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
- 格式:docx
- 大小:29.04 KB
- 文档页数:15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认识“眼、耳、口、鼻”》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眼、耳、口、鼻的位置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认识眼、耳、口、鼻的位置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眼、耳、口、鼻的作用与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图片或模型展示眼、耳、口、鼻的位置;眼、耳、口、鼻的工作原理表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眼、耳、口、鼻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器官吗?它们分别是眼、耳、口、鼻的哪个部位?”通过询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认知眼、耳、口、鼻的位置(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人体图,要求学生指出眼、耳、口、鼻的位置,并指导学生用手触摸头部相应的位置,对每个部位进行感知。
3. 探究眼、耳、口、鼻的功能(15分钟)以眼为例,教师通过提问引出问题:“眼睛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工作的吗?” 教师将眼睛的工作原理表格出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填写。
“耳朵是我们听到声音的器官,你们知道耳朵是如何工作的吗?”教师将耳朵的工作原理表格出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填写。
同样的,引导学生认识口和鼻的功能,填写相应的表格。
通过让学生动手填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进一步理解眼、耳、口、鼻的作用和重要性。
4. 思考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回答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了眼睛,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没有耳朵会怎样?没有口和鼻会有什么问题?”通过思考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眼、耳、口、鼻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5. 小结与展示(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眼、耳、口、鼻的位置和功能,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于眼、耳、口、鼻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眼、耳、口、鼻的位置和功能,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大纲《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总学时:52学时(理论讲授44学时,电化教学8学时)1、眼科学教学总时数为26学时,电化教学4学时。
2、耳鼻咽喉科教学共26学时,电化教学4学时。
开课单位:五官教研室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眼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眼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视觉器官疾病的防治。
眼科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防治常见眼病及主要致盲眼病的基本知识,并了解眼与全身病的关系。
眼与全身病密切相关,某些全身病可在眼部表现,而某些眼科病患者也可以有全身症状,眼科检查特别是眼底检查,对某些全身病的诊断和愈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我国目前常常并发的眼病有:沙眼、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眼外伤及近视眼等。
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又是我们医务卫生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之一。
眼科学的教学内容是以我国人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适应基层工作的要求,适应反映国内外眼科领域比较成熟的新成就,新经验。
眼科学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三基”培养强调眼病的整体观,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3学时)1、教学内容:(1)、眼球 :眼球壁,眼球内容物,视神经(2)、眼附属器 :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3)、眼的血液分布和神经支配2、学习要求:熟悉眼科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课,进一步使基础课与临床课紧密结合,要求从解剖学及生理学的特点理解了解结膜、角膜与外界致病因素的关系,前房角与青光眼的关系,眼部静脉血液回流与眶内感染的关系,眼病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2学时)1、教学内容:(1)、主觉检查法:视力、视野、色觉、简单的暗适应。
(2)、他觉检查法: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的检查法。
(3)、眼各部的检查:角膜、虹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底。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之眼睑疾病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掌握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3)了解眼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和判断眼睑疾病;(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眼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习者对眼睑疾病的关注和重视;(2)培养学习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3. 眼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介绍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眼睑疾病的识别和判断;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眼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例引入眼睑疾病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眼睑的重要性;3. 介绍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让学生掌握眼睑疾病的基本知识;4.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眼睑疾病的识别和判断;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识别和判断眼睑疾病的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交流能力;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眼睑疾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科书;2. 图片:眼睑疾病的图片;3. 案例:眼睑疾病的临床案例;4. 视频:眼睑疾病的手术演示视频;5. 网络资源:相关眼睑疾病的医学网站和论坛。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2. 实验室:眼耳鼻喉口腔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模型;3. 网络环境:校园网或无线网络,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交流。
《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课程标准编写人:审核人: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模块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一、课程理念《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是介绍对眼、耳、鼻、喉、气管、食管疾病病人的整体护理和防治知识的一门学科。
内容包括眼科护理学及耳鼻喉科护理学二部分。
