生获得更多的成就。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作文辅导0515 17:4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猜是一种心理,猜是一种习惯,猜是一种能力。
因为猜,我们有了欣喜或痛苦;因为猜,我们解惑或迷惑;因为猜,我们愈走愈近或渐行渐远……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生活中与“猜”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猜”的感悟、看法。
自拟题目,自定写法,800字左右。
猜□周雪玲广东广雅中学高三(2)班元旦,有珍贵的三日小长假。
虽然假期作业填满了拉杆箱,但他沉默的内心仍掩不住一丝欢喜,因为多日未见的父亲答应来接他———而前几周,每当他回家时,父亲总是在值班,值班,不停地值班。
云的颜色越来越厚重,但父亲却仍未见影。
翘首站在校门口的他,开始止不住地瞎猜:堵车,这当然已是最好的情况;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故……他竭力拍打脑门,却怎么也驱不走不祥的猜测。
在他猜测得就要崩溃的边缘,父亲匆匆赶到了。
但父亲正在发信息,很长,因为在与他匆忙地打了声招呼后就继续低头按键盘,甚至没有意识到帮他拿行李。
他的不安是退去了,却又萌生另一种大逆不道的猜疑:父亲不会是有———“外遇”这两个字还未跳出来,转念一想,这阴沉的表情不大对———莫非是已经有了孩子,那厢纠缠不清?再看看父亲,一张黑脸包裹在阴影里,沉默得可怕。
他只好对自己发出了警告:不许再胡思乱想!母亲打开门迎接他们回家时,他仿佛重获光明般释然。
一切还是原样: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慈爱的母亲,一个忠心的父亲。
然而下一秒,他骗不了自己了:他分明看到母亲笑眼里的疲惫和父亲嘴角捎带的歉意。
一万个念头在他小小的脑袋里膨胀着,最后勾勒出的是一幅完整、清晰的假设:父亲当真做了对不住母亲的事,母亲忍让曲全,父亲则在母亲和“她”之间周旋,同时还要瞒着一个无辜的他……他不敢再猜下去。
这“不敢”的两个原因,却让他更为矛盾:若猜错了,这是多么大不敬的想法,要是让父母知道,他们该多尴尬、多难过?若是猜对了,更不消说……他拼命克制着不猜,偏是猜测着一个比一个更悲凉的结局。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透过现象看本质安徽高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
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室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示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满分作文展示】透过现象看本质五彩斑斓的蝴蝶在显微镜下竟然没有颜色,这就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斑斓多彩的野菇,可能具有致命的毒素;洁白无瑕的雪花融化后可能是一滩污水;美丽妖娆的玫瑰长在满是尖刺的枝条上。
一些事物表面光彩照人,然而它们的本质与表面却大相径庭。
因此不能仅从表面看事物,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我们应该看到事物的本质。
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成功的秘诀。
中国著名的搏击手——武生一龙,从以前比赛的失败中可以看出自身抗击打能力弱,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加强自身抗击打能力的训练。
最终,在与德国拳手的比赛中,他把身体全部裸露在外面,不加任何防御,让对手连打十一拳,导致对方无名指骨折,最后,三拳战胜了德国拳手,赢得了比赛。
可见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
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成功秘诀只适用于个人吗?不是的,它适用于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
前几年“宅男”“宅女”之类的“宅”字词语风靡网络,当大家在网上聊天,对这些网络流行语啧啧称赞时,并没有看透事物的本质。
阅读下面地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字地文章.(分)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地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地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b5E2R。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地顾虑.p1Ean。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地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地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地.”船主说:“当得知我地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字作文.DXDiT。
阅读下面地材料,按要求作文.(分)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地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RTCrp。
大山深处地独自巡视,庄重地巡礼,久久回响地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地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字地文章.5PCzV。
阅读下面地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醉心于古文化研究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地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地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地交汇地带.jLBHr。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地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地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地生活.”xHAQX。
语文材料作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我离雷锋精神还很远!”面对媒体的赞誉,90后“最美女孩”、来自云南的十二届人大代表铁飞燕这样说。
铁飞燕是一个出身农村的公路收费站收费员,2010年5月6日,她到四川绵阳旅游时见义勇为,纵身一跳、托起落水的修桥工人;而且她用微薄的收入收养了一个弃婴,因此被网友亲切称为“最美的90后女孩”。
不少人说,她的身上没有一丝当代“90后”的任信自私,她的身上有着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侠义心肠、责任意识、团结互助,说她完全不像一个“90后”的女孩。
面对这些议论,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上,铁飞燕回应媒体记者说:“许多人还当我们是小孩子,可我们最大的已经24岁了,在革命战争年代,早就是团长了。
” 她说,“偏见”缘于这个时代太幸福了,以至于当“90后”开始成熟地看待世界时,人们却不成熟地看待他们。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系自己的认识或经历,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不得抄袭。
【答案】一个关于偏见的偏见偏见之于看风景,是大有差异的。
风景没变,但倘若看风景的人戴上有色眼镜,景致也就大不相同了。
有偏见的人当然全是有心的,并且大抵以唐朝名僧慧能为榜样,主张“心外无物”,看东西想问题时不免给自己的心加装一副有色眼镜,然后再将头缩于腹内,如同刑天之民,视听蒙蔽,如此一来,偏见就形成了。
我们每个人在环境一样,心境不一样时,一个个偏见便会从心灵的墨镜后“倏”地钻出来,同样一个晚上,“欢愉嫌夜短,沉闷嫌夜长”便是这个道理。
世事如此,人事亦如此,法语中的“喜乐”便是由“好”和“钟点”两个词组成,而德语中的“沉闷”据字面上解释却是“长时间”,个把钟头说不上长,也谈不上短,但正由于心灵的偏见,愉悦和沉闷也便应运而生了。
“偏见”和“偏爱”如同孪生兄弟,是分不开的,“偏爱”必产生“偏见”,而“偏见”又偏爱所偏爱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整理精校版)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作文辅导0905 08: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众所周知,一个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的学生,可以享受很多优质的社会资源:全球优秀的教师、一流的人文环境、学术界和商政界优质的合作平台、优先的实践和工作机会等。
但这样的机会到底应该给予谁?“宾大”有其“规章制度”:学习成绩占40%,综合素质占40%,价值观占20%。
2015届高考模拟,“宾大”在中国为其国际特训班招生,一位奥数尖子生让他们很感兴趣,于是有了以下对话(其中A为“宾大”教授,B为奥数尖子):A:“你读书读得那么好,是为了什么?”B:“为了挣钱。
”A:“那挣钱又是为了什么?”B:“为了周游世界。
”A:“除了周游世界还想干什么?”B:“还可以买房子。
”A:“买了房子还想干嘛?”B:“和父母一起住……”对话后,“宾大”十分干脆地拒绝了这位尖子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或社会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众所周知,一个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的学生,可以享受很多优质的社会资源:全球优秀的教师、一流的人文环境、学术界和商政界优质的合作平台、优先的实践和工作机会等。
但这样的机会到底应该给予谁?“宾大”有其“规章制度”:学习成绩占40%,综合素质占40%,价值观占20%。
2015届高考模拟,“宾大”在中国为其国际特训班招生,一位奥数尖子生让他们很感兴趣,于是有了以下对话(其中A为“宾大”教授,B为奥数尖子):A:“你读书读得那么好,是为了什么?”B:“为了挣钱。
”A:“那挣钱又是为了什么?”B:“为了周游世界。
”A:“除了周游世界还想干什么?”B:“还可以买房子。
”A:“买了房子还想干嘛?”B:“和父母一起住……”对话后,“宾大”十分干脆地拒绝了这位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