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机能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一、常用手术器械及执拿方法的介绍手术剪:手术镊:血管钳(止血钳)爱丽丝钳(Alice钳,组织钳,鼠齿钳):二、家兔手术的基本操作练习捉拿称重麻醉▪麻药:乌拉坦1g/Kg (20%, 5mL/Kg)▪给药途径: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标准:角膜反射消失、肌张力下降、痛反射减弱或消失固定剪毛切口分离气管并进行气管插管辨认并分离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辨认并分离颈外静脉腹腔注射注意事项:1、备皮时不要将皮肤提起来;2、手术要仔细柔和,尽量不要损伤小血管;3、静脉注射麻醉药时注射速度要适当;4、分离神经时首先要辨别三根神经的走向和位置,使用玻璃针进行神经分离。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的基本知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课程性质:《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通过对三学科实验教学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是机能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机能实验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机能学科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经典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第三部分,按系统、方法将正常机能活动、异常病理模型、代表性药物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实验。
教学目的通过技能训练和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观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具体的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作风。
学时安排及考核:总学时为80个学时,本学期32学时,下学期48学时。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操作考试占总学时的30%,实验理论笔试占总学时的40%。
对学习《机能实验学》课的基本要求课前认真预习相关内容;课中正规操作,做好实验记录;对实验中重要现象积极思考,并尽可能的做出合理的解释;课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通过查阅教科书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机能实验学基础知识
机能实验学是指研究机能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机能实验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能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机能的定义、特点以及不同类别的机能,如感知机能、运动机能、认知机能等。
2. 实验设计和方法: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参数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3. 仪器设备和技术:熟悉常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运动分析系统、眼动仪、脑电图设备等,能够使用这些设备进行机能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学习常用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如数据清理和整理、描述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以便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
5. 实验伦理和安全:了解和遵守实验伦理的要求,保证实验过程符合伦理原则,并掌握实验操作的安全知识,防止实验中发生意外事故。
6. 文献阅读和科学写作:掌握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沿研究进展的能力,并能够进行科学写作,包括实验报告、论文等。
以上是机能实验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能实验的相关内容。
机能实验学知识点总结机能实验学是医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它主要是通过模拟临床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机能实验学包括临床医学基本技能、临床医学技能训练、生命科学基础和临床医学、实验医学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机能实验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临床医学基本技能临床医学基本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洗手、穿着无菌手套、术前准备、患者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病人情况评估、病人体温测量、呼吸频率测量、血压测量等。
这些基本技能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医疗工作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对于以后的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2. 临床医学技能训练临床医学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各种手术操作、生命支持技术、实验室技术和医疗器械操作等。
这些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模拟实际临床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和方法。
通过这些技能训练,学生可以学到如何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如何进行急救技术等。
3. 生命科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基础包括人体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医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基础。
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
4. 实验医学技术实验医学技术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实验操作技术,包括实验设备的使用、实验动物操作、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等。
通过学习实验医学技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对于以后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5. 临床医学研究方法临床医学研究方法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础,包括病因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医学统计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
这些方法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总之,机能实验学知识点包括临床医学基本技能、临床医学技能训练、生命科学基础和临床医学、实验医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机能学实验报告机能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能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观察和记录不同机能学实验的现象和数据。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电动机2.滑轮3.蓄能弹簧4.滑块5.拉力计6.直尺7.手机计时器8.实验台9.杂物刻度尺三、实验原理1.机能学是研究力学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机理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
2.Hooke定律:F=kx,力与位移呈线性关系。
