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修理装配与调整若干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20.16 KB
- 文档页数:3
轴承的装配及调整滚动轴承的装配质量是保证机床运动灵活可靠的前提,因为滚动轴承本身精度的高低,并不能直接说明它在机械上旋转精度的高低。
当精密机械的旋转精度要求很高时,除应选用高精度的轴承外,轴承的装配精度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滚动轴承的装配要求1.轴承的固定装置必须完好可靠,紧定程度适中,防松止退装置可靠。
2油封等密封装置必须严密,对于采用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要加入1/2空腔容积的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3.在轴承的装配过程中,应严格保持清洁,防止杂物进入轴承内。
4.装配后,轴承应运转灵活,无噪音,工作温升一般不超过50℃。
5.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靠紧轴肩,其最大间隙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应不大于0.1mm。
6. 当采用冷冻或加热装配时冷却温度不低于-80℃;加热温度不超过120℃。
7.装配可拆卸的(内外圈可分离的轴承)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对位标记安装,不得装反或与其它轴承内外圈混装。
8.可调头安装的轴承,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以便识别。
9.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的轴承盖与外圈或垫圈的接触应均匀。
10.在轴的两端装配径向间隙不可调的向心轴承,并且轴向定位是以两端端盖限定时,只能一端轴承靠紧端盖,另一端必须留有轴向间隙C,C值的确定可按公式计算 C=αΔt l+0.15(式中c为轴承外圈端面与端盖的轴向间隙mm; l为两轴承中心距mm; α为轴的材料线膨胀系数℃; Δt为轴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0.15为轴热涨后应剩余的间隙mm。
)具体数值见下表:表1-1向心推力球轴承等的轴向游隙(mm)轴承内径向心推力球轴承轴向间隙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间隙双列推力球轴承轴向间隙轻系列中及重系列轻系列轻宽中及轻系列中及重系列中宽系列≤30 0.02~0.06 0.03~0.09 0.03~0.1 0.04~0.110.03~0.08 0.05~0.11 >30-50 0.03~0.09 0.04~0.10 0.04~0.11 0.05~0.130.04~0.10 0.06~0.12 >50-80 0.04~0.10 0.05~0.12 0.05~0.13 0.06~0.150.05~0.14 0.07~0.14 >80-120 0.05~0.12 0.06~0.15 0.06~0.15 0.07~0.180.06~0.15 0.10~0.18 >120-150 0.06~0.15 0.07~0.18 0.07~0.18 0.09~0.20>150-180 0.07~0.18 0.09~0.20 0.09~0.20 0.10~0.22>180-200 0.09~020 0.10~0.22 0.12~0.22 0.14~0.240.18~0.30>200-250 0.18~0.30表1-2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向游隙值(mm)轴承内经一般情况内圈比外圈温度高25~30℃≤800.10~0.20 0.30~0.40>80~180 0.15~0.25 0.40~0.50>180~225 0.20~0.30 0.50~0.60>225~315 0.30~0.40 0.70~0.80>315~560 0.40~0.50 0.90~1表 1-3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向游隙值 (mm)轴承内经轴向游隙轴承内经轴向游隙>120~180 0.15~0.25 >560~630 0.30~0.40>180~225 0.20~0.30 >630~800 0.35~0.45>225~315 0.25~0.35 >800~1000 0.35~0.45>315~560 0.30~0.40 >1000~1250 0.40~0.50(二) 滚动轴承的配合和游隙1. 轴承的配合滚动轴承是专业厂大量生产的标准部件,其内圈与轴的配合,取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取基轴制。
滑动轴承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主要用于支撑旋转轴的运动,并减少摩擦力。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滑动轴承可能会出现磨损、松动或损坏等问题,影响其正常工作。
