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城水库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5
岳城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m3,水库于1959年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并结合发电。
通过水库调蓄,保证了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和京广、京沪、京九铁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过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农田220万亩;可部分解决邯郸、安阳两市工业及生活用水;并结合灌溉发电。
岳城水库- 枢纽建筑物土坝:包括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全长6294.5m。
主副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加高扩建时用砂砾料在下游进行全断面压坡,最大坝高55.5m。
溢洪道:位于主副坝之间,基础以第三纪沙层为主,局部为粘土或砾岩,为开敞式陡槽型溢洪道。
进口闸共9孔,采用三级底流消能,最大泄量12820m3/s。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位于主坝左岸,坐落在第四纪胶结不良砾岩上。
由进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共9孔。
洞径6×6.7m,除右边孔用作电站输水外,其余8孔均用来泄洪,最大泄量3530m3/s,是我国最大的坝下埋管工程。
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于泄洪洞右边孔内装设直径5m,长280m压力钢管引水发电,装机17000kw。
渠首建筑物:河北省民有渠闸及河南省漳南渠闸,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边墙上,最大引水流量各100m3/s。
1987年至1991年岳城水库大坝进行了加高扩建,坝顶高程由原来的157.0m加高到159.5m,大坝加高采用砂砾料在下游断面压坡。
大坝加高的同时还加固了溢洪道工程,设计流量由11000 m3/s提高至12820m3/s,同时改建了泄洪洞工程。
目前,大副坝上游防渗墙工程基本完工。
岳城水库- 防洪标准岳城水库属国家大Ι型水库,其设计洪水标准为一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二千年一遇,下游河道设计安全标准为三十年一遇。
岳城水库- 下游保护范围岳城水库保护着下游河北省清凉江以南,河南省安阳河、山东省马颊河以北的39个市(县)及重要的工矿地区,是华北粮棉基地的主要部分;保护农业耕地面积2732万亩,人口1416万人,对京广、京沪、京九等铁路及京福、京珠等高速公路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岳城水库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工程概况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交界处,是漳河干流出山口处的一座大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1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千米,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
主要功能为防洪,兼有灌溉、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为不完全年调节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队伍(1)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工程技术部:负责工程设计、技术监督、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工作。
(3)施工管理部:负责施工进度、成本、合同、物资、人力资源等管理工作。
(4)施工队:负责具体施工任务,包括土方、混凝土、钢筋、模板、电气、管道等工程。
2. 施工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阶段:从项目启动至工程开工,约需6个月。
(2)主体工程阶段:从工程开工至主体工程完工,约需36个月。
(3)附属工程阶段:从主体工程完工至全部工程完工,约需12个月。
三、施工方案设计1. 大坝施工(1)土方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压实、防渗等技术,确保大坝质量。
(2)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
(3)钢筋施工:采用绑扎、焊接、锚固等技术,确保钢筋质量。
2. 溢洪道施工(1)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开挖、清基、换填、压实等处理。
(2)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
(3)钢筋施工:采用绑扎、焊接、锚固等技术,确保钢筋质量。
3. 泄洪洞施工(1)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开挖、清基、换填、压实等处理。
(2)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
(3)钢筋施工:采用绑扎、焊接、锚固等技术,确保钢筋质量。
4. 水电站施工(1)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开挖、清基、换填、压实等处理。
(2)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
