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熊二辅导作业:三年级数学下册,求面积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下册《面积》知识点归纳1、认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 (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3、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4、面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2 = 100 厘米21米2 = 100分米21公顷 = 10000米21千米2 = 1000000米21千米2 = 100公顷甚么是面积 (认识面积)1、经过先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量一量1引导先生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先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先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感受身旁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摆一摆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1、引导先生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先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先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感受身旁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铺地面 (面积单位的换算)1、结合解决成绩的具体情境,领会面积单位换算和运用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成绩。
3、初步培养先生的实践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第17讲-面积(讲义)-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讲解版+练习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如何计算面积。
2.能够根据所给的图形,计算其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面积的定义和公式。
2.能够在计算面积时注意算式的顺序和单位的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面积概念的同时,要学会运用。
2.在计算过程中避免混淆不同单位的面积。
教学准备:多边形模型、图形卡片、教案、练习册、黑板等。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
今天的主题是面积,看下面的图片,你们认识吗?(出示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图形图片让学生识别)看到这些图形,你们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面积。
2.认识面积。
引导学生看一下教室,说出教室有哪些面积。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形状的物品的面积,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物品的面积各不相同。
有个问题:①水果店老板将一个长方形水果盘分成了4份,每份的面积相等,那么一个份面积是多少?学生可以用面积公式计算,也可以用物品拼接,对比面积的方式计算。
面积的单位是平方厘米(cm2)。
让学生结合教室中的不同物体,尝试在黑板画出常见图形的面积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并请学生回答:1. 其中哪些图形的面积比较大?2.那么公式中的S代表什么意思?单位是什么?3.那么学生们,谁可以快速地说一下公式:“长方形的面积S=长×宽”?4. 那么高年级的同学,你们能快速地说一下公式吗?(请高年级同学或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其它图形的公式)3.运用公式计算面积。
1)举个例子吧!现在给你一张长方形桌子的图片,请你计算出桌子的面积。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图形桌子,跟学生一起完成计算过程)答:长方形的面积S=长×宽=100cm×60cm=6000cm2练习:1. 一块长方形糖纸,长10cm,宽6cm,它的面积是多少?答:长方形的面积S=长×宽=10cm×6cm=60cm22. 排球场的长度是18米,宽度为6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答:长方形的面积S=长×宽=18m×6m=108m23. 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顺手剪掉一个小三角,打开后剩下的形状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答:等边三角形的面积S=1/2×a×b=1/2×8厘米×6.93厘米=27.72平方厘米2)从实际中引申运用面积同学们,现在我给你们一个任务,让你们找到学校里的几个物品,然后去计算一下它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如何学习?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如何学习?1、面积的基础知识要掌握好面积的内容,首先要先掌握好基础知识,那么有哪些基础知识?面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在没有学会面积计算的情况下可以用比较法与重叠比较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还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
当然这些是还没有写会计算方法的情况,所选用比较粗犷的方式来计算。
要计算面积的大小就需要引出面积的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用字母可以表示为(cm²,dm²,m²)。
在使用测量较小的物体面积时可以选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为测量单位,测量大的时候就选用平方米。
大小关系: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课本里面经常选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物体,那么1平方厘米的含义是指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这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这就引出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 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面积这里就需要注意一点,我们之前学过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么周长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4×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很多小朋友会将这两个周长公式跟上面的两个面积公式混淆了,或者根本不理解四个公式的含义,所以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的时候需要先让孩子理清这四个公式。
学会并理解了面积公式之后,就可以开始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了。
但是有时候计算一些面积的时候,本来数字是很小的,结果计算出来很大,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关于面积的进率。
我们知道厘米、分米、米的之间进率是10,即100厘米= 10分米= 1米那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之间进率是多少呢?是100,记住了吗?如果记不住就记住是10个1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个10平方分米= 1平方米,即10000平方厘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这个是一个难点,家长需要让孩子理清这里面的关系,尤其是高单位换算为低单位。
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面积的定义1、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2、生活中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注意:①面积指的是封闭图形的大小,不是封闭图形没有具体面积。
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不能比较大小。
(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①进率100: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②进率10000: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③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三)面积单位间的转化一看:看是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二想:想进率是多少;三转:①高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②低级单位→高级单位,÷进率(四)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长= 周长÷2-宽或者:(周长-长×2)÷2= 宽宽= 周长÷2-长或者:(周长-宽×2)÷2=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五)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六)铺砖问题1、地面面积÷地砖面积=总块数2、沿长铺的块数(地面长÷地砖边长) ×沿宽铺的块数(地面宽÷地砖边长) =总块数(七)常见题型1、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2、求面积: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面积、给餐桌配玻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3、粉刷刷墙(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一、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二、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短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
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和比较。
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反过来,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反过来,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米五、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大单位前面的数乘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小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六、面积和周长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 宽=面积 ÷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 = 周长÷2-长 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注意: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正方形面积最大.七、铺地砖问题①先算出所铺地面的总面积;②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③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相同的面积单位;④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周长=( )×( )2、长方形的长16厘米,宽1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面积》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面积的概念
1、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2、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可以分别用字母写作为:cm2、dm2、m2。
3、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定义:
①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1平方厘、1平方分米、1平方米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大:
①1平方厘米大约是一只手指的指甲的面积。
②1平方分米大约是一盒粉笔盒的底面面积。
③1平方米大约是一张书桌的桌面面积。
知识点二、周长与面积
1、环绕封闭图形边缘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2、周长和面积的公式如下:
3、长度单位用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面积单位用来测量物体的面的大小,它们是不同类型的单位,无法比较大小。
4、相同类型的单位要比较大小,应该把单位化成完全相同,再比较。
5、单位转换:
长度单位:
①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
②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米。
面积单位:
①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②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6、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要乘以进率;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要除以进率。
7、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求图形面积”的10种方法,考试必考题型!实际问题中,有些图形不是以基本图形的形状出现,而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它们的面积及周长无法应用公式直接计算.一般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不规则图形。
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及周长怎样去计算呢?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图形通过实施割补、剪拼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基本图形的和、差关系,问题就能解决了。
先看三道例题感受一下例1 如右图,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甲、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减去三个“空白”三角形(△ABG、△BDE、△EFG)的面积之和。
例2 如右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求三角形AEF的面积.一句话:因为△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都等于正方形ABCD面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2厘米.解:S△ABE=S△ADF=S四边形AECF=12在△ABE中,因为AB=6.所以BE=4,同理DF=4,因此CE=CF=2,∴△ECF的面积为2×2÷2=2。
所以S△AEF=S四边形AECF-S△ECF=12-2=10(平方厘米)。
例3 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
如右图那样重合.求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面积=S△ABG-S△BEF,S△ABG和S△BEF都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一般将它转化为若干基本规则图形的组合,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便得到解决。
常用的基本方法有:一、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例如:求下图整个图形的面积一句话:半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总面积二、相减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差.例如:下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面积公式大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三年级数学面积公式大全: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6.(重点)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
7.(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三年级数学面积公式大全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6.(重点)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
7.(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8.(重点)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
面积是矢量还是标量
在高中及之前的教学里,面积是标量,因为面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在大学及之后的所学知识里,面积是矢量,其方向是法线方向。
矢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矢量是数学、物理学和工程科学等多个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指一个同时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几何对象,因常以箭头符号标示以区别于其它量而得名。
直观上,矢量通常被标示为一个带箭头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