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2.3酸碱中和滴定
- 格式:doc
- 大小:41.64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滴定编号-17 【本节课内容目标】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了解指示剂的选择及误差分析。
【本节课内容的重点】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pH 的变化特点。
【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滴定操作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实验中数据的处理,滴定过程中误差判断。
【本节课内容的】:一、本节课个人学习任务:1.如何测定溶液pH值?[思考]⑴、能否直接把pH试纸伸到待测液中?⑵、是否要先湿润pH试纸后,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⑶、能否用广泛pH试纸测出pH=7.l来?⑷、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待测液,对该溶液pH值的测定:( )A、一定有影响B、偏大C、偏小D、不确定2.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和原理是什么?滴定管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中和滴定操作实验步骤有哪些?滴定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数据如何处理?(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4.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原理是什么?中和滴定的常用指示剂有哪些?滴定中滴定管要用所盛溶液润洗,锥形瓶也要提前润洗吗?【本节课小组合作任务】1.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浓度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O」()mol L-1 NaOH标准溶液。
%1主要操作步骤:计算一称量一溶解一(冷却后)一___________ -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一_______ 一_______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1称量______ 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舷码、银子)、__________ 、 _⑵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駄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 溶液进行滴定。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编号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mol/L)滴定完成时,NaOH的体积(mL)待测盐酸体积(m 10.1022.6420.00 20.1022.7220.00 30」022.8020.00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__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酸碱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
过程与方法: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相关量关系、使用仪器和指示剂的选择、实验操作中有关问题的讨论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和依靠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 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复习:1.什么是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盐酸与NaOH溶液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是什么?两者的定量关系是什么?思考、回答板书:〈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H++OH-=H2O;C(H+)·V(酸)=c(OH-)·V(碱)3、关键:[投影例题] P49,注意解题规范。
板书:二、酸碱中和滴定[仪器介绍][实验探究] P50(实验3-2)滴定操作1.滴定前:①洗涤、检漏;②润洗(用什么溶液润洗?为什么要润洗?)③装溶液(充满尖嘴,为什么?怎样才能充满?)④调整液面(到零或零以下)(为什么?)⑤记录起始读数(精确到0.01)(怎样观察液面?)2.滴定中(用已知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①取NaOH溶液 25 mL(V 2)于锥形瓶中,加2 滴酚酞试液。
a.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 25 mLNaOH溶液(怎样操做作)b.锥形瓶是否要用碱液润洗?是否要干燥?为什么?c.加少量水稀释,对滴定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②滴定(锥形瓶下衬一白纸)a.操作方法:左手(见图)b.速度:先快后慢;快不成线;越来越慢。
c.判断滴定终点:视线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红色刚好褪去(反滴一滴又变为红色)d.记录终了读数,求所用HCl溶液的体积V1(一般滴定三次,取平均值)3.滴定后①数据处理,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四位有效数字),贴上标签。
3.2.3《酸碱中和滴定》导学案乾县二中 李 强考纲解读: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并迁移应用于其他滴定 重点难点:中和滴定原理的认识学案导学: 第一课时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 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的实验方法。
2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 H ++ OH -= H 2O 在酸碱中和反应时: n(H +)=n(OH -) 当酸碱恰好中和时n(OH -)=n(H +) n 酸c 酸V 酸= n 碱c 碱V 碱我们常把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称为标准溶液,将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称待测溶液, 则酸碱恰好中和时: c 测=测测标标标n V n V c若为一元酸与一元碱则上式可简化为: V c3.中和滴定的关键:⑴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酸和碱溶液的体积⑵准确地判断滴定终点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1)原则:变色要明显、灵敏、容易观察,且指示剂的变色pH 和滴定过程的pH 突变一致。
①若用强碱滴定强酸 突跃范围:4.3---9.7甲基橙(3.1——4.4)从 色变为 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酚酞(8.2——10.) 从 色变为 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注意:酸碱中和滴定不选石蕊作指示滴定终点,因其PH 变色范围宽,颜色不易觉察,误 差超过了酸碱中和滴定允许的误差。
②若用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3.1——4.4)从 色变为 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酚酞(8.2——10.) 从 色变为 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一般规律:强酸滴碱甲基橙,强碱滴酸用酚酞 (2)指示剂用量: 2-3滴(3)滴定终点判断标准:当指示剂刚好变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认为已达到滴定终点。
已知浓度读 数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1.滴定准备过程1)滴定管的认识①构造:滴定管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
