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知识点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11.54 KB
- 文档页数:2
极地地区知识点极地地区,那是地球上最为神秘和独特的领域,包括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周边有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部分陆地。
而南极地区则主要是南极洲,被广阔的海洋环绕。
极地地区的气候极其寒冷,这是由于它们所处的高纬度位置导致的。
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南极地区则更加寒冷,年平均气温约为-50℃。
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大部分水分都以冰的形式存在。
冰在极地地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巨大的冰层不仅是极地地貌的显著特征,还对全球气候产生着重要影响。
大量的冰储存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其储量相当惊人。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也非常独特。
由于气候寒冷,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每种生物都有着适应极端环境的独特本领。
比如,北极熊是北极的象征,它们有着厚厚的皮毛和脂肪来抵御寒冷,善于游泳和捕猎海豹。
而南极的企鹅则成群结队,通过紧密的群体行动来保持温暖和抵御寒风。
在极地地区,还有着独特的极光现象。
这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极光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绿色、粉色、紫色等,如梦如幻,令人叹为观止。
极地地区的海洋生态也不容忽视。
那里有着丰富的浮游生物,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海洋生物,如磷虾,是许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然而,极地地区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不仅威胁着极地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对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人类活动也给极地地区带来了压力。
比如,过度的捕捞、石油开采等资源开发活动,以及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护极地地区,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许多国家签署了相关的国际公约,限制在极地地区的开发活动,并加强对极地环境的监测和研究。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了解极地地区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减少能源消耗,倡导环保生活方式,也是为保护极地地区贡献一份力量。
总之,极地地区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神秘和独特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和了解。
地理极地地区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南极位于南纬90度的地方,被冰川覆盖着,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大陆。
北极则位于北纬90度,是一片海域,被冰层覆盖。
两极地区都是地球上最寒冷、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2. 地貌南极地区主要由大陆冰盖和浮冰构成,其中冰盖厚度约为2200米。
北极地区则是由海洋和浮冰组成,浮冰数量和范围随季节和气候变化而变动。
3. 地质极地地区的地质情况与其他地区不同。
南极地区主要由南极洲大陆组成,地质年代古老,岩石多样。
北极则是一片覆盖冰层的海域,地质活动有限。
二、气候特征1. 温度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零下50摄氏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60摄氏度;北极地区的气温则较为温和,夏季气温约为零下2至零上10摄氏度,冬季气温约为零下30至零下20摄氏度。
2. 降水南极地区降水非常稀少,主要以雪为主;北极地区由于是海洋环境,降水量相对较多,主要为雪或冰雹。
3. 风速极地地区的风速非常大,南极地区风速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北极地区风速也很快,尤其是冬季季风。
三、生物多样性1. 植被极地地区的植被非常稀少,主要以苔藓、地衣和低矮植物为主。
南极地区植被更为稀疏,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植被。
2. 动物极地地区的动物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适应极寒环境的动物种类丰富。
南极地区有企鹅、海豹、北极熊等动物,而北极地区有北极狐、北极熊、海豹等动物。
3. 海洋生物北极地区的海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生物栖息地之一,海豹、北极熊、数百种鸟类和鱼类生活在这片海域。
四、人类活动1. 科学研究极地地区是地球上少数可以开展科学研究的场所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
2. 旅游观光近年来,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发展,极地地区的旅游观光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许多人前往南极、北极地区,探索这些神秘的地方。
3. 自然灾害极地地区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没有永久性的人类居住点,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升温速度是极地地区的其他地方的好几倍,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原创实用版)目录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定义和特点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3.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资源和生物4.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保护正文一、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定义和特点极地地区是指地球上纬度极高的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南极,是一个被冰川覆盖的大陆,主要由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组成。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北极,是一个由冰川和海洋组成的地区,主要由北极洲和周围的海洋组成。
这两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二、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候都非常寒冷,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系统的不同,两者的自然环境也有所不同。
南极地区的气候比北极地区更为寒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寒冷、大风和少雨。
而北极地区的气候相对较暖,降水量也较大。
三、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资源和生物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资源丰富的地区。
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极磷虾。
北极地区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等。
此外,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企鹅、海豹、北极熊等极地动物。
四、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未被大规模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之一,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涉及到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地质学、海洋学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地区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保护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全球性的公共资源,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保护和利用。
目前,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有一系列的国际条约和协议来管理和保护这些地区。
