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 格式:docx
- 大小:20.91 KB
- 文档页数:3
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食品加工是人类满足口腹之欲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纵观整个食品加工生产链,我们会发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
这些副产物通常不具备直接食用的特点,但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研究如何综合利用这些副产物,既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能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首先,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以从环保角度出发。
在传统的食品加工过程中,很多副产物会成为环境的负担。
例如,果皮、鱼鳞、鸡骨等等,这些废弃物的堆积不仅会产生臭味,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
因此,将这些副产物转变为资源,既能减少环境负担,又能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比如,果皮可以通过生物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鱼鳞可以提取鱼胶原蛋白用于医药和化妆品行业,鸡骨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等等,这些都能够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促进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以从经济角度出发。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营养的要求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资源紧缺问题愈发突出。
而利用食品加工副产物,不仅可以降低食品加工成本,还可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豆腐渣可以制作成豆腐干、豆腐皮等多种食品,果皮可以提取果胶和果蔬汁,玉米秸秆可以生产生态环保板材等等,这些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也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现代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价值越来越关注,但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往往被误解为“废弃物”,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可能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例如,葡萄渣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番茄皮富含的茄红素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
因此,通过对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研究和开发,可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制作功能性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是当前食品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工艺方法——稻米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工艺简介目前我国稻米加工业对稻谷资源的增值率仅为1:1.3,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1:4-5。
当务之急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碾米工业,发展新型的大米加工机械装备和米制食品,大幅提高稻谷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之增值。
首先,积极开发大米新产品和米制食品。
选择优质大米,将各种营养元素,按人们每日膳食需要量采用新型的工艺和设备,添加到大米中,制成纯天然全价营养大米、绿色食品大米,投放市场,将是目前大米的换代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次,积极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主要有以下产品:(1)米糠制品米糠是稻谷加工中的副产品,我国每年拥有1000万吨以上的丰富资源。
米糠的深度开发,可使其价值提高10-60倍。
米糠含有丰富和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素和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
米糠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食用油;以米糠为原料开发的稻米营养素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糖等生理功能;开发的稻米营养纤维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减肥等功能;开发的蛋白质具有其他蛋白所没有的低过敏性和高蛋白质等特性,可作为过敏体质婴幼儿的理想蛋白源等。
米糠油加工的副产品糠蜡,是运用皂化、萃取、精馏等技术制取的生理活性物,能提高人体耐力,减少心肌疼痛,提高反应灵敏性和应急能力,促进性激素的作用,提高机体代谢功能,对增加运动员耐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2)稻壳稻壳是稻米加工过程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重量占稻谷的20%以上,稻壳可燃物达70%以上,发热量为标准煤的一半,是一种既方便又廉价的能源,特别是碾米厂,在获得能源的同时又处理了稻壳。
稻壳经二次酸水解可生产饲用单细胞蛋白,副产品二氧化硅(约占稻谷的25%),是重要的工业用原料;稻壳经粉碎、混合、制片、成型、固化、表面喷涂等工序,可制成安全、无毒、可降解、成本低、表面光洁美观的一次性环保快餐盒,这一产品因需求量大、成本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稻壳采用合成树脂为胶粘剂,经混合热压形成稻壳板材,可制成包装箱、家具等用品;经炭化后的稻壳灰是生产水玻璃、白炭黑和活性炭的廉价原料。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_________ 陈志成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文评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0117 ______2015年12月15日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主要从我国主要的三大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来简单介绍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高效的利用和转化副产品,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粮食副产品利用现状发展趋势1. 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现状稻米的副产品主要指米糠、稻壳和碎米,米糠可以开发米糠油、米糠油衍生物、米糠饲料和米糠食品;稻壳综合领域比较广泛,可以制成碳化稻壳、碳棒、发电、糠醛及环保制品;碎米可以制再制米、人造米、米面包、米饮料等。
