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生产新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25 MB
- 文档页数:26
我国中厚板轧机概况和中厚板轧机新技术1、我国中厚板轧机概况热轧中厚板生产设备包括热连轧机组、中厚板轧机和炉卷轧机等。
热连轧宽带钢轧机适合生产薄而窄的产品,常规中厚板轧机适合生产厚而宽的产品,而新兴的宽规格卷轧中厚板轧机(炉卷)能够生产前两种轧机生产比较困难的薄而宽规格的产品。
国内中厚板产量主要来源于中厚板轧机,其次是热连轧机。
随着长期生产实践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厚板轧机生产工艺有两种方案:一是,传统的常规中厚板生产线,采用单张钢板轧制方式。
轧机布置型式有:三辊劳特式轧机(已淘汰);单机架四辊轧机;双机架布置,即二辊粗轧机+四辊精轧机或四辊粗轧机+四辊精轧机。
二是,卷轧中厚板生产线,即炉卷轧机,该工艺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既可单张钢板轧制,又可采用卷轧方式生产中厚板。
我国于1936年在鞍钢建成第一套2300中板轧机(三辊劳特式)。
新中国于1958年和1966年先后建成了鞍钢2800/1700半连续钢板轧机和武钢2800中厚板轧机、太钢2300/1700炉卷轧机。
1978年建成了舞钢4200宽厚板轧机。
宝钢5000、沙钢5000、鞍钢5500宽厚板轧机分别于2005年、2006年、2008年建成投产。
我国常规的中厚板轧机目前可分三类,1类:4.3m和5m高水平轧机;2类:以3.5m为代表的中等水平轧机;3类:2.3、2.8m老旧轧机。
2008年,我国中厚板轧机将达到59套,产能5553万t/a。
到2010年我国中厚板轧机产能将达到6500~7000万t/a。
2、中厚板轧机新技术我国中厚板轧机经过近些年来的改造和引进,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在大多数轧机上普遍采用了液压AGC和轧机过程控制系统,部分轧机已经采用立辊轧机的AWC、工作辊弯辊技术及CVC技术等。
特别是宝钢5000、沙钢5000、鞍钢5500宽厚板轧机,均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轧机新技术。
以宝钢5000mm轧机为例其采用的新技术:1)采用了高水平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
QSP工艺技术QSP技术日本往友金属开发出的生产中厚板柸的技术,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铸机生产能力的同时生产高质量的冷轧薄板。
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为:电炉或转炉炼钢——钢包精炼炉——薄板柸连铸机——剪铸机——辊底式隧道加热炉——立辊轧边机——粗轧机——高压水除磷机——精轧机——卷取机TSP工艺技术倾翻带刚新技术,简称TSP。
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为:电弧炉(AC或DC)或转炉炼钢——钢包精炼——薄板柸连铸机——步进式加热炉——高压水除磷机——立辊轧边机——单机架斯特克尔轧机——层流冷却——卷取机。
CPR工艺技术即铸压轧工艺,用于生产厚度小于25mm的合金刚和普碳钢热轧带材。
它利用浇铸后的大压下(60%的极限压下量),仅使用一组轧机,最终可生产厚度为6mm的薄带卷,也可生产低碳钢,管线钢,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及高硅电工钢等。
该生产线包括一台连铸机,感应炉,除磷机,四辊轧机,工艺流程:电炉或转炉炼钢——钢包精炼——薄板柸铸压轧——感应加热炉——旋转式高压水除磷机——精轧机——层流冷却——卷取机。
液体和粉状固体的浸渍和混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液体添加剂与固态聚合物的掺混,而不把固态转变成液态;另一种是将固态添加剂混到熔态聚合物中,而固态添加剂的熔点在混合温度之上,聚合物加工中的填充改性(加入固态填充剂)同这种混合.影响剪切力的因素:1剪切应力的大小与粒子或结块的尺寸有关.2.剪切力大小与物料的粘度有关,粘度大,局部剪切力大,粒子或结块易破裂,粒度又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度越低,因此希望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分散混合.3.提高混合机得转数可以提高剪切强度,因而能增加分散能力.在间歇混合机中,提高转速还可以使物料更频密地通过最大剪切区,有利于分散混合.-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混合状态的判定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生产中混合终点的控制1.混合状态的直接描述:该法是直接对混合物取样,对其混合状态进行检验,观察混合物得形态结构。
中厚板热处理淬火机及应用技术分析摘要:淬火是将加热后的工件浸入淬火介质中,使工件表面获得足够的温度,使材料表面发生马氏体转变,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淬火后的工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同时还有很好的塑性、韧性及一定的耐高温性能。
