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作品的版权归属
- 格式:pdf
- 大小:113.30 KB
- 文档页数:1
美国的版权登记和版权保护概述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蒋茂凝〔2008年9月12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一、美国版权局概况美国版权局隶属于国会图书馆,是国会图书馆下面的六个部门之一,属于美国的国会系统。
它的法定编制是530人,现在实际的员工是480人。
根据1976年的版权法规定,版权局是局长一名,副局长四名,但现在只有一正两副,还空缺两名。
在06年财政年度(美国的财政年度是从本年的10月1号到次年的9月30号),美国版权局的工作经费预算是5800万。
经费一部分来自财政部的拨款——2200多万,其它部分,则需要用版权登记的收费来补充。
也就是说,自己要补充3000多万。
美国的国会图书馆与其它国家的国家图书馆的职能是不同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设立的目的是为国会的议员服务。
它规定:只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首先满足国会议员需求的前提下,才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美国的版权登记制度也有为充实国会图书馆馆藏作品而服务这样一个目的。
美国版权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各类作品的版权登记。
另外,根据法律规定,就版权的法规和政策,对国会、法院以及其它行政部门提供咨询,为国会修改《版权法》提供建议,并协助司法部进行版权保护,这个版权保护是指刑事保护。
美国的版权登记制度肇始于1790年(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1790年颁布了第一部《版权法》,颁布后两个星期,就开始了版权登记)。
当时的法律里面对版权登记就有明确的规定。
1790年的《版权法》施行至今,经历了50余次的修订,其中大的修订有4次,第4次就是1976年的修订,美国现行《版权法》也被称为1976年的版权法,自78年的1月1号开始施行。
1976年《版权法》里强化了对版权登记的许多规定。
版权登记制度是美国《版权法》首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起因于当时美国国内的盗版非常泛滥,侵权现象比比皆是。
为了正本清源,法律规定:作品无论是发表与否,作品的版权所有人,可以在版权的有效期内,向版权局登记自己的作品。
《知识产权法》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是( D )的成员国,因此我国单位和个人在这些国家享有国民待遇,可以向该公约有成员国提出专利申请,并可以要求优先权。
A、《专利合作条约》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C、《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D、《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2、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是( B )。
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3、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其著作权从( C )之日起产生。
A、首次发表B、首次出版C、创作完成D、首次公开4、在专利许可证贸易中,专利许可证贸易的许可方只能是(D )。
A、先用权人B、专利申请人C、优先权人D、专利权人5、著作财产权中最基本的一项权能是( A )。
A、复制权B、发行权C、出租权D、信息网络传播权6、署名权的保护期限( D )。
A、为50年B、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C、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D、不受限制7、从世界范围来说,知识产权基本上采用( C )的立法体例。
A、法典B、综合法C、单行法D、判例法8、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知识产权基本类别同于( D )。
A、《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D、《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9、狭义邻接权最初仅仅包含( B )A、出版者权B、表演者权C、录音录像制作者权D、广播组织权10、在众多类型的出版者中,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只有( C )对其所出版的作品拥有法定的专有出版权。
A、报纸出版者B、期刊出版者C、图书出版者D、多媒体出版者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取得采用( A )原则。
A、自动取得B、注册取得C、登记取得D、发表取得12.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有效期限不超过( C )A、5年B、8年C、10年D、20年13、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在申请专利时所提交的申请文件中,( B )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美国知识产权法中的版权问题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原创作品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权益,旨在鼓励和保护创作力量的发展。
在美国,版权是基于宪法授权的,通过美国知识产权法进行保护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美国知识产权法中的版权问题,并介绍相关案例和适用的法律原则。
一、版权保护的对象和要求美国知识产权法对版权保护的对象作了明确规定。
根据《美国版权法》,版权保护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音乐、艺术作品、戏剧、摄影作品、电影和音像制品等。
这些作品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例如必须是原创作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独创性。
二、版权的取得与保护在美国,版权的取得相对简单,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就已经拥有了版权。
根据“即创即权”的原则,只要作品以任何形式被表达出来,例如文字、图片、录音等,版权立即生效。
此外,作者可以选择注册版权,以加强其法律保护力度。
美国版权法规定了版权的保护期限。
