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溴乙烷卤代烃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6.97 KB
- 文档页数:9
温州龙文教育 化学 学科导学案(第 次课)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时段: 课 题选考化学复习 教学目标复习选考模式教学重点掌握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及性质。
了解卤代烃的物理通性和化学通性了解消去反应。
知道卤代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各板块之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学习内容与过程知识实记卤代烃考点一 溴乙烷和卤代烃1.溴乙烷(1)溴乙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 2H 5Br ,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 3CH 2Br 或C 2H 5Br 。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为38.4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
(3)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CH 3CH 2Br +NaOH ――→H 2O△CH 3CH 2OH +NaBr(3)卤代烃的获取方法①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如②取代反应深度思考1.实验室现有失去标签的溴乙烷、戊烷各一瓶,如何鉴别?答案 利用戊烷密度小于水,溴乙烷密度大于水的性质鉴别。
2.写出由溴乙烷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 C 2H 5Br +NaOH ――→醇△CH 2===CH 2↑+NaBr +H 2O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题组一 卤代烃的两种重要反应类型1.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答案 C解析A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得到一种烯烃CH3CH2CH2CH===CH2;B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也只能得到一种烯烃CH3CH===CHCH2CH3;C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两种烯烃CH2===CHCH2CH2CH3和CH3CH===CHCH2CH3;D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得到一种烯烃。
2.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双选) ()答案A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条件及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第2讲 烃和卤代烃[要求]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拟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用。
3.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4.了解加成反、取代反和消去反。
5.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2.物理性质性质 变化规律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都是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相对密度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小 水溶性均难溶于水 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
②分解反③与氧气的反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2)烯烃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
②燃烧燃烧通式为C n H 2n +3n 2O 2――→点燃n CO 2+n H 2O 。
③加成反。
④加聚反如n CH 2===CH —CH 3――→催化剂 。
(3)炔烃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如: CH≡CH――→KMnO 4H 2SO 4CO 2(主要产物)。
②燃烧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③加成反CH≡CH+H 2――→催化剂△CH 2===CH 2, CH≡CH+2H 2――→催化剂△CH 3—CH 3。
④加聚反n CH≡CH ――→引发剂CH===CH 。
高三化学有机知识点卤代烃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卤素元素的一类化合物。
常见的卤代烃包括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一、氯代烃氯代烃是指含有氯素的有机化合物。
在有机合成中,氯代烃往往作为重要的起始原料或中间体。
1. 氯代烃的命名氯代烃的命名通常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氯原子数量来进行。
例如,当一个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氯原子时,它被称为单氯代烃;含有两个氯原子的则称为二氯代烃,依此类推。
2. 氯代烃的制备方法氯代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反应型制备法:将醇、烷烃等有机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代烃。
例如,乙醇与氯气反应,可以制得氯乙烷。
(2) 消除反应法:将双键化合物与氯化氢反应,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氯代烃。
例如,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乙烷。
(3) 反应溶液制备法:将溴代烃与氯化亚铜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氯代烃。
3. 氯代烃的性质和用途氯代烃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系列重要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氯代烃是一类良好的溶剂,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常被使用。
此外,氯代烃还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或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等领域。
