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中科院博士遥感入学考试1995年博士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简答题(40分)1.遥感地学评价标准。
2. LandsatTM 数据特征。
3.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
4.遥感信息处长合分析。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
2.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
4.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5分)1.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2.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遥感信息增强方法5.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遥感概论一、简答与名词解释:1. 混合像元(98)2. 高光谱 (98)3.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 最大似然法(97)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 (98)6. 主成分分析 (99)7. TM 的七个波段(97)8. 高光谱遥感(99)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98)2. 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99)3. 遥感地学评价基础。
(97)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生入学考试RS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 25 分)1. 高光谱遥感2. 空间分辨率3. 大气纠正4. 色度空间5. 小波变换二、论述题(任选三,每个 25 分,共 75 分)一、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二、多源数据复合的方法及关键技术三、遥感的发展及前沿综述四、结合你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2002 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RS)一、名词解释(20 分)五、波谱分辨率2. 密度分割3. 全球定位系统4. 遥感制图5. 监督分类二简答(40 分)1. 多源数据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2. 雷达遥感的主要特征3. 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4.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标准三问答(40 分)1. 成像光谱仪的基本原理2. 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3. 结合您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中国院遥感所XX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60 分)•地物反射波(光)谱•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基尔霍夫定律•瑞利散射• 大气窗口• 分辨率•辐射亮度• 维恩位移定律• 高光谱• 小波分析二、问答题(每题 12 分,共 60 分):六、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1、根据下图,用表格形式分别列出弧段与结点的关联关系、弧段与多边形的关联关系以及多边形之间的邻接关系。
说明:图中P1~P7为多边形编码;A1~A19为弧段编码;N1~N13为结点编码,箭头所指为弧段方向。
2、根据下图,分别建立用于空间实体检索的对象索引和格网索引。
说明:图中数字为格网编号:A、B 、C 、D 、E为实体对象的编码。
3、某地图图形数字化后图幅边界产生了如下图a的仿射变形,欲改正到下图b 所示的矩形,并对图幅内其他数据也转换到新坐标系,已知图中四个点的对应坐标,请写出改正的过程和计算方法。
4、如果采用合成叠置方法,如图1中(a)(b)所示的矢量图层叠置的结果会是什么?举例说明新的属性如何得到。
矢量图层(a)矢量图层(b)5、现有如图2所示的栅格数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A A A AA B B BA AB BA AB B图2:第四题1小题图(1)分别采用游程长度编码方法和十进制线性四叉树编码方法进行编码(要求写出过程)。
(2)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6、关系数据模型是空间数据库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
试采用关系数据模型表示下图中地理实体E(1,2)与空间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
7、假设一个基于矢量数据结构的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空间索引是按照规则格网建立的,试设计一种以点查询方式进行空间对象查询的实现方法,要求:(1)写出建立格网索引的方法。
(2)以点查询方式进行空间对象查询的实现方法。
(3)画出实现过程的流程图。
8.请用表格方法表达下图中多边形的邻接关系。
9.下图是一种对栅格数据的一种编码,这是一种什么编码?阶数是几?有什么用途?10、解释下吗SQL语句的涵义(其中,SOIL.MAP,SOILS,PARCELS分别为土壤图层的选择结果图层,土壤图层和行政分区图层,VALUATION为土壤图层的一个属性字段)。
11.下面两个图层做叠加运算,写出它们的结果(面积值估算)。
12.下图是一个地区管线网的一部分,结点和管段编码在图中已经标明。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考题
海洋学院2002级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考试 B 卷
考试日期:2005年1月19日 时间:13:30-15:30 地点: 南楼112 要点:不需要死记硬背,主要看理解程度;2、重要的是要点与思路。
一 基本概念(每题4分)
1、 遥感(RS )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
2、 大气窗口及其主要光谱段。
3、 节点、顶点;线段、弧。
4、 元数据
二 简述题(每题6分)
1、 简述GIS 、遥感(RS )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三者的关系。
2、 GIS 的基本框架及基本功能。
3、 画图并写出GIS 中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作简要说明。
10、GIS 数据输入的几种方法简述。
三 问答题(每题15分)
1、 试论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的特点及在地质中的应用。
2、 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技术有哪几种,试描述其中的一种。
3、 下图为一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图,该拓扑型数据结构可由弧段坐标文件、节点文件、
弧段文件及多边形文件这四个文件构成其拓扑关系,请以表格的形式写出该四个文件的具体内容。
[各点的具体坐标分别为(x1,y1),(x2,y2)…(x16,y16)]
V1
V3
V5
V6V7
图1 地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
4、(见另一页)根据离散数据可构成DEM ,根据DEM 可绘制等值线。
专业学号姓名DEM的其中一项应用是等值线的绘制。
现有图示的离散数据,请按照等值线间隔为10画出该图的等值线,并且在每等值线上标上等值线的值。
(15分)
任课老师签字:2005-1-19。
