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芳香烃的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芳香烃的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芳香烃的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芳香烃的知识点总结

第五节苯芳香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苯的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索推理,实验验证教学过程:

[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大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另一大类有机物一一芳香烃,它的代表物是苯。那么苯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以前人们在没有使用电灯前用的是煤油灯,而且是用塑料桶装的,每次煤油用完了之后,

桶底都留有一种油状物质,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及法国的日拉尔等化学家对此进行研究,用了五年的时间终于发现和提出了这种油状物质,它就是苯。[展示实

物苯]

、苯的物理性质

二、苯分子的结构

当法拉第提炼出苯后,化学家们就对苯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可以燃烧,且生成物为CQ和H20,于是确定苯由C、H元素组成。后又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了苯中C%=1213,H%=113,即得出C、H个数比为1:1,即最简式为CH。最后人们还发现1mol苯的质量刚好是3mol乙炔的质量,由此确定苯的摩尔质量为78g/mol,于是推出苯的分子式:GH6

接下来的任务是研究苯的分子结构,为此,化学家们进行了很多实验,假设,探索。

首先,根据分子式C3H6,不符合饱和结构C n H2n+2 (不饱和度为4),肯定苯是高度不饱和结构。根据当时的“有机物分子呈链状结构”来假设:

HC=C-CH2-CH2-C=CH

HC三C— C三c- C比一乐

HC=C-CH2-C=C—CHa

CH尸匸C二C比等等

若是以上结构,则都将能发生氧化反应,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实验]1、取1苯于试管中,加入2酸性KMnO4溶液,振荡。

2、取1苯于试管中,加入2溴水,振荡。

[现象]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苯在溴水中发生萃取现象)于是推翻以上假设。

一时,苯的结构式问题成了令科学家们一筹莫展的难题,也逼迫链状结构理论的提出者

――36岁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一个冬天的夜里,凯库勒坐在书桌前思考苯的结构,他画了很多图,然而百思不得其解,他只好停笔,煨着火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觉得有一些碳原子在自己面前跳起舞来,高贵优雅,突然间这些碳原子

变成了一条条凶猛的毒蛇, 在火焰中翻滚,一会儿又卷曲起来, 最后凶猛的毒蛇相互撕咬起

来,一条条的咬住了对方的尾巴,形成了首尾相连的环状,不停地旋转起来。凯库勒猛然惊 醒,根据梦中得到的启示,他迅速画起了一个封闭式的结构,认为苯就是存在一个大环。

事实上,后来,人们发现苯分子可以和 H 2反应,且产物为饱和的 C 6H 12,还是有一个不

饱和度,说明苯中确实存在一个环。

H

H

C

H

为了满足C 的4个价键饱和结构及苯的不饱和性,凯库勒决定用 来表示

C C

苯的结构,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凯库勒式”

H

° C ° H

但后来进一步研究,测得苯分子中所有碳碳键键长都相等( 构为平面正六边型。

于是发现“凯库勒”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既然苯分子中有三个双键三个单键,那么它 应该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可使酸性

KMn04溶液褪色, 然有单双键,那么很明显它的所有碳碳键长就不应该相等。 题呢?

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发现苯中其实存在一个大n 键, 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因此它真实的结构我们又用

来表示。

现在我们仍习惯用“凯库勒”式,虽然它并不能代表苯的真正结构,因此在使用时不能认为 它是单双交替。

1、 最简式:CH

2、 分子式:C 6H 6

3、 凯库勒式:

1.4x 10-10m ),得出苯的结 但实际上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既

如何解决“凯库勒”式的这些问

导致每个键相同,都成了一种介于

◎不过

H

C H

C

H

? .C . C C

C H ?

- c f - H

4、结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 120°

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过渡]既然苯中不存在单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那么由苯的结构 可

知,苯的化学性质也应该介于烷烃和烯烃之间。

三、苯的化学性质

苯不被酸性KMn04溶液氧化,一般情况下也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的化学性 质比烯烃、炔烃稳定。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苯也能和某些物质反应。

1、 氧化反应:

可燃性:

C 6H 6

点燃

+

7.5 02

6CO 2 + 3H 2O

烯烃相比,它的火焰明亮,有浓烟,因为它的含碳量高。 H 原子被别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实验演示]现象:和烷烃、 2、 取代反应:苯分子中

①卤化反应: 苯与溴的反应:

把苯和少量液溴(和溴水不反应,只是萃取)放在烧瓶里,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 用带导管的瓶塞塞紧瓶口。

[实验原理]:

m Fe .