二、溴代烃溴代烃是指含有溴素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与卤代烃具有类似的性质和用途。
1. 溴代烃的命名溴代烃的命名与氯代烃类似,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溴原子数量来进行。
2. 溴代烃的制备方法溴代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反应型制备法:将醇、烷烃等与溴反应,生成溴代烃。
(2) 置换反应法:将氢气和溴气传导至饱和烃溶液中,可以进行溴代烃的置换反应。
(3) 溴化反应法:将醚溶液与溴反应,生成溴代烃。
3. 溴代烃的性质和用途溴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用作起始原料、中间体和有机溶剂。
此外,溴代烃还广泛应用于制药、医疗和农业领域。
三、碘代烃碘代烃是指含有碘素的有机化合物。
与氯代烃和溴代烃类似,碘代烃也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1. 碘代烃的命名碘代烃的命名方法与氯代烃和溴代烃一样,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碘原子数量进行命名。
【要点解读】一、溴乙烷(1)溴乙烷:C2H5Br(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的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的大;(3)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C2H5Br+NaOH △C2H5OH+NaBr强调:①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的条件:NaOH的水溶液;②水解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2)消去反应:C2H5Br+NaOH CH2=CH2↑+NaBr+H2O特点:消去是卤素与邻位碳上的氢,因此若卤素邻位碳上没有氢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消去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 等),而形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二、卤代烃(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一卤代烃的通式:R-X.饱和一卤代烃的通式为C n H2n+1X.(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②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④按是否含苯环分:脂肪烃和芳香烃.(3)命名:1)习惯命名法:适用于简单的卤代烃.例如:CH3CH2CH2Cl CH3CH=CHBr CHCl3正丙基氯丙烯基溴氯仿2)系统命名法:①选择含有卤素原子的最长碳链,根据主碳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烷”;【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溴乙烷的水解【例1】(双选)下列液体中,滴入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但在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会逐渐消失的是(不考虑有机物的挥发)()A.溴乙烷B.乙醇C.橄榄油D.苯乙烯【答案】AC【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机物滴入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说明该有机物不溶于水;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会逐渐消失,说明该有机物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物质,据此进行解答。
【重难点考向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例2】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中,两反应() A.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B.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C.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D.产物不同,反应类型相同【答案】C【解析】1-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CH2Br+NaOH CH3CH=CH2↑+NaBr+H2O;2-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BrCH3+NaOH CH3CH=CH2↑+NaBr+H2O;A.1-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断1号C的C-Br键和2号C的C-H键,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断1号C的C-H键和2号C的C-Br键,碳氢键断裂的位置不同,故A错误;B.1-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断1号C的C-Br键,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断2号C的C-Br键,碳溴键断裂的位置不同,故B错误;C.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丙烯,故C正确;D.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丙烯,故D错误;故选C。
《溴乙烷及卤代烃的性质》总结1.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如:CH3Cl、CH3CH2Br、CCl4、。
2.卤代烃的分类:(1)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CF2=CF2)、氯代烃(CH3Cl)、溴代烃(CH3CH2Br)等。
(2)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卤代烃可分为一卤代烃(CH3CH2Br)、多卤代烃(CHCl3)等。
(3)根据烃基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饱和卤代烃(CH3CH2Br、BrCH2-CH2Cl)、不饱和卤代烃(CH2= CH-Cl)、芳香卤代烃()等。
3.溴乙烷(C2H5Br)的物理性质: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C2H5Br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电解质。