1. 遥感技术中,用于探测地表温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2. GIS中,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的软件被称为?A. 数据库管理系统B. 地理数据库C. 地理信息系统D. 地理数据处理系统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图像?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光学传感器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6.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之间空间关系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建模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穿透云层?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紫外遥感8. GIS中,用于创建和管理地理数据库的标准是?A. SQLB. XMLC. GMLD. KML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类型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1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属性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植被覆盖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12. GIS中,用于显示地理数据的地图被称为?A. 专题地图B. 基础地图C. 电子地图D. 数字地图1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夜间图像?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热红外传感器1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连接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去除图像噪声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16. GIS中,用于模拟地理过程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建模1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下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紫外遥感1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坐标系统是?A. 地理坐标系统B. 投影坐标系统C. 平面坐标系统D. 空间坐标系统1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形状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2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属性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2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水体污染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2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时间序列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时间序列分析2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海洋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微波传感器2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2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提取图像特征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2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存储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数据压缩2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程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2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符号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2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纹理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3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3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土壤湿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3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分布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分布分析3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大气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气象雷达3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距离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3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细节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3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查询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查询优化3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建筑物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3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图层系统是?A. 地图图层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3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颜色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4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属性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4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雪覆盖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4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模式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模式分析4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地质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地质雷达4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方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4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结构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