其重点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强化预防战略,把三级预防观念贯彻始终,并融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
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及其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
教学过程中,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使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一、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眼耳鼻喉口腔科常见疾患护理评估的程序和内容、主要护理问题的内容和意义;熟悉常见疾患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理解护理措施制定方法和实施原则,护理效果的评价手段和改进方法;了解眼耳鼻喉口腔科常见疾患的主要发病因素、主要的病理过程和相关的解剖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施常用眼耳鼻喉口腔科的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检查配合、诊疗器械的应用能力;学会观察眼耳鼻喉口腔科病人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对危重病人做出应急处理;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并开展健康教学,为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热爱护理专业和护理工作,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具备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具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基本要求:掌握眼球及附属器的解剖、组织和视路径和瞳孔路径;掌握眼的神经支配和瞳孔反射;熟悉眼球及其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熟悉眼球及其内容物的生理特点和功能;了解眼的各部组织的解剖等学习内容。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03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修课方式:限选 总学分数:2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简介《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一门研究眼、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口腔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它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多层次地对眼科、耳鼻咽喉、口腔科三门学科知识进行讲述与阐释,每篇主要内容按照应用解剖与生理、检查法、疾病学编写。
体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
与基础医学及其他临床学科之间皆有联系。
2 .课程性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以《人体解剖学》、《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眼科和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初级诊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前面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共36学时。
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之一。
4 .课程作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适用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类别:专业课教学时数:36学时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确定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五官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并能正确识别五官的名称和功能。
2. 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常识。
3. 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五官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介绍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舌头)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让幼儿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五官的功能。
教学准备:
1. 准备有关五官的图片或卡片。
2. 准备一些可以刺激五官感觉的物品,如颜色鲜艳的图画、香味物品、不同口感的食物、各种声音的录音等。
3. 准备一个镜子,让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
教学过程:
1. 引入主题: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唱歌的方式引入“五官”的主题。
2. 讲解五官:展示五官的图片或卡片,逐一介绍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3. 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体验五官的功能。
例如,用眼睛看颜色鲜艳的图画,用鼻子闻香味物品,用嘴巴品尝不同口感的食物,用耳朵听各种声音的录音。
4. 自我观察:让幼儿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引导他们描述自己五官的特点。
教学延伸:
1.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五官,并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画作。
2. 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例如,不揉眼睛、不挖耳朵、不乱吃东西等。
教学总结: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五官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
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五官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幼儿是否能正确识别和理解五官的功能。
3. 通过幼儿的画作和自我描述,评估他们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
《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理论课教案授课题目: 气管异物的急救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教研室授课对象:护理本科授课老师:李睿琳2013年05月《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理论课教案一、教学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授课题目:气管异物的急救计划学时:1 教学对象:护理本科专业授课教师:李睿琳1.内容简介: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是介绍对眼、耳、鼻、咽、喉、口腔等疾病的患者的整体护理和防治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从护理工作的需要出发,介绍眼、耳鼻咽喉、口腔各部位的解剖生理和眼、耳鼻咽喉、口腔的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卫生保健等。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护理程序,对眼、耳鼻咽喉、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眼、耳鼻咽喉、口腔科的急诊患者能采取应急护理措施,学会使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的器械,对患者进行一般检查,学会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2.