如何证明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溴乙烷(C2H5Br)的化学性质:C2H5Br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C—Br共价键的键长比C—H共价键的键长_______(填“短”或“长”),化学反应时,C—Br键比C—H键更_______(填“难”或“易”)断裂,所以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1)水解反应,C2H5Br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
该反应可看成两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卤代烃水解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C2H5Br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卤代烃知识点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卤素,主要包括氟(F)、氯(Cl)、溴(Br)、和碘(I)等。
卤代烃可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材料和有机合成等领域。
在化学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卤代烃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卤代烃知识点。
一. 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卤代烃的结构有两个基本特点:一、卤素原子与有机基团相连,取代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二、硬度和极性较强,分子量较小。
这些结构特点使卤代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较高的沸点、熔点和相对比较大的分子极性。
二.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主要受到卤素原子数量、有机基团结构和氢键的影响。
首先,卤素原子数量越多,分子量越大,物理性质越复杂。
例如,氯代烃的比重较高,沸点也较高,而氟代烃则具有较低的比重和沸点。
其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还受到有机基团的结构影响。
例如,对于对三氯甲烷(CHCl3)、氯甲烷(CH3Cl)和氯乙烯(C2H3Cl)这三种化合物而言,从左至右,分子结构依次变得复杂,比重和沸点也依次增加。
最后,氢键对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也有影响。
氢键能够在分子之间形成一些稳定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使其更容易降解、挥发和溶于水中。
三.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也非常特殊,包括亲电性、求电性、碱性和还原性。
首先,亲电性是卤代烃的一大特点。
卤素原子中有一些不稳定的电子对,可与其他分子中质子形成化学键,这使卤代烃容易被亲电性高的分子攻击,例如水、乙醇和浓硫酸。
此外,亲电性也使卤代烃能够与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分子反应,例如烯烃和炔烃。
其次,求电性也是卤代烃的一大特点。
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高,导致分子呈现一定的极性,能够与高电负性的分子形成氢键。
例如,氯乙烷可被水中羟基离子取代,形成乙醇。
溴乙烷则可以与氨形成化合物。
再次,碱性是卤代烃的一种化学性质。
卤代烃具有弱碱性,能与酸反应,而不快速分解。
例如,氯化亚铁可用于催化氢化反应,而溴化镁(MgBr2)可催化格氏反应的进行。
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决定其主要化学性质,影响其物理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由于官能团的作用体现于这一章的始终,成为这一章知识的主题或者说是串联起这一章知识的一条潜在的主线,在学习烃的衍生物时应重视官能团的作用。
烷一.知识梳理1.溴乙烷的结构:由乙基和溴原子两部分构成;溴原子是溴乙烷的官能团。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38.4°C,密度比水大.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强碱的水溶液下的取代反应(2)强碱的醇溶液下的消去反应3.卤代烃概述(1)卤代烃—卤素取代了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后的产物。
(2)存在—自然界中无天然品,全部为合成品。
(3)应用—溶剂、助剂、消毒剂、麻醉剂、致(制)冷剂,阻燃剂。
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有机的合成中间转运站)4.卤带烃分类和命名(1)分类1°2°3°CH j ClR2CHClR3CCl饱和*一卤代烃二卤代烃三卤代烃如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氯氟代烃脂肪族乙烯式烯丙式CH2=CHX CH2=CHCH2Cl不饱和芳香族XCH2X(2)命名1.选择含卤素的最长碳链为主链;2.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为主链编号;3.以相应的烃为母体,将卤素作为取代基放在母体名称之前;4.不同卤素按F、Cl、Br、I的顺序排列(位序小的排在前面)。
例题:Cl CH34-甲基-2-氯己烷CH3CHCH2CHCH2CH3CH J Cl2-甲基-4-氯己烷5.卤带烃的物理性质(1)多为无色、有味、多数有毒,一氟代烷的毒性最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小分子为气体或液体。
如氟甲烷、氯甲烷、溴甲烷和氟乙烷、氯乙烷为气体,其余的卤代烷为液体。
15个碳以上的为固体。
(3)液体气化时吸热量大,可作制冷剂。
如氟利昂(Freon)即为含氟制冷剂。
但由于它对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作用,目前已被国际禁用。
(4)密度:一氟、一氯代烷的密度小于1,一溴、一碘代烷的密度大于1。
卤代烃—溴乙烷一、溴乙烷的分子组成的结构分子式:C2H5Br结构式:H H丨丨H一C一C一Br(C是Sp3杂化)丨丨H H结构简式:CH3CH2Br或C2H5Br电子式:H H······极性分子(无对称轴)H C C Br······H H溴乙烷的官能团—X(卤原子)溴乙烷不溶于水,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电离就没有Br—,所以不与AgNO3溶液产生沉淀AgBr,溴乙烷属于非电解质二、溴乙烷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无色液体,沸点38.4℃,比水的密度大,与水不互溶,但可溶于有机溶剂,遇水分层,在水的下层,下层会呈现亮油状液体三、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H H H H丨丨NaOH 丨丨H一C一C一Br+H—O—H——→HBr+H—C一C一O—H丨丨羧基△丨丨H H H H(乙醇)(加热:加快化学反应速率)NaOH作用:中和反应生成的HBr,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折键是C—Br键或H H H H丨丨H2O 丨丨H一C一C一Br+NaOH——→NaBr+H—C一C一OH丨丨△丨丨H H H H注:如果验证卤代烃里面卤原子是什么时,步骤是:取反应后溶液分层的上层液体,因为下层液体是未水解的卤代烃,而上层液体,有卤化氢,吸取上层液体,加入过量的HNO3,中试液中的NaOH,如果不加HNO3,Ag+就和OH—生成AgOH沉淀,AgOH见光分解为Ag2O和H2O,Ag2O褐色会干扰实验现象(Ag++OH—=AgOH↓)因此验证卤原子方法总结如下:①取水解后的上层试液加入NaOH的水溶液加热,加入HNO3至过量②再加适量的AgNO3,观察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含Cl原子,有淡黄色沉淀,含Br原子黄色沉淀,含I原子(2)该反应的条件是NaOH的水溶液加热.