3.功=力×位移×cosθ,功率=功/时间。
四、实验步骤1.实验1:验证Hooke定律。
(1)将弹簧固定在实验台上。
(2)将拉力计挂在弹簧一侧,并将另一侧用滑块挂起。
(3)慢慢引起滑块及弹簧一起向下,记录弹簧两端的拉力。
(4)重复以上操作,计算弹簧拉力与位移的比值,验证Hooke定律。
2.实验2:测定滑轮与电动机的功率。
(1)将电动机固定在实验台上。
(2)将滑轮挂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并用杂物刻度尺测量滑轮半径。
(3)将拉力计挂在滑块上,并将弹簧挂在滑轮上。
(4)以恒定速度转动电动机,记录拉力计的读数和滑轮的转速。
(5)根据功率的公式计算滑轮与电动机的功率。
五、实验结果1.实验1:验证Hooke定律。
当位移为0.1m时,拉力为20N;当位移为0.2m时,拉力为40N。
则弹簧拉力与位移的比值为20N/0.1m=200N/m,40N/0.2m=200N/m。
两次测量结果一致,验证了Hooke定律。
2.实验2:测定滑轮与电动机的功率。
拉力计读数为15N,滑轮转速为600r/min,滑轮半径为0.05m。
功=15N×0.1m×cosθ=1.5J,时间一般为2s,功率为1.5J/2s=0.75W。
六、结论1.通过实验1验证了Hooke定律,即弹簧拉力与位移呈线性关系。
2.通过实验2测定了滑轮与电动机的功率,结果为0.75W。
七、实验心得通过这次机能学实验,我对机能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结果分析】1.牵拉左颈总动脉残端:牵拉使得颈动脉窦张力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出神经冲动的频率加快。
信息沿窦神经上传至延髓孤束核心血管中枢。
使心迷走紧张增强,心交感和心缩血管紧张减弱,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回降。
2.用动脉夹夹毕右颈总动脉:夹闭颈动脉后,远心端的颈动脉窦张力感受器感受到血压下降,传出神经冲动的频率减慢。
信息沿窦神经上传至延髓孤束核心血管中枢。
使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和心缩血管紧张加强,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从而血压恢复性升高。
若血压下降过大,交感缩血管紧张还会扩展到静脉系统,是静脉收缩,促进血液回心,使每博输出量增加。
3.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在心脏,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的β1受体结合,激活的β1受体通过G蛋白-AC-cAMP途径激活蛋白激酶A,使心肌细胞的许多功能磷酸化,并改变他们的功能。
包括激动L型钙通道和If通道,使L型钙电流和If电流增强;激动肌质网上的RYR和钙泵,促进肌钙网对钙的释放和回收;降低肌钙蛋白与钙的亲和力,促进舒张期TnC 与钙的解离。
可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即心率加快和心房肌、心室肌收缩能力增强,最终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
4.乙酰胆碱对血压的影响:Ach激活M受体后,能使cAMP浓度降低,表现出与β1激活后相反的效应。
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传导性减弱。
使得血压下降。
5. 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和心肌的β1受体结合,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结合能力弱。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收缩,管径变小,外周阻力增加,从而使平均动脉压升高。
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还可以使心率增加,心收缩力变大。
只是缩血管效应更明显。
综上导致血压上升。
6. 结扎并剪断右侧迷走神经并刺激其外周端:在实验中,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端,其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出现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
人体机能学实验原理人体机能学实验是指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人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规律。
人体机能学实验旨在揭示人体生理和心理运行的机制,为保持和促进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人体机能学实验的一般原理和研究方法。
一、人体机能学实验的原理1.刺激-反应原理:人体机能学实验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特定刺激,观察和记录人体机能的反应来研究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2.影响因素原理:人体机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心理状态、年龄、性别、体质等。
人体机能学实验通过控制和调节这些因素,研究它们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程度和机制。
3.功能性原理:人体机能在生理和心理上有明确的功能,如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认知功能等。
人体机能学实验通过研究不同功能的变化规律,了解人体机能的特点和调节机制。
二、人体机能学实验的研究方法1.环境刺激法:通过控制实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光照等因素,观察人体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
例如,研究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可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体温、心率、汗腺分泌等指标。
2.运动负荷法:通过让被试进行不同强度和时间的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车等,观察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运动对心血管适应性的影响,如心率、血压的变化。
3.认知功能测试法:通过给被试进行各种认知任务,如记忆、注意力、思维等,观察被试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例如,通过记录大脑电图、眼动等指标,了解认知任务对大脑活动的影响。
4.药物刺激法:通过给被试服用药物,观察药物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例如,可以给被试服用兴奋剂或镇静剂,观察它们对心率、血压、注意力等的影响。
5.心理刺激法:通过给被试看特定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刺激物,观察被试的情绪和心理反应。
例如,研究恐惧和压力对心血管和皮肤的反应,可以在实验中让被试看恐怖的电影片段或进行应激性任务。
总结:人体机能学实验通过控制和调节环境和刺激,观察和记录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揭示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和调节机制。
机能实验学基础知识机能实验学基础知识1. 什么是机能实验学?机能实验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机能的科学。
它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人类的认知、情感、学习、记忆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和机制。
机能实验学不仅仅关注个体的行为表现,更关注其背后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原理。
通过研究这些机制,机能实验学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2. 机能实验学的研究方法机能实验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实验设计是机能实验学的核心,它涉及到实验变量的选择、实验材料的设计以及实验过程的安排。
数据收集与分析则包括数据的获取、整理和统计分析。
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从而推断出认知和心理机能的运作方式。
3. 机能实验学的应用领域机能实验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教育领域,机能实验学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策略,从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机能实验学可以揭示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机制,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提供有力支持。