+ Br 2

△,无水

溴苯

[装置]:

[注意]:?本反应用铁粉作催化剂,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

溴化铁,

Fe 立即与Br 2反应而成。

?长导管作用:

导气,冷凝回流(反应放热且苯和溴都易挥发)

Br + HBr

导管末端放置于锥形瓶中液面上方,这是为了防止倒吸。 [现象]:?在导管口附近出现白雾(由 HBr 遇

水蒸气所形成)。

?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的液体滴入 AgN03溶液,

有浅黄色AgBr 沉淀生成。

?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在盛有冷水的烧杯里,烧杯底部有褐色(过量的溴溶于溴苯中 而形成)不溶于水的液体。

?通过除杂得到的纯溴苯为无色液体。

[除杂]:先用水洗,再用 NaOH 溶液洗,水洗,分液,干燥,蒸馏。 ②硝化反应:苯分子中的H 原子被一NO 2所

取代的反应

在一个大试管里,先加入 1.5mL 浓硝酸和2mL 浓硫酸,摇匀,冷却到 50—60C 以下, 然后慢慢滴入1mL 苯,不断摇动,使混合均匀,然后放在 60C 的水浴中加热10min ,把混

合物倒入另一个盛水的试管

[实验原理]:

[强调]:注意书写有机物时的连接顺序 [装置]:

[注意]?混酸的配制:浓硫酸慢慢加到浓硝酸中

?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至 便于控制温度,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 浸入水浴中。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硝基苯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的、无色的油状液

体,密度比水大,有毒(与皮肤接 触或蒸汽被人体吸收,都能引起中毒) ,是制造染料的重要原料。

③ 磺化反应:

苯和浓硫酸共热到 70— 80 C,就会反应。在这个反应里,苯分子里的 H 原子被硫酸分

子里的磺酸基(一SQ H )所取代而生成苯磺酸,这种反应叫磺化反应。

[反应原理]

[强调]?注意书写有机物时的连接顺序

?浓硫酸是反应物

?生成的苯磺酸水溶液呈酸性

虽不具有典型双键所应有的加成反应性能,但特殊情况下仍能起加成反应。

3、加成反应:

① 催化加氢:在镍催化剂存在下和 ② 光化加氯:生成六六六农药

四、 苯的用途

Cl

重要化工原料: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苯从石油工 业获得。

五、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分为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萘、蒽、菲)

里。

55C — 60C ,为了 温度计水银球

180—250 C 时:

硝基苯

NO 2 + H 2O

浓硫酸

+ HO 一

NO 2

——

SO 3H + H 2O

苯磺酸

+ HO —SO 3H

催化剂

+

3 H 2

cQ

Cl Cl

+3Cl2

紫外线:

苯的同系物:分子里只含有一个 苯环结构,烃基均为烷基 的碳氢化合物叫苯的同系物。

通式为 C n H 2n —6 (n > 6)

1、苯的同系物的结构:

二甲苯由于甲基位置不一样,有如上三种结构,它们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

2、化学性质:根据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可推知苯的同系物与苯化学性质相似:如都可以 燃烧,燃烧时有

大量黑烟。都能发生取代反应等。但由于苯的同系物中,苯环和侧链相互影 响,使得苯的同系物性质与苯又有一些差异。

(1) 氧化反应:能使酸性 KMnO 4溶液褪色:

【实验5-10】苯,甲苯,二甲苯和酸性 KMnO 4溶液溶液的反应

由于烷基对苯环的影响,甲苯和二甲苯均可使酸性 KMnO 4溶液褪色,只要与苯环直

接相连的碳原子上一定有

H ,氧化时,无论侧链长短,均氧化为一

COOHo

(2) 取代反应: ① 卤化反应:

[推测]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位置将有所不同。请大家推测条件分别是 什么?