(有机推断符号NaOH.H2O /△)证明卤代烃在水解)2、消去反应H H H H││醇溶液││H—C —C —Br+NaOH ——→H2O+NaBr+ C二C↑││Δ││H H H H醇:将两者互溶且降低卤代烃的水解程度断:Br带走相连C的相邻C上的H1、定义: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NaOH的醇溶液加热),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H2O等,而生成不饱和键,双键,三键的反应消去原则:冠能团卤原子相连C的相临C上必须得有H,有H才消去,无H 不消去。
质对市爱慕阳光实验学校卤代烃〔第1课时〕⑤——<有机化学根底>知识与技能1、掌握溴乙烷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和消去反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注意“结构决性质〞的思想,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有关卤代烃所发生化学反的反类型和反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探究的能力。
【目标】【难点】1、溴乙烷的结构特点;2、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和消去反的根本规律。
氯乙烷CH3CH2Cl苯烯烃烷烃结构母体CH3Cl一氯甲烷卤代烃CH2BrCH2Br1,2-二溴乙烷CH2=CHCl氯乙烯Br溴苯组成元素碳义氢卤素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一类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一、溴乙烷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沸点38.4℃。
1、溴乙烷物理性质:氯乙烷CH3CH2Cl沸点1℃2、溴乙烷分子组成和结构: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C2H5BrH-C-C-BrH HH HCH3CH2BrC2H5Br官能团-Br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怎样表现?吸收强度溴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C-Br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溴乙烷的反活性增强。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NaOH△水△CH3CH2OH+ HBr CH3CH2-Br + H-OHCH3CH2Br + NaOHCH3CH2OH+ NaBrNaOH + HBr =NaBr+H2O〔取代反〕CH2-CH2H Br+ NaOH醇△CH2=CH2↑+ NaBr+H2O〔2〕消去反有机化合物在一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而形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叫做消去反。
CH2-CH2H BrCH2=CH2↑+ HBrNaOH、醇△不饱和小分子饱和溴乙烷的水解02.flv【探究】1、设计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的装置,并进行。
E:\课件用音、视频\溴乙烷的水解02.flvAg+ + Br- = AgBr↓〔淡黄色〕水CH3CH2Br + NaOHCH3CH2OH+ NaBr〔1〕证明上述中溴乙烷里的Br变成了Br-;〔2〕用何种波谱方法可以方便地检验出溴乙烷的取代反中有乙醇生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CH3CH2BrCH3CH2OH红外光谱【探究】C—HO—HC-OCH3CH2BrCH3CH2OH核磁共振氢谱【探究】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水气体2、检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消去反的气体产物时:〔1〕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2〕除KMnO4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乙烯?此时还有必要先通通入水中吗?【探究】还可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此时乙醇将不会干扰其检验,因此不需要将气体通入水中的操作。
高中选修 5 卤代烃知识点一、溴乙烷1.分子构造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为 38.4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代替反响 ( 水解反响 )由实验可知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断裂的是C—Br 键,水中的羟基与碳原子形成C—O键,断下的 Br 与水中的 H联合成 HBr。
②溴乙烷与 NaOH溶液共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响种类为:代替反响。
(2)消去反响由实验可知: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响后,化学方程式为:②消去反响:有机化合物在必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如 H2O、HX等) ,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响。
(1)由溴乙烷的构造认识其水解反响与消去反响溴乙烷分子构造为①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在 b 处断键,发生代替 ( 水解 ) 反响。
②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在a、b 处断键,发生消去反响。
③条件不一样,其断键地点不一样。
(2)消去反响的特色①从反响机理看:消去反响是从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各断一个化学键。
②从产物看:消去反响的产物中必定有不饱和产物和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二、卤代烃1.观点与分类(1)观点: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代替后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素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②按所含卤素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卤代烃和不饱和卤代烃。
