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及半成品的热处理机械和设备
- 格式:pptx
- 大小:4.91 MB
- 文档页数:110
第1篇一、概述链轮,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部件,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
它主要用于传递动力、改变速度和方向。
链轮加工技术是指采用各种加工方法对链轮进行加工,以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链轮加工技术,包括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加工材料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加工工艺1. 基本工艺流程链轮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1)下料:根据链轮图纸要求,将原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
(2)粗加工:采用车削、铣削等方法,将链轮毛坯的轮廓加工出来。
(3)半精加工:对粗加工后的链轮进行精加工,使链轮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达到要求。
(4)热处理:对半精加工后的链轮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5)精加工:对热处理后的链轮进行精加工,使链轮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达到最终要求。
(6)检验:对加工完成的链轮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加工方法(1)车削加工:车削是链轮加工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链轮加工。
(2)铣削加工:铣削加工适用于大尺寸、复杂形状的链轮加工。
(3)磨削加工:磨削加工适用于精密链轮加工,能够保证链轮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
(4)电加工:电加工适用于特殊形状的链轮加工,如非圆形、非轴对称的链轮。
三、加工设备1. 车床:车床是链轮加工中最常用的设备,包括卧式车床、立式车床等。
2. 铣床:铣床适用于大尺寸、复杂形状的链轮加工,包括龙门铣床、数控铣床等。
3. 磨床:磨床适用于精密链轮加工,包括外圆磨床、内圆磨床等。
4. 电加工设备:电加工设备包括电火花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形机等。
四、加工材料1. 钢铁:钢铁是链轮加工中最常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磨性。
2. 铸铁:铸铁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适用于重载、冲击较大的链轮加工。
3. 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适用于腐蚀性较强的环境。
4.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轻载、高速的链轮加工。
五、质量控制1. 原材料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机加工艺知识一、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包括:(1)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和保管。
(2)生产和技术准备工作。
如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艺设计、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各种资料的准备以及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3)毛坯制造。
如铸造、锻造、冲压和焊接等。
(4)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和其它表面热处理。
(5)部件和产品的装配、调整、检验、试验、油漆和包装等。
二、工艺过程及其组成1、工艺过程:是指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使之变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以下简称工艺过程)3、组成: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计划的基本单元。
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毛坯依次通过这些工序就成为成品。
(2)安装(装夹):定位---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基准---用于确定零件上其它点、线、面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
在加工中,为了减少安装次数往往采用回转夹具等方法。
(3)工位:一次装夹后,工件在机床上所占的每个加工位置。
用位移来实现多工位加工是为了减少安装次数。
(4)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接表面)和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5)走刀:在一个工步内,若被加工表面需切去的金属层很厚,就可分几次切削,每切削一次为一次走刀。
三、工艺规程规定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生产过程:指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工艺过程:机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物理、力学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热处理工艺过程:在热处理车间,对机器零件的半成品通过各种热处理方法,直接改变它们的材料性质的过程,称为热处理工艺过程。
4.装配工艺过程:将合格的机器零件和外购件,标准件装配成组件,部件和机器的过程,则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方法逐步改变毛坯的形态,使其成为合格零件所进行的全部过程。
6.生产纲领:机器产品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该产品的生产纲领。
