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画意、情意——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当代居住区绿地理水艺术的风格渊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绿地成为现代居住区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绿地理水艺术作为绿地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风格,可以提升绿地的功能和美观,成为居住区的亮点和特色。
本文将从风格渊源的角度,探讨当代居住区绿地理水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绿地理水艺术是指在绿地内部或周边设置的水景、艺术装置等艺术元素。
其目的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将绿地变得更加美观、舒适,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风格:1.自然主义风格自然主义风格的绿地理水艺术注重表现大自然的景观特点。
它模拟自然景观,以山水、湖泊、河流等元素为主题,通过仿真的手法创造出具有自然气息的景观效果。
这种风格的绿地理水艺术常常以平静、和谐、纯净为特点,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2.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的绿地理水艺术注重表现人工景观的强调对空间、形式、材料、技术等因素的创新利用。
它倾向于用简洁、抽象、符号化的形式表达,通过现代材料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创造出富有创新意义的艺术作品。
现代主义风格的绿地理水艺术常常给人一种前卫、现代、科技感的视觉效果,展示城市的时代特征。
3.民族风情风格民族风情风格的绿地理水艺术注重表现地域文化的特点。
它以特定的民族文化为素材,通过符号、象征、传统的艺术手法,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这种风格的绿地理水艺术常常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给人一种亲切、温馨、文化深度的感觉。
4.抽象表现主义风格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绿地理水艺术注重表现作者内心情感和主观意识。
它以抽象、笔墨、造型等手法,通过形式、色彩、纹理等艺术元素的自由组合,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体验的艺术作品。
这种风格的绿地理水艺术常常具有奇特、独特、个性的特点,给人一种深入思考和感悟的体验。
当代居住区绿地理水艺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对绿地理水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136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8/2010《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居住区被定义为“城市中由主要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设有与其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居住区是人类生活的主要聚落环境之一,它是文化的主要承载体、发生地、生命安顿场所和精神润泽空间之一,是由物质层面、心物结合层面和心理机制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
居住区环境的合理规划设计有助于改善人居条件,增加人文内涵,提升审美情趣;现代居住区已不再仅仅考虑实用功能,而是融入了审美、环保、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诉求。
水体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依水而居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一种居住形式,也成了现代都市人装点人居环境的必要选择。
水是生命的摇篮,亲水、爱水、观水、赏水是人乃至一切动物的本性;水作为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现代居住区中凸显出重要的需求,水景的规划设计应运而生。
水景就是水体景观,是以水为构景主体的景观,附以其他建筑形式的景观。
居住区水景即居住区水体景观。
水景规划设计是人类在生态时代背景下以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美学、艺术、宗教学、传播学、建筑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支撑,对人类生存的地表水及其相关要素的构成关系进行整体的人文艺术化关照,以形成符合人类可持续生存战略的水环境评价系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场所的水环境规划设计。
1 水景沿革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喷泉,其建造目的是供奉诸神和英雄。
古罗马以浴池、鱼池及喷泉等令人赏心悦目的形式来巧妙地利用水,此时水景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已明显增强。
规则式水渠是中东地区庭园构景的主要形式,通常这些沟渠相交成十字形,就形成了波斯园林的主要形式——四分园。
并且采用盘式涌泉的方式。
文艺复兴时期庭园各种水景,如喷泉、水渠、跌水、水池等作为轴线上的主要装饰。
迄科披风浅析现代居住环境中的水景设计石运达(江苏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江苏常州213164)喃要】随着人民生;4JI k4-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对唇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仅仅满足居住功能,发展刘对晷住环境高层次多方位的功能需求。
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周围环境,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外部人文景明越来越重视。
(关键词]居住环境;水景;适度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周围环境,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外部人文景观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发展迅速,为满足人们亲水的需要,涌现了大批水景住宅。
水作为生命之源,并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然之美。
自古以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们都把水作为园林中不可替代的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
一、居住环境的水景设计人具有亲水性,水深受人们喜爱源于水的特性。
人们对水的喜爱主要在于水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
水的可塑性很强,不同的视觉形式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水同时具有生态作用,水能净化周围空气,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具有改善局部环境甚至起到医疗保健的生态作用,这是水在人居环境中的一个建设性作用。
水的种种好处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
于是,傍水而居的水景住宅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喜爱,并逐渐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发展趋势。
将水作为造型元素引入人居环境的做法由来已久,传统园林中的理水环境给人舒畅的心情:现代建筑的水环境不仅对于公共广场空间,而且对于居住环境空间同样十分重要,水的介入丰富了环境空间。
以水体或水体为主的景观环境组织/J\区空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处理方式。
利用自然水景或者结合地形条件人工构造的较大水体作为整个住区的主体环境,住宅建筑则以水系结构作为布局的基;隹,利用主题水景,构建一个富有意境的居住环境。