本章授课特点:应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实物,结合板书,插入视频,运用模型及真人演示等多种手段,并引入了专科国际前缘的相关知识,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形象、有效地表现了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深化了紧急救治手法的应用及其原理的认识,从而使护理程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牢固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手段,讲授本节教学的难点,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的重点,通过案例的展示和分析,达到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二、学生特征分析1.教学对象:广西医科大学护理系本科2.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均为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学生,整体素质较高,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强,经过一年多的基础知识学习,对护理学的基础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各门学科基础原理也已初步掌握,可以引导他们逐步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分割的理论整体化,培养出将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善于自学的能力。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之眼睑疾病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眼睑疾病的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眼睑疾病的基本概念1.1.2 让学生掌握眼睑疾病的主要类型1.1.3 让学生了解眼睑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危害1.2 教学内容1.2.1 眼睑疾病的定义1.2.2 眼睑疾病的主要类型(如眼睑炎症、眼睑肿瘤等)1.2.3 眼睑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危害(如感染、过敏、遗传等)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眼睑疾病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发生原因1.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眼睑疾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眼睑疾病1.4 教学评估1.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眼睑疾病基本概念的理解1.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眼睑疾病的类型及危害第二章:眼睑炎症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眼睑炎症的定义及特点2.1.2 让学生掌握眼睑炎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1.3 让学生了解眼睑炎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2.2 教学内容2.2.1 眼睑炎症的定义及特点2.2.2 眼睑炎症的诊断方法(如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等)2.2.3 眼睑炎症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2.2.4 眼睑炎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眼睑炎症的定义、特点及治疗方法2.3.2 实践操作法:演示眼睑炎症的护理方法2.4 教学评估2.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眼睑炎症的定义及特点的理解2.4.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眼睑炎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第六章:眼睑肿瘤6.1 教学目标6.1.1 让学生了解眼睑肿瘤的定义及分类6.1.2 让学生掌握眼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6.1.3 让学生了解眼睑肿瘤的预防及康复护理6.2 教学内容6.2.1 眼睑肿瘤的定义及分类(如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6.2.2 眼睑肿瘤的诊断方法(如临床检查、病理检查等)6.2.3 眼睑肿瘤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6.2.4 眼睑肿瘤的预防及康复护理6.3 教学方法6.3.1 讲授法:讲解眼睑肿瘤的定义、分类及治疗方法6.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眼睑肿瘤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眼睑肿瘤6.4 教学评估6.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眼睑肿瘤的定义及分类的理解6.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眼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第七章:眼睑外伤7.1 教学目标7.1.1 让学生了解眼睑外伤的原因及类型7.1.2 让学生掌握眼睑外伤的急救处理及治疗原则7.1.3 让学生了解眼睑外伤的预防及康复护理7.2 教学内容7.2.1 眼睑外伤的原因及类型(如机械性损伤、热损伤等)7.2.2 眼睑外伤的急救处理方法(如止血、消毒等)7.2.3 眼睑外伤的治疗原则(如清创、缝合等)7.2.4 眼睑外伤的预防及康复护理7.3 教学方法7.3.1 讲授法:讲解眼睑外伤的原因、类型及治疗原则7.3.2 情景模拟法:模拟眼睑外伤的急救处理过程7.4 教学评估7.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眼睑外伤的原因及类型的理解7.4.2 实践操作:让学生演示眼睑外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第八章:眼睑先天性疾病8.1 教学目标8.1.1 让学生了解眼睑先天性疾病的特点及分类8.1.2 让学生掌握眼睑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8.1.3 让学生了解眼睑先天性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护理8.2 教学内容8.2.1 眼睑先天性疾病的特点及分类(如眼睑下垂、眼睑缺损等)8.2.2 眼睑先天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如临床检查、基因检测等)8.2.3 眼睑先天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8.2.4 眼睑先天性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护理8.3 教学方法8.3.1 讲授法:讲解眼睑先天性疾病的特点、分类及治疗原则8.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眼睑先天性疾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眼睑先天性疾病8.4 教学评估8.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眼睑先天性疾病的特点及分类的理解8.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眼睑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第九章:眼睑美容手术9.1 教学目标9.1.1 让学生了解眼睑美容手术的类型及适用人群9.1.2 让学生掌握眼睑美容手术的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9.1.3 让学生了解眼睑美容手术的术后护理及恢复期注意事项9.2 教学内容9.2.1 眼睑美容手术的类型(如双眼皮手术、眼袋手术等)9.2.2 眼睑美容手术的适用人群及手术禁忌9.2.3 眼睑美容手术的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9.2.4 眼睑美容手术的术后护理及恢复期注意事项9.3 教学方法9.3.1 讲授法:讲解眼睑美容手术的类型、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9.3.2 图片展示法:展示眼睑美容手术的手术过程及术后效果9.4 教学评估9.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眼睑美容手术的类型及适用人群的理解9.4.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眼睑疾病的概述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眼睑疾病的定义、主要类型以及发生原因和危害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之眼睑疾病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
3. 让学生了解眼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 培养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和诊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眼睑疾病的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3. 眼睑疾病的诊断方法。