若在铁粉存在下与液溴反应,则苯环上的氢被取代;若在光照条件下,则为烃基上的 氢被取代。

[介绍]

KMgQirH 4)

碍习]

refer)-

(萃环邻,对位取代)

般信息题:邻I

(、对位定位基:一 O -、一 N ( CH 3)2、一 NH 2、一 OH 、一 0CH5、一 NHCOCH 、 —CI , 一 B r

, 一

CH

3 (或烃基),一 0 — COR 一 C 6H 5 等

间位定位基:一CN — COCH 、一COOH 、一COOCH 、一CONH 2、一N02, 一SQH ,

—CHO 等

② 硝化反应

[讲解]甲苯跟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可以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 甲苯

CH 3

邻二甲苯

CH 3

CH 3

间二甲苯

CH 3

CH 3

对二甲苯

H m

C \v 无亭

Cl 2r 无水

I, (42%)

CL-无水

兰硝凰甲舉I J' N T J

2, 4, 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又叫

TNT ,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不溶于水。它是

一种烈性炸药。

[例题]

1、下列能说明苯分子中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

A 、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E 、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C 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D 、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2、某烃的分子中含 21个原子,所有原子核外共有

66个电子。该烃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

应而使溴水褪色, 却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该烃在有铁粉存在时与 C 2反应的一氯 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均只有一种结构。求该烃的分子式和可能的结构简式。

解析:本题应根据分子中元素的种类、原子总数、电子总数计算该烃的分子式,再结合通式

和性质决定烃的结构简式。设烃的分子式为

CxHy 则

因该物质能使酸性 KMnO 4褪色,而不能和溴水发生化学反应,则该烃应是苯的同系物, 分子式也恰好满足 GH 2n —6的通式。对C 9H 12苯的同系物,可能有以下8种结构简式:

连三甲苯

偏三甲苯 均三甲苯

在铁粉存在时与 CI 2反应,说明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而不在侧链上,而符合苯环上一氯 代物、二氯代

物、三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均三甲苯。

3、请认真阅读下列三个反应:

利用这些反应,按以下步骤可以由某烃

A 合成一种染料中间体 DSD 酸。

HN O 3

H 2SO 4、SO 3

(A)

丄B)

(C)

H 2SO 4

——-(D)

请写出(A )、( B )、( C )、(D )的结构

简式。

答案](A )

「 x+y=21

6x+y=66 解之

{x=9

y=12 , 分子式为 C 9H 12。

完整版word2010知识点

实用文案 §3.2中文Word 2010的基本操作 Word 2010是Office 2010中的一个组件,它是用于字处理的软件,用它所建立的文件称为“文档”。 一、启动 方法一: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方法二:双击Word 2010的快捷方式图标 方法三:双击扩展名为.DOCX的文档 二、退出 方法一: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方法二:选择菜单“文件/退出” 方法三:Alt+F4 方法四:双击应用程序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 三、Word 2000窗口的组成 在Word 2000的视图切换工具按钮中包含四种视图方式按钮,从左至右依次是: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在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打印预览、全屏显示(阅读版式) 普通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但有部分内容在该视图中不能显示。如页眉、页脚、分栏、图形等。 页面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编辑的效果与实际打印效果一致。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Web版式视图:用以创建Web页,除显示文档内容外,还显示文档的背景及文档结构图。 大纲视图:用于显示文档中的文本信息,但不能显示文档中的图形。 三、创建与打开文档 1.文档的创建: 方法一:选择菜单“文件/新建”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方法三:启动Word 2010时,自动建立一个名为“文档1.DOCX”的文档方法四:CTRL+N 2.文档的打开: 方法一:选择菜单“文件/打开”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方法三: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选择“文件”菜单,在其底部列出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的名字(默认为4个,最多为9个,可使用菜单“工具/选项”进行设置),单击某一文件名,可打开此文件。 方法四:CTRL+O 说明:在Word中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每打开一个文档,则会在“窗口”菜单底部出现该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可实现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卤代烃芳香烃知识点总结

、苯的物理性质 色态:无色 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熔沸点:低 沸点80.1 C 熔点5.5 C 密度: 比水小,0.8765g/mL ,溶解性:不溶于水 、苯的结构 分子式::C6H6 苯分子结构小结: 1、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2、结构特点:分子为平面结构 键角 120 ° 键长 1.40 X 10-10m 3、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 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② 邻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4、性质预测: 结构决定性质,苯的特殊结构具有哪些性质? 氢原子的取代:硝化,磺化,溴代 苯的特殊性质 加成反应:与H 2,与C 12 三、苯的化学性质 1. 苯的取代反应: 2. 加成反应 3. 氧化反应: 溴代反应 a 反应原理 b 、 反应装置 c 、 反应现象 d 、注意事项 最简式: CH (1825 年,法拉第) 结构式: 结构简式: 865年,凯库勒)