第十章极地地区一、南极地区1、位置:地球最南端,范围:南极圈(66.5°N)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指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要求能够在图中准确填出三个大洋的位置以及周围三大洲的位置和名称,即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其中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地形:以高原为主,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
3、南极地区特征:烈风——海拔高,有“风库”之称、干燥——强反射,有“白色沙漠”之称,严寒——纬度高。
人类宝贵的淡水库(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上的冰川)。
4世界之最: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
5南极上空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要求利用地球自转方向能够判断点与点之间的方向关系。
6代表动物:企鹅7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在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和昆仑站(这两个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内部,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难度系数最大的科考站是昆仑站,该站是南极地区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南极点被称为不可接近的地区,建立了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
8南极地区建造房屋为了采光好应坐南朝北。
9南极地区的暖季每年11月——次年3月,去南极考察最理想的月份是2月。
10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但植物资源稀少。
11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12《南极条约》——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中国是其中一员。
二、北极地区1、位置: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能够准确找出周围三个大洲的位置)2、特征: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白令海峡是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是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能在地图中准确找出这两个海峡的位置。
3、北极上空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4、代表动物:北极熊5、考察:建立了黄河站6北极地区的暖季是北半球的夏季,6、7、8三个月份。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
极地地区是指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包括北极和南极。
以下是七
年级关于极地地区的一些知识点:
1. 地理位置:北极位于北冰洋上,被围绕着北冰洋的陆地和大
量的浮冰,而南极则位于南冰洋上,被围绕着南冰洋的陆地和大量的
浮冰。
2. 地理特点:极地地区的气候极寒,几乎没有植被,地面被冰
雪覆盖,树木几乎没有,只有一些苔藓和霜冻地带的蓝藻。
由于极地
附近的大气富含冷空气,所以陆地上的温度非常低。
3. 动植物生活:极地地区的动植物适应了极端的极地环境,有
一些独特的适应特点。
北极地区的动物有北极熊、北极海象、北极狐等;南极地区的动物有帝企鹅、南极海豹、南极鲸等。
这些动物通常
具有厚厚的毛皮或浓厚的脂肪层来保暖,并且一些动物会进行洄游以
寻找食物。
4. 环境保护: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极地地区正在发生变化。
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等问题对极地地区的生态平衡产生了影响。
因此,国际社会普遍重视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减少温室气
体的排放、保护极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
5. 北极和南极的国际合作:在极地地区,有许多国家和国际组
织进行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这些合作有助
于推动极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以上是关于极地地区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极地地区知识点1. 嘿,你知道极地地区的气候那叫一个极端啊!就像你在夏天热得不行,冬天又冷得要命一样。
在南极,那可是超级冷的哟,冷到能把你瞬间冻成冰棍!比如阿蒙森他们去南极探险的时候,那得穿超级厚的衣服来保暖呀!2. 哇塞,极地地区的动物可太神奇啦!就像陆地上有骏马奔驰,海里有鱼儿畅游,极地有企鹅和北极熊呀。
你想想看,那些企鹅摇摇晃晃地走着,多可爱呀!就像一群小不倒翁似的。
还记得动画片里的那些可爱小企鹅形象吧?3. 要说极地地区的极光,哎呀呀,那简直就是大自然的魔法表演啊!那绚烂的色彩,就好像天空在举办一场盛大的派对。
你要是亲眼看到,肯定会惊叹不已的!就好比你突然看到了一场超级震撼的烟花秀一样。
4. 极地地区的冰山,那可真是巨大无比呀!像一座座白色的城堡矗立在那里。
要是这些冰山都融化了,那后果可不得了哇!这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受到了威胁,你说可不可怕?5. 嘿,极地地区的资源那也是相当丰富呢!石油呀、天然气呀,就好像隐藏的宝藏等待人们去发掘。
但我们也要小心开采,不能破坏了那里的环境呀,不然不就像是拆了自己家的宝贝房子一样吗?6. 极地地区的科学研究也特别重要哦!科学家们在那里探索未知,就像勇敢的探险家在寻找宝藏。
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能学到好多关于地球的知识呢,这多有意义呀!就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奥秘世界的大门。
7. 极地地区虽然遥远,但和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呢!不管是气候还是环境,都影响着我们呀。
我们可不能对极地地区不管不顾,要好好保护它们哦!就像我们爱护自己的家一样,极地地区也是地球这个大家园的重要一部分呀!我的观点结论:极地地区充满了神奇和奥秘,有着独特的气候、动物、资源等,我们必须重视并保护它。
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知识点以下是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知识点:1位置和范围:1.1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
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36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
2气候特征:2.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
降水量极少,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
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
2.2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地区那么寒冷,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
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
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较低,仅为10米/秒。
3独特的野生动物:3.1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等。
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3.2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企鹅、磷虾等。
企鹅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它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
4自然资源:4.1两极地区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冰川被称为“固体水库”,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4.2两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南极洲已发现了220多种矿物,包括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北极地区也有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可观。
5科学考察:5.1两极地区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原始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5.2许多国家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两极地区进行考察。
南极地区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
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随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