4. 眼睑疾病的治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眼睑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教学难点:眼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功能及眼睑疾病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眼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眼睑疾病的治疗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临床实践:安排学生参观眼科病房,观察眼睑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材。
2. 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教案。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4. 案例:收集典型的眼睑疾病病例。
5. 眼科病房:联系医院,安排学生参观。
6. 考核题目:准备相关的考核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讲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包括上睑和下睑的构成。
阐述眼睑的功能,如保护眼球、分泌泪液等。
2. 第二课时:眼睑疾病的分类及其临床表现介绍常见的眼睑疾病,如眼睑炎症、眼睑肿瘤等。
分析各种眼睑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红肿、疼痛、流泪等。
3. 第三课时:眼睑疾病的诊断方法讲解眼睑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眼科检查等。
强调眼科检查的重要性,如观察眼睑皮肤、结膜等。
4. 第四课时:眼睑疾病的治疗方法介绍眼睑疾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讲解药物治疗的应用范围和手术治疗的具体操作。
5. 第五课时: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安排学生参观眼科病房,观察眼睑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小班科学教案眼耳口鼻【小班科学教案眼耳口鼻】一、教案概述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触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能力,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了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本节课以“眼耳口鼻”为主题,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身体特征和感受外界刺激,提高幼儿的科学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子;2.提高幼儿对感官的觉察能力;3.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器;2.模型或图文资料,展示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子的结构及其作用;3.幼儿观察工具,如放大镜、听诊器、气味盒等;4.多媒体学习资源,如动画片或视频。
四、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展示一张大幅照片,让幼儿观察照片中的人物,询问幼儿他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关注人物的特征,例如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子,并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对比。
2.学习(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器等工具,向幼儿介绍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子的结构及其作用。
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可视化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这些感官器官的功能。
例如:- 眼睛:我们用眼睛看物体和颜色,可以通过眼睛看到远处的东西。
- 耳朵:我们用耳朵听声音和音乐,可以通过耳朵听到远处的声音。
- 嘴巴:我们用嘴巴尝试食物的味道,还可以通过嘴巴说话。
- 鼻子:我们用鼻子闻气味,可以通过鼻子闻到周围的花香或食物的味道。
3.实践(20分钟)让幼儿亲身实践,并通过观察和探索来认识自己的眼耳口鼻。
可以设置以下几个小活动:活动1:眼睛看远处让幼儿分别拿着放大镜或双手架在眼睛前面,观察远处的物体,比较两种方式对看远处的效果,引导幼儿发现眼睛对于观察远处的重要性。
活动2:耳朵听声音播放不同声音的音频或视频,带领幼儿聆听声音,并询问他们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可以使用听诊器让幼儿亲自感受不同声音的振动与频率,加深对耳朵的认识。
活动3:嘴巴尝味道准备一些食物样品,例如酸的柠檬片、甜的糖果、咸的薯片等,让幼儿尝试不同味道,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认识眼耳口鼻大班科学教案序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科学知识的环境。
而对于幼儿园的大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开始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科学教学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器官。
在这个科学教案中,我们将以眼耳口鼻为主题,帮助大班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眼耳口鼻,并培养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区分自己的眼耳口鼻。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眼耳口鼻的功能和作用。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和观察,了解眼耳口鼻的保护方法。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眼耳口鼻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2. 教室中设置小组活动区域,以便学生进行实践观察。
3. 准备一些简单的眼耳口鼻保护方法的图片和故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眼耳口鼻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话。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询问:“这是什么?”引导学生描述眼耳口鼻的外形特征,并提问:“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思考眼耳口鼻的功能和作用。
2. 认识眼耳口鼻:(1)眼:教师拿出一个眼睛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询问:“你们的眼睛在哪里?”并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眼睛。
然后,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解释眼睛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我们的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美丽的世界,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
”学生们可以跟着教师说一句:“我的眼睛可以看到…”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眼睛对他们的重要性。
(2)耳:教师拿出一个耳朵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询问:“你们的耳朵在哪里?”并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耳朵。
然后,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解释耳朵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我们的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听到妈妈的声音。
”学生们可以跟着教师说一句:“我的耳朵可以听到…”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耳朵对他们的重要性。
(3)口:教师拿出一个嘴巴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询问:“你们的嘴巴在哪里?”并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嘴巴。
