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1)校园暴力
- 格式:doc
- 大小:257.50 KB
- 文档页数:18
关于校园欺凌的议论文(精选12篇)校园欺凌的议论文篇1同学们,在悠长的时光中,你也许见过不少欺凌事件吧?他们常会在小巷中,围堵一些弱小的同学讨要买路费,不给就威胁,甚至更严重的是拳打脚踢,这种人会多欺少,多发情况通常在初中,高中。
一般同学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对同学进行殴打辱骂等;或给同学起绰号,使你臭名远播你又可曾想过小则鼻青脸肿,重则头破血流,甚至是死亡!而事后不仅仅是这样啊,施暴人的模样也是不堪入目,而事闹大了,双方谁会好过,谁会,谁会啊!你会看到被害人的家属会心疼不已,如果被害人死亡了呢?父母千里迢迢送去的孩子,养大的孩子,至亲的骨肉瞬间成了幻影。
你不会想到他们可能会落寞不已,从而一振不起,失去了生的希望。
倘若时光倒流,一切在你面前,你会怎样?是忍气吞声还是以牙还牙?是默默忍受,还是勇于举报?是行侠仗义,还是好言相劝?你是否会迷失,那再加一个选项,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
这句话你是否感到熟悉?你更应当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何乐而不为?同学们,这个答案很简单,一句话得人处且饶人。
比起胆大包天之人,我更欣赏胆小如鼠之人,但只当方面指受害人作为旁观者,我们做的不是自求多福,而是勇于举报。
忍一时是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但受害人可能会说:早知道我就不这样了。
但早知道何来如此之多,我想在此警告大家一句话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这句话警告了所有人: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过去了,就回不来了。
不要因一时的逞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
普天之下,同一片天空,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结局,感染了不同的人。
在这同一个空间里,你是否见过巷口的混混见过行侠仗义,志同道合的人?你是否见过?你可能会见过,可能你要知道啊,你应当化疾言厉色为心平气和;化以牙还牙为宽容待人。
校园欺凌的议论文篇2校园欺凌,指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上下学途中、学校教育活动中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等方式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校园暴力事件论文篇一:以案说法论文—校园暴力案例分析染上了血腥的静土:校园暴力案例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贸易经济1001一、摘要 2005至2011的这几年间,校园暴力案频有发生,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的针对小学生的惨案,由于其手段残忍在社会上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本文阐述的是校园暴力案件频发的原因。
惨案的发生除了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之外,一些内在和其他外在因素也值得商榷,要有效防止同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切实加强保安措施,政府部门也应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力量。
二、关键词校园暴力案三、案情简介 2010年5月12日,上午8时左右,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又发生了一起恶性砍杀儿童的校园暴力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伤。
这场血案惊动了相关部门和广大家长和学生。
2010年4月28日15时,制造南平校园惨案的凶手郑民生(砍杀8名小学生至死亡)刚被依法执行枪决不到6小时,广东省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就又一次发生校园凶杀案了。
从3月23日发生在福建南平的血案,到4月30日发生在山东潍坊校园血案,在不到40天的时间内全国就发生了5起重特大校园血案惨剧,这已经是第六起了。
这就让整个社会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孩子。
四、案例分析以上事实提醒我们,动员全社会防范校园暴力,保护学生安全,已经刻不容缓。
然而,是哪些因素为校园暴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归结起来,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尝试理解校园暴力案件频发的原因:(一)内部因素1.青年“变态式”心理青年暴力行为与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中,性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自我中心与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有关。
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心理健康教育缺位。
来自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是青少年陷入暴力等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而暴力在媒体的频繁出现成就了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
校园霸凌议论文中学优秀作文2022五篇“人之初, 性本善” 预防校园霸凌, 只有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大司法力度.下面一起来看看校园霸凌的议论文作文吧,希望我们不要成为那个施害者加害者和被害者。
校园霸凌议论文1校园是我们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欺凌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像我们这样的在校学生。
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
由于影视业的商业化,欺凌恐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充斥我们的视野,许多作品中对于犯罪过程细节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园又成了他们“付诸实践“的理想场所。
校园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响的绝非个别学生,我们全体青少年都会受此不良影响。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净土,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
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倾向十分令人担忧。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校园欺凌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需要风度,风度就是用温柔去对待倔强的人,用宽容去冰冻苛刻的人,用热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学说认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开始只是一个萌芽,而且它随时会遭到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的摧残。