4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可视化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可视化优化4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森林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4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标注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4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高度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5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方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火山活动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5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动态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动态分析5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农业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农业遥感传感器5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时间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颜色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5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分析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分析优化5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5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渲染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5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动态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6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时间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 B2. C3. D4. A5. B6. B7. C8. C9. A10. D11. B12. C13. D14. C15. A16. D17. C18. B19. A20. A21. B22. D23. D24. A25. C26. D27. D28. A29. A30. A31. C32. D33. D34. A35. C36. D37. D38. A39. A40. A41. C42. D43. D44. A45. C46. D47. D48. C49. A51. B52. D53. D54. A55. B56. D57. D58. D59. A60. A。
一、名词解释年份2005 中心投影辐射分辨率瑞利散射地球同步轨道亮温2006 摄影红外太阳常数气溶胶朗伯体瞬时视场角反差扩展20072008 空间参考系统数据字典拓扑包含关系质底法辐射温度树枝状水系2009 矢量数据结构数据字典拓扑包含关系空间数据库米氏散射瞬时视场2010 影纹图案气溶胶归一化植被指数热点2011 太阳同步轨道光谱分辨率大气窗口与大气屏障多中心投影二、简答题年份题目何谓解译标志?解译标志包括哪些方面?请具体叙述。
采用何种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图像阴影区中的地物信息?请列出两种方法,并说明原理。
试述土壤的光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述地形对光学遥感数据的影响?试述主要沉积岩类的影像标志试述SPOT(HRV)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特征和波谱效应侧视雷达图像属什么投影,与摄影成像航空照片相比其变形特征有什么不同?何谓天空光(天空漫射光),它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对遥感数据产生什么影响?地物反射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书体光谱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地形对光学遥感数据的影响试述主要沉积岩类的影像标志试述SPOT(HRV)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特征和波谱效应。
矢量数据叠置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举例说明。
E—R模型有哪些基本成分,怎样利用E—R模型进行概念设计?什么是像点位移?与地形起伏有何关系?在彩虹外航空照片上,如何识别阔叶林、针叶林、灌木和草本植物?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消除图像上的孤立糙声点?在遥感图像上如何区分沉积岩和火成岩E—R模型有哪些基本成分,请用案例形式设计一个E—R模型。
什么事地理信息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包括哪些内容?卫星运行轨道会对遥感数据产生什么影响?太阳同步轨道与地球同步轨道获得的遥感数据各有什么特点?TM卫星遥感数据7个波段各有什么信息特点。
以TM影像为例,对多波段光学卫星影像数据,如何通过波段选择和图像处理获得最佳的水质信息。
在航空遥感图像上如何区分深变质岩和沉积岩?在彩红外航空照片上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植被?大气散射有哪几种类型?各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有什么特点?较之光学遥感图像,卫星雷达遥感图像哥有什么特点?影响土壤反射波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DEM的地形模型分析主要有哪些?(用案例说明)栅格数据中混合像元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何谓像点位移?有哪两种类型?其特点如何?反差扩展的原理是什么?线性反差扩展、指数反差扩展对数反差扩展各有什么特点?遥感信息模型有哪些特点?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增强和提取山区阴影区中的信息?简述原理。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2013科大版)遥感:对远距离目标,通过某种平台上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然后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应用分析的综合性技术。
1.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载体称为遥感平台。
如遥感车、气球、飞机、卫星等。
2.电磁辐射:即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3.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4.电磁波谱:按照辐射在真空中传播的频率或波长排列形成的一个连续的谱带。
5.辐照度: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6.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7.反射率:被地物反射的能量占辐射总能量的百分比。
8.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9.地物反射波谱: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地面物体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10.瑞丽散射:由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很多的原子和分子引起的散射。