(3)钢筋施工:采用绑扎、焊接、锚固等技术,确保钢筋质量。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岳城水库工程简介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漳河上的一个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m3,水库于1959年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编辑本段]任务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并结合发电。
通过水库调蓄,保证了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和京广、京沪、京九铁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过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农田220万亩;可部分解决邯郸、安阳两市工业及生活用水;并结合灌溉发电。
[编辑本段]枢纽建筑物土坝:包括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全长6294.5m。
主副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加高扩建时用砂砾料在下游进行全断面压坡,最大坝高55.5m。
溢洪道:位于主副坝之间,基础以第三纪沙层为主,局部为粘土或砾岩,为开敞式陡槽型溢洪道。
进口闸共9孔,采用三级底流消能,最大泄量12820m3/s。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位于主坝左岸,坐落在第四纪胶结不良砾岩上。
由进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共9孔。
洞径6×6.7m,除右边孔用作电站输水外,其余8孔均用来泄洪,最大泄量3530m3/s,是我国最大的坝下埋管工程。
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于泄洪洞右边孔内装设直径5m,长280m压力钢管引水发电,装机17000kw。
渠首建筑物:河北省民有渠闸及河南省漳南渠闸,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边墙上,最大引水流量各100m3/s。
1987年至1991年岳城水库大坝进行了加高扩建,坝顶高程由原来的157.0m加高到159.5m,大坝加高采用砂砾料在下游断面压坡。
大坝加高的同时还加固了溢洪道工程,设计流量由11000 m3/s提高至12820m3/s,同时改建了泄洪洞工程。
目前,大副坝上游防渗墙工程基本完工。
[编辑本段]防洪标准岳城水库属国家大Ι型水库,其设计洪水标准为一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二千年一遇,下游河道设计安全标准为三十年一遇。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24.07.19
•【文号】文物考函〔2024〕982号
•【施行日期】2024.07.19
•【效力等级】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
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文物考函〔2024〕982号河北省文物局:
《河北省文物局关于呈报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方案的请示》(冀文物字〔2024〕84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
一、请你局组织专业考古研究单位在项目拟建区域开展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项目需另行填报考古发掘申请书。
二、所报方案需进行以下修改:
(一)根据考古成果调整设计方案。
(二)补充开展项目对文物本体和文物赋存环境的影响分析。
补充说明西冀庄险工附近文化遗存与施工作业面的关系。
(三)进一步校核考古勘探工作报告。
三、修改完善后的项目方案和文物保护方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程序。
四、请你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指导,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实施中如有文物遗存等重要发现,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组织研究,提出调整方案。
此复。
国家文物局
2024年7月19日。
岳城水库一、工程概况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的漳河干流出山口处,距河北省邯郸市区55公里,距河南省安阳市区25公里,下游距京广铁路桥15公里。
工程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电站及引水渠首等建筑物组成。
是漳河上最大的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
1957年北京院编制的海河流域规划,确定修建岳城水库。
1958年8月,河北省采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方式开工建设,1959年春因设计变更停工。
1959年8月12日,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兴建岳城水库报告,总理批示:“同意举办”。
8月29日,水电部以(59)水电计钱字265号文批复,“同意举办岳城水库工程”。
1959年10月1日工程正式开工。
岳城水库大坝在漳河主河槽上,有主坝、大副坝和一、二号副坝;泄洪洞设在主河槽右岸,由进水塔、坝下埋管及消力池组成;溢洪道位于主河道左岸主副坝连接处,由进口堰、泄水陡槽、消力池、海漫、导流墩组成;水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由引水管道、厂房、尾水渠组成;灌溉渠首位于消力池两侧,左侧为穿过溢洪道进入河北省的民有渠,右侧水电站出口下游为流入河南省的漳南渠。