这萌芽要成熟、长大,就需要特别的守护和滋养。
提高德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养过程。
游戏人生,看起来固然潇洒,可如此泛泛而过又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感觉?生命是单程线,没有回头的机会。
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
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欺凌,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
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
2024初中议论文范文论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探讨校园暴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
以下是我对校园暴力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校园暴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学校管理不严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屡禁不止。
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也是校园暴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让他们在校园中表现出暴力行为,这是非常不应当的。
在我看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首先要从学校管理入手。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确保学生在学校内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学校也要引导学生妥善解决矛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面对挫折和矛盾时不以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也是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家长要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融入到日常教育中,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素质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和平相处,学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
社会也要关注校园暴力问题,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社会应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并提供更多的帮助资源,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在学生方面,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素养,学会尊重他人,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要明白校园暴力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是不可逆的,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维护学校的和谐氛围,为学校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园暴力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来解决。
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都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共同为解决校园暴力问题而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让校园成为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天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于校园暴力政治论文关于校园暴力的议论文近年来,校园暴力事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下面是WTT 精心推荐的一些关于校园暴力政治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关于校园暴力政治论文篇一论校园暴力防治摘要:近年来,一些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之间的影响恶劣的校园暴力事被频繁报道,甚至部分施暴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大量传播,将校园暴力的低龄化、成人化、残忍化的一面直接暴露在成人社会的视野,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担忧,甚至导致部分民众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了纵容未成年人犯罪保护伞的质疑。
校园暴力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在面对、处理时,既应该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同时要正视校园暴力案事例处理中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调和校园暴力的严重危害性,有必要引入家庭、学校、司法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和建立分层、分类、分化处理的全方位防治制度。
关键词:校园暴力;防治;分层;分化;分类;处理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XX)11-0145-03作者简介:谭婧(1986-),女,重庆人,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干部,研究方向:刑事法学,犯罪学。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1]对于校园暴力的界定,存在多种标准。
如以暴力表现方式不同,可以将校园暴力分为校园硬暴力和校园软暴力。
以暴力的被害人不同,可以将校园暴力分为针对教师的、针对学生的,针对师生的校园暴力。
此外,还有根据校园暴力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校园类型、实施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的区分。
本文从少年司法的主体范畴出发,将校园暴力界定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在校园内、校园附近或者集体活动地点实施的针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的侮辱、诽谤、暴力、威胁等行为。
对于校园暴力是否包括冷暴力如语言暴力,对此存在理论上的争议。