为了保证滑动轴承的正常运转,及时进行修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滑动轴承修复方法。
一、清洗和润滑滑动轴承在长时间工作后,往往会因为灰尘、油脂等杂质的积聚而导致摩擦力增大,甚至卡死。
因此,定期对滑动轴承进行清洗和润滑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将滑动轴承从机械设备中取出,用清洁剂或汽油浸泡,然后用刷子清洁轴承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清洗后,用干净的布擦干,并涂抹适量的润滑油,确保滑动轴承表面光滑。
二、轴承翻新如果滑动轴承的摩擦面出现磨损,可以考虑进行轴承翻新。
首先,将滑动轴承拆卸出来,然后用专用工具将摩擦面进行研磨,使其恢复平整。
如果磨损严重,可以考虑使用金属填料进行修补,填充磨损部位,然后进行研磨,最后再涂抹润滑油,确保轴承运转顺畅。
三、轴承更换如果滑动轴承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者已经超过了使用寿命,就需要进行轴承更换。
首先,将滑动轴承从机械设备中取出,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将轴承拆卸下来。
在安装新的轴承之前,要检查轴承座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然后,将新的轴承安装到轴承座上,并使用专用工具将其固定好。
最后,涂抹适量的润滑油,确保轴承顺畅运转。
四、调整轴承间隙滑动轴承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磨损或松动等原因,轴承间隙可能会变大或变小。
过大的间隙会导致轴承摇晃,过小的间隙会导致轴承过热。
因此,定期调整轴承间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将滑动轴承拆卸下来,然后使用专用工具调整轴承座的位置,使轴承间隙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调整完成后,将轴承重新安装到机械设备上,并涂抹适量的润滑油。
总结起来,滑动轴承的修复方法包括清洗和润滑、轴承翻新、轴承更换和调整轴承间隙等。
在进行修复时,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材料,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
滑动轴承的装配和修理2.1.1滑动轴承的检查2.1.1.1圆度合格,表面光滑,无砂眼、裂纹气孔、毛刺等缺陷。
2.1.1.2油槽的几何形状及位置正确,长度适宜,油孔应畅通。
2.1.1.3各部尺寸应符合要求,合金层无脱落现象,油楔角应在允许范围内,轴承与轴承座的过盈量为0.02-0.04mm.。
2.1.2滑动轴承的装配2.1.2.1整体式轴承的装配,应根据尺寸和配合的型式采用适当的方法压入。
(如冷却轴衬、加热轴承壳体等方法)2.1.2.2压入整体式轴承时,应用垫板垫好后,用锤击或压力机压入。
必要时采用导向环、导向套,以防止偏斜。
2.1.2.3对于开式轴瓦和轴承壳体的过盈量一般为0.022-0.06mm,止动销的一端应紧紧地打入轴承壳体内,另一端应较松地穿进轴瓦内,深度约大于厚度的1/2。
2.1.2.4装好后的轴瓦,轴衬边缘应伸出壳体0.05-0.1mm。
拧紧螺母时应从中间开始,然后向两边紧固,分几遍紧固。
2.1.2.5新更换的轴衬应留的刮研余量a.孔径φ80mm以下为0.05~0.08mmb.孔径φ80~φ180mm以下为0.10~0.15mm2.1.2.6轴径与轴衬的接触角在60°~90°之间,且与相近部位应无明显分界。
2.1.2.7刮研对开式轴瓦时,应先刮研瓦的中间,刮研好的轴瓦每25×25mm方框内应有6~12个接触点,且分布均匀。
2.1.3滑动轴承的间隙2.1.3.1轴承间隙如图所示图 11、联轴器2、固定端的轴承(a+b≥0.20)3、轴肩4、轴5、自由端轴承d+c ≥轴热膨胀的伸长量(f)f=0.000012×L×(T-To)式中:0.000012为轴的热膨胀系数,L-为两瓦中间距;T-轴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To-室内常温2.1.3.2径向间隙如图图 2a.顶间隙:根据轴径按表选取b.侧间隙滑动轴承主要起支撑轴的作用。
它具有承载能力大、成本低、装拆修理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旋转轴上获得广泛应用。
滑动轴承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系统中。
由于长时间使用或不当维护,滑动轴承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润滑不良、磨损、疲劳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滑动轴承修复方法,帮助读者解决滑动轴承故障问题。