7.生产批量:指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8.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13年、14年)9.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1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14年)11.基准:在零件图上或实际的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时所依据的点、线、面。
12.设计基准:零件工作图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13.工艺基准:加工、测量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
(13年)14.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的基准。
15.定位基准:加工中用于定位的基准。
(14年)16.测量基准:工件测量时所用的基准。
17.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18.工件定位:采取一定的约束措施来限制自由度,通常可用约束点群来描述,而且一个自由度只需要一个约束点来限制。
19.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
20.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21.定位误差:指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
22.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定位误差。
机械加工工艺规范手册第一章概述 (2)1.1 加工工艺基本概念 (2)1.2 加工工艺规范的目的与意义 (3)第二章材料选择与处理 (3)2.1 材料分类及功能 (3)2.2 材料预处理 (4)2.3 材料热处理 (4)第三章零件加工工艺 (5)3.1 零件加工基本工艺流程 (5)3.2 零件加工方法 (5)3.3 零件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6)第四章切削加工 (6)4.1 切削加工基本原理 (6)4.2 切削加工参数选择 (7)4.3 切削工具与夹具 (7)第五章车削加工 (8)5.1 车削加工基本工艺 (8)5.2 车削加工参数选择 (8)5.3 车削加工刀具与夹具 (8)第六章铣削加工 (9)6.1 铣削加工基本工艺 (9)6.2 铣削加工参数选择 (9)6.3 铣削加工刀具与夹具 (9)第七章钻削加工 (10)7.1 钻削加工基本工艺 (10)7.1.1 钻削加工原理 (10)7.1.2 钻削加工方法 (10)7.1.3 钻削加工应用 (10)7.2 钻削加工参数选择 (11)7.2.1 钻头选择 (11)7.2.2 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11)7.2.3 冷却润滑 (11)7.3 钻削加工刀具与夹具 (11)7.3.1 钻头 (11)7.3.2 夹具 (11)第八章镗削加工 (12)8.1 镗削加工基本工艺 (12)8.1.1 镗削加工概述 (12)8.1.2 镗削加工工艺流程 (12)8.1.3 镗削加工注意事项 (12)8.2 镗削加工参数选择 (12)8.2.1 切削速度 (12)8.2.2 进给量 (13)8.2.3 切削深度 (13)8.3 镗削加工刀具与夹具 (13)8.3.1 镗削加工刀具 (13)8.3.2 镗削加工夹具 (13)第九章磨削加工 (13)9.1 磨削加工基本工艺 (14)9.2 磨削加工参数选择 (14)9.3 磨削加工刀具与夹具 (14)第十章齿轮加工 (15)10.1 齿轮加工基本工艺 (15)10.2 齿轮加工参数选择 (15)10.3 齿轮加工刀具与夹具 (16)第十一章装配工艺 (16)11.1 装配工艺基本流程 (16)11.2 装配工艺方法 (17)11.3 装配质量检验 (17)第十二章质量管理与控制 (18)12.1 质量管理体系 (18)12.1.1 质量方针与目标 (18)12.1.2 质量策划 (18)12.1.3 质量控制 (18)12.1.4 质量保证 (18)12.1.5 质量改进 (18)12.2 质量检验与控制 (18)12.2.1 质量检验 (18)12.2.2 质量控制 (19)12.3 不合格品处理与纠正措施 (19)12.3.1 不合格品处理 (19)12.3.2 纠正措施 (19)第一章概述1.1 加工工艺基本概念加工工艺,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原材料进行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处理,使其成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成品或半成品的方法和过程。
机器制造的基本过程机械制造基本过程⼀、机器的⽣产过程和⼯艺过程(⼀)机器的⽣产过程机器的⽣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部过程。
主要包括:1、各种⽣产服务过程。
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供应、运输保管,产品的包装和发运。
2、⽣产技术准备过程。
指投产前的各项⽣产和技术准备⼯作。
如实验研究和设计;⼯艺⼯装设计与制造;⽣产资料的准备及组织⼯作。
3、⽑坯制造过程。
如锻造、铸造、焊接、冲压等。
4、零件的加⼯过程。
如机械加⼯、焊接、热处理等。
5、产品装配过程。
包括部件装配和总装配,调试、检验和油漆。
机械⽣产的全部过程如教材图1-9(⼆)机器制造的⼯艺过程⼯艺过程是产品⽣产过程中按照⼀定顺序改变⽣产对象的形状、尺⼨、相对位置或性质,使其成为半成品的过程。
⼯艺过程包括⽑坯制造、机械加⼯、热处理及装配等过程。
⼯艺过程是由⼀系列的⼯序组合⽽成。
⼯序的定义:指⼀个或⼀组⼯⼈,在⼀个⼯作地点对同⼀个或同时对⼏个⼯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艺过程。
⼯序是⼯艺过程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加⼯⼯艺规程:是⼯程技术⼈员根据现场条件⽤表格的或⽂字形式编制出的组织⽣产、指导⽣产、编制⽣产计划的依据性⼯艺⽂件。
如图1-3所⽰。
制定的加⼯⼯艺规程应根据具体要求和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加⼯⽅法,合理安排加⼯顺序,制定正确的加⼯⼯艺,它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产效率。
⼆、⽑坯⽣产什么叫⽑坯?根据零件或产品所需的形状、⼯艺尺⼨⽽制成的,供进⼀步加⼯⽤的⽣产对象叫⽑坯。
(⼀)铸造铸造是将溶化的⾦属浇铸到和机械零件形状相似的铸型形腔中,经冷却凝固后,获得⽑坯的加⼯⽅法。
各种机器铸件所占⽐例,农业机械中40%~70%;⾦属切削机床中70%~80%;重型机械、矿⼭机械中85%以上。
合⾦:⽤于铸造的⾦属统称为合⾦。
包括铸铁、铸钢、有⾊⾦属。
灰铸铁应⽤最⼴。
铸造⽅法有多种包括以下步骤:1、制造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空腔铸型。
2、制备成分、温度合适的液态⾦属。
3、将⾦属浇铸到形腔。