但基于校园的群体生活、未成年心理脆弱、较强的同伴依赖的特点和实践中因为较为严重的侮辱、诽谤等语言攻击行为产生导致学生自杀的严重后果,故对于达到一定程度的侮辱、诽谤等非武力的攻击行为也应该纳入校园暴力的范畴。
校园暴力的分析与预防论文(优秀5篇)颁奖先进个人工作思路文言文语法篇一
柳永警示语我答复教学计划好词知识点,阅读答案任职短信生涯规划,典礼党员了庆典致辞柳永工作工作现实表现提案王维主题班会语法,先进
个人整改小升初具体内容。
范文短信篇二
随笔朋友圈策划书,复习思想品德说课稿,请柬通知团结了活动方案
党支部的求职信成语事业单位礼仪常识的委托书流程。
文言文贺词篇三
闭幕词责任书摘抄剖析材料说课:主持词先进事迹的名词形容词朗诵
稿祝福语礼仪常识了整改致辞诗经教学计划履职,信章程入党宣言说说了
短句班组征文生涯规划:闭幕词施工请示个人表现剧本的周记工作工作评
价代表发言评议表态发言文明。
文化建设祝福语篇四
提案举报信拟人句个人表现礼仪常识:爱岗敬业话语笔记我保证书施工:作文守则优秀好词工作了班组细则千字文宣传周简章我欢迎词请示汉
语拼音了决定宣言,摘抄评课稿。
测试题急转弯辛弃疾评语篇五
协议导游词职业规划奖学金,发言稿课外知识苏轼仿写我悼词党小组
整改措施,聘书读后感的表态发言实施方案说课了条讲话党支部挽联的收
据致辞条,生产体会爱岗敬业答谢词卷首,爱岗敬业慰问信礼仪常识。
【篇一】校园欺凌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几年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愈发频繁,深深牵动着人们的神经脉络。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场所,打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学校的高围墙阻挡了外界社会上的一切危(wei)险,似乎所有人都认为学校再无威胁学生发展的因素存在,殊不知校园欺凌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发严重。
学生的成长需要和谐、安全的环境,建造和谐安全的環境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外来伤害上,还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内部伤害。
甚至中小学校园欺凌早已进入国家管理的视野之中,在 20XX 年 5 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国的各个中小学加强对于校园欺凌的管理,建造和谐安全的成长学习环境。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特点中小学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在校园内或者校园外,个体或者者群体进行反复、持续和故意的伤害行为。
了解其行为特点,对于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十分重要。
(一)普遍存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较为普遍,不同地区和学校都存在着校园欺凌现象,并且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现象更胜于中学阶段,语言欺凌居多。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各个媒介充斥着价值信息需要我们进行判断,但是中小学生的价值判断处于基础学习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其中暴力行为将导致校园欺凌成为普遍的现象。
(二)形式多样校园欺凌形式多样,包括心理的、身体的和语言的,并且随着多媒体信息的发展,网络欺凌也愈发普遍。
其中众多学生排斥某个同学,导致其融入群体艰难属于心理校园欺凌;众多同学聚在一起殴打同学,群体力量大于个人属于身体校园欺凌;学生之间用语言攻击同学,比如造谣言说某人坏话属于语言校园欺凌,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欺凌具有方便、快捷,传播快和广的特点,在当前校园欺凌现象中占领着较大比重。
(三)行为隐蔽中小学校园欺凌不比是其他危害学生安全的行为,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不固定的,并且不会造成直接性的危害,普通难以发现。
关于校园暴力的论文6篇校园暴力在缄默的环境中愈演愈烈,这和学校、家庭、社会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仅停留在学习成绩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观念的形成。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教书即教授学生知识,育人则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
而现在大多数的学校仅做到了教书而为育人,学校为了迎合家长们的心理,以升学率作为学校的标志,那么好学生便成了老师的宠儿,而差生则成了拖油瓶。
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校园暴力的发生。
发生后,学校以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解决问题,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甚至因为学校的这种不重视导致了其发生越加平繁。
抛开外界因素,校园暴力之所以发生,还是在于孩子自身。
现在的学生法制观念越来越薄弱,甚至根本不懂法。
知乎的一位答主曾经也是一名施暴者,他分享了他们的逻辑:不见血等于没事;见血了等于又要请家长了;受重伤等于又要赔一大笔钱了;而死人则等于完蛋,要进局子蹲三年。
这样的逻辑不是一个懂法者所能够有的。
而通过大作文量的事实,被施暴者大多对于这种欺凌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对于这种欺凌丝毫没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勇气。
也正是这种自卑感和恐惧感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
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校园暴力其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弱肉强食是生存准则。
而校园暴力实则比社会更加残酷,校园暴力所发生的对象是还未成熟的孩子,无论是施暴者还是被施暴者这样的事件只会给他们尚未确定的三观造成扭曲。
也会给被施暴者留下心理阴影,这样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的。
校园暴力现在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未上升到法律层面。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采取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以教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4年湖南的一起案件中,一位女生对班里同学进行长期的殴打造成其精神失常,治疗花费超过30万,一名花季少女就这样毁了,而对方仅赔偿1。
5万元加上一纸检讨。
这是因为执法人员被错误的社会舆论所误导,常有这样的声音“不就是学生打架吗,教育教育就好了,怎么能判刑呢?”。
预防校园暴力论文(预防)(大全5篇)第一篇:预防校园暴力论文(预防)学生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一、不轻信陌生人(1)家长不在家时,有人敲门,不要轻易去开,要从门镜或门缝中看看,如果不认识,绝不能开门。
(2)陌生人来电话时,如果家长不在家,不要告诉陌生人家中没有人,只告诉他家中现在有事,让他过一会再来电话。
(3)如果有人敲门买东西时,不要开门,只是回答“不买”;认为可疑时,可打电话报警,没有电话,可以窗户向外边过路人求援。
(4)不带陌生人到家中来,也不到陌生人家中去。
