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神奇的小电动机
- 格式:docx
- 大小:20.52 KB
- 文档页数:2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第二次教案《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工作原理得的实验。
观察老师的制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培养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证据思想。
【教学重、难点】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测通了电它为什么会转动,并用实验检验推测。
【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装沙子的小药瓶两个(其中一个瓶盖中间扎一个小孔,正好能插入铜导线)、一号电池、透明胶2.教师准备:导线、环形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激光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课之前)请您欣赏:视频四驱车表演。
(学生感兴趣)2.看了课前的四驱车表演,你想到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
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老师给你小电动机,同学们先观察,再猜一猜,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2.让我们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注意:拆开时要记住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等一会儿还要装配还原。
3.学生活动。
4.你发现了什么?5.对照课本,说出它们的名称。
6.幻灯图片,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小电动机的外壳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磁铁,后盖上有电刷。
)7.小电动机有了这些结构,通上电流就能转动,你知道电流是沿着怎样的线路流过线圈的?投影图片:小电动机各部分,并让学生用激光笔指着说出来。
(电池→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8.换向器起到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材料,了解换向器的作用。
(使电动机连续转动。
)9、教师指导10.让学生试着把小电动机装配还原,观察各部分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装后盖时要轻轻转动转子,使换向器插入电刷中。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3.5神奇的小电动机第三单元能量5、神奇的小电动机电动玩具车里有一个小马达,驱动汽车前进。
1、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1.外壳(带磁铁)换向器电动机的组成:2.转子线圈铁芯3.后盖(带刷子)电流是沿着怎样的线路流过线圈的?电流流过的路线:电池→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2.小电机旋转的秘密使转子在可见状态下旋转● 生产关键是做好一个“v”字形“电刷”。
● 让小电机旋转并连接小电机的组件。
● 改变小电机的旋转状态(方向、速度)3.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产生磁性,并利用磁性的相互作用来旋转神奇的小电动机1、电动机是用电的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由外壳、换向器铁心线圈电刷组成,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产生磁性,并利用磁性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转动。
2、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
3、电动玩具车是车里的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的。
魔法小马达1。
许多线圈缠绕在小电机的转子铁芯上。
(√)√)2.小电机的转子相当于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3.小电机的转子上只有两组线圈(×)4、小电动机在转动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小电机中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是连接转子中的电磁铁并改变电流方向。
(√)6、小电动机的转子的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神奇的小电动机1、可以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的是(a)。
a、用两个磁铁b、减少线圈的圈数c、减少电池的数量2.小电机的旋转方向与(c)无关。
a、改变电流B的方向。
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c、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神奇小马达3。
当小电机工作时,转动(c)。
a、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C,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小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是电产生磁,利用(c)相互作用转动的。
a、机械能b、热能c、磁极5.坏了的磁铁(A)。
a、有北极和南极B,只有南极C,只有北极。
小学科学46《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神奇的小电动机】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2.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3.电动机的运用领域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2.电动机的运用领域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自然、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电动机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让学生回忆家里有哪些电动工具,它们都是怎样工作的。
2.理论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图表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
解释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启发学生对电动机的运行规律产生思考。
3.小组合作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简易的电动机模型。
让学生合作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4.整合归纳(10分钟)学生针对小组实验的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归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说明。
5.实际应用(2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动工具的工作原理。
例如,电扇、电视、洗衣机等等。
通过讨论和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动机的运用领域和作用。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电动机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展开思考和讨论。
通过观察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电动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
7.小结与复习(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的理解。
鼓励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实践中运用所学。
五、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3.展示交流法:通过展示和讨论,促进学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小学科学第6课:《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电动机的原理和作用。
2. 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小电动机。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小电动机的原理和作用。
2. 制作一个简单的小电动机。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观察一个小电动机,让学生猜测它是如何工作的。
2. 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步骤二:教学(30分钟)1. 介绍小电动机的原理和作用。
a. 小电动机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 小电动机由磁体和线圈组成,通过电流的通过制造磁场,进而使线圈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电机功。
2. 解释小电动机的结构。
a. 小电动机的核心是一个线圈,线圈的两端连接到电源上。
b. 当接通电源后,线圈内的电流会使其周围形成一个磁场。
c. 在电源正负极间连接一个铜片,使其可以转动。
d.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磁场会与铜片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使铜片转动。
3. 展示小电动机的实际应用。
a. 小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玩具、车辆、机器人等领域。
步骤三:实践活动(50分钟)1. 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小电动机。
a. 准备一段细铜线,绕制成线圈。
b. 在线圈两端固定磁铁。
c. 将线圈的两端接触电池的正负极。
d. 将线圈上的磁铁放在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轴上。
2. 让学生按照展示的制作步骤一起动手制作小电动机。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线圈形状和电池连接方式,观察它们对小电动机运行的影响。
4. 让学生观察小电动机的运行效果,发现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5. 学生可以在小电动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增加摆臂、装饰等。
步骤四: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成果和观察结果。
2. 归纳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a. 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线圈会转动。
b. 小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四、板书设计板书内容:- 小电动机的原理和作用- 制作一个简单的小电动机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小电动机。
……………………………………………………………最新资料推
荐…………………………………………………
神奇的小电动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
2.教师准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小电动机被安装在很多玩具的里面,通上电以后就可以转动。
你知道它为什么一通电就能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
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1.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
2.学生活动。
3.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
4.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三)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小电机里的转子部分是一块电磁铁吗?怎么验证?如果老师没有大头针和指南针给你们,只给你们一块磁铁,你们可以验证它是电磁铁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按照教材P59制做实验装置。
并实验。
4.讨论:小电动机内部的零件和结构,对于它的转动起到了什么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