④按能否含苯环分:脂肪卤代烃和芬芳卤代烃。
2.物理性质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量为气体外,大多为液体或固体,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
某些卤代烃自己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代替反响 ( 水解反响 )(2)消去反响4.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查验(1)实验流程(2)实验重点:①经过水解反响或消去反响将卤素原子转变为卤素离子。
②清除其余离子对卤素离子查验的扰乱,卤素原子转变为卤素离子后一定加入稀硝酸中和过度的碱。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溴乙烷卤代烃知识点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以下是溴乙烷卤代烃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一、溴乙烷1.溴乙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注解①溴乙烷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得到的。
乙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溴乙烷分子是极性分子,这是因为溴乙烷分子中,溴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碳和溴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对偏向溴原子一边,因此,CBr是极性键。
②溴乙烷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均不电离,是非电解质。
③溴乙烷的官能团是Br。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验61课本第146页实验现象向试管中滴入溶液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释溴乙烷在NaOH存在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溴化氢与溶液反应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
实验探究页 1 第①检验溴乙烷水解的水溶液中的时,必须待试管中液体分层后再吸取上层液,以免吸取到未水解的溴乙烷。
②检验前,先将较多的稀溶液滴入待检液中以中和NaOH,避免干扰的检验。
点拨①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条件:过量的强碱(如NaOH)。
②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通常情况下,正反应方向趋势不大,当加入NaOH溶液时可促进水解进行的程度。
③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可看成是溴乙烷分子里的溴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因此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④溴乙烷分子中的溴原子与溶液不会反应生成AgBr。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①化学反应原理:溴乙烷与强碱(NaOH或KOH)的醇溶液共热,从分子中脱去HBr,生成乙烯。
②反应条件a.有强碱(如NaOH、KOH)的醇溶液b.加热③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Br等)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页 2 第反应。
注意消去反应必须是从相邻的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成物中有双键或三键。
小结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说明,受官能团溴原子的影响,当溴原子与碳原子形成CBr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溴原子,所以CBr键的极性较强,在其他试剂的影响下,CBr键很容易断裂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1.官能团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卤素原子(X)、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硝基(NO2)、磺酸基(SO3H)、氨基(NH2)等。
C═C和CC也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
2.溴乙烷的性质(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大。
(2)溴乙烷的化学性质:由于官能团(Br)的作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①水解反应:C2H5Br+HOHC2H5OH+HBr。
卤代烃水解反应的条件:NaOH的水溶液。
由于可发生反应HBr+NaOH=NaBr+H2O,故C2H5Br的水解反应也可写成:C2H5Br+NaOHC2H5OH+NaBr。
页 3 第②消去反应: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反应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HBr分子。
由此可推测,CH3Br、(CH3)3CCH2Br等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二、卤代烃1.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2.分类(1)根据分子里所含卤素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 )、氯代烃溴代烃( )等。
(2)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可分为:一卤代烃( 、 )、多卤代烃等。
(3)根据烃基的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 、、 )、不饱和卤代烃( 、 )、芳香卤代烃等。
3.命名(只需了解简单卤代烃的命名)页 4 第原则:以连有卤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主链,卤原子和其他支链都作为取代基,从离卤原子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其余步骤同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如:4.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卤代烃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2)卤代烃分子的极性比烃分子强,卤原子的质量比氢原子的质量大许多,因此齿代烃的沸点和密度都大于同碳原子数的烃。
