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文学常识-1
- 格式:docx
- 大小:13.43 KB
- 文档页数:4
《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1. 《诗经》那可是老厉害了呀!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呢,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就好比咱现在的歌曲集一样,里面啥样的诗都有。
比如《关雎》,那浪漫的爱情描写,哎呀,真让人陶醉啊!2. 《诗经》的内容可丰富啦!有描写爱情的,哇,那情感细腻得哟!像《蒹葭》,不就把那种对心爱之人的追寻写得超好嘛!这就跟咱现在追求梦想一样,执着又动人。
3. 你知道吗,《诗经》里的诗歌形式多样得很呢!有四言的、五言的,变换着来。
这就好像一场精彩的表演,各种节目轮流登场,有趣极了!比如《氓》,长短句结合,多有意思。
4. 《诗经》的创作手法也很独特哦!什么赋比兴,真的很妙呀!就像给诗加上了魔法翅膀。
像《桃夭》,用桃花来比喻新娘的美丽,多形象啊!5. 咱可别小瞧《诗经》的影响力呀!它对后来的文学影响那叫一个深远。
可以说后面的好多作品都有它的影子,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
想想那些经典作品,不都或多或少有着《诗经》的基因嘛。
6. 《诗经》的语言优美得嘞!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出深深的情感。
好比《击鼓》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哇,多经典!这语言魅力,杠杠的。
7. 《诗经》的作者那可都是民间的大才子呀!虽然咱都不知道他们具体是谁,但他们的才华那是没得说了。
这就跟现在的网络高手似的,不露声色却才华横溢。
你说《硕鼠》写得多生动!8. 《诗经》里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呢!多接地气啊。
就像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能在里面找到影子。
《七月》不就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嘛。
9. 《诗经》真的是太了不起啦!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好好去欣赏它、理解它呀,可不能让这么好的东西被埋没呀!。
诗经文学常识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诗经是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诗经共收录了305篇诗歌,涉及到了各个方面的人生和社会现实,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一、诗经的背景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成书于周代初期。
在古代,诗经被视为国家的官方文集,其中的诗歌往往以歌颂、悼念、哀怨等形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二、诗经的特点1.简洁明快:诗经的语言简洁明快,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体裁多样:诗经包含了风、雅、颂三种不同的体裁,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3.情感真挚:诗经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了古人对自然、国家、家庭、爱情等方面的感慨和思考。
三、诗经的主题1.自然赞美:诗经中大量的内容描写了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2.爱情抒怀:诗经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歌谣和赞美,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向往和珍视。
3.社会风尚:诗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四、诗经的影响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古代广为流传,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借鉴的重要素材,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诗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
通过对诗经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文化和精神世界,感受并传承着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探索。
愿诗经的光芒永远照耀在中华文化的天空之上。
以上是关于诗经的一些文学常识,希望可以为对古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点启发和思考。
专升本《诗经》文学常识先秦分为夏、商、周。
周分为西周(烽火戏诸侯)和东周东周有春秋、战国。
《诗经》收录春秋中叶,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起点。
共305首,又称“诗三百”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包括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合称“诗经六义”“风”(160首)民歌,(15个)国家民歌。
“雅”(105首)朝廷乐歌,大雅(赞);小雅(怨)“颂”(40首)宗庙祭歌。
(周颂、商颂、鲁颂)“赋”即记述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推动事物发展的动植物。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比”即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类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兴”即所谓含蓄温婉的引出想要表达的。
(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内容.批判统治者的腐朽黑暗。
.控诉兵役徭役的沉重。
.歌颂美好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
.赞美劳动者的辛勤与善良。
.揭示古代妇女的不幸。
开创了“弃妇诗”之先河。
《诗经》的特征.多用四言,间以杂言。
.重章叠字,一唱三叹。
.双声叠字,朗朗上口。
.押韵和谐,质朴优美。
《诗经》是了解周朝社会的第一手资料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是真情流露。
”读解:《诗》就是《诗经》,孔子之前还没有“经”之名,汉人才定的六经。
《诗经》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时期的311篇诗歌,作者属于不同地区、不同阶级、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不同人群,作品涉及到劳动与爱情、家庭与工作、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祀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所以又被称为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思无邪”的字面意思是想法没有绕弯,可以理解为《诗经》流露出的是没有经过他人转述的作者最本真的情感。
比如当孔子告诉我们《关雎》表达的是什么情感时,我们接受的已经不再是《关雎》的真情流露,而是孔子对《关雎》的真情流露了。
诗经的文学常识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是记录了中国古代民族时
代和社会之间文明背景以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变迁的精华著作,它对中国文学
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诗经共有305篇,收录在《尚书》和《礼记》中,分为节、诗、不定、陈考五部。
诗经的作者并不止一个,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作者包括周公、孔子、荆轲、李斯等。
诗经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爱与情感,而且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生活的
思想情绪,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诗经在最初几百年里未经修改,表达要点方面不够明确。
但到春秋时代,诗经就得到