一、润滑不良的修复方法当滑动轴承由于润滑不良而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检查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情况。
如果润滑油或润滑脂已经过期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如果润滑油或润滑脂的供给系统故障,需要修理或更换供给系统。
另外,还需要检查润滑油或润滑脂的供给量是否合适,如果供给量不足,应适当增加。
二、磨损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磨损是常见的故障之一。
当滑动轴承出现磨损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修复方法:1. 研磨修复:将磨损严重的滑动轴承进行研磨修复,使其恢复到正常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磨修复过程中要控制好研磨量,避免过度研磨导致轴承尺寸过小。
2. 换衬修复:对于磨损严重、无法通过研磨修复的滑动轴承,可以采用换衬修复的方法。
即将磨损的轴承衬套取下,更换新的轴承衬套,并进行相应的配合加工,使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3. 火焰喷涂修复:对于磨损严重、换衬修复不方便或不可行的滑动轴承,可以采用火焰喷涂修复的方法。
即在磨损部位喷涂一层金属涂层,通过涂层与轴承配合,恢复轴承的工作性能。
三、疲劳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在长期工作过程中,由于载荷、转速等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出现疲劳断裂的故障。
当滑动轴承出现疲劳断裂时,可以采用以下修复方法:1. 焊接修复:对于疲劳断裂的滑动轴承,可以采用焊接修复的方法。
即将断裂的部位进行焊接,使其恢复到完整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焊接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2. 更换修复:对于严重疲劳断裂的滑动轴承,焊接修复可能效果不佳,此时可以考虑更换新的滑动轴承进行修复。
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滑动轴承时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并进行相应的配合加工,确保其工作性能。
四、其他故障的修复方法除了润滑不良、磨损和疲劳等故障外,滑动轴承还可能出现其他故障,例如密封不良、过热等。
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检修【摘要】本文针对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检修进行研究。
首先介绍了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原因分析,然后详细阐述了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检查方法、维护方法和更换注意事项。
通过对检修工作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了对提升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提升机的安全运行。
研究意义在于为提升机维护保养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提升机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提升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检修效率,保障提升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检修、工作原理、故障原因、检查方法、维护方法、更换注意事项、安全运行、研究方向、重要性、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滑动轴承作为重要的零部件,对提升机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长时间运行或者不良维护等原因,滑动轴承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给提升机的工作带来不便甚至危险。