11.加色法:通过红绿蓝三原色相加可以产生任一种颜色。
12.减色法:让一束白光先后通过两片不同颜色滤光片的过程。
13.光谱色:从红到紫可见光谱上存在的颜色,各对应一个波长,为光谱色。
14.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15.主光轴:过投影中心垂直于像片并交于地面的线。
16.像主点:主光轴与像平面垂直的交点。
17.航向重叠:为使相邻两像片没有航摄漏洞和便于立体观察而要相邻两像片之间重叠的部分。
18.中心投影:空间任意点与固定点连线延长线被一平面所截,直线与平面交点称为该空间点的投影。
19.像点位移:地形和地物反映到航片上的像点与其平面位置相比产生的位置的移动。
20.传感器:获取地面目标电磁辐射信息的装置。
21.距离分辨率:雷达图像在侧视方向上的分辨率称为距离分辨率。
22.方位分辨率:雷达图像在沿航线方向的分辨率称为方位分辨率。
23.合成孔径雷达:由若干个侧视雷达真实孔径天线组合成合成孔径天线从不同位置接收同一地物信号的雷达。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2007-2008第二学期,620506-620507)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总26分)1.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2.光谱反射率反射率是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3.近极地轨道 i≈90°时轨道面接近地轴,这时的轨道称近极地轨道。
轨道近极地有利于增大卫星对地球的观测范围。
4.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是用一个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
在移动中选择若干个位置,在每个位置上发射一个信号,接收相应发射位置的回波信号贮存记录下来。
存贮时必须同时保存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侧视雷达5.间接法纠正方案;所谓间接法方案,是从空白的输出图像阵列出发,亦按行列的顺序依次对每个输出像素点位反求原始图像坐标中的位置。
6.辐射误差: 传感器观测目标的反射或辐射能量时,所得到的观测量值与目标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差值称为辐射误差。
7.图像平滑: 图像平滑的目的在于消除各种干扰噪声,使图像中高频成分消退,即平滑掉图像的细节,使其反差降低,保存低频成分。
图像平滑包括空间域处理和频率域处理两大类。
8.图像融合技术是指将多源信道所采集到的关于同一目标的图像经过一定的图像处理,提取各自信道的信息,最后综合成同一图像以供观察或进一步处理9.景物特征:景物特征主要有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
10.判读标志各种地物的各种特征都以各自的形式(或称样子、模式)表现在图像上。
各种地物在图像上的各种特有的表现形式称为判读标志。
11.几何分辨率传感器瞬时视场内所观察到的地面的大小称空间分辨力。
12.监督法分类: 如果我们事先已经知道样区类别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通过对待分类地区的目视判读,实地勘查或结合GIS信息获得。
在这种情况下对非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监督分类。
(或监督分类是基于我们对遥感图像上样本区内地物的类属已知,于是可以利用这些样本类别的特征作为依据来识别非样本数据的类别。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A. 一种软件程序B. 一种地理科学C. 一种空间数据管理系统D. 一种用于收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技术和工具答案:D2. GIS最主要的功能是:A. 数据的收集和存储B. 数据的展示和可视化C.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D. 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答案:C3. GIS的坐标系统用来描述:A. 地图的比例尺B. 数据的分辨率C. 地理位置的准确度D. 图层的渲染效果答案:C4. GIS中的矢量数据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存储的?A. 栅格B. 坐标系C. 地图投影D. 点、线、面答案:D5. 进行GIS分析时,下列哪种操作用来合并不同图层的属性数据?A. 叠置操作B. 缓冲操作C. 裁剪操作D. 清理操作答案:A二、填空题1. GIS中的栅格数据由若干个像素(pixel)组成,每个像素包含了__________。
答案:数值或分类信息2. 在地图投影中,保角投影主要用于解决__________问题。
答案:形状失真3. 高程数据主要用于表示地表的__________。
答案:海拔或地形4.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
答案:地理定位、地理测量5. GIS中的元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属性信息。
答案:来源、格式、准确度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收集和管理城市的各类空间数据,如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等。
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处理,可以帮助规划者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城市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同时,GIS还可以进行多种分析,如可达性分析、环境评价等,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请简要说明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GIS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测环境问题的发生。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模拟一一、名词解释1.GPS〔先写出英文全称,再作解释〕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围内实时进展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2.GIS〔先写出英文全称,再作解释〕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根底学科。
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过程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3.Metadata元数据〔Meta Data〕是关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应尽可能多地反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于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元数据的内容包括对数据集的描述、对数据质量的描述、对数据处理信息的说明、对数据转换方法的描述、对数据库的更新、集成等的说明。
其最本质、最抽象的定义为:data about 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
4.伽利略方案伽利略方案,实际上是一个欧洲的全球导航效劳方案。
它是世界上笫一个专门为民用目的设计的全球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现在普遍使用的GPS相比,它将更显先进、更加有效、更为可靠。
它的总体思路具有四大特点:自成独立体系;能与其它的GNSS系统兼容互动;具备先进性和竞争能力;公开进展国际合作。
5.空间数据模型以计算机能够承受和处理的数据形式,为了反映空间实体的*些构造特性和行为功能,按一定的方案建立起来的数据逻辑组织方式,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表达。
