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本知识培训专业知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5
社保、公积金知识讲座主讲老师:雷立平目录一、社会保险(一)基本知识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二)案例分析二、公积金(一)基本知识(二)案例分析三、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流程及注意事项(一)社会保险流程(二)公积金流程(三)注意事项这个讲座还是偏向于针对单位社保和公积金的经办人员,不同的企业经办人员可能属于不同的部门,有的企业是由人事部门来做,有的企业是由财务部门来做。
并不是简化,反而更复杂。
我们常说“三险一金”“五险一金”,是指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三险一金是以前的说法,因为工伤保险于04年实行,生育保险于06年才实行。
五险一金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新社保法2011年7月施行。
一、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及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作用就在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保、伤有所疗、失有所得。
也就是让你在老病伤失的时候,能获得一定费用的补偿和救济。
这其实就是对未来不确定的事项提前做一个准备。
目的就是为了控制风险,通过风险分散和预期固定收益等手段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社保是具有强制性的,用人单位和个人都需要缴纳。
缴费个人只需要缴纳养老、医疗和失业三种,生育和工伤由用人单位缴。
但实际上,社保国家也有承担(社保可以在交个人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比例为8%,医疗保险为2%,失业保险为1%,各个地方的社保构成比例不太一样,但差别不会太大。
(一)基本知识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年老退出劳动岗位以后,由政府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政府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
职工缴费的全部加上用人单位缴费的一部分实行个人账户储存。
社会保险知识培训社会保险知识培训
一、社会保险概述
1.1 什么是社会保险
1.2 社会保险的作用和意义
1.3 社会保险的发展历程
二、社会保险的分类与种类
2.1 社会养老保险
2.1.1 养老金计算方法
2.1.2 养老金发放程序
2.2 医疗保险
2.2.1 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
2.2.2 医疗保险的报销流程
2.3 失业保险
2.3.1 失业保险的申领条件
2.3.2 失业保险金的计算方式
2.4 工伤保险
2.4.1 工伤保险的报销范围
2.4.2 工伤保险的报销流程
2.5 生育保险
2.5.1 生育津贴的发放标准
2.5.2 生育保险的申领流程
三、社会保险缴费与个人权益
3.1 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与比例
3.2 社会保险缴费方式与时间
3.3 社会保险个人权益的享受条件
3.4 社会保险个人权益的申领流程
四、社会保险相关政策法规
4.1 《社会保险法》
4.1.1 《社会保险法》第1章
4.1.2 《社会保险法》第2章
4.2 《社会保险缴费管理办法》
4.2.1 《社会保险缴费管理办法》第1条
4.2.2 《社会保险缴费管理办法》第2条
五、社会保险知识常见问题解答
5.1 社会保险参保与缴费常见问题解答
5.2 社会保险权益申领常见问题解答
六、附件
附件1:社会保险申领表格范本
附件2:社会保险缴费计算器
注释:
1、社会保险法: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对社会保险的
制度和运行进行了规范。
2、社会保险缴费管理办法: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的具体管理办法,包括缴费基数、缴费方式等规定。
社会保险法知识讲座社会保险法是指为保障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法律规定。
它的实施对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保范围、保险待遇和法律责任等方面。
一、参保范围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参保人员的范围,即应当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类别。
根据《社会保险法》,参保人员主要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灵活就业人员等。
首先,劳动者是社会保险的主体,包括劳动合同制工人、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等。
他们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其次,用人单位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者,即雇佣劳动者的组织。
用人单位应当按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险权益。
最后,灵活就业人员是指没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通过个体经营、自谋职业等方式谋求生计的人员。
他们需要自行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便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二、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参保人员可以享受的保险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首先,养老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退休后享受的经济待遇的保障。
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获得养老金,以确保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养老保险的金额由个人的缴纳记录和工资水平等因素决定。
其次,医疗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生病时享受的医疗费用报销的保障。
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包括住院费用、门诊费用、药品费用等。
保障水平因地区而异,但都旨在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再次,失业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失业期间享受的经济救助的保障。
参保人员在失业后可以获得失业救济金,以缓解其生活压力,并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此外,工伤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享受的医疗费用和工伤抚恤金的保障。
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因工受伤或患病可以申请工伤保险报销医疗费用,并获得一定比例的工伤抚恤金。
最后,生育保险是对参保人员在生育子女时享受的经济补贴的保障。
参保人员在生育子女时可以获得生育津贴,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社保及公积金知识讲座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社保和公积金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关系到我们当下的权益,更对我们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社保及公积金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社保。
社保,全称为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保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
分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我们在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当我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一定年限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缴纳的年限越长,缴纳的基数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这就像是我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为未来的自己存下一笔“养老钱”,让我们在年老时能够有所依靠,过上安稳的生活。
医疗保险则是在我们生病就医时发挥作用。
有了医疗保险,我们在看病、买药时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减轻我们的医疗负担。
特别是在面对一些重大疾病时,医疗保险能够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持,避免因病致贫的情况发生。
失业保险是为那些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劳动者提供的保障。
当我们失业时,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领取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帮助我们度过暂时的困难时期。
工伤保险用于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这对于那些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劳动者来说,是一份重要的保障。
生育保险主要是针对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相关费用进行报销,并提供一定的生育津贴。
这对于保障女性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公积金。
公积金,全称为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公积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住房方面。
比如说,我们购买自住住房时,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其利率通常比商业贷款低很多,能够为我们节省不少利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