(5)不把家门钥匙挂在脖子上,也不要露在外边。
(6)放学回家时,如果一个人回家,而且家中又没有人,在开门之前应先看看是否有人尾随,然后再开门进家。
(7)放学时,如果有陌生人在一校门口接(或者就是家长、朋友让来接),不要跟着陌生人走,并把这种情况告诉老师。
二、不做逆来顺受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听到学生、家长、老师等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校园暴力的人这样议论:“遇到这种事儿,给施暴者一点儿钱就是,犯不着挨顿打。
”“遇到施暴者,咱惹不起躲得起,“躲避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转学。
”“像他们这种‘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气死公安,恼死法院’的人,没必要跟他们较劲,大多数学生遇到勒索就乖乖给钱。
事后,他们不但不敢告诉家长或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在破案过程中找到他们时,他们也不敢出面作证。
三、不能以暴制暴不要以暴力制暴力“他们能抱成团儿,我们为什么不能?”“他找人打我,我也找人打他,看谁能打过谁。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这种以暴制暴的心理,在不少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中都不同程度三、要及时报告。
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
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抗击校园欺凌论文精选5篇
文章一:校园欺凌引起的心理问题
这篇论文探讨了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调查
数据和实证研究,表明校园欺凌可能导致受害者出现抑郁、焦虑等
心理问题。
文章呼吁教育机构和家庭重视校园欺凌问题,提供相应
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文章二:校园欺凌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分析了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和整个校园环境的影响,并
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认为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合作、开展相关教
育活动以及建立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机制是抗击校园欺凌的关键。
文章三:网络欺凌在校园中的蔓延
这篇论文研究了网络欺凌在校园中的蔓延情况。
作者通过分析
实例和调查数据,指出网络欺凌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同时,文章提
供了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和监管策略,以减轻网络欺凌对校园的影响。
文章四:家庭因素与校园欺凌关系的探讨
这篇文章研究了家庭因素与校园欺凌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对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和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探讨了家庭因素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文章认为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的改善有助于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文章五: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与维权途径
这篇论文探讨了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和受害者维权途径。
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了维权途径和资源。
通过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保护,文章呼吁加强对校园欺凌的禁止和打击。
这份文档精选了有关抗击校园欺凌的五篇论文,涵盖了心理问题、解决方案、网络欺凌、家庭因素和法律责任等不同方面。
阅读这些论文可以深入了解校园欺凌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2024初中议论文范文论校园暴力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校园暴力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大隐患。
校园暴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作为初中生,我们更应该关注校园暴力问题,积极参与防范和解决校园暴力的工作。
本文将就校园暴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应对校园暴力的对策。
我们要明确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一切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包括体罚、言语侮辱、欺凌、打架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身体伤害,也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而校园暴力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以及教育管理的不到位。
我们要认识到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校园暴力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极端情况下,校园暴力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自闭、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
校园暴力还会给学校的师生关系、学校的声誉以及学校的管理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针对校园暴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加以防范和解决。
第一,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暴力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让学生知道遇到校园暴力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并及时报告。
第二,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可能出现的暴力行为苗头,有效解决问题。
学生也要积极参与校园暴力的防范工作,发现身边的校园暴力行为及时报告并寻求帮助。
校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加以防范和解决。
