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理培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61.13 KB
- 文档页数:73
环境监理概论1、开展环境监理的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大型建设项目逐年增加,然而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普遍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行的是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两项制度,其中,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是事前和事后监督,但这样的监督体制对于生态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却有些力不从心,因为这些影响开始于勘探、选址,重点发生在施工筹建期、建设期,而在竣工验收时许多生态破坏早已发生,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珍稀动植物与栖息地等的破坏已无法弥补。
业内环保专家把这种重视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和验收而忽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现象,形象地喻为两头重而中间轻的“哑铃现象”。
实行环境监理,可以有效弥补法律法规对“三同时”制度在施工期管理上的不足,通过强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责任,使环境管理工作融入到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变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变政府强制性管理为政府监督与建设单位自律相结合,弥补项目在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之间的薄弱环节[2,3]。
只有对其进行全过程监管,才能确保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在执行中不走样,在落实中不走空。
更重要的是,会对消除污染隐患,降低环境风险,化解环境纠纷,乃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环境监理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环境监理一般是独立于业主和承包人的第三方,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环境监理合同为依据,运用建设单位所赋予的权利对工程建设期的环境保护等实行全面监理,及时、公正、合理地作好协调工作,努力协调好业主、承包商、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关系,使工程环保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2002 年10 月, 国家环保总局、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环发[2002]141 号)》,通过13 个试点工程(新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新建铁路青藏线、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云南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工程、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工程、四川眠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广西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三凯高速公路、邵怀高速公路、银古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