6环境保护:6.1两极地区的环境破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南极地区的鲸已陷入危机,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也遭到滥杀。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原创版)目录1.极地地区的定义和特点2.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3.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4.极地地区的资源与经济5.极地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保护正文【极地地区的定义和特点】极地地区是指地球上纬度为 66°34′N 至 90°N(北极地区)和 66°34′S 至 90°S(南极地区)的广大地域,包括北极洲和南极洲。
极地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日照时间短,夏季日照时间长。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极地地区对于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冰川、冰河、冰山、冰架等。
北极地区的冰川占全球冰川总量的约 1/3,而南极洲冰川则占全球冰川总量的约80%。
这些冰川和冰河是极地地区淡水的主要储存方式,对于全球水资源循环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极地地区还有独特的极光现象,为游客和科学家提供了独特的景观和研究资源。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相对简单,但仍然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雪狐、雪兔等;南极洲则以企鹅最为著名,如帝企鹅、皇企鹅等。
这些生物对于维护极地地区生态平衡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正面临严重威胁,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保护。
【极地地区的资源与经济】极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这些资源对于全球能源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极地地区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如鳕鱼、鲸鱼等。
然而,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活动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
【极地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保护】为了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签署了一系列条约和协议,如《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
这些国际法律文件旨在规范各国在极地地区的活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极地地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极地地区是地球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摘要:一、极地地区的概述1.极地地区的定义2.极地地区与气候的关系二、极地地区的特点1.气候特点2.地理特点3.生物特点三、极地地区的探索与研究1.人类对极地地区的探索历程2.极地地区的研究意义四、极地地区对全球环境的影响1.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2.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对全球的影响五、我国在极地地区的参与和贡献1.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科研工作2.我国在极地地区的国际合作正文: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为特殊的地域之一,包括南极洲和北极洲,以其严寒的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著称。
极地地区对全球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极地地区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极度寒冷,气温低、风力强。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特殊,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然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极地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企鹅、海豹、鲸鱼等。
极地地区的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冰川和冰盖的广泛分布。
这些冰川和冰盖对全球海平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极地地区的冰川和冰盖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
此外,极地地区的地理特点还包括众多的岛屿和峡湾。
人类对极地地区的探索和研究始于19世纪初,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人类对极地地区的了解逐渐加深。
极地地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还对于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极地地区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两个方面。
极地地区的冰川和冰盖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地地区的冰川和冰盖正在加速融化,这对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
我国对极地地区的科研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七年级极地地区知识点一、极地地区的范围和特点极地地区是指地球两极附近的区域,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
这里的气候非常寒冷,夏季时间很短,冬季则几乎绵延整个季节。
极地地区的冰雪覆盖率很高,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以及最富营养的地区之一。
二、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独特且脆弱,其土壤层薄而贫瘠,有些地区甚至没有土壤。
根据气候的变化,极地地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
北极熊、企鹅、海豹、海豚等是极地地区的特有生物。
此外,极地地区也是大型鸟类和海鸟的栖息地。
三、极地地区的资源极地地区有许多珍贵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矿物质等。
这些资源对能源和其他行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极地地区还有很多无价值的生态景观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极地地区的保护与开发由于极地地区的特殊性质和丰富资源,极地地区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保护极地地区生态系统是当今各国的共同责任,同时也要合理开发这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生态、人类和动物活动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是保护极地地区的重要措施之一。
需要减少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恢复。
六、极地地区的旅游极地地区的奇特景观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
但是,旅游活动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要过度开发和损害生态环境。
七、最后的总结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自然奇观之一,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资源和文化遗产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这片凛冽的土地更加美丽和可爱。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摘要:I.极地地区的概念与特点A.极地地区的定义B.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C.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II.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A.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B.极地地区的地形地貌C.极地地区的冰川与冰盖III.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A.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B.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C.极地地区的生物适应性IV.极地地区的科学研究与应用A.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B.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C.极地地区的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正文: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为特殊和神秘的地区之一,包括南极洲和北极洲。
