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4
《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学分:2 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 面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纲执笔人:王冉冉大纲审定人:李有安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
主要任务是模糊控制技术作为现代工业与新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模糊控制技术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尤其是模糊推理技术与模糊系统模型的建模技术。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模糊数学》等。
在这些课程中注意讲授:模糊数学的定义,计算方法,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等。
由于模糊控制理论内容抽象,国内大部分模糊课程都是面向研究生教学的,同学理解起来较困难。
同时保证课程内容的稳定性,讲课力求突出重点,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同时尽量列举应用了模糊系统的实际例子,使同学们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等。
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分析和设计调速系统方法的掌握。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设计计算以及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教学改革总体设想:为解决授课学时少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好的完成授课任务,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精讲多练,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在增加信息量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教学质量。
采用启发式教学,对重点内容讲深、讲透,鼓励学生自学和课上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讲解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在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讲课8学时)§1-1模糊控制系统产生的背景介绍模糊控制系统产生的背景、目前的应用情况和以后的发展展望等。
§1-2自然语言与模糊集合通过对自然语言的介绍,认识模糊集合的概念。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一、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常有效的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它综合了统计学、数学、规则系统、模糊集理论、知识库、优化等多项技术,使用模糊控制模型来准确地模拟实际情况,从而实现了对实际过程的有效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电力、自动化、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医疗机械、能源等许多领域。
模糊逻辑控制是基于一组规则的模糊控制,它可以设计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控制参数的复杂控制系统,它可以让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灵活性强、可靠性高,能够快速、精确的响应实际系统的变化,较好的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模糊逻辑控制可以有效的消除系统中不确定性,使控制量满足实际要求,提高控制精度。
2.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对系统的变化响应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参数,使控制更加准确、灵活。
3.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系统维护成本,节省运行成本,提高控制精度。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不足,这也是技术发展的前提,进一步改进模糊控制技术以及更多的应用领域也是当前技术发展的热点。
《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生课程代码F031522 学分/学时2.0 /36开课时间秋课程名称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开课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张秀彬面向专业(null)预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工程数学、高等代数课程讨论时数8 (小时) 课程实验数0 (小时)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紧紧围绕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技术讲授相关知识与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内容主要包括模糊数学、模糊系统设计、模糊控制设计与计算。
课程有效地结合了理论的前瞻性和方法的实用性,可以使硕士与博士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增加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程重视讲授模糊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和优化方法,同时还通过工业应用实例的分析以加深同学对相关理论的理解。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The theory about fuzzy control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re instructed in the course,that has included fuzzy mathematics, design on a fuzzy system, contrive about control systems and its compute methods.The course will effectually combine with obvious theory and practicability of methods, therefore postgraduates will get hold of new ideas and more methods to resolve problems after the course. The modeling and methods about fuzzy control systems have been regarded by the course. And many applications of fuzzy control systems are analyzed witch used at the industry processing to help postgraduates catch on the theory of fuzzy control system.教学大纲第一章模糊控制系统概论(2学时)介绍模糊控制系统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模糊控制系统理论在工业控制中的意义与应用价值及其发展历程。
《模糊数学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日期:2008-09-18课程名称:模糊数学及应用英文名称:Fuzzy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学时:32学分:2适用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性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位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模糊数学方法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崭新的思维方法,打破以二值逻辑为基础的传统思维,使模糊推理成为严格的数学方法。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序论1.了解模糊数学的发展史以及常见的数学模型及其区别。
2.了解模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理解亦真亦假的命题,打破以二值逻辑为基础的传统思维。
(二)预备知识1、理解集合的相关概念以及运算;2、理解关系的概念,掌握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的证明方法,理解等价关系和集合划分的联系;3、理解特征函数和关系矩阵的概念;4、理解映射和袋鼠系统的概念和性质;5、理解格的概念以及格与偏序集、代数系统的关系;6、理解特殊格的概念及性质。
(三)模糊集基础1.理解模糊集和隶属函数的概念,熟悉模糊集的运算规则。
2.掌握模糊集运算的推广,理解t-模和t-余模、模并和模交。
3.掌握模糊集的分解定理。
4.理解模糊集的数学表现,掌握模糊集的表现定理。
5.掌握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6.掌握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四)模糊关系1.理解模糊关系的基本概念及运算,理解截关系与强截关系的概念。
2.理解模糊关系的合成,熟悉模糊关系合成的性质定理。
3.理解模糊等价关系的概念以及它与普通等价关系的联系。
模糊控制教学大纲1、合同主体11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同标的21 本合同的标的为模糊控制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
22 该教学大纲应涵盖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模糊推理、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等。
23 教学大纲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
3、双方权利义务31 甲方权利义务311 甲方有权对教学大纲的制定提出要求和建议。
312 甲方有权审查教学大纲的内容,并提出修改意见。
313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费用。
314 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以便乙方顺利完成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
32 乙方权利义务321 乙方有权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要求,自主制定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322 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时支付费用。
323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和国家相关教育法规、政策,制定高质量的教学大纲。
324 乙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的制定,并提交给甲方审核。
325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修改意见,及时对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优化。
4、违约责任41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费用,每逾期一天,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42 若乙方未在约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的制定,每逾期一天,应按照合同总金额的一定比例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43 若教学大纲的内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符合甲方的要求和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乙方应负责免费修改,直至达到要求;若因此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4 若甲方无故拒绝接受符合要求的教学大纲,应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违约金。
5、争议解决方式51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
52 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模糊控制的发展及应用教案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嘉里(Lotfi A. Zadeh)提出的。