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6.空间插值算法空间插值算法常用于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以便与其它空间现象的分布模式进展比拟,它包括了空间内插和外推两种算法。
空间内插算法:通过点的数据推求同一区域未知点数据。
空间外推算法:通过区域的数据,推求其它区域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汇总1. 简介本文档旨在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IS)相关的试题。
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以下是一些与GIS相关的常见试题和答案。
2. 试题汇总2.1 问题一问题描述: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技术,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它结合了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可以用于解决各种与地理空间相关的问题。
2.2 问题二问题描述:GIS有哪些应用领域?答案:GIS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交通规划、应急管理等。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从而支持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2.3 问题三问题描述:GIS数据是如何获取的?答案:GIS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包括空间数据采集、遥感技术、地理位置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这些数据可以是地图、卫星图像、传感器读数等形式。
2.4 问题四问题描述:GIS分析有哪些方法?答案:GIS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插值、空间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地理空间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和决策支持。
2.5 问题五问题描述:GIS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案:GIS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更多的数据整合和共享、更智能的分析和决策支持、更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技术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GIS将在各个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地理空间数据应用和服务。
3. 结论本文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相关的试题,包括GIS的定义、应用领域、数据获取方法、分析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IS技术。
1.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A. 数据分析B. 图像处理C. 环境监测D. 以上都是2. GIS代表什么?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 Global Information ServiceC.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D. General Information System3. 以下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可见光波段的数据?A. 雷达B. 红外传感器C. 多光谱相机D. 激光雷达4. 在GIS中,什么是矢量数据?A. 基于像素的数据B. 基于点的数据C. 基于线的数据D. 基于面的数据5.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A. 传感器类型B. 数据处理技术C. 卫星轨道高度D. 以上都是6. GIS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查询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7.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遥感技术的一部分?A. 卫星成像B. 无人机摄影C. 地面调查D. 电话调查8. 在GIS中,什么是栅格数据?A. 基于点的数据B. 基于线的数据C. 基于面的数据D. 基于像素的数据9. 遥感技术中的“多光谱”指的是:A. 多个波段的光B. 多个时间点的光C. 多个方向的光D. 多个强度的光10. GIS中的空间分析包括以下哪种?A. 缓冲区分析B. 路径分析C. 叠加分析D. 以上都是11. 以下哪种卫星主要用于地球观测?A. GPS卫星B. 通信卫星C. 气象卫星D. 导航卫星12. 在遥感中,什么是“光谱分辨率”?A. 图像的空间细节B. 图像的时间细节C. 图像的波段细节D. 图像的亮度细节13. GIS中的“地理编码”是指:A. 将地址转换为坐标B. 将坐标转换为地址C. 数据加密D. 数据压缩14. 遥感技术中的“合成孔径雷达”(SAR)主要用于:A. 获取可见光图像B. 获取红外图像C. 获取微波图像D. 获取紫外线图像15. GIS中的“拓扑关系”是指:A. 数据的时间关系B. 数据的空间关系C. 数据的逻辑关系D. 数据的数量关系16. 以下哪种数据格式不是GIS中常用的?A. ShapefileB. GeoJSONC. KMLD. HTML17. 遥感技术中的“时间序列分析”主要用于:A. 分析空间变化B. 分析时间变化C. 分析数据质量D. 分析数据类型18. GIS中的“地图代数”主要用于: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19.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GIS的一部分?A. 数据采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传输D. 数据打印20. 遥感技术中的“热红外”主要用于:A. 获取可见光图像B. 获取红外图像C. 获取微波图像D. 获取紫外线图像21. GIS中的“地理处理”是指: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22.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是遥感技术的一部分?A. 多光谱相机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D. 电话23. 在GIS中,什么是“空间插值”?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24. 遥感技术中的“高光谱”指的是:A. 多个波段的光B. 多个时间点的光C. 多个方向的光D. 多个强度的光25. GIS中的“地理标记语言”(GML)主要用于: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26.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遥感技术的一部分?A. 卫星成像B. 无人机摄影C. 地面调查D. 电话调查27. 在GIS中,什么是“空间查询”?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28. 遥感技术中的“雷达”主要用于:A. 获取可见光图像B. 获取红外图像C. 获取微波图像D. 获取紫外线图像29. GIS中的“地理编码”是指:A. 将地址转换为坐标B. 将坐标转换为地址C. 数据加密D. 数据压缩30. 以下哪种数据格式不是GIS中常用的?A. ShapefileB. GeoJSONC. KMLD. HTML31. 遥感技术中的“时间序列分析”主要用于:A. 分析空间变化B. 分析时间变化C. 分析数据质量D. 分析数据类型32. GIS中的“地图代数”主要用于: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33.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GIS的一部分?A. 数据采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传输D. 数据打印34. 遥感技术中的“热红外”主要用于:A. 