对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进行定期的检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检修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提升机的需求,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以提高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检修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检修方法和维护方案,从而确保提升机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工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将为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检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将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进一步完善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检修方法,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为相关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大型提升机电动机滑动轴承的检修进行系统性的探讨和研究,旨在找出滑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和维护方法,以及更换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机床滑动轴承修理的方法与技巧单油楔滑动轴承机床主轴部件的修理主轴部件是机床的一个重要部件。
但是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那么该怎么维修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滑动轴承修理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滑动轴承修理的方法一、滑动轴承的修理、装配和调整在传统机床中由于主轴变速范围不大,最高转速偏低等原因,采用滑动轴承作为主轴轴承的较多。
而在各类磨床上,虽然砂轮架主轴转速较高,但因不需要经常变速,故采用滑动轴承作为砂轮架主轴轴承的也很多。
因此,滑动轴承在机床上的应用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两种极端状态:一种是用作不重要的或是低转速,低载荷的主轴轴承;另一种则是用作高精度,高转速、高载荷机床的主轴轴承。
滑动轴承按其在工作条件下,轴在滑动轴承中运转时的摩擦性质以及润滑油形成油膜压力的条件,通常分为动压型(动压轴承)和静压型(静压轴承)两种。
前者靠主轴旋转时将润滑油带入轴承间隙中,建立油膜压力来平衡外部负载;后者靠外界油泵将压力油输入主轴与轴承间隙之间,以支承负载。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发展了一种综合动压,静压轴承特点的轴承,称为动静压轴承。
当主轴转动时,润滑油被带入主铀和轴承之间所形成的楔油缝隙中,由于缝隙逐渐变窄,使油压升高,将主轴抬起而形成油楔。
动压轴承按照油楔形式,可分为单油楔滑动(动压)轴承和多油楔滑动(动压)轴承。
这两种滑动轴承都必须在主轴和轴承之间存在偏心(或称间隙)时,才有动压效应而形成油楔,且油楔位置随着载荷的方向而变化。
由于油膜刚性差,因此,主轴旋转精度较低。
当主轴高速旋转时,轴瓦在球面支承螺钉上可以自由摆动,以致润滑油在主轴和轴瓦间形成油楔,产生油膜压力来支承主轴负载。
整体式变形轴承由五块轴瓦相互以五片厚度为0.5~0.7mm的钢片联接成为一个整体。
轴承背面的五条长筋都是圆弧形的,圆弧的曲率半径小于箱体(或衬套)内孔的半径,因此轴承与箱体(或衬套)内孔是以五条线接触。
并且各条长筋不在每块轴瓦的中间(对称)位置上,而是在主轴旋转方向上偏过一个角度以便形成油楔。
滑动轴承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用于支撑和减少旋转摩擦。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或不当维护,滑动轴承可能会出现损坏或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滑动轴承修复方法,帮助读者解决滑动轴承问题。
当滑动轴承出现问题时,我们需要先进行问题诊断。
常见的滑动轴承问题包括轴承磨损、过热、噪音等。
通过仔细观察和听觉检查,可以初步确定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一、轴承磨损修复当滑动轴承出现磨损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修复方法:1. 清洗轴承:将轴承取下后,使用专用清洗剂或清洗液清洗,去除污垢和残留物质。
注意要彻底清洗,并确保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修复。
2. 研磨轴承:使用砂纸或砂轮对轴承进行研磨,去除表面的磨损层。
研磨时要均匀施力,避免过度研磨导致轴承尺寸过小。
3. 轴承加工:如果轴承磨损严重,研磨无法修复,则需要进行轴承加工。