根据现行法律,版权保护一般为作者终身及其逝世后再70年。
对于合作作品、匿名作品和作品对公众有贡献但作者难以辨认的情况,版权保护期还可能更长。
三、版权侵权行为与惩罚在美国,版权侵权行为严重侵害了作者的权益,因此得到了严厉打击。
常见的版权侵权行为包括盗版、翻版、复制、散布和传播未经授权的作品等。
美国知识产权法赋予权利人(通常是作者或其合法继承人)一系列权力来保护他们的作品权益。
针对版权侵权行为,美国知识产权法设立了多项法律制度,例如采取法律诉讼、申请行政执法手段、索赔损失等。
同时,美国法律对于盗版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大,违法者可能面临巨额罚款、刑事指控甚至坐牢的风险。
四、案例分析1. 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对Napster的起诉案1999年,索尼音乐娱乐公司起诉Napster公司侵犯了其音乐作品的版权。
该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最终导致Napster服务关闭。
这个案例凸显了版权法保护作者权益的重要性,也展示了美国知识产权法在维护版权方面的实际效果。
2. Disney对亚马逊公司的版权侵权案近年来,Disney公司在美国法院起诉亚马逊公司侵犯其电影作品的版权。
谁是影视作品真正版权人出品人、导演、制片人等职责各为何影视作品版权人又叫电影视作品著作权人,是对一部影视作品享有所有权的人。
在出品人、导演、投资人等一长串名单中,我们不禁会疑惑,这些署名分别代表了怎样的职责和权利,谁才是电影的版权人?每部影视剧的片头片尾,都会有一长串的署名,除了主要演员尚能理解外,其他的署名如:第一出品人、出品人、联合出品人、总制片人、制片人、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摄制单位、联合摄制单位、协助摄制、总导演、执行导演、导演、某某作品、投资人、出资人、总监制、执行监制、监制……我们不禁会疑惑,这些署名分别代表了怎样的职责和权利,谁才是电影的版权人?接下来,笔者将从行业和法律的角度,为大家来扒一扒这些让人凌乱的署名,以兹正本清源。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称谓以及相应的职责,主要还是根据行业习惯来确定的,故而笔者也只能根据业内人士的通常理解,结合法律法规政策的相关规定做个大概阐述,非笔者糊弄大家,实为无法精准,越精准,可能越有失偏颇。
)一、影视作品版权的法定归属国外规定影视作品版权人又叫电影视作品著作权人,是对一部影视作品享有所有权(包括精神权利和物质权利)的人。
由于法系和版权法的立法主旨不同,不同国家对影视作品版权的归属也有不尽相同的规定。
版权体系国家以英国、美国为代表,以“激励说”为立法原则,保护作者的著作权旨在鼓励作者为社会创作更多有价值的作品,是实用主义的“社会本位”立法。
故而,承认自然人和法人可以同为作者,并将影视作品这种由制片商出资和主导,由大量人员参与集体创作的作品视为法人作品或雇佣作品,将著作权归为制片人,这更加符合影视作品的集体创作的属性和制片人中心制的实际需求。
法国导演吕克·贝松而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作者权体系法国家更加注重著作权的自然属性,强调个人的“天赋人权”,立法上体现出对自然人著作权的无微不至的关照。
故而只承认自然人可以成为作者,其背后的法律逻辑是认为著作权是基于创作产生的,而创作只可能是自然人的智力行为。
第五章一、单选题(共有题目8题)1。
小说《被硝烟包围的战场》的作者秦某授权田某于1999年3月将该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无情的战场》,制片人姜某委托导演赵某将该剧本拍摄成电影.《无情的战场》一片于2000年1月拍摄完成后,则该部电影的著作权归属于( A )。
A.秦某B.田某C。
姜某D.赵某2.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依法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的作品,在该作品完成( C )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A。
10年B。
5年C.2年D。
1年3。
《上海弄堂纪实》一书由李某编纂,赵某提供了史料,王某负责进行书稿录入,丁某协助联系出版事宜。
则《上海弄堂纪实》一书的著作权属于( A ).A。
李某B.李某和赵某C。
李某和王某D。
李某和丁某4.以下作品中属于汇编作品的是( A )。
A。
《环球时报》B。
环球音像社出版的录音制品 C.中央电视台1985年春季晚会录像带D。
幸福婚庆公司按约定为2005年5月1日结婚的李欣的婚礼制作的摄影作品5。
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作品由( B )享有著作权。
A。
作者B。
编辑人C。
被编辑作品作者D.原作品著作权人6.某作家的作品被演绎后,该作家可以要求(D )支付报酬.A.原作品的使用者B。
演绎作品的作者C.演绎作品的使用者D。
演绎作品的作者和演绎作品的使用者7。
赵某在创作科幻小说《穿越时空》的过程中,好友王某为其提供了一些辅助活动。
小说创作完成后,由成风出版社出版.则《穿越时空》一书的著作权应归属于( A )。
A。
赵某B。
赵某和王某C。
成风出版社D。
赵某和成风出版社8。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或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且没有承受期权利和义务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该著作权由( A )享有.A.国家B.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C.该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原上级主管部门D。
作者二、多选题(共有题目13题)1。
好莱坞与华尔街——美国电影的金融简史影视产业观察专栏文章,转载需经授权。
作者彭侃为乐正传媒董事,副总裁,影视产业研究专家作者 | 彭侃编辑 | 万芊芊好莱坞这一名利场与逐利的华尔街金融资本之间的深厚渊源可追溯到1920年代,早在1924年,便已有十多家好莱坞大公司的资产控制在华尔街银行家手中。
例如高盛是华纳兄弟公司背后的支持者,帮助其在1920年代收购了维塔格拉夫制片厂,第一国家影院和斯坦利影院三大公司,而哈尔西·斯图亚特公司则是福克斯公司的背后金主,帮助其建立Movietone制片厂并收购影院。
为了尽量保证投资的安全,华尔街财团们还往这些电影公司的董事会里派驻代表,兼顾财务方面的事务。
不过早期与好莱坞合作的金融资本主要是银行。
行业外投资者涌入电影业的热潮要等到1970年代,1960年代末好莱坞在电视业的冲击下遭遇了观众下降、市场萎缩的窘境,美国政府出手相助,1971年颁布的《收入法》(Revenue Act of 1971)将电影电视业的投资纳入了投资税收优惠的范围,根据该法律,美国公司对美国境内的任何有形资产(包括电影电视节目)投资可以获得7%的减税。
例如一家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在电影制作上,那么这一年度该公司便能减免350万美元的收入税。
个人对电影的投资也可获得免税。