(3)相同卤代物中,它们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因碳原子数增多分子量增大,引起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密度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因碳原子数增多,卤代烃分子中卤原子的质量分数降低)。
(4)室温下少数低级卤代烃(1~3个碳原子的氟代物,l~2个碳原子的氯代物和溴甲烷)为气体,其余为液体,高级(碳原子数多)卤代烃为固体。
释疑课本第147页讨论。
烃基不同时,一方面氯代烃的沸点随烃基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另一方面,如果烃基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相同时,氯代烃的沸点随烃基中支链的增多而降低。
页 5 第5.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这是由于卤原子(官能团)的作用所致。
卤原子结合电子的能力比碳原子强。
当它与碳原子形成碳卤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卤原子,故碳卤键的极性较强,在其他试剂作用下,碳卤键很容易断裂而发生化学反应。
(1)水解反应注解①卤代烃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
为了促使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水解时一定要加入可溶性强碱并加热,加强碱可与水解生成的卤代氢发生中和反应,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右移,加热可提高水解反应的速率。
②所有的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看成是卤代烃分子中的卤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卤代烃分子中碳卤键断裂),故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又属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注解①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不同。
卤代烃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时,卤基被羟基取代。
而卤代烃和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在醇这类弱极性物质中钠氧键不断裂,所以不能发生羟基的取代反应,只能发生消去反应。
②消去反应与加成反应不互为可逆反应,因为它们的化学反页 6 第应条件不相同。
③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等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6.卤代烃的作用①在烃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②有些卤代烃特别是一些多卤代烃可直接用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麻醉剂和防腐剂等。
③氟氯烃是一类多卤代烃,主要含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有的还含有溴原子。
氟氯烃大多为无色、无臭的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曾被认为是安全无害的物质,加之其具有不燃烧、易挥发、易液化等特性,几十年来被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以及用于制雾化剂,聚乙烯等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电子和航空工业的溶剂、灭火剂,等等。
但是,也恰恰是由于氟氯烃的化学性质稳定,使其在大气中既不发生变化,也难被雨雪消除,在连年使用之后,每年逸散出的氟氯烃积累滞留在大气中,使其在大气中的含量逐年递增。
大气中的氟氯烃随气流上升,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发生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氯原子并没有消耗,消耗的只是臭氧,所以页 7 第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因此即使逸入平流层中的氟氯烃不多,但由它们分解出的氯原子却仍可长久地起着破坏臭氧的作用。
臭氧层被破坏,意味着有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而过多紫外线的照射,则会危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化。
因此,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共同的行动,签订了以减少并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氟氯烃为目标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
3.卤代烃的一般通性(1)物理通性:都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氯代烷的沸点随烃基增大呈现升高的趋势;氯代烷的密度随烃基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
(2)化学通性: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①取代反应:CH3Cl+H2OCH3OH+HCl(一卤代烃可制一元醇)BrCH2CH2Br+2H2OHOCH2CH2OH+2HBr(二卤代烃可制二元醇) ②消去反应:BrCH2CH2Br+NaOHCH2═CHBr+NaBr+H2O(消去1分子HBr) BrCH2CH2Br+2NaOHCHCH+2NaBr+2H2O(消去2分子HBr)4.氟氯烃(氟利昂)对环境的影响(1)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页 8 第①氟氯烃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产生Cl原子。
②Cl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Cl+O3=ClO+O2ClO+O= Cl+O2总的反应式:O3+O= 2O2③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2)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臭氧层被破坏,会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会危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化。
溴乙烷卤代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化学网。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页 9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