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模糊控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系统。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将模糊原理应用于控制过程中的系统建模和决策。
在传统的控制方法中,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准确的数值,而在模糊控制中,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模糊的概念,例如“冷”、“温暖”、“高速”等。
通过模糊化(Fuzzification)、模糊推理(Fuzzy Inference)和去模糊化(Defuzzification)三个步骤,将模糊的输入转化为模糊的输出,最终通过反模糊化将输出恢复为准确的数值。
模糊控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各个领域。
以下是模糊控制在几个具体领域的应用示例:1. 工业控制:模糊控制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温度控制、液位控制、压力控制等。
通过模糊控制,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就可以实现较好的系统响应和稳定性。
2. 交通系统:模糊控制可以用于交通信号灯的优化控制,通过对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的模糊推理,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提高交通效率和缓解拥堵。
3. 机器人控制:模糊控制在机器人控制中有着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路径规划、避障、动作控制等。
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模糊控制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4. 医疗诊断:模糊控制可以用于医疗诊断,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特征进行模糊推理,辅助医生进行病情判断和诊断。
5. 金融领域:模糊控制在金融领域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
通过对市场指数、经济数据等进行模糊推理,帮助投资者判断风险和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总的来说,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应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系统。
其在工业控制、交通系统、机器人控制、医疗诊断和金融领域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模糊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模糊控制技术是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中的一种先进控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农业、军事和民用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模糊控制技术在未来将越来越重要。
因此,深入掌握模糊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是当前自动化控制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模拟、期末课程设计等方式,掌握模糊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模糊控制基础•模糊数学基础•模糊关系•模糊推理2. 模糊控制器设计•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调整3. 模糊控制应用•基于模糊控制的温度控制•基于模糊控制的速度控制•基于模糊控制的水平控制四、课程要求1. 学习要求•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熟悉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熟练掌握课程实验操作流程2. 考核要求•实验成绩:30%•作业成绩:20%•期末课程设计:50%五、实验内容1. 模糊数学基础实验•学习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方法•学习模糊集合的性质和运算规律2. 模糊控制器设计实验•学习模糊控制节点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3. 模糊控制应用实验•学习模糊控制在温度、速度、水平控制上的应用•进行基于模糊控制的温度控制、速度控制、水平控制实验六、期末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款模糊控制小车,能够自动跟随给定路径行驶,实现自主导航功能。
七、学生反馈本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自动控制领域中的模糊控制方法及应用。
同时,实验环节的设计也非常贴近实际操作,对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非常有帮助。
期末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也符合现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需求,非常实用。
模糊逻辑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突破,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
而在这一系列技术中,模糊逻辑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章将从控制系统的发展背景和模糊逻辑的概念出发,介绍模糊逻辑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发展背景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然后经过处理和计算,以控制执行器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控制和调节。
控制系统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工智能的初期。
在传统的控制方法中,控制器通过固定的规则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对被控制对象的精确控制。
然而,这种传统的控制方法在模糊的环境下表现不佳,对于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下并不适用。
第三章:模糊逻辑的概念及特点模糊逻辑是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数学工具,用于处理模糊的、不确定的和模糊的信息。
与传统的二值逻辑不同,模糊逻辑允许信息以模糊的形式处理,并在处理中考虑到信息的不确定性。
模糊逻辑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用需求;二是能够处理模糊的、不确定的信息,并能够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决策;三是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使得系统的决策更加符合人们的直观判断。
第四章:模糊逻辑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方面,模糊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模糊推理来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的输入信息,并输出模糊的控制命令。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控制系统对复杂系统的适应能力,使得系统能够在给定的环境下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
另一方面,模糊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模糊控制器来实现对多变量和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模糊控制器能够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在不需要准确的数学模型的情况下进行控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第五章:模糊逻辑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模糊逻辑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和广泛的。
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的模糊输入和模糊输出关系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CS416
2、课程名称(中/英文):
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 / Fuzzy Logic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3、学时/学分: 36/2
4、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微机接口、数字逻辑电路
5、面向对象: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选修)
6、开课院(系)、教研室: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窦振中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模糊逻辑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工程控制、财政金融、数据挖掘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模糊逻辑控制及其应用”是为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学科前沿选修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了解有关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掌握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模糊逻辑控制系统设计基本知识。
通过数字单片微机模糊逻辑控制系统有关实例的学习,对模糊逻辑的应用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模糊逻辑概述
了解模糊逻辑技术的发展
了解模糊逻辑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了解模糊逻辑技术中的几个问题
2.模糊逻辑及其理论基础
了解并掌握模糊逻辑的有关概念
理解经典集合与模糊集合的不同概念
理解二值逻辑、多值逻辑和模糊逻辑的区别
了解模糊逻辑推理方法
了解并掌握几种解模糊判决算法
3.模糊逻辑控制的工作原理
了解传统控制方法及其局限性
掌握模糊逻辑控制的工作原理
4.模糊逻辑控制器(FLC)
了解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了解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
5.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
了解并掌握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过程
理解模糊逻辑控制系统设计举例的内容
6.数字单片机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应用
了解数字单片机与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数字单片机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应用
7.模糊逻辑控制软件开发工具
了解模糊逻辑控制系统开发与传统控制系统开发的不同之处了解模糊逻辑控制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及使用方法
8.模糊逻辑控制集成电路和模糊计算机
了解模糊逻辑硬件电路
了解模糊计算机的有关知识
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于应用模糊逻辑控制软件开发工具,实现模糊逻辑技术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在课内教学活动中能力培养的安排及要求
在课内教学活动中着重于培养学生理解模糊逻辑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术。
2.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力培养的安排及要求
通过实例的介绍,加深学生对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模糊逻辑控制器和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模糊逻辑控制软件开发工具,实现模糊逻辑技术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
六、其它说明
本课程采用计算机电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