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需求的初加工水平,产品品种少, 资源利用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增值效应低;稻米低价运营,加工企业效益差,严重影响稻谷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1.1米糠的综合利用米糠虽然只占稻谷总重的6%〜8%,却占有稻谷64%的重要营养成分,除含有丰富的蛋口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生育酚、生育三烯酚、脂多糖、r-谷维醇等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米糠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丰富而优质的脂肪,在米糠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高出糙米和碎米儿倍。
而且米糠必需脂肪酸的配比含量高于一般植物油,同时也胜于动物油。
米糠中亚油酸接近不饱和脂肪酸的一半,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保持血液动脉血管及神经和大脑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亚油酸可以防止人体水代谢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皮肤病变。
米糠油具有的气味芳香,耐高温煎炸,耐长久贮存和儿乎无有害物质生成等优点,是任何一种植物油所无法比拟的。
稻谷作为膳食食品的主要原料,对其加工和利用也朝着健康、营养、安全、方便化方面发展。
为了尽可能得到稻谷子粒中的营养成分,在安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深加工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稻米深加工和功能元素的提取是以大米、糙米、碎米、米糠、米胚等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生化等技术加工转化的各类产品,主要集中在米蛋白和米淀粉的加工和深度开发、米糠功能性元素提取和利用两大方面。
1以大米为原料的方便主食品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主食品的工业化是发展的趋势。
我国方便主食品主要以方便面为主,以大米为原料的方便主食品无论从品种和数量上都不能与方便面相比,我国正在实施主食工业化产业,除方便面外,其它种类的方便主食品寥寥无几。
大米的方便主食品主要有方便米饭和方便米粉,其中方便米饭以精米为主要原米,方便米饭的种类包括冷冻米饭、保鲜米饭等。
保鲜方便米饭安全卫生、口感好、食用方便,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保鲜方便米饭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如能解决配菜、口感等问题并开发出稳定的消费群体,就能使保鲜方便米饭成为继方便面之后又一方便主食品。
2糙米的深加工稻谷中70%的功能营养元素都集中在米糠中,因此糙米实际上是最简单、最廉价的营养米,具有一定的保健、美容功效,和降血脂、降血糖的效果,而且只需经稻谷清理、砻谷即得产品。
糙米直接使用时大米深加工与功能元素提取与应用技术王晓曦,郑学玲,梁少华(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摘要:以稻谷加工的产品及副产品(大米、糙米、碎米、米糠、米胚等)为原料,阐述了进一步深加工的工艺、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大米为主的方便食品加工技术、糙米的深加工、大米淀粉和蛋白的生产工艺、淀粉衍生物的生产、米糠综合利用技术等。
关键词:大米;深加工;工艺技术;功能性元素中图分类号:TS 210.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6395(2009)03-0034-04由于口感较差,可与精米以一定的比例搭配食用。
论述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意义及原则。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首先,加工副产物可以提高农产品利用率,提高农业有效投入的利用效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其次,加工副产物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积累资源。
最后,加工副产物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在实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实施科学的加工技术,提高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综合利用产品的有效流通;三是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创新和升级;四是加强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规制度,落实政府责任,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大米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稻谷生产国,每年总产量1.8~2亿吨。
我国的大米主要作为口粮消费,但作为口粮消费的大米附加值低,增值有限。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人均大米直接消费有进一步较少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地区。
谷物除了加工主产大米外,还可以将主产品及其副产物,如碎米、米糠、米胚、稻壳等进行再加工提炼,制成新的产品,实现物尽其用。
本文即是针对这方面做的一个读书报告。
关键词:大米;碎米;米糠;稻壳;加工利用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大米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稻壳、碎米、米糠和米胚等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稻谷通过科学的综合利用,除可提供人们主食大米之外,还可转化为营养丰、生理功能卓越的健康食品原料为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资源,也可转化为优质的医药、化工等工业原料。