《眼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标准一、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二、学分学时学分:3学分;学时:54学时。
三、课程定位《眼耳鼻咽喉科学》是研究眼、耳鼻咽喉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和技能的科学。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两部分,主要介绍眼、耳鼻咽喉各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眼、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知识。
其总任务是使学生能对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防治,并具有初步的应急处理和开展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卫生宣教的能力。
四、与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五、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眼、耳鼻咽喉各部应用解剖生理及其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熟悉眼、耳、鼻、咽、喉科患者应急处理和抢救及常见病卫生宣教的能力。
(3)了解眼、耳、鼻、咽、喉科领域的新进展。
2.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眼、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常用检查及操作技术。
(2)能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3)能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具有开展本专业常见病的卫生宣教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本专业,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
(2)具有积极、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病人尊重、关心、爱护的工作态度。
(3)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学习情境设计七、课程内容及要求八、教学模式与方法(1)问题引导法:以问题为基础,首先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查资料,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任务驱动法:以完成“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贯穿于“任务”之中,由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病例教学法:结合临床病例,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程序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眼耳口鼻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眼耳口鼻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对于自己的眼耳口鼻的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眼耳口鼻模型、盲人眼镜、纸巾、干净的杯子、喷雾瓶等。
2. 环境:教室内要保持安静的环境。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 (5分钟)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个小故事:“今天,小猴子乐乐遇到了一个问题,他的眼睛里进了一些小沙子,感觉很不舒服。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呢?如果不小心弄进了眼睛里的东西,应该怎么办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眼睛的结构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2. 导入新知 (15分钟)a. 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眼睛的外部结构,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出眼睛上的各个部位,并问他们知道这些部位的作用吗?b. 通过讲解和展示眼部模型,给幼儿介绍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强调眼睛是看东西的器官,角膜可以保护眼睛,眼球可以转动等等。
3. 观察实践 (20分钟)a. 引导幼儿用干净的杯子装满水,探索如何仅凭眼睛观察杯子里的水。
教师示范后给幼儿机会尝试。
b. 分发盲人眼镜,让幼儿带上并试图在教室内行走。
引导幼儿讨论在没有视力帮助的情况下生活是怎样的。
4. 应用拓展 (25分钟)a.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用喷雾瓶喷出的水雾,让幼儿用纸巾扑捉水雾。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纸巾在接触水雾时的湿润感,并结合让幼儿描述湿润感。
b. 继续引导幼儿使用触觉感知器官——鼻子,让幼儿闻一些不同的物体,如花、水果等,引导幼儿描述不同物体的气味。
5. 结束活动 (5分钟)教师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并强调眼耳口鼻是我们重要的感官器官,我们要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且要好好保护它们。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观察实践和运用拓展等形式,结合幼儿的实际感受和体验,使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眼耳口鼻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眼耳口鼻小班科学教案科目:科学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眼、耳、口、鼻的基本功能;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注册表2.眼耳口鼻模型3.盲人用的眼罩4.各种声音的录音设备5.各种味道的样品6.各种味道的贴纸7.各种味道的食物8.各种颜色的贴纸9.各种颜色的颜料10.各种形状的贴纸11.各种形状的模具12.工艺纸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与学生进行互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眼、耳、口、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2.实践活动一:认识眼(30分钟):a.准备一副眼耳口鼻模型,向学生解释眼睛的主要功能,并让学生观察和摸索眼睛的形状和特点。
b.分发盲人用的眼罩,让学生戴上眼罩,体验一下看不见的感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触摸来认识周围的物体。
c.教师播放一些声音,让学生尝试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
d.引导学生用工艺纸和颜料制作一个大眼睛,贴在每个学生的面前及教室的各个角落。
学生可以用听觉感知眼睛的位置。
3.实践活动二:认识耳(30分钟):a.在模型上解释耳朵的功能,并与学生讨论耳朵的形状和位置在身体上。
b.给学生分类的一组装饰耳朵的贴纸,并让他们试着贴在自己的耳朵上,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感受耳朵的特点。
c.教师播放一些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让学生通过耳朵来辨认声音的差异。
d.学生用卡纸、洞洞纸和彩色贴纸制作一个大耳朵模型,并将其贴在教室中的不同位置,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耳朵的位置。
4.实践活动三:认识口(30分钟):a.在模型上解释口的功能和重要性,并与学生探讨不同味道在口中的感觉。
b.分发各种味道的样品和贴纸,让学生尝试品尝不同味道,并将相应的贴纸贴在自己的嘴巴上。
c.引导学生用工艺纸和模具制作一个大嘴巴,贴在教室中的不同位置,学生通过味觉感知嘴巴的位置。
5.实践活动四:认识鼻(30分钟):a.在模型上解释鼻子的功能和嗅觉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不同气味的特点。