常有25.00mL和50.00mL两种规格。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导学案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熟记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2.通过演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观察、原理分析、问题探究、对应训练,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3.通过中和反应实质、中和滴定原理的分析,体会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实验设计【学习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相关计算【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的反应。
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2H++SO2-4+Ba2++2OH-===2H2O+BaSO4↓2.pH=3的盐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等于7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 。
新知预习: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实验方法。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H++OH-=H2O ,n元酸和m元碱,发生中和反应,表达式为n ×V(酸)×c(碱)=m×V(碱)×c(碱) 。
3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等。
【同步学习】情景导入:现在有一瓶没有标签的氢氧化钠溶液,我们不知道它的浓度,有没有办法知道它的浓度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它的浓度,这种方法我们称为酸碱中和滴定,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测定方法。
活动一、酸碱中和滴定1.计算思考:室温下,将pH =12的NaOH 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下列酸溶液混合,判断其酸碱性,计算pH ,填写下表:【温馨提示】2.讨论交流:(1)阅读教材P47—48页内容,思考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是什么? 【温馨提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来表示,在中和反应中,H +、OH -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n (H +)=n (OH -);若用参加反应的c (H +)、c (OH -)来表示,其关系式为c (H +)·V 酸=c (OH -)·V 碱,由此可计算c (H +),其表达式是c (H +)=c (OH -)·V 碱V 酸;也可计算c (OH -),其表达式是c (OH -)=c (H +)·V 酸V 碱。
导学案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制作人教科室审批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二课时酸碱中和滴定一、学习目标:1.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2.会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学习重难点: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难点:误差分析三、实验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常见因素碱C的误差仪器洗涤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移液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的蒸馏水量器读数滴定前俯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平视滴定前仰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俯视操作不当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滴定结束,滴定管尖端挂一滴液体未滴下将移液管尖嘴部分的液体吹出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至橙色,半分钟内又还原成黄色,不处理就计算练习1.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⑤④B.①②④③⑤C.⑤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⑤下图是用0.1000mol/L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图和某次滴定前、后盛放盐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盐酸的体积读数:滴定前读数为___________mL。
(3)某实验小组同学的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标准溶液盐酸的平均体积为___________,待NaOH溶液的平均浓度是___________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实验编号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盐酸的体积读数/mL滴定后盐酸的体积读数/mL1 20.00 1.20 23.222 20.00 1.21 29.213 20.00 1.50 23.48取液后气泡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②若滴定前前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③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 2022年___月___日【学习目标】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操作【学习重、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操作【学习过程】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 强酸与强酸碱中和反响:H++OH-=H2O发生中和反响时,c(H+)·V(酸)=__________2. 中和滴定的关键问题:〔1〕准确测出参加反响的酸和碱溶液的_____。
〔2〕准确判断中和反响是否恰好进行_____。
3. 指示剂的选择: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__________________酸碱中和滴定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或甲基橙。
(石蕊也是一种指示剂,但由于其色差小,变色不敏锐,因此,在滴定实验中一般不用。
)二、酸碱中和滴定操作1.仪器:酸碱中和滴定使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使用酸式滴定管时,用______手控制活塞,操作动作要轻缓,手势要自然;使用碱式滴定管时,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拿住橡皮管中______稍上的部位轻轻挤压玻璃球。
挤压时,不要用力按______,更不能按______以下的部位,否那么,放开手时,空气将进入出口形成气泡。
(3)拿锥形瓶时,右手前三指拿住瓶颈,边滴边______,以______方向作圆周运动。
瓶口不能碰______,瓶底不能碰瓶底下的______。
滴定过程中眼睛要始终注视______。
2.步骤(1)准备:①洗涤②查漏③润洗④注液⑤调液面⑥读数(2)滴定①移取待测液,加指示剂______。
②滴定至终点,读数。
③重复操作。
④计算。
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碱性溶液的特征及与pH的关系;2.掌握中和滴定操作中所用仪器的名称及各仪器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pH与酸碱性的联系,充分应用pH。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熟悉pH的用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态度和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酸碱中和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酸碱量变化的曲线。
2.掌握中和滴定操作中所用仪器的名称及各仪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及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引言]我们在研究物质时,经常需要鉴定此物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或需要鉴定此物质是否存在某种元素或某种成分,这种鉴定的方法和过程叫定性分析。