注意: ① 铁粉的作用:催化剂(实际上是 FeBr3),若无催化剂则苯与溴水混合发生的是萃取。 ② 导管的作用:导气兼冷凝导管末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液面以下,否则将发生倒吸。 ③ 产物:溴苯留在烧瓶中, HBr 挥发出来因为溴苯的沸点较高, 156.43 C 。 ④ 纯净的溴苯:无色油状液体。呈褐色的原因:溴苯中含有杂质溴, 除杂万法:用稀 NaOH 溶液和蒸馏水多次洗涤产物,分液 (2)硝化反应 ① 加液要求: 先制混合酸: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硝酸中, 并不断振荡使之混合均匀,要冷却到50~60C 以下, 再慢慢滴入苯,边加边振荡,控制温度在 50~60 C 以下。 冷却原因:反应放热,温度过高,苯易挥发, 且硝酸也会分解,苯和浓硫酸在 70~80 C 时会发生反应。 ② 加热方式:水浴加热(好处:受热均匀、温度恒定)水浴:在 浴:温度更高。 ③ 温度计的位置,必须放在悬挂在水浴中。 ④ 直玻璃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⑤ 产 物:纯净的硝基苯为无色,有苦杏仁味,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不溶解于水。不纯硝基苯显黄色原因:溶有 NO2 (硝酸的保存) ⑥ 提纯硝基苯方法:用 NaOH 溶液和蒸馏水洗涤,分液。检验是否洗净的方法:取清液用焰色反应检验钠离子,若 无黄色火焰,则 现象:①导管口有白雾,锥形瓶内产生浅黄色浑浊。 ②瓶底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 100C 以下。油浴:超过 100 C,在0?300 C 沙 (图表示硝化反应装置)

高一上期中考试政治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一至六课基本知识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什么是商品(重点)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什么是货币(重点)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商品和货币不是一对孪生兄弟,货币晚于商品出现,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本质(重点):一般等价物 3、商品的基本属性(重点)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基本职能)(重点)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观念上的货币。如:一件衣服标价100元。·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现实的货币。如:用100元买了一件衣服。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5、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6、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8、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9、信用工具都有哪些

信用卡和支票 ·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支票:活期存款的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10、什么是外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外币 1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表现和意义 表现: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使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重点)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2、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 对谁有利,即是谁的市场 3、价值量的决定因素(重重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一般情况下,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作为生产者,就要努力缩短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重重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重重点)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2010文字处理软件应用教材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我们经常看到的报纸,杂志,书籍上的文章,一般都经过文字处理,这样的文章有利于阅读,更能突出主题,引人入胜。计算机中的文字处理软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纸,笔,橡皮,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中处理文字的重要工具, 4.1 Word 入门 Office 2010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包,包括 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等组件,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Word 2010是其中的文字处理软件,其功能包括文字的输入、编辑、格式化、图形处 理及图文混排,表格处理、文档管理等,用户可以使用它建立各类文档, 如信函、简历、备忘录、论文、贺卡、宜传手册、广告、书籍及长篇报告等。 任务一Word 基本操作 1. 启动Word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 → "Microsoft Word 2010” 命令启动Word 1.认识Word 界面的对象 操作提示:启动Word 还有其他方法: 方法一,双击桌面上Word 的快捷方式; 标题栏 快速访问工具栏插入点垂直滚动条 “文件”选项卡 功能区 水平标尺 编辑区

Word窗口对象名称及作用 窗口对象名称作用常用按钮及一些问题 快速访问工具栏放置命令按钮,使用户快速启动经常使用的命令,如“保存”和“撤销”。可以添加个人常用命令 标题栏显示正在编辑的文档的名称,控制窗口最小 化、最大化、还原以及关闭 放置命令工具 “文件”选项卡位于窗口左上角,包含“保存”、“打开”、“关 闭”......常用命令 保存、另存为、打开、关闭、信息、 最近使用的文件、新建、打印、保存并发送、 帮助、选项、退出 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 保存(另存为) 恢复 撤销