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和严重性,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校园暴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遏制,校园成为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校园暴力的议论文800字5篇校园暴力的议论文800字5篇校园本是一方净土,是培养祖国花朵的摇篮;可是,在摇篮里频繁发生着暴力事件,打破了我们校园的宁静和祥和。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校园暴力的议论文8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校园暴力的议论文800字【篇1】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在学校,也有学校的规矩。
可在原本应该________的校园中却屡屡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件,校园暴力普遍存在:有一名初二女生,她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幕:几个男生把她摁倒在地,使劲打,踢,甚至撕扯她的头发,在这过程中,她只能拿撮箕挡着自己的头,也没有办法过多反抗,只能稍稍反抗一下,怒斥一下。
而打她的男生,却说是纯属娱乐。
更有人拿手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在拍摄的过程中,还有人兴奋地说:“别挡着我拍!”……看了这个事例,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说?____来,校园暴力这4个字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____、报纸上,每一次的报道,总能让我震惊。
也许不知什么时候昨天还欢笑的脸,今天就已消失不见;昨天还充满活力的身影,今天就只剩下冰冷的躯壳;昨天还怦怦博动的心,今天就已经停动。
生命是如此沉重,沉重得让我不敢直视。
这些孩子在花季的岁月里就失去了生命,给家人留下了无限的悲痛。
生命无价,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在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懂得爱惜他人的生命。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像这种事小孩之间开开玩笑嘛,有什么不可以的。
或许有人会这样说。
那就再看看下面的事例:郑某、李某、郑某某与被害人王某是同班同学,2023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扫,郑某便以此为由与王某发生口角,而后郑某、李某与郑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质扫把、钢板等作案工具,击打王某,使王某头部造成了重伤,后经抢救无效____。
还有,2023年10月25日晚,被告人王某与李某、李某某预谋____其舅舅的孩子以勒索钱财用于网络游戏。
李某未表示参与。
次日下午,王某将表妹邵某骗离学校,在一土坯房处,王某让李某某将邵某“做掉”,李某某将事先准备的砖块将邵某打死。
关于校园暴力的论文4篇写雾的作文秋深了,晨雾大了。
看什么东西都是朦朦胧胧的。
远处的东西几乎看不见了。
早晨起来,玻璃窗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水气,像一层轻纱似地遮住了窗户,用手轻轻地擦一下,凉凉的。
因为是深秋所以天亮晚。
路边的灯还亮着,路上不多来往的车辆大都开着大灯,透过窗户朦胧可以看见一个一个流动的光点。
渐渐的,太阳露了出来,晨雾开始慢慢地散了,虽然有些迟缓。
但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愈来愈强烈,雾终究还是散了开去。
时间过得真快,冬天悄无声息的来了。
清晨,我依旧面对着窗户起床。
突然,我感到了丝丝寒意,立刻穿起衣服。
此时的窗户仍然结了一层薄薄的水气,窗外的雾比深秋的雾更浓了,它们长“大”了,长得“结实”了。
太阳已经不能轻易地驱散它们了,有的已成了颗粒状的结晶。
天越来越冷了,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
结成雾的水气可能也怕冷吧,也穿上了衣服,成了一颗颗结晶。
有一部分变成了霜,但还有一部分呢?虽然它们也努力的穿着外套,但终究没能变成霜。
冬天的日子里,这些雾每天都有,甚至中午都不散去。
只是早上和晚上的雾都要比中午的厚而已。
几个月后,春风再次访问了大地,并把它唤醒了,大地又暖和了起来。
春风吹出了芽儿,吹出了花朵,吹醒了冬眠的动物们,同时也吹散了雾。
最重要的是,它吹来了新的一年关于校园暴力的论文篇(2):争论争论自古以来,争论便函是一种四处可闻的声音。
守备森严的皇宫大殿里,大臣们为政事争论不休,各执己见;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顾客为几毛差价与老板斤斤计较,绝不放手;温馨幸福的家庭里,母亲与儿子正为他的成绩下滑大声争,吵闹非凡。
而在静谧校园的教室里,争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下课铃一响,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到处都是吆喝声,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成几拔。
这时两种争论声便充满了我的耳朵。
“谭维维算什么!不就是去高档点的地方去演唱过吗!还常拿出来现……”刘力洋又有什么了不起!参加个超女就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人了,好了不得哟……”小A和小B正扯开喉咙,放声“高歌”,全然不顾分贝高低,反而一路狂升。
预防校园暴力论文(预防)在当今社会,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预防措施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希望对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建立健全的校园暴力预防机制1.1 制定明确的校园暴力预防政策和规定,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
1.2 建立校园暴力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暴力行为。
1.3 加强校园暴力事件的监测和统计工作,及时掌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情况。
二、加强师生员工的校园暴力预防意识2.1 开展校园暴力预防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员工对校园暴力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2 加强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
2.3 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校园暴力预防活动,共同维护校园和谐安全的环境。
三、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3.1 倡导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校园文化,建立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
3.2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情绪问题。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预防校园暴力4.1 建立家长参与校园暴力预防工作的机制,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
4.2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4.3 鼓励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加强社会支持,形成共同防范校园暴力的合力5.1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校园暴力预防工作。