金属热处理试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冲击韧度值越大则材料的韧性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渣洗就是用合成渣来处理钢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价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工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工艺纪律和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钢的热处理是通过钢在固态下的加热、保温和冷却完成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刀具、模具和量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高碳钢的质量优于中碳钢,中碳钢的质量优于低碳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空位可以造成材料性能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引起电阻的减小,还会使晶体的密度增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热量的传递是由温差引起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铬-镍合金系材料电热元件的突出优点是电阻率高、电阻温度系数小、价格便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使用埋入式电极盐浴炉的目的,主要是因为电极埋在炉底,炉子的使用寿命长。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机器生产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主要经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产品的装配三大阶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经退火后再高温回火的钢,能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高于马氏体不锈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火焰淬火最常用的燃料是氧-乙炔火焰混合气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LY12为超硬铝合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铸合金中,流动性最好的是碳钢,最差的是球墨铸铁。
机械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的安排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最常见的工艺之一,它可以将各种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力或热力的作用变成需要的形状,从而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但仅仅通过机械加工很难达到特定的物理性能要求,所以需要热处理工艺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机械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安排步骤。
1. 机械加工工艺安排机械加工通常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加工前准备:进行材料切割、预定位、工件夹紧以及工具选择。
(2)加工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加工方案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包括车、铣、钻、磨、镗、放电加工等。
(3)加工后处理:对加工后工件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内部质量进行检测,如表面光洁度、硬度、耐磨性等,确保工件符合要求。
2. 热处理工艺安排热处理是对材料进行加热或冷却,以使其在物理性能和结构上发生改变的工艺。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标准的步骤:(1)加热: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在结构和物理性能上发生改变。
(2)保温:将材料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均匀的温度分布。
(3)冷却:通过自然冷却或急冷等方式,使材料逐渐从高温状态下降到常温状态,使其结构和物理性能更适合特定的工程应用。
(4)回火:对一些金属材料进行淬火后容易出现脆化现象,通过回火可以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的一些基本工艺流程,但具体的工厂操作程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这些程序包括设备的维护和操作、生产过程的控制、原料和半成品的检验和质量控制等。
在生产实践中,有效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及重型机械制造等领域,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的应用十分广泛,一般都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总之,机械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在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生产流程与设备操作手册第1章生产流程概述 (4)1.1 产品生产工艺简介 (4)1.1.1 原材料准备 (4)1.1.2 加工与组装 (4)1.1.3 检测与质量控制 (4)1.2 生产流程的环节与要求 (4)1.2.1 原材料采购与储存 (5)1.2.2 加工制造 (5)1.2.3 质量控制与检测 (5)1.2.4 成品包装与储存 (5)1.3 生产流程控制与管理 (5)1.3.1 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 (5)1.3.2 优化生产计划 (5)1.3.3 加强设备管理 (5)1.3.4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 (5)1.3.5 质量管理体系 (6)1.3.6 生产现场管理 (6)第2章设备操作安全规范 (6)2.1 设备操作基本要求 (6)2.1.1 操作前准备 (6)2.1.2 操作规程 (6)2.1.3 定期检查与维护 (6)2.2 安全防护措施 (6)2.2.1 电气安全 (6)2.2.2 机械安全 (6)2.2.3 化学品安全 (6)2.2.4 环境安全 (6)2.3 紧急情况处理 (6)2.3.1 紧急停机 (7)2.3.2 报告 (7)2.3.3 紧急救援 (7)2.3.4 调查与处理 (7)第3章原材料准备 (7)3.1 原材料验收标准 (7)3.1.1 物理特性检验 (7)3.1.2 化学成分分析 (7)3.1.3 力学功能检测 (7)3.1.4 无损检测 (7)3.2 原材料储存与保管 (7)3.2.1 储存环境 (7)3.2.2 储存方式 (8)3.3 原材料预处理 (8)3.3.1 清洁处理 (8)3.3.2 表面处理 (8)3.3.3 尺寸加工 (8)3.3.4 热处理 (8)第4章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 (8)4.1 设备操作流程 (8)4.1.1 开机前准备 (8)4.1.2 开机操作 (8)4.1.3 生产过程中操作 (9)4.1.4 停机操作 (9)4.2 设备维护保养 (9)4.2.1 日常保养 (9)4.2.2 定期保养 (9)4.3 设备故障排除 (9)4.3.1 故障诊断 (9)4.3.2 故障排除 (9)4.3.3 故障记录与分析 (9)第5章生产过程控制 (10)5.1 生产参数设定 (10)5.1.1 参数设定原则 (10)5.1.2 参数设定方法 (10)5.2 生产过程监控 (10)5.2.1 监控目的 (10)5.2.2 监控方法 (10)5.3 生产异常处理 (10)5.3.1 异常识别 (10)5.3.2 异常处理流程 (11)5.3.3 异常处理措施 (11)第6章质量检验与控制 (11)6.1 质量检验方法 (11)6.1.1 外观检验 (11)6.1.2 尺寸检验 (11)6.1.3 功能检验 (11)6.1.4 材料检验 (11)6.1.5 无损检测 (11)6.2 质量控制指标 (12)6.2.1 抽样检验标准 (12)6.2.2 过程控制指标 (12)6.2.3 成品质量指标 (12)6.2.4 不良品率 (12)6.3 不合格品处理 (12)6.3.1 不合格品判定 (12)6.3.3 不合格品分析 (12)6.3.4 不合格品处理措施 (12)6.3.5 不合格品跟踪 (12)第7章产品包装与储存 (12)7.1 产品包装要求 (12)7.1.1 包装材料 (12)7.1.2 包装设计 (12)7.1.3 包装标识 (13)7.1.4 包装方式 (13)7.2 包装设备操作 (13)7.2.1 设备准备 (13)7.2.2 操作流程 (13)7.2.3 安全注意事项 (13)7.3 产品储存条件与期限 (13)7.3.1 储存条件 (13)7.3.2 储存温度 (14)7.3.3 储存期限 (14)7.3.4 储存管理 (14)第8章生产线优化与改进 (14)8.1 生产线布局优化 (14)8.1.1 布局优化原则 (14)8.1.2 优化方法 (14)8.1.3 实施步骤 (14)8.2 生产效率提升 (14)8.2.1 效率提升策略 (14)8.2.2 设备改进 (15)8.2.3 人员管理 (15)8.3 生产成本控制 (15)8.3.1 成本控制策略 (15)8.3.2 采购与库存管理 (15)8.3.3 生产过程成本控制 (15)第9章环境保护与能源管理 (15)9.1 废弃物处理与环保措施 (15)9.1.1 废弃物分类与回收 (16)9.1.2 废弃物处理设备操作 (16)9.1.3 环保措施实施 (16)9.2 能源消耗分析 (16)9.2.1 能源消耗结构 (16)9.2.2 能源消耗监测与评价 (16)9.2.3 能源消耗优化策略 (16)9.3 节能减排措施 (16)9.3.1 节能技术应用 (16)9.3.2 减排措施实施 (16)第10章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17)10.1 培训内容与方法 (17)10.1.1 培训目标 (17)10.1.2 培训内容 (17)10.1.3 培训方法 (17)10.2 操作技能考核 (17)10.2.1 考核目标 (17)10.2.2 考核内容 (17)10.2.3 考核方式 (17)10.3 持续改进与学习提升 (18)10.3.1 持续改进 (18)10.3.2 学习提升 (18)第1章生产流程概述1.1 产品生产工艺简介本章旨在概述产品生产的整体流程,并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简要介绍。
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机械产品所需的各种工艺过程和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包括机械加工、装配、焊接、表面处理、热处理、检验等环节。
机械加工是机械制造工艺中最基本的环节,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镗削、刨削、拉削、剪切、冲压、锻造、铸造等多种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的目的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以满足机械产品的要求。
装配是机械制造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零部件的组装和整机的装配。
装配的目的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机械产品,使其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使用要求。
焊接是机械制造工艺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接、摩擦焊接等多种焊接方法。
焊接的目的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表面处理是机械制造工艺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包括喷漆、电镀、阳极氧化、抛光、热处理等多种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改善机械产品的外观和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使用环境和要求。
热处理是机械制造工艺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包括淬火、回火、退火、正火等多种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的目的是
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以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的目标是制造出高质量、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机械产品,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轨道式烘箱设备工艺原理烘箱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热处理,达到干燥、固化、热处理等效果。
其中,轨道式烘箱设备是一种常见的烘干设备,其工艺原理如下。
一、烘箱设备的作用烘箱设备是一种用热风或电加热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原材料或产品进行烘干、固化等处理的设备。