眼耳口鼻科学教案小班ppt 教案标题:探索眼耳口鼻科学——小班级PPT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小班的幼儿通过使用PPT展示学习内容,深入了解眼耳口鼻科学,并通过探索和体验各个感官器官,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眼耳口鼻四个感官器官;2.了解这几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兴趣;4.通过展示PPT,提高幼儿的听、看和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1. PPT展示;2. 幼儿专用眼镜、耳机、照镜子、吹口哨等教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通过观察、描绘幼儿身体各个感官的作用,引发幼儿对眼耳口鼻的兴趣;2.播放与眼耳口鼻有关的生动视频,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步骤二:展示PPT(约10分钟)1.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呈现PPT中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眼耳口鼻四个感官器官的位置、形状及其功能;2.实际操作:分发给每个幼儿一样的教具(如眼镜、耳机),让他们尝试戴上并体验;3.提问引导:在展示PPT的过程中,穿插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你们习惯用左眼还是右眼看东西?”“你们会用眼睛看到什么?”“请摸摸自己的鼻子,告诉我鼻子是什么形状的?”等。
步骤三:实践探索(约15分钟)1.分发照镜子,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眼睛、耳朵、口鼻,发现自己的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用来听的,口鼻是用来吃饭和呼吸的;2.让幼儿互相观察,合作答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引导幼儿绘制自己眼耳口鼻的草图,并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巩固与评价(约5分钟)1.与幼儿互动,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眼耳口鼻的结构与功能;2.通过问题回答、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延伸:通过引导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探索眼耳口鼻的用途,绘制家庭成员的眼耳口鼻的草图,以及观察家中物品的外形、颜色等,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感官器官和科学探索的理解。
教案撰写的关键点:1.在简单、易懂的语言中介绍眼耳口鼻的结构和功能,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2.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让幼儿能够亲身体验感官器官的作用;3.结合PPT展示和幼儿亲身体验,提高幼儿的听、看和思维能力;4.通过观察、绘制和分享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教授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眼耳鼻喉口腔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与整个机体的关系。
教学内容应充分反映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新成就。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本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能够根据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一些常见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
2.掌握急重病和眼耳鼻喉口腔外伤的初步处理。
3.熟悉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4.了解主要的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在眼耳鼻喉口腔部的表现,认识哪些眼耳鼻喉口腔病应当转给眼耳鼻喉口腔科专科医师治疗。
(二)技能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
2、了解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适当介绍科技发展的趋势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技术进步的需要。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具有本专业所应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课程学时分配时数授课内容讲授实验见习眼科学一、绪论及眼的解剖与生理 2二、眼科常用检查法 3三、眼睑疾病 1四、泪器疾病 1五、结膜病 2六、角膜病 1.5七.干眼病0.5八、葡萄膜病 1九、青光眼 2十、晶状体病 1十一、玻璃体病0.25十二、视网膜视神经疾病0.25十三眼外伤 1.5十四、眼的屈光与调节、斜视、弱视 2十五、眼眶病0.5十六、防盲与治盲0.5耳鼻咽喉科学1鼻的应用解剖生理0.52喉的应用解剖生理 13咽的应用解剖生理0.54耳的应用解剖生理 15鼻前庭炎、鼻疖0.56慢性鼻炎0.57耳鼻咽喉检查法 3 8急慢性鼻窦炎 19鼻出血 1.10鼻外伤 111急慢性咽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112急慢性扁桃体炎 11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114急性会厌炎0.515小儿急性喉炎0.516喉阻塞 117耳外伤、外耳道炎、外耳道疖 118分泌性中耳炎0.519急性化脓性中耳炎0.52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0.521中耳胆脂瘤及并发症0.5耳鼻咽喉检查法22梅尼埃综合症、耳聋及防治0.523气管食管异物0.524甲状舌骨囊肿、瘘管0.525颈部良恶性肿瘤、颈清0.5口腔科学一、解剖生理 1三、牙体、牙周组织病 1四、口腔常见粘膜病 1五、口腔颌面部感染0.5六、口腔局麻与牙槽外科0.5总计44 38 3 3四、教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学时理论实践眼科部分一、绪论(1)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2)我国眼科学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了解理论讲授0.5二、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1、眼球及其附属器的组织解剖2、视路,眼部血管和神经的组织解剖掌握了解理论讲授 1.5三、眼科常用检查法视力检查、视野检查、色觉检查方法,暗适应检查法眼附属器检查,眼球检查方法掌握掌握技能实践 3四、眼睑病与泪器病㈠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睑内翻、上睑下垂、、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新生儿泪囊炎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掌握了解了解掌握掌握理论讲授 1.5四、眼睑病与泪器病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㈡眼睑肿瘤:黄色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1概念2病因3流行病学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掌握了解了解了解熟悉熟悉熟悉理论讲授0.5五、结膜病㈠沙眼、1概念2病因3流行病学4临床表现5分型与分期6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处理原则㈡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泡性结膜炎、1概念2病因3流行病学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㈢翼状胬肉、结膜结石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掌握熟悉熟悉掌握熟悉掌握熟悉熟悉熟悉掌握掌握掌握了解了解熟悉熟悉熟悉理论讲授 510.5七、角膜病与巩膜病㈠角膜病概述:病因分类,基本症状,病理过程,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结膜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㈡角膜软化症巩膜炎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了解了解理论讲授 10.5八、葡萄膜疾病㈠前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1概念掌握理论讲授0.75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㈡交感性眼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熟悉掌握掌握掌握了解了解熟悉熟悉了解0.25九、青光眼㈠青光眼概述1定义、分类及新概念2 眼压的概念,正常范围3房水循环途径㈡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1概念2病因及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理论讲授0.251九、青光眼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㈢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1概念2病因及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㈣其他类型青光眼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理论讲授0.25十、晶状体病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掌握熟悉掌握掌握熟悉理论讲授 