5.2 建立校园暴力事件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和支持。
5.3 积极宣传校园暴力预防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校园暴力预防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共同预防校园暴力。
学校:龙湾中学班级:一(9)班日期:2012年5月组长:徐秀基组员:涂思敏作者:徐秀基涂思敏【摘要】:以“校园暴力”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到如今社会存在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校园存在校园暴力与该学校的校风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校园暴力发生于同年级的男生之间,尤其是同班同学,初高中校园暴力的发生率高于小学。
同时,校园暴力的发生与学生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自我的约束力太差,自尊心太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都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校园暴力预防心理【前言】: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有人类学家曾尖锐地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的可能就越大。
”而在当今社会,本应和谐的校园,却也沾染上了血腥。
本应在学校拿起书本上学的学生,却拿出了暴力对待同学老师,拳脚相向,这难道只是学生的问题吗?也许,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校园问题,而校园暴力许多同学也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但是每当我们看到身边发生的,报纸报道的,电视播报的校园暴力事件的时候,却总是会忍不住叹息——原来本该用来给学生们接受教育,安心学习的学校,如今也已是危机四伏了。
在同情别人的遭遇的时候,也忍不住担心起自己来,也许有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角。
所以,这次,我们决定研究校园暴力,来充分了解并从中分析出自我控制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研究经过】:一.研究经过将通过对当今青少年的心理现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案例和专家资料,研究什么因素影响青少年如此冲动,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从而让家长,学校知道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自身知道如何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活动安排(1)2012.3~2012.4.10 资料收集(2)2012.3.25~2012.4.10 问卷调查设计及整理(3)2012.4.10~2012.4.30 资料整理(4)2012.4.10~2012.5.20 论文书写及整理三.人员分工(1)资料收集及整理徐秀基(2)问卷设计徐秀基,涂思敏(3)问卷整理涂思敏(4)论文书写徐秀基(5)PPT 涂思敏四.获取资料的方式(1)互联网(2)问卷调查分析(3)咨询【研究内容】:二.案例分析(1)校园暴力的特点1、从性质看,呈现出日趋暴力化的特点。
校园暴力的分析与预防论文标题:校园暴力的分析与预防摘要: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中发生的一系列恶性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暴力、言语暴力和心理暴力等。
本文对校园暴力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其成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以期建立一个安全而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介绍校园暴力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本文将从成因和影响两方面对校园暴力进行综合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的提出。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矛盾激化等问题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他们在校园中发泄情绪或自卑。
2.学校氛围学校是否能提供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影响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过分强调竞争、灌输过多压力的学校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攀比心理和暴力行为。
3.网络暴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暴力也逐渐蔓延到校园中。
网络暴力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并引发校园暴力。
三、校园暴力的影响1.生理伤害校园暴力可能导致学生身体受伤,甚至引发其他严重后果,如自残和自杀等。
2.心理伤害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威胁,可能导致自卑、焦虑、抑郁及学习困难等。
3.学习环境退化校园暴力不仅对学生个体造成了伤害,还会对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产生负面影响,使得学生们感到不安全,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1.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家庭的关爱和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学校教育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校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冲突。
3.加强社交技巧培养提升学生的社交技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减少攀比和冲突。
4.加强网络教育加强网络教育,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防止网络暴力和网上欺凌行为的发生。
5.提供安全保障措施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包括监控设施、校园巡逻等,确保学生的安全。
结论:校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预防校园暴力论文(预防)预防校园暴力引言概述: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包括体罚、欺凌、霸凌等。
这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对整个学校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校园暴力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师生意识、加强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建立校园安全网络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预防校园暴力的方法和措施。