而在知道了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后,还需要知道这些成分的百分含量,测定物质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或溶液中某种微粒的浓度的过程与方法叫定量分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与操作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到中和滴定原理结束后回答]1.什么叫中和滴定?2.中和滴定具有什么特点?3.中和滴定的实验需要使用哪些仪器?推进新课新课讲解[板书](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碱(酸)的方法叫做酸碱的中和滴定。
2.特点:它具有简便、快捷、有足够准确度的特点。
3.中和滴定所需的仪器有: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
4.中和滴定所需的药品有: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计算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终点判断的实质是什么?[学生讨论并进行总结]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是能否准确判断出反应终点。
由于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所以酸碱完全反应,必须使n(H+)===n(OH-)。
注意:(1)中和反应到终点时,指酸中所有的H+与碱中所有的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盐为正盐,而不是指溶液的pH=7。
(2)因为盐类水解,所以反应到终点时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
锦州中学学科导学案高二年级化学课题:酸碱中和滴定总第课时编写人:迟文杨审核人:刘菡英时间: 2015 年 11 月 2 日学习目标:酸碱中和滴定(强酸强碱)学习重点: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教学设计】三、pH的应用(一)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酸或有机碱,它们可以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借助其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pH(二)pH的应用: 1.人体健康 2.生活中 3.环保领域4.农业生产5.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四、酸碱中和滴定1、定义:2、原理:3、公式:= (一元酸和一元碱)4、实验的关键:(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
(2)准确中和反应是否。
5、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试剂:6、指示剂的选择:(1)原则: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②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2)(2)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①强酸强碱间的滴定:溶液、。
②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酸性选用作指示剂。
③强碱滴定弱酸: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碱性选用作指示剂。
(3)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7、实验步骤(1)查漏: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堵塞和活塞转动是否灵活;(2)洗涤:用水洗净后,各用少量待装液润洗滴定管2-3次;(3)装液:用倾倒法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高于刻度2-3cm。
(4)赶气泡:①酸式:快速放液;②碱式:橡皮管向上翘起。
(5)调液: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在“0-1”ml之间,并记下读数。
(6)取液:①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②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7)滴定: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拿住锥形瓶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顺时针方向摇动,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溶液的颜色变化。
(8)记: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无色时,停止滴定,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H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有关计算;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及问题解决模式,引导学生步步推进,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相关量的关系、仪器和指示剂的选择等知识点的介绍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有关计算;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
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有关计算。
课时:预计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不仅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涉及溶液酸碱性,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也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今天我们来学习PH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利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未知溶液浓度。
一、酸碱中和滴定:1、定义: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原理:当酸碱恰好中和时 n(H+)=n(OH-),若为一元酸与一元碱则可表示为: C酸V酸=C碱V碱我们常把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称为标准溶液,将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称待测溶液,则酸碱恰好中和时: C(标)·V(标) = C(待)·V(待)。
即C(待) = C(标)·V(标)V(待)3、【设疑】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回答】⑴准确测出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⑵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设疑】如何准确测量出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能否用量筒量取?【教师讲解】不能用量筒,量筒为粗量仪,最小分刻度为0.1ml,不估读,所以量筒的精确度只能为0.1ml,可以使用移液管和滴定管。
用滴定管量取溶液的体积更准确,因为滴定管的直径小,误差小,精确度更高。
【教师展示仪器】滴定管的构造:滴定管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
课时3 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1.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和实验操作。
(重点)2.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以及误差分析,培养定量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n(H+)=n(OH-)即:mc酸·V酸=nc碱·V碱(m、n代表酸和碱的元数)3.仪器及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c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4.实验操作(以用盐酸标准液滴定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准备①检查: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润洗:滴定管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先用蒸馏水洗涤干净,然后分别用待装液润洗2~3遍。