因此,淬火技术在机械制造、钢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工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加热淬火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热处理淬火机应运而生。
关键词:中厚板;热处理淬火机;应用技术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热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传统的淬火设备中,由于体积较大、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很难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因此,为了有效满足经济发展对中厚板热处理设备的要求,必须要对传统淬火设备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大型卧式淬火机,利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中厚板热处理淬火机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大型卧式淬火机。
该淬火机有效解决了传统淬火设备体积大、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此外,该设备还具有节能效果明显、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
1工作原理1.中频电源由整流装置向整流电路供电,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经过滤波,然后供给 IGBT或 GTO功率模块。
2. IGBT模块输入端的整流输出电压为3.3-5.5V,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提供不同的电压等级。
3. IGBT模块输出端有一输入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吸收输入端的电压波动,防止功率管烧毁。
当输出端出现电压波动时,可以启动稳压二极管,把功率管短路或者短接保护。
4. IGBT模块输出端有一个滤波电容,它可以吸收输入端的高频信号,将其转化为低频信号,然后供给变频器进行下一步工作。
5. IGBT模块输出端有一个逆变二极管,当交流电输入时,可以将其转换为直流电。
逆变二极管可以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
6.变频调速模块是中频电源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是将工频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变成直流电输出的装置。
中厚板表面热处理技术金属表面处理的方法1 前言中厚板的控轧控冷工艺发展很快,目前很大一部分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钢板可以取代热处理钢板,即可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从质量和性能上说也不次于热处理钢板。
然而,从当今的中厚板控轧控冷技术水平来说,中厚板的表面热处理工艺仍然还不能取消。
这是因为:1)从工艺上说,退火、回火、调质、缓冷等表面处理用控轧控冷工艺还实现不了;2)从钢种上说,耐压、耐候、抗压板、海上平台板、模具工具板、高中压锅炉容器板、合金结结板、桥梁板、不锈钢板及高牌号管线与船用板等,目前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尚有困难;3)从板厚上说,控轧控冷工艺多用于板厚在30mm以下。
而且线外热处理钢板的性能比较均匀稳定,偏差也小。
特别是热轧钢板性能不合要求时,通过线外热处理尚有补救的可能,一些控轧后钢板还可作为热处理的基板,使热处理钢板性能达到更高更完美。
当前,宽厚板性能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一个现代化宽厚板厂的热处理工序,应该说是确保生产出高性能钢板所不可缺少的。
2 中厚板热处理的特点2.1 处理种类齐全随着用户对中厚板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其他钢材相比,中厚板热处理种类要求更加齐全,有正火(常化)、调质(淬火+回火、正火+回火)、高温回火、退火、淬火(水淬、油淬)及缓冷等方法,通常以正火处理最为普遍。
2.2 热处理量大在热轧钢材中以中厚板热处理量较大,一个现代化中厚板厂热处理量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
2.3 处理钢板尺寸与面积大热处理中厚板最宽可达5400mm,最长达到27m,一般要求长达18m,因此,炉子尺寸很大,有的热处理炉内宽达5800mm,长达102m。
2.4 钢板单重大一块钢板通常重达20t~30t,最重可达到1250t,因此,需要为之配套装出炉机械与吊车安置大吨位的设备。
2.5 淬火和快冷用水量大由于钢板单重大,淬火与快冷瞬间用水量高达10000m3~14000m3,供水系统很庞大,多数都需设有储水池或水塔来满足。