获取可见光图像B. 获取红外图像C. 获取微波图像D. 获取紫外线图像35. GIS中的“地理处理”是指: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36.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是遥感技术的一部分?A. 多光谱相机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D. 电话37. 在GIS中,什么是“空间插值”?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38. 遥感技术中的“高光谱”指的是:A. 多个波段的光B. 多个时间点的光C. 多个方向的光D. 多个强度的光39. GIS中的“地理标记语言”(GML)主要用于: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40.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遥感技术的一部分?A. 卫星成像B. 无人机摄影C. 地面调查D. 电话调查41. 在GIS中,什么是“空间查询”?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42. 遥感技术中的“雷达”主要用于:A. 获取可见光图像B. 获取红外图像C. 获取微波图像D. 获取紫外线图像43. GIS中的“地理编码”是指:A. 将地址转换为坐标B. 将坐标转换为地址C. 数据加密D. 数据压缩44. 以下哪种数据格式不是GIS中常用的?A. ShapefileB. GeoJSONC. KMLD. HTML45. 遥感技术中的“时间序列分析”主要用于:A. 分析空间变化B. 分析时间变化C. 分析数据质量D. 分析数据类型46. GIS中的“地图代数”主要用于: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47.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GIS的一部分?A. 数据采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传输D. 数据打印48. 遥感技术中的“热红外”主要用于:A. 获取可见光图像B. 获取红外图像C. 获取微波图像D. 获取紫外线图像49. GIS中的“地理处理”是指: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50.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是遥感技术的一部分?A. 多光谱相机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D. 电话51. 在GIS中,什么是“空间插值”?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52. 遥感技术中的“高光谱”指的是:A. 多个波段的光B. 多个时间点的光C. 多个方向的光D. 多个强度的光53. GIS中的“地理标记语言”(GML)主要用于: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54.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遥感技术的一部分?A. 卫星成像B. 无人机摄影C. 地面调查D. 电话调查55. 在GIS中,什么是“空间查询”?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56. 遥感技术中的“雷达”主要用于:A. 获取可见光图像B. 获取红外图像C. 获取微波图像D. 获取紫外线图像57. GIS中的“地理编码”是指:A. 将地址转换为坐标B. 将坐标转换为地址C. 数据加密D. 数据压缩58. 以下哪种数据格式不是GIS中常用的?A. ShapefileB. GeoJSONC. KMLD. HTML59. 遥感技术中的“时间序列分析”主要用于:A. 分析空间变化B. 分析时间变化C. 分析数据质量D. 分析数据类型60. GIS中的“地图代数”主要用于: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61.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GIS的一部分?A. 数据采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传输D. 数据打印62. 遥感技术中的“热红外”主要用于:A. 获取可见光图像B. 获取红外图像C. 获取微波图像D. 获取紫外线图像63. GIS中的“地理处理”是指:A. 数据加密B. 数据压缩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64.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是遥感技术的一部分?A. 多光谱相机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D. 电话答案:1. D2. A3. C4. B5. D6. D7. D8. D9. A10. D11. C12. C13. A14. C15. B16. D17. B18. C19. D20. B21. C22. D23. C24. A25. D26. D27. C28. C29. A30. D31. B32. C33. D34. B35. C36. D37. C38. A39. D40. D41. C42. C43. A44. D45. B46. C47. D48. B49. C50. D51. C52. A53. D54. D55. C56. C57. A58. D59. B60. C61. D62. B63. C64. D。
渔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说明:题型:1、名词解释5个,5*3分=15分;2、填空30个空,30*1分=30分;3、选择10个,10*1分=10分;4、简答4题,4*5分=20分;5、论述2题,10+15分=25分。
名词解释遥感:通过遥感器“遥远”地采集目标对象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分析来获取有关地物目标、地区或现象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渔业遥感技术:渔场渔情分析:根据所掌握的海洋渔场环境、资源、渔捞等多源信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中心渔场、渔期、资源与环境等的时空分布与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和预报的一种智力活动。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主要由大气中的原子、分子等引起。
其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解释朝霞晚霞红色,解释天是蓝色);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主要由大气中的微粒,如烟、尘埃、小水滴及气体溶胶等引起,其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并且散射在光线向前方比向后方更强,方向性比较明显;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其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也就是说,在符合无选择性散射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长的散射强度相同。
(解释云是白色)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几何校正:遥感成像时,由于飞行器姿态、高度、速度,地球自转等因素而造成图像相对于地面目标发生几何畸变,畸变表现为像元相对于地面目标实际位置发生挤压、扭曲、伸展和偏移等,针对几何畸变进行的误差校正称为几何校正。
考试科目: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试时间: 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一)GIS部分: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1.地理信息系统的早期萌发,包括形成年代20c60s、世界上首次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这个术语的国家加拿大。
2.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缩写。