1十一、玻璃体病玻璃体积血、飞蚊症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熟悉了解熟悉熟悉了解理论讲授0.25十二、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与全身相关性疾病视网膜血管病(CRAO、CRVO)、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熟悉理论讲授0.5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要点熟悉熟悉熟悉熟悉十三、眼外伤㈠眼顿挫伤、眼球穿透伤、眼异物伤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㈡化学伤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㈢热烧伤、辐射伤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熟悉熟悉掌握掌握熟悉熟悉熟悉熟悉熟悉掌握了解理论讲授0.7550.25十四、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视、弱视㈠眼的屈光与调节㈡正视、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㈢屈光参差、老视、斜视及弱视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了解掌握熟悉掌握熟悉掌握熟悉了解熟悉熟悉了解理论讲授11十五、眼眶病㈠眼眶蜂窝织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熟悉熟悉掌握熟悉掌握理论讲授0.25㈡炎性假瘤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㈢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熟悉了解熟悉熟悉了解熟悉了解熟悉熟悉了解0.250.25十六、防盲与治盲自学了解耳鼻咽喉部分一、耳鼻咽喉应用解剖与生理㈠鼻的应用解剖生理㈡咽的应用解剖生理㈢喉的应用解剖生理㈣耳的应用解剖生理㈤气管、支气管、食管的应用解剖生理掌握理论讲授 3二、耳鼻咽喉检查法耳鼻咽喉科检查法,听阈图分析语音试验、音叉试验、韦伯试验、施瓦巴赫试验掌握了解技能实践 3三、鼻部疾病㈠鼻前庭炎与鼻疖、急、慢性鼻炎、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出血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㈡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㈢鼻内镜在鼻腔、鼻窦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熟悉熟悉掌握掌握掌握熟悉了解熟悉熟悉了解了解理论讲授 20.750.25四、咽部疾病㈠急、慢性咽炎1概念熟悉理论讲授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㈡急、慢性扁桃体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㈢鼻咽癌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熟悉掌握掌握熟悉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熟悉熟悉熟悉了解10.25四、咽部疾病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了解掌握熟悉熟悉熟悉了解理论讲授0.25五、喉部疾病㈠急性会咽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㈡小儿急性喉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㈣喉阻塞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㈤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1概念2病因了解了解熟悉熟悉熟悉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熟理论讲授 5510.5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悉六、耳部疾病㈠耳外伤、外耳道炎与外耳道疖、外耳道真菌病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㈡耳廓假性囊肿、外耳道耵聍栓塞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㈢分泌性中耳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㈣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㈤梅尼埃病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㈥突发性聋熟悉了解掌握掌握掌握了解了解熟悉熟悉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悉了解了解理论讲授 1550.250.25七、气管与食管疾病㈠气管、支气管异物㈡食管异物熟悉理论讲授0.5口腔科部分一、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及生理㈠颌面部㈡口腔㈢牙体牙周组织熟悉掌握熟悉理论讲授 1三、牙体牙周组织疾病㈠龋病1概念掌握理论讲授 5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㈡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组织病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掌握掌握掌握熟悉熟悉熟悉掌握熟悉熟悉0.5㈠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㈡口腔念珠病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㈢口腔白斑、扁平苔藓1概念2病因掌握熟悉掌握熟悉熟悉了解掌握掌握熟悉掌握了解0.2550.25四、口腔常见粘膜病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了解理论讲授五、口腔颌面部感染㈠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㈡口腔颌面间隙感染1概念2病因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㈢唾液腺炎性疾病1概念2病因掌握掌握掌握熟悉掌握熟悉了解熟悉熟悉熟悉了理论讲授0.250.250.254临床表现5诊断要点6治疗原则与药治疗要点解六、口腔局部麻醉与牙槽外科㈠口腔局部麻醉㈡牙拔除术熟悉理论讲授0.5七、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急救了解理论讲授0.25五、大纲说明(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根据具体实情做适当调整。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器官疾病
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教授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眼耳鼻喉口腔器
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与整个机体的关系。
教学内容应充分反映国内外比较成
熟的新成就。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本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能够根据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一些常见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掌握急重病和眼耳鼻喉口腔外伤的初步处理。
3. 熟悉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4. 了解主要的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在眼耳鼻喉口腔部的表现,认识哪些眼耳鼻喉口
腔病应当转给眼耳鼻喉口腔科专科医师治疗。
(二)技能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
2、了解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适当介绍科技
发展的趋势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技术进步的需要。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具有本专业所应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五、大纲说明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根据具体实情做适当调整。
(二)利用临床与理论相结合,增加学生的理解力
本教学大纲采用卫生部规划的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苏启明主编的第四版《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内容共分三篇24章。