芳香烃的知识点总结

第五节苯芳香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苯的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索推理,实验验证 教学过程: [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大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另一大类有 机物——芳香烃,它的代表物是苯。那么苯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以前人们在没有使用电灯前用的是煤油灯,而且是用塑料桶装的,每次煤油用完了之后, 桶底都留有一种油状物质,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及法国的日拉尔等化学 家对此进行研究,用了五年的时间终于发现和提出了这种油状物质,它就是苯。[展示实 物苯] 二、苯分子的结构 当法拉第提炼出苯后,化学家们就对苯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可以燃烧,且生成物 为CO2和H2O,于是确定苯由C、H元素组成。后又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了苯中C%=12/13, H%=1/13,即得出C、H个数比为1:1,即最简式为CH。最后人们还发现1mol苯的质量刚 好是3mol乙炔的质量,由此确定苯的摩尔质量为78g/mol,于是推出苯的分子式:C6H6 接下来的任务是研究苯的分子结构,为此,化学家们进行了很多实验,假设,探索。 首先,根据分子式C6H6,不符合饱和结构C n H2n+2(不饱和度为4),肯定苯是高度不饱 和结构。根据当时的“有机物分子呈链状结构”来假设: 等等 若是以上结构,则都将能发生氧化反应,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实验] 1、取1苯于试管中,加入2酸性KMnO4溶液,振荡。 2、取1苯于试管中,加入2溴水,振荡。 [现象]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苯在溴水中发生萃取现象)于是推翻以上假设。 一时,苯的结构式问题成了令科学家们一筹莫展的难题,也逼迫链状结构理论的提出者——36岁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一个冬天的夜里,凯库勒坐在书桌前思考苯的结构,他画了很多图,然而百思不得其解, 他只好停笔,煨着火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觉得有一些碳原子在自己面前跳起舞来,高贵优雅,突然间这些碳原子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Word2010经典技巧大汇总(超详细)

Word2010使用技巧大全 在默认情况下,我们用Word打开WPS文档时,系统提示打不开,这是不是就代表Office 不能读取WPS文件呢?其实不是,只要你经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就能达到目的,下面就是具体的方法。 在默认情况下OfficeXP并没有安装转换器,我们可以在安装时安装WPS文件转换器,这样就可以打开WPS文件了。在光驱中放入OfficeXP安装光盘,运行安装程序,并选择“添加或删除功能-更改已安装的功能或删除指定的功能”按钮,接着选择“Office共享功能→转换和过滤器→文本转换器”中的“中文WPSFORDOS”和“中文WPS97/2000FORWindows”选项即可。这样再在Word中单击“文件→打开”命令时,在打开对话框中的“文件类型”中就可以看到打开“WPSDOS导入”和“WPS文件”两个选项,分别对应DOS版的WPS文件和WPS97/WPS2000/WPSOffice文件,选中文件就可以在Word中打开。 Word2002在新建文档任务窗格中显示了你最近打开的4个文档的列表,用这种方式可以非常轻松地打开文档,不过你可能常常会感觉只显示最近的4个文档有些不够用,想在该列表中看到第5个或更多打开过的文档吗?方法如下:单击“工具→选项”命令,打开对话框,然后单击“常规”选项卡,在“列出最近所用文件”框中指定你想在新建文档任务窗格中显示的最近所用文档的数量,这个数字最高可以指定为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方法一:单击“文件→打开”命令下的“打开”对话框,选中要打开的多个文档,若文档顺序相连,可以选中第一个文档后按住Shift键,再用鼠标单击最后一个文档,若文档的顺序不相连,可以先按住Ctrl键,再用鼠标依次选定文档;单击“打开”按钮即可。 方法二:在“资源管理器”中,选中要打开的多个Word文档,按下回车键,系统会自动启动Word2002,并将所选文档全部打开。在选择文档时,如果是要选中多个连续文档,可以按下Shift键再用鼠标单击相应的文件名;如果要选中多个不连续文档,就按下Ctrl键再用鼠标单击相应的文件名。 方法三:如果文件在不同的目录中,可以在“资源管理器”的相应目录中,选中要打开的文档,按下鼠标左键,将文档拖到任务栏中的Word图标上(注意:此时的Word中没有打开的文档),所选文档就被打开了;再找到其它目录,用同样方法将所选文档拖到Word图标上。 选择“文件”菜单,在菜单最下方会出现最近编辑过的4个文件名,单击其中一项,便可快速打开相应文档。 如果希望Word每次启动时都能自动打开某个文档,可以通过简单的宏命令来实现这个功能,方法是 2.在“录制宏”对话框中,在“宏名”输入框中输入要建立的宏的名称,如“auto”,点击“确定 3.从菜单中单击“文件”,点击最近打开文件列表中显示的某一个文件名 在Word2002中想保存多篇打开的文档,可以先按住Shift键,然后单击“文件”菜单,这时原来的“保存”命令就变成了“全部保存”命令,单击它就可以保存所有打开的Word 文档。也可以先按住Shift键,然后用鼠标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这时“保存”按钮的图标就变成“全部保存”的图标,松开鼠标,即保存完毕。 你可以一次性关闭所有打开的文档,方法是:按住Shift键,单击“文件”菜单,在“文件”菜单中将出现“全部关闭”选项,单击该命令即可一次性关闭所有打开的文档,且在关