了精心的改编,加强了内容的概括性,把原有明确的诗作进行修订,使之更加具有表现力,更加精确,使之成为国内外流传甚广、具有崇高哲学意义的文学经典之作。
诗经的书写风格也极为独特,文字表达押韵,表达语言的提示特别多,作者通过神话、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以抽象精致、艺术气息弥漫的语言表达出来,极具韵味和魅力,有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经从抒情论证方面,受到现代学者极大的重视和追捧,其中穿插好多深刻的哲理思
想和文化观念,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禀承先祖优良血脉真诚情感和宏大愿景,令人深
深感叹和着迷,可以说它仍是现代文学杰作的最佳参照。
《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的文学常识1填空部分《诗经》与楚辞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文学常识之诗经的创作背景和价值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基”。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作者记载的诗歌集,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的创作背景和价值深远而广泛,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经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大约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当时,周天子和诸侯们为了巩固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征伐,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周天子下令编纂一部诗歌集,既可以歌颂君王和贵族的功绩,也可以反映百姓的疾苦和愿望,以达到安抚民心的目的。
诗经的创作背景决定了它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农耕、狩猎、宴饮、战争等。
这些篇章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为后世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例如《蒹葭》这篇诗歌描绘了农民繁忙的田间劳作,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农耕生活。
而《白日依山尽》则通过描绘狩猎场景,展示了古代人民勇敢、坚毅的精神风貌。
除了反映现实生活,诗经还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爱情、友谊、忧愁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例如《关雎》这篇诗歌以对爱情的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描写爱情的美好与痛苦,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而《桃夭》则以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桃树的凋谢,表达了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诗经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艺术方面,还在于它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创作形式和艺术风格为后世文人所借鉴和模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诗经中的思想和哲理也为后世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例如,诗经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名言,强调了民众的智慧和能力,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创作背景和深远的价值。
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1. 《诗经》那可是超级古老的诗歌总集啊!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
比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多经典呀!它里面的诗歌丰富多彩,简直让人惊叹不已!
2. 《诗经》有好多不同的类型呀,风、雅、颂,这不就跟咱们现在的歌曲有不同风格一样吗?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多美的句子呀!
3. 你知道吗,《诗经》对后来的文学影响那可太大了!就如同星星照亮了夜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样的诗句是不是特别迷人?
4. 《诗经》里的情感表达那叫一个真挚呀,喜怒哀乐全都有!好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满满都是离别的愁绪呢!
5. 《诗经》的语言多生动形象呀,简单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是不是让你仿佛看到了一群小鹿呀?
6. 难道你不想好好去探索一下《诗经》的奇妙世界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神秘的美感真的让人陶醉呀!
我觉得《诗经》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认真去品读和欣赏呀!。
《诗经》的文学常识
导读:一、诗经内容简介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二、诗经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9]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
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
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
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其传诗。
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
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
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
三、诗经历史评价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荀子:“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司马迁:“《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
董仲舒:“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
何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
朱熹:“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朱熹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经》是里巷歌谣(民歌)说;二是淫诗说。
特别是在谈及“郑风”时,他认为“郑风”十有八九都是淫诗。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
胡适:“《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鲁迅:“(《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
比奥(M·EdouardBiot):“(《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
”
费德林:“《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
【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1.《诗经》的文学常识
2.关于古书的文学常识
3.关于冬至的文学常识
4.关于笔的的文学常识
5.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
6.文学常识
7.常识性文学常识
8.关于古诗的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上文是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