1961年开始蓄水,1970年11月水库建成。
水库由北京院初步设计,设计总库容11.1亿立方米,1963年以后核实为10.9亿立方米。
1987~1992年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完成后,总库容达13亿立方米。
现由漳卫南局管理。
二、规划勘测1957年,北京院编制的海河流域规划,确定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
同年,该院在水库设计任务书中确定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库容5亿立方米。
1957年7~10月,该院对技术施工阶段及水库坝址进行地质勘探,8月完成初步设计外业勘测,1960年提出技术施工阶段简要勘探报告。
1958年春,根据河北省急需调控漳河洪水和解决下游供水要求,北京院即开始进行勘测设计工作,于同年7月提出《岳城水库初步设计要点报告》,9月提出《岳城水库设计任务书》。
岳城水库建设研究(1958-1980)建国前,虽然河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整治河道的运动,但当时采取的措施也只能解决局部地区的燃眉之急,并没有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水旱灾害的威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海河流域大量降雨,河水剧增,各处河道漫口,大量土地被淹没。
岳城水库就是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修建的。
本文论述的岳城水库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主要叙述了集体化时期的水利政策,并简单的介绍了建国初期河北省水利建设概况,包括河北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概况,这是一个大的建库背景。
这些都是为确定水库能够建成而做的预备条件。
其次,详细介绍了岳城水库的建设内容及不同时期水库建设的特点与重点,包括前期准备阶段、修建过程、工程规模以及不同时期的建设特点。
前期的准备工作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工程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先做好这些准备工作。
在这部分内容当中,岳城水库不同时期的建设重点与特点是比较突出的内容,这也是本文研究岳城水库的一个亮点。
再次,记录了岳城水库建成后的实际效益与运用,主要是肯定岳城水库的历史地位。
作为第一座由河北省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供水供电、养殖灌溉等方面的重大现实意义,不仅解除了自然灾害对水库下游地区人民的威胁,同时在生产生活方面,为人民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
最后,总结了岳城水库建设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
主要问题涉及到民工组织、地域纠纷、水库移民以及库区生态环境等问题。
其中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地区纠纷问题,岳城水库位于河北与河南的交界地带,在水库修建的过程当中,两省为维护各自利益,难免会产生摩擦。
水资源环境问题是符合当代话题的一个热点内容,时刻备受关注。
最后一小节介绍了解决岳城水库建设及使用过程中问题的措施。
包括解决民工问题、水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以及水库淤积问题等措施。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根据当时的问题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等条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描写岳城水库景色的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我去过的一个超级美的地方——岳城水库。
我刚到岳城水库的时候,就被那开阔的景象给震住了。
一眼望去,水面就像一面巨大无比的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那光就像无数的小精灵在水面上欢快地跳舞。
这水库大得啊,感觉就像一片小海洋似的,我站在岸边,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水库周围呢,是一圈连绵起伏的小山丘。
山上满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那些树就像是水库的绿色守护者,整整齐齐地站在那儿。
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细语,说不定是在分享着水库的小秘密呢。
沿着水库的岸边走,脚下是软软的泥土和一些细碎的小石子。
我还看到了不少奇形怪状的小石头,有的像小脚丫,有的像小动物,感觉就像是大自然这个超级艺术家特意雕刻出来放在这儿逗我们开心的。
岸边还长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点缀在绿草之间,就像是给水库戴上了一条漂亮的花环。
再看看那水,清澈极了。
我蹲下身子,能清楚地看到水里的石头和游来游去的小鱼。
那些小鱼可机灵了,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像是在和我玩捉迷藏。
我把手指伸到水里,凉凉的感觉一下子就传遍了全身,特别舒服。
这水啊,纯净得就像能洗净人心灵的圣水一样。
到了傍晚,岳城水库就像是换了一身衣服似的。
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把水染成了橙红色,就像整个水库都被点着了火一样,那景象真是壮观得不得了。