目前我国过量的稻谷转化和深加工是当务之急。
实施稻米深加工高效增值全利用产业化技术,可使我国从稻米生产大国向稻米生产强国转变,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
[1]1 碎米碎米转化为多孔淀粉、缓释淀粉与新脂肪替代物和低过敏性蛋白质的技术,是应用生物技术吧谷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新技术。
新脂肪替代物特别具有市场前景,它十分适合加工酸奶、部分替代奶油的乳制品,它具有奶油样的外观及非常接近奶油的口感,通过不同含量的调控可加工成供人造奶油的加氢油脂。
改性米淀粉已经正式用于无奶油奶酪、低脂肪冰欺凌、无脂肪人造奶油、沙司和凉菜调料的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缓释淀粉已经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其改善了糖负荷,将成为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新食品。
如及时将我国每年有1500万新生婴儿和5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及时将我国大量压库的的稻米研究开发成低过敏性蛋白质、改性缓释淀粉、新脂肪替代物和多孔淀粉等产品,不仅使我国相关的研究水平可紧跟国际前沿,而且转化产品光就婴儿和糖尿病患者就有6500万人群的广阔市场,脂肪替代物的需求人群更大,可见我国碎米的转化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志成教授学号:姓名:2015年12月15日摘要: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
粮食加工主要包括: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的加工;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粮食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原粮加工度和附加值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食品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求,对于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延伸粮食产业链,对促进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粮食的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较多,很少用于深加工和再利用,经济价值不高,且浪费大量的资源。
许多粮油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低聚糖、活性肽、多元糖醇、功能性油脂、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成分,因此对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副产物现状发展趋势粮食加工正文: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
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
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对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
粮食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
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大米次粉——优质的能量饲料大米次粉作为一种大米加工的副产物,其营养价值一直被人们所忽视。
本文就大米次粉的营养价值和应用前景作一简要的概述。
饲料工业是以利用粮食及其副产物为基础原料的综合性工业,是促进粮食综合利用,节约粮食主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过去,我国饲料工业过分依赖玉米和豆粕,而对于我国其他饲料作物,各类饲料资源的研究开发不够,造成我国畜牧主产区的主要饲料原料短缺,限制了当地饲料工业企业的发展。
1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特点及饲料原料由于作物生长特性和各地区气候、土壤、水资源和农民种植习惯等原因,我国粮食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点。
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其中东北三省、河北、河南、山东等六省的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3。
稻谷主产区则集中在南方各省,其中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和重庆等十省市稻谷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
由于我国饲料工业以玉米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原料,而我国的南方是全国主要的畜禽业养殖区,因此造成了每年大量的玉米南调。
截至1998年,我国南方这十个省市实际每年要从北方调入近1000万吨的玉米。
若按照我国2000~2010奶牛畜牧业的发展计划,以现有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动物饲料转化率水平计算,2005年和2010年我国南方的饲料粮缺口将会达到7000万吨和1亿吨。
2 我国大米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稻谷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7%左右,每年约产1.85亿吨以上。
稻谷生产大米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其中主要为砻糠粉、米糠、碎米和大米次粉。
其中砻糠粉占20%、米糠约占6.4%、碎米2%~3%,大米次粉占2%~2.5%。
由此看来,我国每年约生产850万吨左右的米糠和400万吨的大米次粉。
目前,人们对米糠的利用非常重视,不仅很早就将其作为能量饲料用于养殖业,而且还从米糠当中提取到了不少的活性成分,开发了不同的添加剂产品,例如,胡萝卜素、酯溶性维生素、糖萜素。
大米废弃物处理及环境保护措施
标题:大米废弃物是指在大米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米糠、米糠油、米渣和米粉等。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米糠的利用:
利用米糠作为动物饲料,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将米糠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改良,提高土壤质量。
米糠油的回收和再利用:
将米糠油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将米糠油用于制造洗涤剂和肥皂等产品,降低化学物质的使用。
米渣的处理:
将米渣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如生物气化和生物质发电,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将米渣制成环保建材,如纤维板和颗粒板,降低木材的消耗。
米粉的再利用:
制作米粉制品,如米粉饼干和米粉面条,减少食品浪费。
将米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制造,如增稠剂和乳化剂,减少化学添加物的使用。
环境保护措施: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大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宣传环保意识,鼓励消费者减少大米的浪费。
加强监管和执法,确保大米加工企业符合环境保护法规。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处理大米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指标一、粮食副产物的种类1.1 稻壳稻壳这东西,在咱们的粮食生产里可不少见。
它虽然看起来没啥大用处,但其实好好利用起来价值可不低。
比如说,可以把它加工成生物质燃料,用来取暖或者发电,这能节省不少传统能源呢。
还能做成饲料添加剂,给牲口补充点营养。
1.2 麦麸麦麸也是个宝啊。
它富含膳食纤维,能加工成保健食品,对咱们的肠道健康有好处。
而且在养殖行业,麦麸也是优质的饲料原料,可以提高家畜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2.1 资源节约你想想,如果这些粮食副产物都浪费掉了,那得多可惜啊。
把它们利用起来,就等于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比如说,用稻壳发电,就减少了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2.2 环境保护要是随便丢弃这些副产物,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但通过合理的综合利用,就能减少垃圾排放,保护咱们的生态环境,让天更蓝、水更清。
2.3 增加经济效益三、现有综合利用的技术手段3.1 发酵技术像一些粮食副产物,可以通过发酵的办法来加工。
比如说,把麦麸发酵之后,能提取出一些有用的物质,用在制药或者化妆品行业。
3.2 热解技术这热解技术也挺厉害的,能把稻壳这类东西变成有用的气体和液体燃料,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四、综合利用面临的挑战4.1 技术成本虽然有这些技术,但是有些技术成本可不低。
要引进新设备、培训人员,这都需要投入不少钱。
这对于一些小企业或者农户来说,可能就有点困难了。
4.2 市场需求不稳定有时候,就算生产出来了综合利用的产品,市场需求也不一定稳定。
比如说,某种副产物加工的产品,今年市场好,明年可能就不行了,这就给生产带来了风险。
4.3 政策支持力度虽然现在有一些政策支持,但感觉还是不太够。
要是政策能再给力点,给企业和农户更多的补贴和优惠,那大家的积极性肯定更高。
五、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5.1 加大研发投入得投入更多的钱和精力去研究新的综合利用技术,让这些副产物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5.2 加强宣传推广让大家都知道综合利用的好处,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这样市场需求也能跟着上去。
加工技术-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1 利用现状1 1 农产品资源丰富中国幅员辽阔,农产品资源丰富。
主要有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等种类,2012年,9大类农产品总产量和同比增长量见表1,主要农产品品种产量见表2。
由表1看出,2012年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9大类农产品总产量成正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5%~7.3%,其中,水果增长量最大,同比增长7.3%,奶类增长量最小,同比增长1.5%。
由表2看出,除大豆外,其余农产品产量均呈正增长态势。
1 2 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调查显示,中国农产品分布广但相对集中,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中国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增值的基本国策。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布局见表3。
1 3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呈增长态势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增长较快等特点。
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加工副产物总产量和同比增长见表4。
表4 2012年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产量1 4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利用价值较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是重要的营养、能量和可利用物质的主要来源。
例如,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和部分蛋白质。
米糠和小麦胚芽的油酸、亚油酸等含量可达80%左右。
柑橘、苹果和葡萄加工副产物含有果胶、类黄酮、天然色素、多酚类、籽蛋白、功能油脂等功能成分。
农产品副产物主要物质成分和含量见表5。
1 5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广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可以用做饲料、肥料、燃料,提取膳食纤维、蛋白粉、色素、多酚、甲壳素、虾青素等营养和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纺织、造纸、塑料以及医药等方面口]。
粮油加工副产物(稻壳、米糠、麸皮、胚芽、饼粕等)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粮油加工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副产物如稻壳、米糠、麸皮、胚芽、饼粕等被忽视或仅被粗放利用。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产生了压力。
为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改革,提高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急需开发和应用关键技术。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1.预处理:对稻壳、米糠、麸皮、胚芽、饼粕等进行物理和化学预处理,以提高其后续加工的效率。