java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java知识点总结 应同学要求,特意写了一个知识点总结,因比较匆忙,可能归纳不是很准确,重点是面向对象的部分。 java有三个版本:JAVA SE 标准版\JAVA ME移动版\JAVA EE企业版 java常用命令:java, javac, appletview java程序文件名:.java, .class java的两类程序:applet, application; 特点,区别,这两类程序如何运行 java的主方法,主类,共有类;其特征 java的数据类型,注意与C++的不同,如字符型,引用型,初值 java与C++的不同之处,期中已总结 java标记符的命名规则 1)标识符有大小写字母、下划线、数字和$符号组成。 2)开头可以是大小写字母,下划线,和$符号(不能用数字开头) 3)标识符长度没有限制 4)标识符不能使关键字和保留字 面向对象的四大特征 抽象、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类、对象,类与对象的关系,创建对象,对象实例变量 构造函数,默认构造函数,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构造函数的作用,初始化的顺序,构造方法的重载 构造函数:创建对象的同时将调用这个对象的构造函数完成对象的初始化工作。把若干个赋初值语句组合成一个方法在创建对象时一次性同时执行,这个方法就是构造函数。是与类同名的方法,创建对象的语句用new算符开辟了新建对象的内存空间之后,将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这个新建对象。 构造函数是类的特殊方法: 构造函数的方法名与类名相同。 构造函数没有返回类型。 构造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类对象的初始化工作。 构造函数一般不能由编程人员显式地直接调用。 在创建一个类的新对象的同时,系统会自动调用该类的构造函数为新对象初始化。 类的修饰符:public类VS 默认; abstract类; final类; 1)类的访问控制符只有一个:public,即公共的。公共类表明它可以被所有其他类访问和引用。 若一个类没有访问控制符,说明它有默认访问控制特性,规定该类智能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引用(包访问控制)。 2)abstract类:用abstract修饰符修饰的类被称为抽象类,抽象类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概念类,抽象类是它所有子类的公共属性集合,用抽象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公共属性来提高开发和维护效率。 3)final类:被final修饰符修饰限定的,说明这个类不能再有子类。所以abstract与final 不能同时修饰一个类。 域和方法的定义 1)域:定义一个类时,需要定义一组称之为“域”或“属性”的变量,保存类或对象的数据。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word2010基础知识试题 (2)