钢结构中厚板的焊接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钢结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钢结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钢结构由于自身的诸多优点,包括自重轻、建设周期短、适应性强、造型美观、维护方便等,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钢结构的发展与钢产量紧密相关。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产钢大国,2006年中国生产钢已达4.1亿t,其中钢结构的产量高达1.4亿t,能源、交通、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建筑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钢结构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
我国轻钢钢结构、空间钢结构、高层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和住宅钢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全国。
与此同时,建筑钢结构中厚钢板得到越来越大量的使用,如北京新保利大厦工程使用的轧制H型钢翼板厚度达到125mm(ASTMA913Gr60),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用钢最大板厚达110mm(Q460E-Z35),大量钢结构工程采用厚钢板,促进了厚钢板焊接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用钢的范围。
厚板焊接厚板、超厚板焊接时填充焊材熔敷金属量大,焊接时间长,热输入总量高,构件施焊时焊缝拘束度高、焊接残余应力大,焊后应力和变形大。
焊接施焊过程中,易产生热裂纹与冷裂纹。
厚板在焊接前,钢板的板温较低,在开始焊时,电弧的温度高达1250~1300℃,厚板在板温冷热骤变的情况下,温度分布不均匀,使得焊缝热影响区容易产生淬硬——马氏体组织,焊缝金属变脆,产生冷裂纹的倾向增大,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厚板焊前必须进行加热。
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应对焊接过程进行控制,以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
1. 定位焊:定位焊是厚板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由于厚板在定位焊时,定位焊处的温度被周围的“冷却介质”很快冷却,造成局部过大的应力集中,引起裂纹的产生,对材质造成损坏。
解决的措施是厚板在定位焊时,提高预加热温度,加大定位焊缝长度和焊脚尺寸。
2. 多层多道焊:在厚板焊接过程中,坚持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原则是多层多道焊,严禁摆宽道。
日本JFE钢铁公司开始开发采用水淬火的热机械控制工艺(TMCP),作为高强度、高韧性,具有优良焊接性能钢板生产技术的核心技术。
下面简单介绍由JFE钢铁公司开发和应用的中厚板制造技术,包括超级-OLAC技术,一种新的中厚板加速冷却技术以及HOP技术(热处理在线工艺),一种加速冷却后的在线热处理工艺。
同时,下面还介绍Easyfab钢板制造技术,即通过应用具有新功能的冷矫直机将中厚板中残余应力降至零。
一、新加速冷却技术——“超级-OLAC”技术的开发与控制轧制技术一起,加速冷却技术是TMCP工艺的核心技术。
JFE钢铁公司是世界上首家开发并成功在中厚板生产中应用在线加速冷却技术的钢铁企业。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采用加速冷却技术制造的TMCP钢实现了提高钢板强度、改进焊接性能的目的,从而有助于焊接结构建筑用钢使用的合理化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并开始用于造船业。
然而,最近几年对钢板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如减少强度下降等。
为了满足新的要求,基于一个全新的概念,JFE钢铁公司进行了大量研究以获得解决与传统冷却技术问题相关的方案,并开发出新一代加速冷却工艺,称之为超级-OLAC工艺,并应用于JFE钢铁公司西日本钢厂。
当中厚板进行水淬火时出现的热传递和沸腾现象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方式,即核胞沸腾和薄膜沸腾。
在前一种沸腾中,冷却水直接与钢接触,热量通过产生的泡传递。
相比之下,后一种沸腾中在钢与冷却水间形成一个蒸汽薄膜,热量是通过蒸汽薄膜传递。
核胞沸腾的冷却能力比薄膜沸腾更高。
在中厚板冷却开始时,中厚板表面温度较高,薄膜沸腾起主导作用。
然而,随着中厚板表面温度的下降,蒸汽薄膜变得不稳定,冷却水开始局部上直接与中厚板接触,沸腾逐渐转向核胞沸腾。
此外,在瞬时沸腾状态下,当薄膜沸腾和核胞沸腾共存时,随着冷却的继续,冷却能力提高。
采用传统冷却方法,如喷淋冷却和层流冷却时,如果冷却水流量提高以强化冷却,冷却迅速地转换成瞬时沸腾,是核胞沸腾和薄膜沸腾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