小山丘也被夕阳镶上了一道金边,那些树木的轮廓在逆光下显得更加神秘了。
鸟儿们开始归巢,叽叽喳喳的叫声在这一片宁静的景色中回荡,仿佛是在演奏着一首傍晚的交响曲。
夜晚的岳城水库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天上的星星都倒映在水里,就像天上有一个星空,水里也有一个星空似的。
水面上偶尔会有鱼儿跃出水面的声音,打破这份宁静,却又给这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
我躺在岸边的草地上,仰望着星空,听着水库边的各种小动静,感觉自己都快和这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岳城水库啊,就像是大自然绘制的一幅绝美画卷,不管什么时候去看,都能让人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
美丽的岳城水库作文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地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彩,那就是岳城水库。
岳城水库坐落在广袤的大地之上,它的存在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慷慨馈赠。
第一次听说岳城水库,还是从爷爷的口中。
爷爷眯着眼睛,回忆着过去,跟我讲述着他年轻时在岳城水库边的经历。
从那时起,岳城水库就在我心里扎了根,我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亲自去看看。
终于,机会来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一家人决定去岳城水库游玩。
一路上,我的心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兴奋得不得了。
当我们的车渐渐靠近水库时,我远远地就看到了那一片辽阔的水域,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一条巨大的银色丝带蜿蜒在大地上。
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朝着水库跑去。
还没到岸边,我就感觉到了一阵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带着湖水特有的清新味道,让人瞬间心旷神怡。
来到岸边,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那水,是那么的蓝,蓝得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又仿佛是天空不小心掉落到了人间。
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像是有无数只小手在轻轻抚摸着水面。
我蹲下身子,用手轻轻地触摸着湖水,凉凉的,滑滑的,舒服极了。
我仔细观察着湖水,发现水里竟然有好多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它们有的全身金黄,像穿着一件金色的铠甲;有的身上布满了黑色的斑点,就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还有的是透明的,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它们。
这些小鱼一点儿也不怕人,当我的手靠近水面时,它们还会游过来,用小嘴轻轻地啄我的手指,痒痒的,有趣极了。
沿着岸边漫步,我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草地。
那草绿得那么鲜艳,那么生机勃勃,就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
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会儿停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忙得不亦乐乎。
我忍不住在草地上跑了起来,感受着那柔软的草儿在脚下轻轻拂过,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着我。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座小山坡上。
从这里俯瞰岳城水库,又是另一番景象。
那水库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群山之间。
岳城水库旅游景点岳城水库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是一座集水、灌溉、发电、防洪、养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水库周围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岳城水库的旅游景点。
一、岳阳楼岳阳楼是岳阳市的象征,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建于唐朝,历经多次修建,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登上岳阳楼,可以俯瞰岳城水库,欣赏湖南南湖风光。
二、龙虎山龙虎山是岳阳市的名山,也是岳阳楼的背山。
山上有众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明代的龙虎山古寺、宋代的龙虎山书院等。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水库美景,还可以欣赏到岳阳城区的全景。
三、岳阳楼公园岳阳楼公园位于岳阳楼下,是一座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公园内有众多花草树木,环境优美,是岳阳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内还有岳阳楼博物馆,展示了岳阳楼的历史和文物。
四、岳阳楼大道岳阳楼大道是岳阳市的一条景观大道,全长约20公里。
大道两旁是岳阳楼公园和岳城水库,沿途景色优美。