一、单选题 1、Word具有的功能是__D__。 A.表格处理 B.绘制图形 C.自动更正 D.以上三项都是 2、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启动Word 2010的操作是___D___。 A.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 2010快捷方式图标 B.单击"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Word 2010" C.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双击Word文档图标 D.单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 2010快捷方式图标 3、在Word 2010中,用快捷键退出Word的最快方法是__A____。 A.Alt+F4 B.Alt+F5 C.Ctrl+F4 D.Alt+Shift 4、下面关于Word标题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B___。 A.双击标题栏,可最大化或还原Word窗口 B.拖曳标题栏,可将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C.拖曳标题栏,可将非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D.以上三项都不是 5、Word 2010的"文件"选项卡下的"最近所用文件"选项所对应的文件是____C__。 A.当前被操作的文件 B.当前已经打开的Word文件 C.最近被操作过的word文件 D.扩展名是.docx的所有文件 6、在Word 2010编辑状态中,能设定文档行间距的功能按钮是位于___A___中。 A."文件"选项卡 B."开始"选项卡 C."插入"选项卡 D."页面布局"选项卡 7、 Word 2010中的文本替换功能所在的选项卡是___A___。 A."文件" B."开始" C."插入" D."页面布局" 8、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下,"开始"选项卡下"剪贴板"组中"剪切"和"复制"按钮呈浅灰色而不能用时,说明____B__。 A.剪切板上已经有信息存放了 B.在文档中没有选中任何内容 C.选定的内容是图片 D.选定的文档太长,剪贴板放不下 9、在Word 2010中,可以很直观地改变段落的缩进方式,调整左右边界和改变表格的列宽,应该利用____C__。 A.字体 B.样式 C.标尺 D.编辑 10、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下,文档窗口显示出水平标尺,拖动水平标尺上沿的"首行缩进" 滑块,则___B_。 A.文档中各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B.文档中被选择的各段落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C.文档中各行的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D.插入点所在行的起始位置被重新确定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 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 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有三种同分异 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 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 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 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如: 、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 3 ⑹ C n H 2n O :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如:CH 3CH 2CHO 、CH 3COCH 3、CH 2=CHCH 2OH 、 、 、 CH 2—CH 2 CH 2—CH 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O CH 2—CH —CH 3 CH 2—CH 2 O CH 2 CH 2 CH 2—CH —OH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总结4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总结4 1.先到先服务的作业调度:队列;函数的递归调用:堆栈;数据元素的引用、多重循换的执行:程序设计的技术。 2.黑盒测试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 白盒测试方法有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测试。 3.数据库设计六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运行维护。 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NC).(20世纪40年代) 5.1GB=10亿个字节。 6.在微机中,西文字符所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 7.若希望Word中所有超链接的文本颜色在被访问后变为绿色,最优的操作方法是: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主题”工具组单机“颜色”按钮,再从下拉菜单单击“新建主题颜色”,修改已访问的超链接的字体颜色。 8.需要同时选中所有工作表的同一区域最快捷的方法是:按下Shift键单击最后一张工作表标签。 9.在Word中插入一个利用Excel制作好的表格,并希望在Word 文档中的表格内容随Excel源文件的数据变化而自动变化,最快捷的操作方法是:复制Excel数据源,然后在Word右键快捷菜单上选择带有连接功能的粘贴选项。(链接与保留原格式)10.将一篇来自互联网的以.html格式保存的文档内容插入到Word

中,最优的操作方法是:通过插入—对象—文件中的文字功能, 将其插入到Word文档中。 11.在Word2010中设计的某些包含复杂效果的内容如果在未来经常需要使用,如公文版头、签名以及自定义公式等,最佳的操 作方法是:将这些内容保存到文档部件库,需要时进行调用。12.在Word中,docx格式是普通的Word文档格式,Word2007开始,格式由doc变成了docx,一直沿用至今。Dotm格式为启 用宏的模板格式,dotx格式为禁用宏的模板格式;dot是2003 版word的模板格式。 13.Word文档中有五种视图,即页面视图、阅读版式视图、web版式视图、大纲视图、草稿。 14.Word文档中有一个5行4列的表格,要将一个文本文件中的5行文字拷贝到该表格中,使其正好成为该表格中的一列内容, 最优的操作方法是:在文本文件中选中这5行文字,复制到剪 贴板,然后回到word文档中,选中对应的5个单元格,将剪 贴板内容粘贴过来。 15.算法的有穷性是指在有限的步骤一定会结束。算法与程序的区别在于:程序可以陷入死循环,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结束。 所以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16.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17.在程序流程图中表示逻辑条件要用菱形框,普通步骤用矩形框,

初一政治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1.上中学后,我们怎样创建一个优秀的集体?(第一课第二框) (1)树立共同的目标,寻找前进的动力。当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后,我们就拥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我们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我们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2.初中学习有哪些新特点?(第二课第一框) 学习科目增多了、学习内容和难度加大了、老师授课节奏加快了,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3.怎样做学习的管理者? (第二课第一框) (1)学会自主学习。作为初中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独立地承担学习的任务。 (2)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把握好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如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3)科学安排时间。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难度加深,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4)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为什么说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学习是苦乐交织的(学习中的苦乐观)? (第二课第二框) (1)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超越自己的快乐。 (2)学习有苦更有乐,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快乐的。 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 5.生命对于世界有什么重要性?(第三课第一框)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去关爱和呵护我们周围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6.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课第二框) (1)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7.怎样发挥生命的独特性?(第三课第二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题

沉积岩与沉积相 请注意: 1、本考试科目提供一套试题参考答案,进入本门课程点在线考试,随机抽题,如果考试题不是其中试题,千万别点最下面的“完成考试”按钮,立即关闭窗口,重新进入抽题,直到抽到所给这套题为止 2、在线考试只有一次机会,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没给答案的可自行发挥,别空题,做完后一定点完成考试显示“答卷结果保存成功”表示提交成功,否则考试结果将无分值