按三年制医学高等专科临床专业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理论教学时数44学时安排。
理论学时38,实践学时6。
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基础理论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了解和熟悉眼耳鼻喉口腔检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熟练掌握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基本操作,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书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说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2、教学方法和手段:临床见习、实践操作。
3、课程学时:6 学时实验一眼科常用检查法
一、教学目的掌握眼科常用检查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并学会初步运用。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视力检查、视野检查、色觉检查方法,暗适应检查法。
(二)掌握眼附属器检查,眼球检查方法。
(三)熟悉问诊的内容和方法。
三、见习内容眼科常用检查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
四、见习地点邵阳医专附属医院眼科病房及门诊。
五、见习方法
(一)学生每10~12 人为一组,指定见习小组长,规定见习纪律。
(二)打印见习计划与见习医院联系好,可先发给每位带教老师和见习小组长,并上报学校教务处。
(三)先由带教老师深入病房熟悉病例,选择典型病例,带教时向学生示范各种操作技术。
然后学生互相操作练习,并由带教老师给予小结。
六、见习时数
3 学时
实验二耳鼻咽喉检查法
一、教学目的熟悉耳鼻咽喉检查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耳鼻咽喉常用检查法。
(二)了解听阈图分析、语音试验、音叉试验、韦伯试验、施瓦巴赫试验。
三、教学内容
(一)耳鼻咽喉常用检查法。
(二)听阈图分析、语音试验、音叉试验、韦伯试验、施瓦巴赫试验。
四、实验地点
邵阳医专医护技能实训中心
五、教学方法
教师在人体上示范,然后学生分小组相互学习,教师巡回检查辅导。
六、实验学时数
3 学时
《眼耳鼻喉科学》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本考试大纲为邵阳医专大专临床、妇幼专业五官科课程考试,旨在认定其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要求,同时为下一步教学的实施及评估提供依据。
考试总要求考生应掌握有关五官科理论的基本概念,熟悉其原理,掌握五官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
第一篇眼科学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1、掌握:眼球解剖、眼球壁结构、眼球内容物、眼睑、结膜、泪器
2、熟悉:视路、眼外肌
3、了解:眼眶、眼球的血管与神经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
1、掌握:视力检查、色觉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
2、熟悉:视野检查、眼底检查
3、了解: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觉电生理检查
第三章眼睑病与泪器病
1、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慢性泪囊炎、睑内翻
2、熟悉:睑缘炎、上睑下垂、急性泪囊炎、新生儿泪囊炎
3、了解:眼睑肿瘤第四章结膜病
1、掌握:沙眼、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
2、了解:泡性结膜炎、翼状胬肉、干眼症
第五章角膜病与巩膜病
1、掌握:角膜炎概述、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溃疡、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2、熟悉:角膜软化症
3、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巩膜炎
第六章葡萄膜病
1、掌握:虹膜睫状体炎
2、熟悉:交感性眼炎
3、了解:中间葡萄膜炎、脉络膜炎、Vbgt- 小柳原田综合症第七章青光眼
1、掌握:青光眼概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熟悉: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
3、了解: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第八章晶状体病
1、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2、熟悉:先天性白内障
3、了解:其它类型的白内障第九章玻璃体病
1、熟悉:飞蚊症、玻璃体积血
2、了解: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第十章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
1、掌握: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
2、熟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
膜脱离、视乳头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了解: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萎缩
第十一章眼外伤
1、掌握:眼表异物、眼钝挫伤、眼化学伤、热烧伤与辐射伤
2、熟悉:视网膜震荡与损伤、眼球穿通伤
3、了解:晶状体损伤、玻璃体、脉络膜、视神经、眼球破裂、眼内异物第十二章眼的屈光与调
节及斜视、弱视
1、掌握:眼的屈光与调节、正视、屈光不正、老视
2、熟悉:斜视、弱视
第十三章属于了解内容
耳鼻咽喉科
第一章耳鼻咽喉应用解剖与生理
1、掌握:鼻与鼻窦的应用解剖与生理、咽的应用解剖与生理、喉的应用解剖与生理、外耳、中耳应用解剖与生理
2、熟悉:气管、支气管、食管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3、了解:内耳应用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耳鼻咽喉检查法
1、掌握:检查设备、常规鼻部检查、咽部检查、喉的外部检查法、间接喉镜检查法、耳部一般检查法、音叉检查法
2、熟悉:颈部一般检查、纯音听力计检查法
3、了解:鼻内窥镜检查法、颈部的影像学检查、气管、支气管与食管检查法、声导抗检测法、听性诱发电位检测法
第三章鼻部疾病
1、掌握:鼻前庭炎、鼻疖、急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鼻出血鼻骨骨折
2、熟悉:萎缩性鼻炎、鼻息肉与鼻息肉病
3、鼻中隔偏曲、鼻真菌病、鼻囊肿、鼻内翻乳头状病
第四章咽部疾病
1、掌握: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
2、熟悉:咽异感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征
3、了解:咽后脓肿、咽旁脓肿、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
第五章喉部疾病
1、掌握:小儿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喉阻塞
2、熟悉:急性会厌炎、喉癌、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
3、了解:喉外伤、喉麻痹
第六章耳部疾病
1、掌握:耳廓外伤、鼓膜外伤、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梅尼埃病
2、熟悉:外耳道真菌病、化脓性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突发性聋
3、了解:听神经病
第七章气管与食管疾病
1熟悉:食管异物
2、了解:支气管异物第八章颈部疾病
1掌握:甲状舌管囊肿与痿管
2、了解:颈部肿块
试卷形式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方式:一律采用笔试
试卷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90%
主观题:约10%
I .A型选择题
为最佳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每题1分,共计30分。
n .填空题
根据教材回答,每题1分,共计20分。
川.名词解释题
根据教材回答:每题4分,共计20分。
IV .简答题:根据教材回答,每题10分,共计20分。
V.论述题:根据教材,用自己的话回答,共1小题,计10分。
考试管理规定要求:每份试卷的题型及题量:1、选择题(单项或多项)20-30题;2、填空题20-30个空;3、名词解释4-5题;4、问答题(包括简答题)3-4题。
1、2题型约占50分;3、4题型约占50分。
卷面总分100分。
特殊科目经教务处同意可适当调整。
试题按难、中、易分类,其比例为3:5:2。
知识覆盖面不低于70%其中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
容占20%-25% 了解内容占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