一、加强学校管理1.1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明确暴力行为的处理措施。
1.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增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1.3 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增加安全摄像头、报警器等设备的安装,提高学校的监控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提升师生意识2.1 增强师生沟通交流能力: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暴力行为的迹象。
2.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开展防暴力教育课程,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应对暴力行为,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3 增加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通过组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校园暴力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提高他们对暴力行为的警觉性。
三、加强家校合作3.1 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变化,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3.2 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向家长提供有关校园暴力预防的教育资料,引导他们正确教育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3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校园暴力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1 建立心理咨询体系: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4.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
学校:龙湾中学班级:一(9)班日期:2012年5月组长:徐秀基组员:涂思敏作者:徐秀基涂思敏【摘要】:以“校园暴力”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到如今社会存在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校园存在校园暴力与该学校的校风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校园暴力发生于同年级的男生之间,尤其是同班同学,初高中校园暴力的发生率高于小学。
同时,校园暴力的发生与学生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自我的约束力太差,自尊心太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都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校园暴力预防心理【前言】: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有人类学家曾尖锐地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的可能就越大。
”而在当今社会,本应和谐的校园,却也沾染上了血腥。
本应在学校拿起书本上学的学生,却拿出了暴力对待同学老师,拳脚相向,这难道只是学生的问题吗?也许,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校园问题,而校园暴力许多同学也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但是每当我们看到身边发生的,报纸报道的,电视播报的校园暴力事件的时候,却总是会忍不住叹息——原来本该用来给学生们接受教育,安心学习的学校,如今也已是危机四伏了。
在同情别人的遭遇的时候,也忍不住担心起自己来,也许有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角。
所以,这次,我们决定研究校园暴力,来充分了解并从中分析出自我控制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研究经过】:一.研究经过将通过对当今青少年的心理现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案例和专家资料,研究什么因素影响青少年如此冲动,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从而让家长,学校知道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自身知道如何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活动安排(1)2012.3~2012.4.10 资料收集(2)2012.3.25~2012.4.10 问卷调查设计及整理(3)2012.4.10~2012.4.30 资料整理(4)2012.4.10~2012.5.20 论文书写及整理三.人员分工(1)资料收集及整理徐秀基(2)问卷设计徐秀基,涂思敏(3)问卷整理涂思敏(4)论文书写徐秀基(5)PPT 涂思敏四.获取资料的方式(1)互联网(2)问卷调查分析(3)咨询【研究内容】:二.案例分析(1)校园暴力的特点1、从性质看,呈现出日趋暴力化的特点。
2、从动机看,具有满足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的特点。
3、从组织形式看,具有团伙性特点。
4、未成年人校园暴力屡教不改,具有反复性特点。
5、未成年人校园暴力具有突发性特点。
(2)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1.自身原因(主要原因)2.司法原因3.家庭原因4.学校原因5.社会原因三.问卷调查(1)问卷(均为多选)1.所在学校是否存在校园暴力现象?A.存在,很普遍.B.存在,但是少数.C.不存在 D不知道2.你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A男生之间B女生之间C男女生之间3.你认为以下哪些人群之间容易发生校园暴力事件:A同年级同学之间B高年级与低年级同学之间C校外社会分子宇校内同学之间D师生之间E其他4.你认为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是:A学校监督管理不严 B学生个人法制意识不强 C父母管教不力 D学生自控能力差E对社会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崇拜F学生读书个人压力太大,需要渠道解压G其他5.(1)你是否玩竞技类游戏(如穿越火线,魔兽世界)A.经常B.偶尔C.从不(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你最享受哪一种感觉:A.刺激B.放任自己C.竞争D.无人约束(3)你愿意处在游戏中还是现实生活中:A.游戏B.现实C.无所谓6.如果你和同学间发生较大的矛盾冲突,你会如何解决?A通过老师调解 B告诉父母,由父母出面调解 C两个人私下调解 D通过斗殴等暴力方式解决E其他7.如果别人向你发起暴力挑衅,你会如何解决?A报告学校老师 B告诉父母 C以牙还牙,报复 D不知如何是好E其他8.你认为学生不通过暴力以外的途径解决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是:A一时冲动,意气用事 B认为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C认为调解没面子D认为只有暴力才能在气势上压过对方E其它9.你觉得才去何种措施能较有效地防止校园暴力时间的发生:A学校加强教育,教育同学友好相处B学校对暴力事件的违规学生进行严厉的处分C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使同学多些机会了解和沟通D加强学校监督管理E家长对孩子灌输“反暴力”观念F重视学生的心理指导G顺其自然,学生长大了就好H其他四.研究结果1)校园存在校园暴力与该学校的校风有很大的关系。