1.成岩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2.沉积相 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3.河流的“二元结构” 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4.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物 5.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沙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6.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7.又称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一般认为在潮上带,早先沉积的碳酸钙沉积物饱含孔隙水,在强烈蒸发时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海洋中正常海水的供给,就像泵汲一样。蒸发泵汲作用进行,使潮上带沉积物上部孔隙水的盐度大大提高,出现文石、高镁方解石及石膏沉淀,特别是石膏的沉淀增高了卤水中Mg/Ca比值,这些卤水就成为一种交代溶液,逐渐交代碳酸钙沉积物而形成白云岩。 8.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

Office2010知识点归纳(好老师)复习进程

第三章:Word的重点知识 一、工作界面: 1、标题栏:默认创建一个名为“文档1”的空白文档 撤销:撤销最近一次操作的内容 恢复:恢复最近一次撤销的内容 撤销:Ctrl+Z 恢复:Ctrl+y(可以实现重复键入) 2、导航窗格:显示文档的标题级文字 3、状态栏: Insert: 改写:覆盖后面的内容(挖墙脚) 插入:覆盖后面的内容(插足) 二、视图模式:(5种) 1、页面视图:显示word文档的所有排版,所见即所得 2、阅读版式视图:分屏显示,勾画,批注 3、Web版式视图:根据窗口大小显示文档 4、大纲视图:层次显示文档,折叠 实心小圆点表示正文,中间带有+的是表示标题

5、草稿:不显示页边距,页眉页脚,背景,图形图像等特殊 的排版效果。 光标/插入点: Backspace:删除光标前面的文字(退格键) Delete:删除光标后的文字 文档结束标记: 标尺: 首行缩进:控制段落第一行第一个字的位置 悬挂缩进:控制除了第一行之外其余各行的起始位置 Alt+移动(具体的数值) 三:功能选项卡 (一)文件: 1、保存和另存为: 第一次保存的新文档,保存和另存为相同,都要弹出另存为的对话框,保存旧文档,只有另存为会弹出对话框。 2、关闭:

Ctrl+F4;关闭当前文档,word程序未退出 Alt+F4:退出整个程序 2、最近使用文件: 显示最近使用过的word文档,默认4篇,最多25篇 3、新建: 新建空白文档,可以根据现有的内容创建文档,在https://www.doczj.com/doc/2218730244.html, 上搜索模板 4、打印 当前页是光标所在的位置,设置打印自定义范围:连续的用“-”,不连续的“,” 5、保存并发送: 转换为pdf文档或者xps文档,内容不能改写 6、选项 7、文件----选项----保存--保存自动恢复时间间隔(默认为10 分钟) (二)开始 剪贴板 1、格式刷: (1)只复制格式,不复制内容用格式刷 (2)单击格式刷,可粘贴格式一次,双击可粘贴格式多次(3)按esc退出格式刷功能 2、选择性粘贴;

沉积岩与沉积相在线考试题目与答案

《沉积岩与沉积相》在线考试(开卷)试题—16秋 注意事项: 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3、请务必于20XX年1月6日前完成。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叠层石: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有规律交替的一类构造。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 2、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3、浪基面: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界面。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的干扰,是静水环境。 4、陆表海::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海底坡度(30m,多为几百米),太暗.底部水体停滞缺氧:来自周围陆棚的底流可为超盐度,较大密度,不易上流所致 5、浊积岩:是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的统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单描述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 1.水平层理:例如:硅藻土,纹层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代表静水环境中的缓慢沉降。 2.平行层理:纹层亦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在剥开面上可见剥离线理构造。主要产于砂岩中。一般出现在急流和能量高的环境中,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 3.楔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呈平面状,厚度变化大且呈楔状。层系界面不互相平行,纹层倾角变化较大,方向变化也大,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4.透镜状层理:潮汐层理的一种,砂质沉积以透镜状被保存在泥质中(灰岩)。泥质纹层呈波状,占主体,砂质沉积可见斜纹层。主要形成于潮汐环境中。 5.粒序层理:亦称递变层理——正粒序、逆粒序。层理底部常有一冲刷面。只有粒度的渐变而

(完整word版)初三物理浮力知识点归纳

第十四章《浮力》知识点 三、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