可以使用机床或其他加工设备对轴承进行加工,恢复其正常尺寸和形状。
二、轴承过热修复当滑动轴承出现过热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修复方法:1. 检查润滑油:过热常常是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
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量是否满足要求,及时更换或添加润滑油。
同时,注意润滑油的清洁度,避免混入杂质。
2. 检查轴承安装:过热也可能是由于轴承安装不当导致的。
检查轴承座和轴承孔的配合情况,确保安装正确。
还要检查轴承是否卡住或过紧,及时调整松动度。
3. 检查负荷和转速:过大的负荷和转速也会导致轴承过热。
根据实际工况,调整负荷和转速,使其在轴承承受范围内。
三、轴承噪音修复当滑动轴承出现噪音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修复方法:1. 检查润滑油:噪音常常是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
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量是否满足要求,及时更换或添加润滑油。
同时,注意润滑油的清洁度,避免混入杂质。
2. 检查轴承安装:噪音也可能是由于轴承安装不当导致的。
检查轴承座和轴承孔的配合情况,确保安装正确。
还要检查轴承是否卡住或过紧,及时调整松动度。
3. 检查轴承材质:轴承材质的选择与噪音密切相关。
滑动轴承的检验和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滑动轴承的检验和调整存在的问题the existing problems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滚动轴承的间隙。
滚动轴承间隙分为径向间隙和横向间隙,也就是两个套圈之间横向或者竖向的最大活动范围。
间隙过大会导致整个轴承震动,从而降低旋转的精确度;间隙过小会加大两个套圈间的摩擦力,加剧设备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djust the clearance of rolling bearings. Divided into radial clearance, rolling bearing clearance and horizontal interval, which is between the two ring the largest scope of horizontal or vertical. Gap will cause the whole bearing vibration, thereby reducing the accuracy of the rotation; Starts to increas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ring gap, increase equipment wear and tear, reduce the service life.滑动轴承的检验和调整解决方法solution对于径向间隙的调整,需要根据机器运转情况和实际生产情况来决定。
在高温、高速情况下,通常选择大的径向间隙;如果是精密主轴或者车床主轴,通常选择小的径向间隙。
For radial clearance adjustment, need according to the machine running situation and the actual production situation to deci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igh speed, usually choose big radial clearance; If it's precision spindle or lathe spindle, usually choose small radial clearance.滑动轴承的检验和调整The sliding bearing of the inspection and adjustment在滑动轴承的运转过程中,对于轴承间隙过小、过大和对于润滑剂浓度、灰尘量的监测,都有不同的方法,分别是在线温度监测、在线振动监测和定期铁谱分析。
75quipment and MaintenanceE设备与维修滑动轴承修理装配与调整的若干问题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文登 264302) 于林波 冯 春滑动轴承按其油膜形成的方式可分为液体动压轴承和液体(或气体)静压轴承,按其受力的情况可分为径向滑动轴承和推力滑动轴承。
本文仅对其中的几种轴承的修复进行阐述。
1. 动压轴承的修复主轴精度的修复。
一般情况下主轴可采用修复办法恢复其精度,只有当轴颈部分的硬度下降并且不均匀或探伤发现有裂纹的情况下才换新。
其修复工艺为:①修复主轴两端中心孔。
在车床上用自定心卡盘夹住圆柱橡胶砂轮,以金刚石将砂轮修成60°圆锥,将主轴一端顶在60°砂轮顶尖,另一端顶在活动顶尖上。
主轴左端的外圆上用中心架托住,分别将两端中心孔研出,然后进行测量。