这些减税政策一直维持到1980年代中期(个人免税条款于1976年废除),对美国电影业的融资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尤其激发了个人投资电影的热情。
到1980年代之后,好莱坞各大制片厂已均收归于更大的媒体娱乐集团,好莱坞电影业的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以“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为特点的“高概念”电影成为好莱坞的主流。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报告,1975年,美国电影平均制作成本为500万美元,到198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000万,到2007年,大制片厂平均制作成本已攀升至7080万,营销成本也达3590万,总成本已超过1亿美元。
美国雇佣作品制度历史疏解曹亦果【摘要】美国雇佣作品制度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创作者享有著作权发展到目前雇主享有雇佣作品的著作权.雇佣作品制度的变革反映了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梳理美国雇佣作品制度的历史,总结其发展经验,有助于我国雇佣作品制度的研究.【期刊名称】《电子知识产权》【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9页(P41-49)【关键词】雇佣作品;作者;权利归属【作者】曹亦果【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世界著作权法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作者权利变更史,每个时代的变革都是围以作者权利的变化为基础所展开。
著作权法设立的初衷是鼓励作者的创造和作品的传播,以推动世界不断进步和发展。
简言之,著作权法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大类:什么是著作权,谁是作者,作者所享有的权利。
可以看出,作者以及作者的权利是著作权法的重中之重。
作者权利的保护是著作权法的立法之本。
我国目前没有雇佣作品的概念,《著作权法》分别对法人作品、职务作品、特殊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做了相关的规定。
每逢著作权法修改,学界和实务界都会就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但是讨论大都无疾而终。
究其原因是该制度在我国设立的过程中,出于囊括各种雇佣作品类型的立法目的,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规定时,对不同法系的国家的规定只进行简单的杂糅,未能很好地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和价值取向。
我国要改变目前的立法困境,必须着眼于职务作品制度的发展历史,梳理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剖析每次变革背后的诱因,然后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移植和利用。
美国雇佣作品制度的演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现有的法律规定又是雇佣作品制度科学化和体系化的代表,美国雇佣作品制度的历史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十分重要的立法借鉴样本。
在英美法系国家,案例在推动法律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立法的改进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版权产业发展概况一、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的概念是30年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来的,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分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与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概念因各个国家的背景与需求等情况的不同,具体称谓也不尽相同,这也体现出各个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
如美国的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y),欧盟的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y),英国的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日本的感性产业(sensible industry),我国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和大陆地区的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等。
二、美国的文化产业(版权产业)简介美国的文化产业即版权产业,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行业、边缘版权产业和交叉版权产业。
核心版权产业指创造、生产、分销或展现版权的产业,主要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唱片、音乐、电影、广播与电视播放以及计算机软件(包括商业性软件和娱乐软件);部分版权产业是指部分产品或产品的某些部分符合版权保护要求的产业,主要包括服装、珠宝、玩具和游戏等;边缘版权产业是指将版权产品销售给商家和消费者的产业,主要包括版权产品的一般批发与零售、运输服务、电信、批发和零售贸易等;交叉版权产业指生产、制造、销售或使用受版权保护产品的产业,主要包括电视机、收音机、录像机、CD机等。
其中,核心版权产业是美国版权产业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三、美国版权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经济学家有限公司从1990年起为“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撰写了多份关于美国版权产业的报告,最新一期是2011的报告(这是该组织撰写的第十三份报告),数据截止日期为2010年底。
该报告的数据来源是美国经济分析局(the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美国劳工统计局(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和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