极地地区的气候极其寒冷,生态环境脆弱,但是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地理景观。
本文将从极地地区的概念与特点、地理环境、生物资源以及科学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极地地区的概念与特点方面,极地地区指的是靠近地球两极的地区,包括南极洲和北极洲。
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干燥,冬季极长,夏季极短。
由于气候严寒,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方面,极地地区位于地球的极高纬度地区,地理位置独特。
极地地区的地形地貌主要是冰川和冰盖,其中南极洲的冰盖厚度是全球最大的。
极地地区的冰川与冰盖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方面,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较少,但是都是适应极端环境的物种。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由极地动物和极地植物构成,它们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生态链。
极地地区的生物适应性非常强,例如极地熊、企鹅、海豹等动物都是极地地区的代表性物种。
极地地区的科学研究与应用方面,极地地区一直是全球科学考察的重点地区。
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极地地区的资源利用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极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之,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为特殊和神秘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生物资源和科学研究价值。
极地地区知识点极地地区——那些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无论是南极洲还是北极,都是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地方之一。
来自整个地球的科学家和冒险家一直在探索和研究这些地区,试图探索其秘密和了解其生命。
本文将为您介绍极地地区的一些知识点。
气候极地地区的气候极度严酷,冬季极暴雪风,夏季极少降水。
这些地区每年有数月的黑暗,数月的极昼,而且温度常常低于零下40摄氏度。
在南极洲的最近记录中,气温下降到零下89摄氏度。
北极的气温平均在零下15.8摄氏度左右。
然而,这些地区仍有生命存在,包括令人惊奇的动物和植物。
动物极地地区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态系统,也许最神奇的一些居住在南极洲。
企鹅,海豹和海鸟是南极洲最著名的生物,它们适应了逆境中下雪、寒冷和侵蚀的环境。
企鹅可以忍受极低的温度,有特殊的血液循环来保持其身体核心温度。
而海豹则有很厚的皮肤,使它们在水里能保持身体温度。
以上两种动物都在南极洲生存了几百万年。
此外,还有北极熊、驯鹿、海豹、海獭和北极狐等动物。
植物极地地区有一些真菌和地衣,那里生长的植物非常小。
南极洲的植物生长在石头和冰之下,北极则有一种叫做覆盖植物的植物,它们能够在冰上生长。
此外,苔藓和藻类也是在极地环境下能够生存的植物。
环境除了白雪皑皑的环境外,南极地区也是极为干燥的。
但是,极地地区是海里最清澈的地方之一,其底部是明亮且多姿多彩的,是数以百万计的水生生物的家园,包括海星、海葵、虾和鲸鱼。
北极地区的海洋也是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比较高的区域之一。
此外,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急剧加剧的,如海平面的上升和极地流量的变化等,我们应当努力保护和控制环境,以减缓气候变化。
研究极地地区的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气候、环境和生物学等。
研究者发现,极地地区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因此,对极地地区的了解和保护至关重要。
科学家们还在极地地区探索新的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包括探索和开采极地地区的矿物和能源资源,合成地基和换热系统,以及生物技术等。
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堂笔记一、南极地区位置与范围: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陆缘冰、岛屿以及南冰洋的一部分。
气候特点: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风最大、降水最少的大陆。
由于地处高纬度,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加上冰雪覆盖,使得这里的气温极低。
生物资源: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相对稀少,但仍有企鹅、海豹、鲸鱼等生物在此生活。
其中,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种类繁多。
矿产资源: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等。
但由于环境保护的原因,这些资源的开发受到限制。
科学考察:南极地区是全球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在此设立科考站,进行气象、地质、生物等多方面的研究。
二、北极地区位置与范围: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水域、格陵兰岛、冰岛等岛屿以及周边的陆地。
气候特点:北极地区的气候相对南极来说较为温和,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
由于北冰洋的存在,这里的降水主要以雪的形式出现。
生物资源: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相对丰富,包括北极熊、海豹、鲸鱼等。
其中,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矿产资源:北极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逐渐受到关注。
科学考察:与南极地区类似,北极地区也是科学考察的热点。
各国科学家在此进行气象、地质、生物等多方面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极地地区的保护与利用环境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任何人类活动都可能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并遵守相关环保法规。
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极地地区的资源。
例如,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促进国际合作:极地地区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极地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七下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背诵知识点北极以海洋为主,南极以陆地为主,确定南北极的方法:北逆南顺。
顺着时针的转动递增的为东经,递减的为西经。
区分南北极地区的理由:①海陆分布②代表动物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一)范围: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纬线)以南,以陆地(陆地、海洋)为主。
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部分海域。
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纬线)以北,以海洋(陆地、海洋)为主。
包括北冰洋及其周边的亚洲、欧洲、北美洲的部分地区。
(二)南极地区1、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1)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2)气温: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是暖季,时间是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3)降水: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
南极称为“白色荒漠”原因:南极降水十分稀少,气温很低,降水以雪为主,气候干燥和沙漠地区相似。
(4)南极地区气候干燥,有2000多米的冰层,被称为“冰雪高原”。
原因:南极地区严寒水分蒸发弱,大部分降雪存下来,经过长期积压,形成冰雪高原。
(5)南极地区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其原因是:纬度高,海拔高。
地形: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也成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2、冰山是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3、南极洲之最: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气温最低,降水最少,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4、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大洲:A 南极洲,B 南美洲,C 非洲,D 澳大利亚。