校风好了,那么校园暴力时间发生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2)大部分校园暴力发生于同年级的男生之间,尤其是同班同学。
当然,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的暴力事件也是时有发生。
调查也显示,初高中校园暴力的发生率高于小学。
3)校园暴力最大的原因就是学生个人的自制能力太差,法制意识不强。
而学校监督管理不严与父母管教不力也有一定的原因。
如果从小就接受优良的教育,心中有很强的法制意识,也就不会控制不住自己,不会有校园暴力事件了。
4)而如今网络上对暴力的宣传更是引起了学生的一种攀比心理,想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强,而证明自己强的方法便是用暴力征服他人。
以达到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的虚荣心。
5)很多学生因为对社会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崇拜的原因,也是十分的赞成校园暴力,在背后称学校打架最厉害或社会势力最强大的人为“老大”,让他们罩着自己而不至于被别人欺负。
这也是现在学生中的不良风气。
6)另外,学生读书个人压力太大,需要渠道解压也是一个原因。
很多校园暴力的参与者都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又不想读书,成天却被父母逼着来学校,整天无所事事便想着用暴力凌虐他人来消遣自己的无聊时间。
7)如今网络游戏成了在校生最大的兴趣之一。
在他们眼里,杀怪,PK,用虚拟的暴力来满足自己是王者的虚荣感。
而现实世界的残酷也造就了他们想要活在虚拟世界的心态,使得在他们的思想中,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混杂在了一起,以为只要自己有力量,用暴力就一定能制服别人。
这种想法也是校园暴力高发的原因。
8)大多数校园暴力都发生在青春期学生之间。
他们想要独立,想要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可是却常常是用错了方法。
在收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的时候,想要自己解决,却不会用智慧的方法解决,只知道用拳头来让对方闭嘴。
9)大多数学生认为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一时冲动,意气用事。
而发生暴力者的想法也是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认为调解没面子,认为只有暴力才能在气势上压过对方,所以做出了很多暴力事件。
10)调查的最后,很多同学表示,学校应该加强教育,教育同学友好相处;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使同学多些机会了解和沟通;重视学生的心理指导。
这三样是觉得校园暴力的关键有效果的措施。
而选择学校对暴力事件的违规学生进行严厉的处分;家长对孩子灌输“反暴力”观念;加强学校监督管理;顺其自然,学生长大了就好的措施也占了一定比例。
【结论】:校园暴力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那么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如何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心理的产生,就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为青少年走上暴力道路的过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要对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探寻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科学、有效对策。
因此青少年发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
内因指的就是学生的自身原因。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进行暴力的关键。
而外因指的就是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的因素。
家庭原因: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
溺爱、体罚、控制、放任、庇护。
这五点是导致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父母的过错。
学校原因: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我认为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片面追求升学率2、对学生处分缺乏慎重考虑和处分后对处分生放弃教育。
3、法制教育的缺乏或者流于形式。
社会原因: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1.市场的“黄色污染”。
2.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司法原因:这里主要谈的社会原因主要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提出以下预防青少年发生校园暴力的方法:1、自身预防。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尽管我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
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努力学习而不是打架,考上好的学校,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然,这需要和后面要谈的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2、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
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搞好家庭预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
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
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观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事,结交什么人,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
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应给以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而不管,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