③装液: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酸式、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0”刻度以上2~3 mL处。
④调液:调节活塞或玻璃球,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
⑤放液: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一定量的NaOH 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2~3滴指示剂(甲基橙或酚酞)。
(2)滴定①左手握滴定管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
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刚好使锥形瓶中的溶液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即到滴定终点。
读数并记录。
5.实验数据的处理重复滴定操作2~3次,取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c HCl ·V HCl V NaOH ,计算出待测NaOH 溶液的浓度c(NaOH)。
[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作H ++OH -===H 2O 。
( ) (2)中和滴定原理是酸的物质的量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恰好反应。
( ) (3)对滴定管内的溶液读数时仰视使读数偏小。
(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酸碱中和滴定)pH =2的盐酸 中性 7 0.015 mol ·L -1的硫酸 酸性 2 0.004 mol ·L -1的硫酸碱性11【讨论1】(1)阅读教材P47—48页内容,思考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是什么? 【交流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来表示;【交流2】在中和反应中,H +、OH -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n (H +)=n (OH -);若用参加反应的c (H+)、c (OH -)来表示,其关系式为c (H +)·V 酸=c (OH -)·V 碱,由此可计算c (H +),其表达式是c (H +)=c OH -·V 碱V 酸;也可计算c (OH -),其表达式是c (OH -)=c H +·V 酸V 碱。
由c (H +)、c (OH -)可分别求出相应酸、碱的浓度。
【讨论2】(2)请根据以上原理分析,归纳总结中和滴定的概念,思考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交流1】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其中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常称为标准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常称为待测液。
【交流2】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中和反应恰好反应完全的时刻),其方法是在待测液中加2~3滴指示剂,观察滴定过程中其颜色的变化,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交流3】常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或甲基橙,不用石蕊溶液的原因是石蕊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且突变范围太宽(见教材P49页资料)。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2无色8.2~10.0浅红色 >10.0红色【讨论3】(3)中和滴定的有哪些主要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交流1】酸碱中和滴定所用的主要仪器是锥形瓶和滴定管。
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学会使用滴定管;2、能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或强碱溶液的浓度;3、了解酸碱中和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或强碱溶液的浓度、酸碱中和过程中pH 的变化规律。
☆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 来测定未知浓度的 的方法。
(一)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 ++OH -=H 2O n ( H + )= n ( OH - ) 酸、碱有强弱之分,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不变。
例:HCl+NaOH =NaCl+H 2O 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H 2SO 4+2NH 3·H 2O =(NH 4)2SO 4+2H 2O反应中,起反应的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由 H 2SO 4---------NaOH1mol 2molC 酸·V 酸 C 碱·V 碱 则:C 碱= 碱酸酸V V C 2例:教材P49例题 (一) 滴定终点1、 pH 的变化 教材P48图3—10酸碱滴定曲线:酸碱混合过程中以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曲线。
酸碱反应终点附近的pH 突变范围,是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的依据。
讨论: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以0.100 mol·L-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mol·L-1 HCl溶液(1) 滴定前:HCl溶液pH=1(2)滴定开始至恰好完全反应前:当滴入NaOH溶液19.98 mL(即剩余HCl溶液0.02 mL)时c(H+)=( 0.100 mol·L-1×0.02 mL)/( 20.00 mL + 19.98 mL) =5×10-5 mol·L-1,即pH=4.3(3)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滴入NaOH溶液20 mL,pH=7(4)继续滴入NaOH溶液:当滴入NaOH溶液20.02 mL(即NaOH溶液过量0.02 mL)时,c(OH-)= 5×10-5 mol·L-1,c(H+)=2×10-10 mol·L-1,pH=9.7小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前后,即从剩余HCl溶液0.02 mL到NaOH溶液过量0.02 mL,总共不过是0.04 mL(约一滴),溶液的pH却从4.3 增大到9.7 ,发生了“突变”。
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课标要求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概念和原理。
2.了解指示剂选择方法。
3.掌握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
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基础1.滴定原理(1)反应实质:H++OH-===H2O。
(2)定量关系: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n(H+)=n(OH-),即c(H+)·V酸=c(OH-)·V碱则c(H+)=—————————或c(OH-)=——————————。
2.实验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酸、碱的体积。
(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3.实验用品(1)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仪器:———————、————————、——————————、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
4.滴定管(1)构造(2)使用方法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次。
③加入反应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处。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某一刻度,并记录读数。
5.实验操作(1)准备工作:滴定前仪器的检查、洗涤、装液。
滴定管:①检漏,②水洗,③润洗,④装液,⑤赶气泡,⑦调液面,⑧记录初始读数。
锥形瓶:①洗涤,②装待测液,③加指示剂。