检查主轴前部1.5mm 锥面的径向跳动,要求均在0.002mm 之内,如果超差做好记号,进行定向研磨,将橡胶砂轮做高速运转,主轴另一端以尾架顶尖顶住,将记有同轴度方向的标记向上进行研磨,而后将主轴慢慢的随之转动,但要防止顶尖孔被研成椭圆形。
②在外圆磨上磨削轴径,表面粗糙度值要求R a =0.32μm 以下,并修磨主轴端面与垫圈接触处,表面粗糙度值R a =1.25μm 端面跳动量要求0.002mm 以内。
③研磨主轴径将主轴顶在顶尖上,用铸铁板先在研磨平板上研磨,涂以氧化铝粉研磨剂,以手工粗研主轴径,然后以氧化铬抛光R a =0.042μm 。
2. 短三瓦结构轴承的修复首先进行主轴的修复,其修复工艺同动压轴承主轴的修复一样。
其次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在外圆磨上精磨前后两主轴径及轴肩的一个工作面,前后主轴的尺寸应一致,其径向圆跳动在0.002mm 以内,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在R a =0.042μm 以下,可以用研磨度达到要求,轴肩的跳动要求在0.005mm 以内,表面粗糙度值R a =0.25μm 。
轴瓦的修复,短三瓦结构的轴瓦除了严重的拉瓦发热使轴瓦中的铅析出外,一般的情况可以修复使用。
修理方法如下:①轴承拆开时,将每个轴瓦及其成对相组合的球头螺钉用线扎在一起(原有编号更好)以免调错。
②将球头螺钉卡在车床上,对研轴瓦的球面解除部分研到接触率70%以上。
③用已经修复好的主轴颈为基准粗刮轴瓦至均匀的显示接触点。
④珩磨轴瓦将珩磨轴扎在车床上转动,轴瓦放在研磨轴上,手按住做往复运动至主轴瓦全部研出,珩磨是要用煤油不断的冲洗,珩后的表面粗糙度值可达到R a =0.018μm 以下,与主轴的接触率在80%以上。
⑤珩磨轴的直径应比主轴轴颈大0.03~0.05m m ,其磨料的配方比是环氧树脂6101 为100g ,320粒度的氧化铝粉200g 多,乙烯多按14~16g ,邻苯二甲酸二丁脂20g 。
做珩磨棒的方法:①先称出环氧树脂与二丁酯调均后加入氧化铝粉进行搅拌待其充分稀释后再加多乙烯多胺,充分搅拌后迅速倒入模具内。
②珩磨料注入模具前应先用丙酮或汽油清洗,然后在外垫的内孔上涂上脱模剂,再将模具装好后浇注磨料,固化后脱去外套上外圆磨床磨削外圆磨削尺寸比实际尺寸要大0.03~0.05mm 。
特别注意短三瓦的修复。
我们在磨床的修理中对短三瓦的修复有一定误区,原因可能是对短三瓦材料不了解。
下面介绍一下短三瓦的修复步骤:首先应仔细检查拆下来的轴瓦,因轴瓦的表面材料为铸造铜合quipment and MaintenanceE设备与维修冷加工金ZQPB30,有时在使用时因为温度过高会产生铜层中的铅熔化析出的现象,当时肉眼就能看上去表面发黑,有许多微孔,这说明轴瓦中的铅已析出,这时轴瓦就不能再使用,必须更换。
如果表面发亮,只因与主轴摩擦产生的细线状痕迹,则可以修复使用。
如果主轴是修复的,则不管是新瓦或旧瓦都应与修复的主轴颈接触良好。
因为修复后的主轴轴承颈的外圆直径肯定比标准尺寸小,因此必须对轴瓦进行修刮研抛使之接触大于或等于80%。
由于该轴瓦采用的材料是铸造铜合金ZQPB30,其材料较柔软不宜用刮刀修刮,一般也不会有专用的机械设备来机刮和机刨,均应采用珩磨或研抛的方法来修复。
这其中有两种办法是较正确的,最正规的是珩磨修复,另一种是较方便的研抛修复。
珩磨修复是把珩磨轴夹在车床上,轴瓦放在运转的珩磨轴外圆上,用手按着并向两端做轴向运动,使表面的痕迹全部消除,珩磨时应用煤油不断的清洗轴瓦,表面粗糙度值可达到R a =0.02μm ,接触表面可达到80%,如稍有小的细线现象可用刮刀先刮去,再进行珩磨。
珩磨的最大麻烦是做珩磨棒,珩磨棒的配料方法和制作方法在前面已做了说明。
研抛修复,做研磨研抛的轴可以用巴氏合金精车外圆,外圆的尺寸应大于实际尺寸的0.01~0.02m m 。
如果没有巴氏合金可以用铸铁H T205代替,外圆车削留磨量,磨外圆时尺寸应比实际轴颈尺寸大0.01~0.02mm ,表面粗糙度值为R a =0.8μm ,将研抛轴夹在车床上运转,以氧化铬调煤油做研抛剂,涂于研磨轴。
用珩磨轴瓦的手法来对轴瓦进行研抛,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注意氧化铬粉不低于320#)。
在轴瓦表面修复好后,应对表面与主轴做着色检查,用普鲁士兰油作着色剂,薄而均匀地涂在主轴颈上,把轴瓦轻轻地放在主轴颈上用双手适力按住并顺径向轻而匀速地来回滑动3~5次,检查接触面是否达到80%,而且是否都集中在中央部位。
在轴瓦的内表面修复合格后,用涂色的方法检查轴瓦背面与球面支撑螺钉的接触情况,当时应注意球面支撑螺钉与轴瓦的编号是否一致,不能搞错。
要求接触面积≥70%,如发现接触情况不合格时,可以用氧化铝粉与煤油混合的研磨剂对研至要求。
研磨方法是将球面螺钉夹,车床或钻床上,开动机床使球头螺钉运转,用手托着轴瓦,支撑螺钉的球面和轴瓦相对应,并不时地转动轴瓦,使轴瓦在支撑螺钉上能有自定位的能力。
研磨好后用清洁煤油清洗。
一般要求合格的接触面在清洁后用手将球头螺钉与轴瓦的球面研合一下,立即提起螺钉,轴瓦不应掉下来,达到这个标准后球面研磨即为合格。
但一定要注意在研磨轴瓦螺钉球面时应注意不要碰伤轴瓦好的表面,或先研球面,后研轴瓦内表面。
3. 平面止推轴承的修复首先将平衡环的工作面放在研磨平板上研磨,表面粗糙度值R a =0.16μm 。