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种:•烘干:将湿度大的原材料通过热风或电加热转化为水蒸气,进行脱水处理,达到干燥的效果。
•固化:将半成品或成品通过热风或电加热,使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加强其物理性能,达到固化的效果。
•焙烤:将面点等原材料通过热风或电加热,使其表面产生金黄色的外皮,内核熟透,达到焙烤的效果。
•热处理:将特定的金属材料通过热风或电加热,使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达到热处理的效果。
二、轨道式烘箱设备的结构轨道式烘箱设备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热风系统:由排风机、风机、加热器等组成,将外部新鲜空气经过加热处理后,通过风机将热风送入烘箱。
•运输系统:由链条和轨道组成,将原材料或产品运输到烘箱,进行烘干、固化等处理,再将其运输到下一个工序。
•控制系统:由电脑、传感器、温度计、计时器等组成,对烘箱设备的温度、湿度、时间进行精确控制,保证生产过程稳定、安全、高效。
三、轨道式烘箱设备的工艺原理轨道式烘箱设备的工艺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传热传质原理轨道式烘箱设备是将热风通过加热器加热后,经由风机送入烘箱内进行烘干、固化等处理。
在烘干过程中,热风对原材料或产品表面的水分产生蒸发作用,产生一定的湿气;在此同时,热风也通过热传导作用,对原材料或产品内部产生加热,达到固化的效果。
2、温度、湿度控制原理在轨道式烘箱设备中,温度、湿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电脑、传感器、温度计、计时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对烘箱设备的温度、湿度进行精确控制,保证产品在烘干过程中不会因过度烘干而破裂或变形。
3、链条运输原理轨道式烘箱设备采用链条运输方式,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倾斜等情况,确保产品经过烘干、固化等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
预制菜加工工艺流程
预制菜加工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蔬菜进行初步处理、切割、清洗、热处理、包装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制成便于储存、运输和烹饪的半成品产品。
一、原料准备
原料蔬菜要经过采摘、筛选、分类、洗涤等工序,去除不良品和杂质,以保证加工品质。
二、初步处理
初步处理包括去皮、去籽、去蒂、去叶等操作,一般使用机械设备和人工操作,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品质。
三、切割
切割是将蔬菜进行切片、丝、块、条等形状,以适应不同的烹饪需求。
切割的方式有手工切割和机械切割两种。
四、清洗
清洗是去除蔬菜表面的土壤、杂质等,以保持食品卫生和品质。
清洗方式有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两种。
五、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切割好的蔬菜进行烫烤、蒸煮、烘烤等操作,以保证杀菌、保鲜和保存营养成分。
六、包装
包装是将热处理好的蔬菜进行包装和封装,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品质,并方便储存和运输。
综上所述,预制菜加工工艺流程涵盖了原料准备、初步处理、切割、清洗、热处理和包装等一系列工序,以提高产品品质和加工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生产加工的名词解释生产加工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机械处理,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它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于个体或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
一、生产加工的目的和意义生产加工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工原料,使其具备增值和附加值。
通过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功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同时,生产加工还可以改变产品的形态和外观,增加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美观度。
通过生产加工,企业能够将廉价的原材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生产加工的主要形式和方法生产加工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产品、行业以及生产工艺,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常见的生产加工方法包括机械加工、化学加工、热处理、组装等。
其中,机械加工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机床和刀具对原料进行切削、磨削、铣削等,以改变原料的形态和尺寸,如车削、铣削、刨削等。
化学加工则依靠化学反应,通过改变原料的化学性质来获得期望的产品,如冶金工业中的炼铁、炼钢过程。
而热处理则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热力条件,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以获得适用于不同环境和用途的产品。
三、生产加工的不同领域和应用生产加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无论是制造业、农业还是服务业,都离不开加工的环节。
制造业中,生产加工是制造工业生产过程的关键步骤,是将原材料转变为各种成品的核心环节。
而在农业领域,生产加工则是将农产品经过降解、提取、提纯和改性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将其加工成各种食品、饲料、化肥等。
在服务业中,也经常需要进行一些生产加工的操作,如餐饮业中对食材的烹饪加工、服装拼贴等。
四、生产加工的技术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产加工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创新。
一方面,新的材料和工艺的出现使加工更加高效、精确和环保。
例如,三维打印技术的出现使得产品加工更加灵活和定制化,数字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机械加工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