(2)滴定操作(3)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最后求得待测溶液的浓度。
探究1.滴定管在装反应液之前,是否需要用待装液润洗?锥形瓶在装待测液前,是否需要用待测液润洗?2.中和滴定原理是酸的物质的量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恰好反应吗?3.用盐酸滴定氨水,选什么作指示剂?怎样描述滴定终点?归纳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三个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用滴定管测定酸碱溶液的体积,不能用量筒,因为量筒只能粗略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度为0.1 mL,而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
锦州中学
学科导学
高二
年级
化学
案
课题:酸碱中和滴定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酸碱中和滴定(强酸强碱)
学习重点: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教学设计】
三、pH的应用
(一)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酸或有机碱,它们可以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借助其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pH
(二)pH的应用: 1.人体健康 2.生活中 3.环保领域
4.农业生产
5.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
四、酸碱中和滴定
1、定义:
2、原理:
3、公式:= (一元酸和一元碱)
4、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
(2)准确中和反应是否。
5、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
试剂:
6、指示剂的选择:
(1)原则:
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②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2)(2)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
①强酸强碱间的滴定:溶液、。
②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酸性选用作指示剂。
③强碱滴定弱酸: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碱性选用作指示剂。
(3)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
7、实验步骤
(1)查漏: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堵塞和活塞转动是否灵活;
(2)洗涤:用水洗净后,各用少量待装液润洗滴定管2-3次;
(3)装液:用倾倒法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高于刻度2-3cm。
(4)赶气泡:①酸式:快速放液;②碱式:橡皮管向上翘起。
(5)调液: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在“0-1”ml之间,并记下读数。
(6)取液:①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②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7)滴定: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拿住锥形瓶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顺时针方向摇动,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溶液的颜色变化。
(8)记: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无色时,停止滴定,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9)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的影响
实验操作情况对c
碱
①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偏
②读数开始时仰视,终止时俯视偏
③到滴定终点时尚有一滴酸挂在滴定管尖嘴外而未滴入锥瓶偏
④洗净的酸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偏
⑤洗净的锥瓶用待测碱润洗偏
⑥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瓶外偏
⑦不小心将待测碱液溅至锥瓶外偏
⑧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 mL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偏
【课后训练】
1、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滴定管
B.量筒
C.移液管
D.量杯
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
A.溶液中c(OH-)>c(H+)
B.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C.溶液中含有OH-
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
3、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 )
A.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B.液滴滴出速度
C.滴定管刻度
D.锥形瓶中溶液颜色
变化
4、要准确量取25.00 mL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
A.25 mL移液管
B.25 mL量筒
C.25 mL酸式滴定管
D.25 mL碱式滴定管
5、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
A.胶头滴管
B.量筒
C.滴定管
D.移液管
6、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移液管
7、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硫酸溶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等于锥形瓶中硫酸溶液的体积,则说明( )
A.NaOH和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NaOH和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H2SO4物质的量浓度的两倍
D.氢氧化钠溶液的pH和硫酸溶液的pH之和等于14
8、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A.在量筒的上端
B.在滴定管的上端
C.在托盘天平标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标尺的右边
9.、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
C.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几滴
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结束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
开始实验时无气泡
10、某烧碱样品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滴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的容量瓶中配制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酚酞做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
调整液面记下开始读数
为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为止,记下读数V2mL。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编号字母填写) → → →D→ 。
(2)观察滴定管里液面的高度时应注意:。
(3)E步骤的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4)D步骤的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尖嘴部分应。
(5)某学生实验时把锥形瓶用烧碱样品洗涤,使测定的浓度偏高还是偏低?
原因是。
(6)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