2.提取有价值的成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酶解、发酵等,从预处理后的物料中提取多糖、蛋白质、脂肪等有价值的功能性成分。
3.深加工:将提取后的成分进行深度加工,开发出多元化的产品,如高附加值食品、饲料、生物燃料等。
4.残留物处理:对提取和加工后的残留物进行环保处理,如发酵产生沼气、制备生物肥料等。
三、实施计划步骤1.建立实验室模型:进行小规模实验,探索和优化副产物的预处理、提取和深加工技术。
2.中试阶段:在实验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中试生产,检验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3.工业化应用:根据中试结果,调整和完善技术方案,然后在大规模生产线上进行工业化应用。
4.持续优化改进:根据工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对技术方案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粮油加工企业,包括稻米加工厂、面粉厂、油厂等。
同时,对于拥有大量副产物但尚未找到合适处理方式的企业,本方案同样具有吸引力。
五、创新要点1.首次提出了一站式综合利用粮油加工副产物的技术方案。
2.结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提高了副产物的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
3.实现了副产物的高效环保处理,推动了粮油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预期效果1.提高粮油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综合利用副产物,提高了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2.减少环境污染:副产物的环保处理有效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
大米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摘要:稻米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谷物,在2011年稻米的产量多达7亿t,其中我国年产量多达2亿t,排名在世界首位。
随着稻谷在国计民生中战略地位的日益提升,稻谷加工技术的发展也越來越受到重视。
在一些发达国家大米生产技术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有很多制米企业将科研的重心转移到稻谷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上。
我国的大米主要作为口粮消费,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我国粮食在生产加工后的损失惊人,但作为口粮消费的大米附加值低,增值有限。
谷物除了加工主产大米外,还可以将主产品及其副产物,如碎米、米糠、米胚、稻壳等进行再加工提炼,制成新的产品,实现物尽其用。
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处于仅满足口粮的状态,而每年稻谷加工所产生的4000万吨稻壳、3000多万吨碎米、1400多万吨米糠等有价值的副产品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大量的稻谷转化和深加工是当务之急。
实施稻米深加工高效增值全利用产业化技术,可使我国从稻米生产大国向稻米生产强国转变,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米精度不断提高,产品分级整理逐步加强。
稻谷加工后的副产物有米糠稻壳、碎米等,且大米加工后的副产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及营养物质,经济价值潜力很大,以稻谷加工的副产物米糠为例,日本米糠的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达到了30%,而我国米糠的综合利用率尚不足20%,资源浪费严重。
1碎米
1.1碎米的营养价值
碎米是指稻谷在脱壳、碾米等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破碎米粒,按粒形大小分为大碎米和小碎米,稻米的主要成分是大量淀粉、少量蛋白以及微量的其它物质。
稻米的组成有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研究表明,稻米皮含蛋白、维生素、膳食纤维.植酸以及铁、钙、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稻米胚乳中淀粉和蛋白质较高,而脂肪、灰分和纤维素的含量都极少,胚乳是食用部分,也是低脂肪和低热量食品重要的原料或配料;稻米胚中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和维生素,其中,稻米中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整米的化学成分和碎米的较为相似,它的主要构成是75%左右的淀粉、8%左右的蛋白质、少量的脂类和其它的生理活性物质等。
同时,碎米还富含B族维生素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
1.2碎米的综合利用
1.2.1制饮料
碎米中含有营养较为丰富的水提取物,用它加工制得饮料,具有明显的美容(使皮肤光滑细腻)效果,同时对特异性皮肤炎症也有-定的疗效,碎米饮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美容饮料。
1.2.2碎米淀粉的应用
稻米中有很丰富的淀粉。
稻米淀粉的特性与其它淀粉也有很大的差别。
与其它谷物淀粉颗粒相比,稻米淀粉颗粒小,且有较为均匀的粒度,不易引起过敏性反应,而且香味柔和,糊化后吸水快,质构非常柔滑似奶油,具有脂肪口感,且容易涂抹开。
蜡质米淀粉除有类似脂肪性质外,还具有极好的冻融稳定性,可防止冷冻过程中脱水收缩。
基于米淀粉这些特性,它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大米多孔淀粉;②生产抗性淀粉;③作为脂肪的替代物。
1.2.3碎米蛋白的应用
米蛋白是公认的优质植物蛋白,它的低过敏性、高营养性一直为国内外食品学者所青睐。
米蛋白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大米浓缩蛋白或分离蛋白;②生产大米改性蛋白。
1.2.4其它方面的应用
利用碎米还可以开发人造米、米面包、米粉、米饮料等。
1.3碎米的应用展望
碎米转化为多孔淀粉、缓释淀粉与新脂肪替代物和低过敏性蛋白质的技术,是应用生物技术把谷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新技术。
新脂肪替代物特别具有市场前景,它十分适合加工酸奶、部分替代奶油的乳制品,它具有奶油样的外观及非常接近奶油.的口感,通过不同含量的调控可加工成供人造奶油的加氢油脂。
改性米淀粉已经正式用于无奶油奶酪、低脂肪冰淇淋、无脂肪人造奶油、沙司和凉菜调料的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缓释淀粉已经证实了它的有效性,改善了糖负荷,将成为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新食品。