缩写GIS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6,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与组织;空间查询与分析;图形的交互显示;监测与编辑。
4.从应用系统的角度,概括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由6个部分组成,网络;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应用过程。
第二章地理信息的数字化1.数据与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数据定义: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符号。
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信息定义: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具有客观性、实用性、传属性、共享性。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5)地理数据定义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地理信息具有区域性、多维结构特性和动态变化的特性:地理数据的三个特征(从地理的角度表示事物,一般需要哪三方面的信息)地理数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位置,属性、时间。
2.五种属性信息的表示方式:定名、顺序、间隔、比率、周期。
3.论述题:论述在GIS领域中常见的几种空间数据模型,并对其特征、优缺点及在计算机中的表现形式进行描述。
矢量数据模型:对离散对象的数字化表示方法从计算机软件的角度称矢量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在计算机软件中,连续场的数字化一般采用栅格数据模型(raster data model),将需要表示的空间范围划分成格网,格网的基本单元一般是正方形,大小固定,有时俗称栅格点。
遥感期末考点答案整理(个人版)(1)考试科目: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赵志聪13131090(一)GIS部分: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1.地理信息系统的早期萌芽,包括形成时代和世界上最早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国家。
3S合成10、gis的发展史p261.1996年,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汤姆林森是“地理信息系统之父”。
2.GIS技术的发展趋势:1)3S集成:“3S”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缩写。
“3S”集成的意义在于“3S”的联合应用。
2)数字地球:一个可以嵌入大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三维地球。
3)网格GIS。
4)虚拟现实(gis5)移动GIS:是在移动计算环境和处理能力有限的移动终端条件下,提供移动和分布式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的GIS。
它是一个集GIS、GPS和移动通信于一体的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缩写。
1.地理信息系统定义P4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
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的问题。
3.GIS的基本功能4、gis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输入4、空间查询与分析p142.数据处理和更新5。
产品生产和产量3、数据存储与管理6、二次开发与编程4.从应用系统的角度总结GIS的组成。
第二章地理信息的数字化(论述题)常用的空间数据模型1.数据与信息、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以及地理数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小问题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2.五种属性信息的表示方式:定名、顺序、间隔、比率、周期。
3.矢量数据模型、网格数据模型及其比较。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网格数据结构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网格数据结构表示二维曲面上元素的离散值,每个网格对应一个属性。
一、名词解释
年份
2005 中心投影辐射分辨率瑞利散射地球同步轨
道
亮温
2006 摄影红外太阳常数气溶胶朗伯体瞬时视场角反差扩展2007
2008 空间参考系
统数据字典拓扑包含关
系
质底法辐射温度树枝状水
系
2009 矢量数据结
构数据字典拓扑包含关
系
空间数据库米氏散射瞬时视场
2010 影纹图案气溶胶归一化植被
指数
热点
2011 太阳同步轨
道光谱分辨率大气窗口与
大气屏障
多中心投影
二、简答题
年份题目
何谓解译标志?解译标志包括哪些方面?请具体叙述。
采用何种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图像阴影区中的地物信息?请列出两
种方法,并说明原理。
试述土壤的光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试述地形对光学遥感数据的影响?
试述主要沉积岩类的影像标志
试述SPOT(HRV)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特征和波谱效应
侧视雷达图像属什么投影,与摄影成像航空照片相比其变形特征有什么不
同?
何谓天空光(天空漫射光),它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对遥感数据产
生什么影响?地物反射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书体光谱由哪几部分组成?
试述地形对光学遥感数据的影响
试述主要沉积岩类的影像标志
试述SPOT(HRV)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特征和波谱效应。
矢量数据叠置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举例说明。
E—R模型有哪些基本成分,怎样利用E—R模型进行概念设计?
什么是像点位移?与地形起伏有何关系?
在彩虹外航空照片上,如何识别阔叶林、针叶林、灌木和草本植物?
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消除图像上的孤立糙声点?
在遥感图像上如何区分沉积岩和火成岩
E—R模型有哪些基本成分,请用案例形式设计一个E—R模型。
什么事地理信息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包括哪些内容?
卫星运行轨道会对遥感数据产生什么影响?太阳同步轨道与地球同步轨道获得的遥感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TM卫星遥感数据7个波段各有什么信息特点。
以TM影像为例,对多波段光学卫星影像数据,如何通过波段选择和图像处理获得最佳的水质信息。
在航空遥感图像上如何区分深变质岩和沉积岩?
在彩红外航空照片上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植被?
大气散射有哪几种类型?各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有什么特点?
较之光学遥感图像,卫星雷达遥感图像哥有什么特点?
影响土壤反射波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DEM的地形模型分析主要有哪些?(用案例说明)
栅格数据中混合像元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何谓像点位移?有哪两种类型?其特点如何?
反差扩展的原理是什么?线性反差扩展、指数反差扩展对数反差扩展各有什么特点?
遥感信息模型有哪些特点?
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增强和提取山区阴影区中的信息?简述原理。
什么是地理信息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包括哪些内容?
矢量数据叠置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