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364.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讲唐代文学总论一,唐帝国的政治走势与文化政策1,唐帝国的时间节点:隋大业十三年(617)起兵。
武德元年(618)代隋。
武德七年(624)统一全国。
贞观四年(630)灭东突厥。
贞观八年(634)大败吐谷浑。
贞观十四年(640)定高昌。
高宗显庆二年(657)灭西突厥。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历时八年。
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兵乱、奉天之难。
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平蔡州,逮淮西藩帅吴元济。
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破长安。
梁开平元年(907),唐亡。
2,文化政策:a,去华夷之防,安史之乱后渐严此防。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唐王室的鲜卑血统。
李华《寿州刺史厅壁记》: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
唐人婚俗多用鲜卑制,主要仪式在女家。
(跋扈的公主)b,科举:常选(秀才、明经等12科,明经又分为七)与制举(八、九十种)行卷、应制诗积极进取的功名心。
c,史馆,以史为鉴。
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官修五史);晋书(太宗御撰);南史、北史(私修官审)。
刘知几《史通》史学上的崇实思潮3,文化的全面繁荣。
绘画:分科:人物(阎立本、吴道子、韩滉);山水(吴道子、李思训、王维)、花鸟动物(韩滉、曹霸、韩干);壁画(吴道子)→咏画诗、题画诗书法:初唐:轨辙二王,渐趋求变(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盛唐:恣肆的狂草(张旭、怀素、贺知章)。
中唐:变晋人神韵入于法度(颜真卿)。
草书歌行李白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代文学绪论课
件 (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唐宋文学更是中
国古代文学史的巅峰之作。
唐代文学可以说是唐宋文学的开端,也是
唐代文坛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本文就唐代文学进行一些简单介绍。
1. 唐诗
唐诗是世界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唐代诗歌起伏跌宕,
擅长描写神怪幻境,代表作有李白、杜甫、王之涣、杜牧等名家名篇。
唐代诗歌以风雅之姿、写意之美,言简意赅、意蕴深厚而闻名于世。
2. 唐词
唐代词则强调意境、神韵和音乐感,以赋予感情、情调的特点来表达
人间万象,代表作有王昌龄、白居易等名家的词作。
唐代词形式灵活
多变,多以小令、长短句、独体词等多种形式表达,是中国古代文学
的精华之一。
3. 唐小说
唐代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神怪小说流传
至今,代表作有《聊斋志异》、《搜神记》等。
唐小说主题丰富多彩,叙事技巧高超,语言朴实自然,成为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瑰宝。
4. 唐散文
唐代散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
唐代散文特点是概括深刻,将人生百态描写地淋漓尽致,代表作有韩愈、刘禹锡等名家的散文作品,如《师说》、《陈情表》等。
综上所述,唐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他们的思想精华、人文内涵和艺术风格都无可比拟。
唐代文学为后世文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一章唐代文学概论隋唐的统一,消除了政治与地域的限制,使南北两种文风得以交流,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唐人的贡献,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了有唐一代辉煌的文学。
第一节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政治经济与唐文学(一)政治方面:政治开明1.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2.科举制代替门阀制,改变了上层文人的成分3.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二)经济方面:经济繁荣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
2.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
3.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
4.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二、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文学1.国力强大,促进中外文化的交融。
2.唐代士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生活。
三、自由的思想与唐文学1.唐代儒、释、道的融合两汉时期思想定于一尊,造成了思想文化的禁锢。
然而到了唐代为何一变而为文化开放的环境了呢?一是魏晋玄学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二是陈寅恪所云“种族”状况所起的作用。
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1)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
(2)直接影响了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
(3)佛教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学体裁的开拓上。
3.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的影响(1)道家: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产生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
(2)道教:给文学带来了积极的批判精神,丰富的想象力,浪漫的审美理想以及色彩绚丽、神奇诡谲的意象。
四、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唐文学1.文学的自觉2.文体的发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
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
一切文体所以始盛中衰者,皆由于此。
”第二节唐代文学的总体风貌一、唐代文学繁荣的几点表现:1.唐文学的繁荣,首先表现在诗、散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
唐宋文学章节名称:第一章唐代文学绪论授课时数:1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唐代文学的总体风貌,总体特点及繁荣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繁荣原因的多维描述,唐代文学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唐代文学繁荣原因。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章唐代文学绪论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统一了全国,结束了270余年南北朝分裂的政治局面。
但隋朝只维持了不到30年的时间。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李渊、李世民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起兵太原。
第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并先后平定了其它的武装力量,于武德七年(624)统一了全国。
唐代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的朝代。
后人把繁荣的唐代,与汉代并列,称为“汉唐盛世。
”在文学方面,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的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从永嘉南渡(西晋怀帝年号,南迁)开始的漫长岁月里,文学一直在南北分裂的局面中发展,带着明显的地域色彩,有待纳入统一的进程之中。
唐人的贡献,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了有唐一代辉煌的文学。
唐代文学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呢?这要追溯到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士人风气等诸多方面。
第一节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政治经济与唐文学(一)政治方面:政治开明具体说来:1.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分裂动乱的痛苦之后,隋唐实现了国家统一。
隋唐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的地位,不得不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不得不照顾中小地主的利益,限制豪门士族的势力。
自隋开始,士族地位开始下降,势力逐渐削弱,隋末农民大起义更是给士族以沉重打击,到了唐代,中小地主的地位明显上升,与之相应的措施就是:2.科举制代替门阀制,改变了上层文人的成分。
隋唐一反魏晋以来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通过明经、进士等常科以及其他种种名目的考试,选拔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