大道上还设有众多景点和娱乐设施,如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场等。
五、水上娱乐岳城水库是一座大型水库,水域面积广阔,水质清澈。
水库上可以进行各种水上娱乐活动,如划船、垂钓、游泳等。
水库周围还有众多的水上餐厅和渔家乐,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湖鲜美食。
六、岳阳楼音乐喷泉岳阳楼音乐喷泉是岳阳市的新景点,位于岳阳楼公园内。
喷泉采用了现代科技,可以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进行变幻,形成各种美丽的水幕和灯光效果。
每晚8点和9点,都会有音乐喷泉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七、夕阳红夕阳红是岳阳楼景区的著名景点,每天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岳阳楼和水库的美景显得格外壮观。
在岳阳楼上观赏夕阳,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类文明的伟大。
以上就是岳城水库的旅游景点介绍。
岳城水库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岳城水库的美景。
岳城水库一、工程概况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的漳河干流出山口处,距河北省邯郸市区55公里,距河南省安阳市区25公里,下游距京广铁路桥15公里。
工程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电站及引水渠首等建筑物组成。
是漳河上最大的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
1957年北京院编制的海河流域规划,确定修建岳城水库。
1958年8月,河北省采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方式开工建设,1959年春因设计变更停工。
1959年8月12日,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兴建岳城水库报告,总理批示:“同意举办”。
8月29日,水电部以(59)水电计钱字265号文批复,“同意举办岳城水库工程”。
1959年10月1日工程正式开工。
岳城水库大坝在漳河主河槽上,有主坝、大副坝和一、二号副坝;泄洪洞设在主河槽右岸,由进水塔、坝下埋管及消力池组成;溢洪道位于主河道左岸主副坝连接处,由进口堰、泄水陡槽、消力池、海漫、导流墩组成;水电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右侧,由引水管道、厂房、尾水渠组成;灌溉渠首位于消力池两侧,左侧为穿过溢洪道进入河北省的民有渠,右侧水电站出口下游为流入河南省的漳南渠。
1961年开始蓄水,1970年11月水库建成。
水库由北京院初步设计,设计总库容11.1亿立方米,1963年以后核实为10.9亿立方米。
1987~1992年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完成后,总库容达13亿立方米。
现由漳卫南局管理。
二、规划勘测1957年,北京院编制的海河流域规划,确定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
同年,该院在水库设计任务书中确定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库容5亿立方米。
1957年7~10月,该院对技术施工阶段及水库坝址进行地质勘探,8月完成初步设计外业勘测,1960年提出技术施工阶段简要勘探报告。
1958年春,根据河北省急需调控漳河洪水和解决下游供水要求,北京院即开始进行勘测设计工作,于同年7月提出《岳城水库初步设计要点报告》,9月提出《岳城水库设计任务书》。
确定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最高水位140.00米(大沽高程,下同),死水位115.30米,总库容5亿立方米。
工程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水电站及灌溉渠首工程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采用水中倒土法。
10月,该院根据河北省提出的《漳河岳城水库设计任务书》编制了《岳城水库初步设计书》。
1959年,河北省政府决定扩大工程规模,10月北京院提出《岳城水库初步设计任务书》,确定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11.22亿立方米,设计水位152.10米,校核水位154.80米,汛期限制水位131.80米,死水位为120.00米。
水库由主坝、大副坝及一、二号小副坝、泄洪洞、溢洪道、水电站、渠首等组成。
确定灌溉面积200万亩,利用灌溉放水相机发电,年平均发电量4500万千瓦时。
1960年4月,北京院编写了《岳城水库初步设计补充文件》,8月,提出《溢洪道补充设计》。
根据岳城水库所处的重要位置以及防洪和灌溉的重要性,岳城水库主体工程由原定Ⅱ级建筑物改为Ⅰ级建筑物。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建筑工程部科学技术局相继于1960年12月和1961年1月提出岳城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以河北省磁县9度为参考依据。
1964年,根据全国水利会议提出“水库保证标准,大型水库应达到千年一遇洪水,巨型水库还要提高”的原则,岳城水库决定增建溢洪道工程,校核标准按千年一遇洪水加上20%。
1965年,水库防洪标准仍定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加20%校核。
总库容10.9亿立方米,设计水位151.90米,校核水位154.80米,汛限水位132.00米,死水位125.00米。
据此修改了各项工程设计。
1975年8月河南省大水后,为使水库防洪标准达到500年一遇,大坝加高1米。
1977年6月16日,国家地震局以(77)地鉴字第093号文提出:唐山地震后,岳城水库地震基本烈度鉴定为8度。