接下来,装配调整步骤如下:(1)仔细地清洗砂轮架主轴、轴瓦及其球面螺钉等零件,砂轮架体壳内清理后涂上H52-3或环氧防腐剂。
(2)将主轴装入砂轮架,再装上前后两轴承的六片轴瓦及调整螺钉,在装配时要保持回油孔的位置,这样前后短三瓦轴承完全没在油中,请注意千万不要将轴瓦的方向及相配的球头螺钉装错,然后在砂轮架的体壳两端各装上一个工艺套,工艺套的内径比主轴颈大0.04mm ,外径比砂轮架的体壳内孔小0.005mm 以保持装配,其用途是使主轴轴线与体壳中心线相重合。
(3)用支头螺钉将球面支承环支紧。
(4)调节前后轴承6只球面螺钉的两项工艺要求:①用0.2mm 厚度的塞尺在前后两只工艺套的内孔中四周插入检查,要求在主轴的四面塞尺都能插入,使主轴与体壳中心一致。
②使主轴与轴承保持0.005~0.01mm 的间隙。
间隙的测量方法用百分表触及主轴前端近前工艺套处。
用手上下抬动主轴的前端,百分表的读数即为前轴承的径向间隙,后端的方法与前端相同。
(5)以手动的方式转动主轴,应轻快无阻,检查主轴的径向圆跳动,轴向窜动均应在0.01mm 以内。
(6)开车空运转应特别的注意油温,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0°。
4. 静压轴承的修理装配与调整静压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大、摩擦阻力小、旋转77quipment and MaintenanceE设备与维修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
在磨床重型机床上液体静压轴承是由外界供应,经过过滤并具有一定的压力的油液在轴承油腔上形成油膜,使其产生一定的承载能力,进入油腔的油液应先经过节流。
常用的节流形式有可变节流(双薄膜节流,滑阀节流)和固定节流(小孔节流,主细管节流)两大类。
装配前的修理与准备工作。
主轴的修复:静压轴承虽属纯液体摩擦,但主轴轴颈仍会由于油液中极微细的机械杂质的冲击产生极细的环形细流纹,一般可以通过精密磨床及研磨至R a =0.16~0.04μm 。
静压轴承一般不会磨损,如上述主轴精磨或研磨时的磨削量控制在0.02~0.03mm 以内,则轴承可以不必更换(在主轴与轴承的配合间隙增大后,应该注意油泵的流量是否还能适应)。
如果主轴与轴承的间隙过大时则需更换轴承,换新轴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新轴承在装配之前应仔细测量轴承主轴的配合(应尚有0.02~0.03mm 的研磨余量)以及轴承与箱体孔的配合(轴承外径D <100mm ,一般的过盈量是0.003~0.007m m ;100m m <轴承外径D <200mm 时,应在过盈0.003mm 与间隙0.003mm 之间,轴承>200mm 时应保持0.003~0.007mm 的间隙)。
为避免装后再拆,在轴承外圈上拉出线纹引起各油腔短路影响油腔的承载能力,轴承装入时最好经冷缩后再装入。
(2)为了防止主轴在运转中自径向回油槽中将空气吸入引起油腔压力波动,应注意轴承径向回油槽的深度。
(3)为了提高前后两端轴承孔内的圆轴度,在两只轴承装好后,与研磨棒一起研磨到配合间隙要求。
(4)应注意箱体内油垢脱落。
(5)零件的毛刺一定要清除干净,以免刮伤主轴及轴承各管路都要仔细清除干净,清洗是应严禁使用棉纱。
5. 试车与调整注意问题(1)检查各管路不得有漏油现象。
(2)检查轴承油路的压力及波动情况。
(3)检查节流小孔节流器静压轴承最佳节流比是1.73,一般调到1.5~3范围内,这对油的温度有一定的影响,薄膜节流最有利的节流比是1.5~2。
(4)主轴转动前应先用手转动主轴,应转动灵活。
(5)测量主轴的浮起量;先关掉液压等半小时后使主轴和轴承完全接触,用千分表触及主轴,再开动油泵主轴电动机,主轴的起浮量应非常接近主轴与轴承间隙的一半。
(6)刚性测量主轴静刚性开的油泵电动机,以千分表触及主轴,双手加600N 左右的力向上抬,千分表的变动量应在0.006mm 以内,即主轴与轴承的总刚度在100N/mm 以内。
(收稿日期:20121207)爱协林热处理连续炉控制φ12.5m ×7m 钟罩式退火炉故障分析与排除 中频感应电炉光学线圈保护系统装置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稀土铸铁实践 热处理多用炉的检测与分析 改善航空制件专用热处理炉温场 发动机曲轴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设备 无径支罗钻热处理工艺 钻模板热处理变形控制 高铬钢工作辊辊颈裂纹形成机理初探 JEF 水基淬火冷却介质的工艺试验与应用 轴承垫片断裂原因分析 研配压力机在汽车冲压中的应用液压支架活塞杆铰接端部锻造工艺 锻模设计案例分析 我国自由锻生产成本效益分析 轴承套零件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自动化动作效率分析研究 锥形件压铸模具冷却流道排布的研究 降低铸件毛坯成本的途径与方法 消失模铝合金铸件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复合工艺制备半固态A390合金浆料 汽车铸件质量控制方法《金属加工(热加工)》2013年第3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