(2)大洋:①太平洋,②大西洋,印度洋。
在南极周围的大洋按顺时针转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洲大洋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洲非洲,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洲南美洲。
(三)北极地区1、自然环境: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风速偏小。
2、读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摘要:1.极地地区的定义和重要性2.七下极地地区的地理特征3.七下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4.七下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5.七下极地地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6.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研究与探索正文:一、极地地区的定义和重要性极地地区,是指地球表面上位于南极洲和北极洲的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
极地地区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七下极地地区的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南极洲位于地球的南极,北极洲位于地球的北极。
2.地形特征:极地地区地势高原,冰川覆盖面积广泛。
3.气候特征:极地地区气候寒冷,气温极低,降水主要以雪和冰川形式存在。
三、七下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极地地区的物种灭绝、冰川融化等严重后果。
四、七下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极地地区富含铁、铜、镍等矿产资源。
2.生物资源:极地地区的海洋生物丰富多样,包括鱼类、鲸类、海豹等。
3.能源资源:极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五、七下极地地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保护极地生态环境:各国应共同履行国际公约,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极地地区的生态平衡。
2.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研究与探索1.科学研究:我国积极参与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为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贡献力量。
2.极地战略:我国积极参与极地地区的国际合作,推动极地地区的和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3.极地考察:我国自主开展极地考察,提高极地科学研究和探险能力。
通过了解七下极地地区的知识,我们更能认识到保护极地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十节极地地区
1、北级和南极地区:⑴位置和范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⑵位置特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
⑶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
南极地区
⑴位置和范围: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海洋。
⑵位置特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
3.⑴北极地区中心大洋:北冰洋;
⑵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结论: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冷,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原因:a.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少;
b.南极洲平均海拔较高;
c.大部分被冰雪覆盖,冰雪对阳光有较强反射;
d.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陆物理性质不同。
4.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比较表: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海陆状况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状况气温低(冰雪高原)、降水少(白色沙漠)、风力大(风库)终年冰封代
表动物企鹅北极熊
注意:南极地气候三大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但南极地区与北极相比在自然环境上:①冷极;②冰雪高原;③冰山;④白色沙漠――气候干燥;⑤风库.
⑷中国在南极的三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1985)、中山站(1989)和昆仑站(2009)。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
1. 极地地区指的是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地区。
2. 极地地区的气候极端寒冷,气温长期低于零度,冰雪覆盖大部分地面。
3. 极地地区的冰冻覆盖对地球的气候起着重要作用,冰层可以反射太阳光线,减少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4. 北极地区主要由厚厚的冰盖和海冰构成,而南极地区则主要由冰层和冰山构成。
5. 极地地区是极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有许多极地特有的动植物,如北极熊、企鹅、海豹等。
6. 极地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当地土著民族,如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等,他们依靠渔猎和传统的生活方式维持生计。
7. 极地地区对于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科学家常常前往极地地区进行气候变化、动植物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
8. 极地地区的资源有限,目前主要以渔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
9. 极地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因此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知识点(P100图10.1:找出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P101图10.2:找出南极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南极地区处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很小,阳光微弱,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低温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降水稀少而风力很大。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极”、“冰雪高原”之称。
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2、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
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3、资源: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海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4、科学考察的宝地: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1989年2月26日,
建立中山站。
(记住两个考察站在P101图10.2中的位置)。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
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而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
中山站位于东半球(印度洋沿岸),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为什么我国南极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些;其次这时正值极昼期,白天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建站。
)
●72009在南极最高点建立了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
南极洲拥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360°)②海拔最高的大洲③气候最寒冷的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