1986年8月,根据新的水文分析成果和运用方式,岳城水库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险库,在大(1)型水库中防洪标准偏低,急需采取措施提高防洪标准。
天津院编制出《岳城水库提高防洪标准补充初步设计》,水电部以水电水规字[1986]第64号文批准“岳城水库提高防洪标准补充初步设计”。
采用大坝加高方案,大坝加高2.5米,坝顶高程159.50米,增建三号小副坝,改建溢洪道、泄洪洞,将水库防洪标准提高至1000年一遇,总库容增至12.2亿立方米。
1991年4月,为使工程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接近近期水库运用洪水标准2000年一遇,水利部批准在溢洪道超泄条件下,将防浪墙加高加厚。
1992年7月,水利部水规字[1992]48号文批复:同意岳城水库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
其洪水位159.03米,防浪墙顶高程161.30米,总库容为13亿立方米。
三、工程设计(一)土坝工程:1、坝基地质情况坝基为厚层的第四纪及第三纪地层所覆盖,三迭纪砂页岩埋藏在地面以下70~130米。
主坝从桩号0+051~0+650米为左岸Ⅰ、Ⅱ级阶地,表层为厚约5~20米的次生黄土,黄土以下为厚约5~20米的砾岩,再以下为第三纪地层。
0+650~2+400米为河漫滩,地面最低高程为104.00米,表层为10~15米厚的第四纪沙卵石,以下为第三纪地层。
2+400~3+570米为右岸Ⅰ、Ⅱ级阶地。
从桩号2+400~2+970米为Ⅰ级阶地,表层为3~15米的次生黄土,以下为厚约15~25米的沙卵石层,再以下为第三纪地层。
2+970~3+400米为Ⅱ级阶地,表层为15~20米的次生黄土,以下为厚度5~8米的的胶结不良砂砾岩或砂卵石层,再以下为第三纪地层。
此外在第三纪残丘顶部有厚度不等的红土卵石层。
副坝坝基地面最低高程为128.00米,上复1~4米厚的第四纪薄层壤土,及一部分残积亚粘土和红土卵石,下部为第三纪地层。
2、坝基防渗措施河漫滩段由桩号0+642~2+400米,表层砂卵石层平均厚11米,采用截水槽防渗。
因当时大坝已填筑到148.00米高程,为了在截水槽开挖过程中不影响大坝的安全,确定截水槽中心线位于坝轴线上游225米处,距上游坝脚约80米。
截水槽底宽为8米,两侧边坡为1∶1.5,回填塑性指数大于10的壤土,土料的压实干么重为1.65吨/立方米,渗透系数为2×10-6厘米/秒。
截水槽与上游坝脚以碾压铺盖相接,铺盖厚度为6米。
由于截水槽下部的第三纪地层仍具有透水性,截水槽后仍有20~30%的剩余水头,因此截水槽的最大水力梯度小于6。
两岸阶地(0+140~0+642,2+400~3+440),上部为厚层黄土复盖,以下为砂卵石、砂砾岩或胶结程度不同的砾岩,对此强透水层采用灌浆帷幕防渗。
为满足灌浆帷幕有效厚度8米,允许水力梯度最大不超过6。
除砾岩段外,确定灌三排,排距3米,孔距2.5米,按梅花形布置。
在砾岩中灌两排,排距为4米。
灌浆帷幕和截水槽全部截断了第四纪砂卵石和砾岩,为防止绕流,灌浆帷幕在两坝肩各伸入第三纪地层约20米左右。
帷幕嵌入第三地层一般为2米,根据耗浆情况最多嵌入5米,进水塔前嵌入第三纪地层为6米。
灌浆帷幕与上游坝脚以铺盖相连,桩号0+490~0+650,2+400~2+700辗压铺盖加天然铺盖厚度共为6米;0+100~0+414,2+700~3+440在天然铺盖上加筑2米厚的人工铺盖。
1974年和1975年于0+140~0+387,2+850~3+470范围内又加厚铺盖2米。
3、下游坝脚排水设备依基础的不同地质条件和上游不同的防渗措施,分别采用不同的排水布置。
河床段0+642~2+400米下游坝脚设有排水暗沟。
右岸Ⅰ、Ⅱ级阶地采用排水沟和减压井相结合的排水措施,在桩号3+110米设有长300米的横向排水沟。
左岸0+370~0+520米为泄洪洞段,坝体填筑在泄洪洞上,以不透水地基考虑,采用褥垫排水。
泄洪洞以北至0+170米,砾岩上部黄土较厚,利用泄洪洞消力池北边墙排水暗沟排水。
两岸坝肩,左岸桩号0+051~0+175米,右岸桩号3+400~3+525米,设厚度为4米的砂砾褥垫排水。
大副坝原设有排水暗沟及褥垫排水,因回填的砂砾料发生管涌流失,1977年已于坝脚另行开挖排水明沟。
并将原排水暗沟中的混凝土管用砂料加以填堵。
4、工程布置(1)土坝。
土坝坝顶高程155.50米,最大坝高51.5米。
主坝坝顶长3570米,副坝坝顶长2300米。
坝顶宽10米,坝顶上游侧设1.5米高的防浪墙。
坝顶公路路面宽8米。
主坝河床段上游防渗采用截水槽,下游坝脚设有排水沟。
上游坡由上到下为1∶2.75、1∶3、1∶4;在高程143.50米和118.5米处变坡。
下游坡由上到下为1∶2.5、1∶2.75、1∶3.5、1∶3.75;在高程143.50米、131.5米和118.5米马道处变坡。
泄洪洞顶段土坝断面受已成洞身长度的限制,下游坡在高程131.05米至118.5米之间改用了堆石棱体,边坡为1∶1.8,由坝顶至131.5米高程间边坡为1∶2.25、1∶3.25,在143.50米高程马道处变坡。
主坝两端上游防渗采用灌浆帷幕。
左岸泄洪洞以北坝基排水与静水池底板排水结合,采用排水暗管,排入二级静水池。
右岸排水沟内设有减压井,井距10~20米,透水混凝土滤水管内径30厘米,井深大部分穿透第四世砂砾石层。
由于灌浆帷幕防渗效果不如截水槽,浸润线较高;坝基黄土又未全部挖除,抗剪强度较低;因此黄土台地段坝坡较河床段稍缓。
主坝两坝肩基础上部为黄土,下部为第三纪地层,上游未进行防渗处理。
下游设有4米厚的砂砾褥垫排水。
副坝坝基为第三纪地层,透水性小,抗管涌梯度大,上游未进行防渗处理。
下游排水措施采用排水沟和砂砾褥垫排水相结合。
排水沟大部分深6米,砂砾褥垫厚2米。
上游坝坡由上到下为1∶2.75、1∶3.25,在高程143.50米处变坡。
下游坝坡为1∶2.5、1∶3.5、1∶4,在高程143.50米和133.50米马道处变坡。
主副坝上游采用干砌块石护坡。
块石粒径不小于45厘米。
块石以下第一层垫层粒径5~80毫米,厚50厘米;第二层垫层为砂砾,厚55厘米。
上游护坡总厚度1.5米。
下游护坡亦采用干砌块石,厚20厘米,下设50厘米砂砾垫层。
(2)泄洪洞及引水洞工程。
位于左岸Ⅱ级阶地的砂砾岩基础上,共9孔,孔口尺寸6×6.7米(宽×高)。
原设计两边孔为电站引水孔,后改为右侧9号孔为电站引水孔,下接引水钢管的廊道。
8孔泄洪,最大泄洪流量设计为4200立方米每秒,实际为3290立方米每秒。
泄洪洞及电站引水洞的首部为进水塔;中部为坝下无压涵洞。
泄洪洞尾部接静水池、尾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