在神经科学领域,机能实验学与脑成像技术相结合,可以研究大脑在特定认知任务下的神经活动,进而揭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神经基础。
4. 机能实验学的局限性与挑战虽然机能实验学在认知科学和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与挑战。
实验环境可能无法完全还原真实情境,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个体差异的存在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我们需要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差异。
机能实验学在处理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认知任务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这些任务往往涉及到多个认知过程和心理机能的相互作用。
5. 个人观点与理解机能实验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认知和心理机能的科学,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机能实验学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发展。
医学机能实验知识点总结医学机能实验是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疾病的诊断方法。
医学机能实验主要包括生理学实验和病理学实验两个方面,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生理和病理的变化,深化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一、生理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呼吸系统实验呼吸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系统之一,通过呼吸实验可以了解到人体呼吸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在呼吸系统实验中,一般包括测定肺活量、测定呼吸频率和观察呼吸气的变化等内容。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了解到呼吸系统的变化规律和健康监测的方法。
2.循环系统实验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进行氧气、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
在循环系统实验中,一般包括测量心率、血压、心排量等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了解到循环系统的功能和监测方法。
3.神经系统实验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生理系统之一,它控制着人体各种生理活动。
在神经系统实验中,一般包括观察Pupillary reflex、腱反射、身体感觉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等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了解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消化系统实验消化系统是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系统。
在消化系统实验中,一般包括观察唾液分泌、胃酸分泌、胆汁分泌等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了解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泌尿系统实验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废物的重要系统。
在泌尿系统实验中,一般包括观察尿液成分、尿液分泌等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了解到泌尿系统的功能和生理变化。
二、病理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组织学实验组织学实验是病理学实验中的重要实验项目之一,通过观察组织切片和染色,可以了解到不同疾病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和变化。
在组织学实验中,一般包括观察癌细胞、炎症组织、创伤组织等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了解到疾病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和恢复过程。
2.血液学实验血液学实验是病理学实验中的重要实验项目之一,通过观察血液细胞和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不同疾病对血液的影响和变化。
机能实验学基础知识1.机能实验学主要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 D )A生理学知识 B药理学知识 C病理生理学知识 D组胚学知识2.在RM-624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中,下列哪个图标为记录存盘( B )A、B、C、D、3.下列哪种溶液是等渗溶液( C )A 5%氯化钠 B10%葡萄糖 C 0.9%氯化钠 D 0.9%葡萄糖4.兔的正确捉持方法为:一手抓住__ _,另一手托其臀部,使兔呈坐位姿势。
( B )A.双耳B.颈背部皮肤C.头部D.双上肢5.我室开展家兔颈部手术实验时,常用的麻醉药物是( C )A戊巴比妥钠 B乙醚 C乌拉坦 D硫喷妥钠6.急性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分离血管与神经时,应遵循下列哪个原则进行分离。
( C )A、先血管后神经,先细后粗B、先血管后神经,先粗后细C、先神经后血管,先细后粗D、先神经后血管,先粗后细7、剪肌肉时,禁用何器械___。
( D )A.弯剪B.直剪C.普通粗剪刀D.眼科剪8.常用的止血方法不包括___。
( D )A.压迫止血法B.钳夹止血法C.结扎止血法D.降温止血法9.在小鼠腹腔注射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A、注射时应从左下腹或右下腹进针,避开膀胱B、进针时以45度角直接刺入腹腔C、在给药前应回抽,判断有无血液或气泡D、腹腔注射给药量一般为0.1-0.25ml/10g10.关于机能学实验课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观察并了解机体正常机能活动规律B、观察并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C、认识药物的效能及其作用规律。
D、与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技能无关。
E、培养并训练动物实验的计能与分析问题能力。
11.机能学实验一般需要的配套仪器是:( B )A、传感器+刺激器+生物电放大器+离心机。
B、刺激器+传感、换能器+生物电放大器+记录处理系统。
C、刺激器+传感器+生物电放大器+生理记录仪。
D、刺激器+传感器+换能器+示波器。
E、刺激电极+刺激器+传感器+生物电放大器。
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知识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机体正常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的实验性课程。
它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医学机能及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实验教学仪器的更新和综合实验室的组建,机能实验学自身也逐渐发展成熟,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特色。
目前机能实教学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个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实践操作和积极思考的机会、以使其掌握基础医学实验的基本规律,为发挥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实践的空间。
学习机能实验学掌握医学实验的基本规律,训练医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思推方法,对于每名医学生十分重要。
这些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将成为学习后续课程进行临床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