可见我国碎米转化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2米糠
米糠是稻谷经过加工后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又叫作米皮。
米糠是稻谷糙米中的表面层,含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其它化学成分。
米糠不含胆固醇,其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含量高于玉米;营养质量可与鸡蛋蛋白媲美,米糠主要包含不饱和的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含量为47%,还含有70余种的抗氧化成分。
因此,米糠在国外称为“天赐的营养源”。
中国的水稻生产量足够,水稻米糠资源特别丰富。
估计米糠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10倍以上。
近年来,很多科研工作者专注于水稻米糠研究、开发和利用,并卓有成效。
米糠矿物质含量丰富,锌、铁、锰、钾、镁、硅含量较高。
2.1 米糠油的利用
米糠中粗脂肪的质量分数约15%~20%,压榨法或溶剂浸出法,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浸出法、酶法从米糠得到液体的米糠油浸出米糠和内涵米糠饼(粕),毛油经脱色除臭和其他过程提炼精制得到米糠油,米糠油粗脂肪含约15%~20%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5%。
其中软脂酸13%~18%, 油酸40%~50% ,还有26%~35%的亚油酸。
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纤维素和其它成分。
2.1.1在食品中
米糠油由于其气味芳香、耐高温、耐储存、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作为油炸食品油,对鱼、小吃的风味具有协同效应。
米糠油还可以用于制造人造奶油、人造黄油和色拉油,米糠油作为烹饪原料有刺激食欲、改善肠胃的功能。
2.1.2在医疗中
米糠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人体固醇激素,降低其过度沉积在血管壁的分布,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米糠油含有维生素E、角鲨烯,活性脂肪酸、谷甾醇、豆甾醇、阿魏酸等其它成分,对于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健脑益智,抗炎抗药抗衰老有重要作用。
2.1.3在洗涤化妆品中
米糠油在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和香料,如乙酰化的米糠油由于容易形成持久的防水防护膜,柔和调节功能,可以作为手或身体保湿霜、柔软剂等,其产品的生产与发展也可在洗发水和护发护理配方使头发柔软。
聚氧乙烯醚米糠油的洗发水、洗衣粉、洗手液、沐浴液,可以减少皮肤的干燥感,产生光泽感,可以保护皮肤和头发。
季氨化的米糠油护发素大大改善干燥的头发,使其具有易梳理性,甚至还有均匀染发的作用。
2.2植酸钙.
植酸钙,也称为phillin, 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肌醇原料。
此外,在发酵工业中,植酸钙可以取代
磷酸钾作为扩散剂的醇的酵母培养,使乙醇组合物增加,味道变得更加芳香;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防腐剂;能在制药行业中使用,制备成内科用药,有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恢复磷的平衡和补脑的效果。
2.3米糠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目前用于畜牧业的米糠主要有全脂米糠和脱脂米糠,脱脂米糠指的是提取米糠中的脂肪即米糠油后的米糠,一般是为了减少米糠脂肪酸败,延长贮存期。
米糠营养丰富,是较好的能量饲料,且价格低于玉米和小麦麸。
2.4应用前景
米糠在国外的综合利用已经逐步开始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而在我国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仅少部分作为畜牧饲料的原料。
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和技术的发展,米糠在饲料中大量应用和作为巨大的可再生资源,在未来将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如果合理利用,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3稻壳
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还有稻壳,我匡每年产出稻壳量在3.6亿t以上,是一种量大价廉的再生资源。
稻壳中富含木质素和硅质,脂肪含量极低,这就导致了它的吸水性较差,直接施放到田间作肥料不易腐烂,所以导致了稻壳的利用受到了限制。
3.1稻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稻壳表面粗糙、有细小毛刺、呈空心梭形状,长度一般在5mm左右,宽约2.5~5mm,厚不到0.5mm。
稻壳富含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戊聚糖二氧化硅,其中脂肪、蛋白质含量极低。
3.1.1制备白炭黑、活性炭和高模数硅酸钾的良好原料
众所周知,活性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和环境保护。
生产活性炭以稻壳为原料不仅成本低,而且含杂少,满足了食品加工方面的需求,潜力巨大。
高模数硅酸钾的用途也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电视荧光粉、防火剂、高温涂料粘合剂、洗涤剂、还原染料、高级陶瓷涂料等。
目前硅酸钾是以石英为原料与苛性碱反应,反应活性高,产品纯度高,可为硅酸钾的生产开辟一条新路。
目前国外已利用稻壳成功开发出活性炭、白炭黑、木糖等产品。
3.1.2生产生活用品
稻壳对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因为稻壳中有多种维生素酶以及膳食纤维;日本一些企业利用稻壳制造出的香皂化妆水及化妆品,也受到了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稻壳中还有许多人类不知道的成分,它的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其利用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3.1.3作为能源
由于稻壳作为能源是可更新的,所以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而石油、天然气、煤炭则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稻壳最实际的用途就是作为新能源。
3.2结论
综上所述,稻壳综合利用的前景广阔,以廉价的稻壳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特殊的工艺处理,可制备多种附加产品。
稻壳的综合利用可以回收资源和能源,创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