二、现代居住环境中的水景处理手法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中,水景的营造在于吸取中西方园林艺术中的神韵,寻求符合现代生活习惯和节奏的方法和手段。
谈现代住宅风格化——园林水环境【摘要】现代风格化环境设计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水环境的住宅环境设计是现代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及趋势。
在保证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注重水环境的开发利用,适度节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立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诗意、画意、情意的情感体验。
分析了现代水环境住宅设计在营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手法及营造诗情画意的同时给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关键词】现代风格化、水环境、生态化、园林现代水环境住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美开始流行。
我国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筑的高度密集、环境的严重污染,城市居民更加渴望能够与纯朴自然、亲切优美的湖光水色零距离接触和朝夕相处。
因此,住宅水环境设计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水环境住宅的情感渊源,自古以来,我国择居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山傍水,尤其是傍水而居。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意思是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所以人们都愿意选择水景住宅,因此亲水楼盘也就大行其道了。
1. 水环境住宅的心理取向人们之所以会有亲水的情感,可以从生态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生态学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水体有调节气候、滋养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有益健康的功能。
从心里学角度看,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是可以怡情养性的美景。
2. 水环境住宅的分类2.1人造水环境住宅也称为仿生水环境住宅。
例如,在小区内用人工挖出河道、湖泊、清溪几弯、碧池一泓;或在小区内点缀以跌水、喷水、涌水等水环境。
不少小区都比较注重面状水环境,即开挖人工湖泊,并配合点状(如喷泉)和线状(如瀑布)水环境。
可体现出人造亲水住宅设计的原则3.生态优先原则即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和营造住宅小区内水系和水环境,求得最佳的调节气氛,有益健康的效果。
3.1从生态环境的方面考虑“水环境住宅”的人工河湖如果不管理、不调水,时间一长清水就会变成死水,水体浑浊、异味扰人。
解决这个问题,是亲水住宅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浅谈水景观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设计手法——以中式别墅庭院为例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物质水平的飞速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环境景观的营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赋予了现代的环境设计新的理念。
一个好的别墅庭院水景观在设计,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传统文化、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
中国地域广阔,这些因素千变万化,使受这些因素影响的别墅庭院水景观也随之花样百出。
本文通过分析园林中的不同水景观的设计手法的样式,以水景观设计为基点,阐述中国现代中式别墅庭院的理水理念;诠释现代中式别墅庭院中的依水景观的构成和现代中式别墅庭院水景观的设计要点,在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州绿地乾唐别墅的实际案例,为今后在现代中式别墅庭院水景观设计上提供帮助。
关键字中式别墅水景观设计手法摘要第一章现代别墅庭院的水景观的设计分析1.1水景观的设计价值1.2水景的设计手法第二章现代别墅庭院的依水景观的构成2.1水景驳岸2.2水景植物的配置2.3水景山石的配置2.4水体景观的雕塑设计2.5景观桥的设计2.6水体景观灯光的设计第三章水景观的设计要点3.1因地制宜,3.2水体面积比例大小3.3声、色、光3.4集中于分散的布局第四章案列分析4.1水景设计分析总结致辞第一章现代别墅庭院的水景观的设计分析1.1现代中式别墅庭院水景设计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对拥有一栋高楼住房感到满足,而其中有一部分人有庭院的别墅产生了兴趣。
别墅庭院是园林景观的微缩和延伸,同时也是居住建筑与庭院的完美结合的典范。
(图1-1)图1-1现代中式别墅庭院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傍山依水是人的天性。
对于现在居住于城市的人们来说,能拥有一泓清泉的居住空间是一种梦想。
中式别墅庭院中,水景的设计包含湖、池、潭、溪流、瀑布、喷泉等。
在中式的别墅庭院中,组成庭院景观的要素分别由水景、植物、建筑、构筑物。
在这四样设计要素中,水景是将其完美融合的重要存在。
1.2水景的设计手法1.2.1水的静态静态水:宁静、安详,多以池、湖、潭的形式表现。
景观酒店水景设计理念景观酒店的水景设计理念主要是以创造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为目标,通过巧妙利用水景元素,如池塘、喷泉、溪流等,打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居住空间。
首先,水景设计要注重融入周围环境。
酒店所在的环境往往是自然风光,如山脉、湖泊等,因此水景设计要能够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例如,可以选择自然石材作为池塘的边缘,利用木质材料打造木桥、木栈道等,使得整个水景看起来更加自然、原始。
其次,水景设计要注重创造动静结合的效果。
水是生命之源,它的流动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生命力、活力的感觉。
因此,在设计水景时,可以通过设计小型瀑布、喷泉等水景元素,使得水流动起来,增加水景的活力和变化性。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静态的水景元素,如静水池、荷花池等,使得整个水景既有动态的元素,又有静态的元素,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再次,水景设计要注重营造宁静、放松的氛围。
景观酒店是一个供人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水景设计要能够为人们带来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
设计时可以采用静水池、倒影池等水景元素,使得整个水景看起来宁静、恬静。
同时,可以在水景周围布置一些舒适的座椅、躺椅等,供人们休息、放松,进一步增加水景的舒适性和放松性。
最后,水景设计要注重环保理念。
在设计水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节水和水质的保护。
可以采用循环水系统,将池水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水的浪费。
同时,可以利用植物过滤器等措施来净化水质,保持水景的清澈和洁净。
总之,景观酒店的水景设计理念要能够融入周围环境,创造动静结合的效果,营造宁静、放松的氛围,并注重环保理念。
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水景能够成为酒店的一大亮点,为宾客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
6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09SC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资源与环境1目前中国城市景观现状与发展摇曳绵延的碧叶,万顷苍翠的林海,原是原始森林中才可见到的景色,可在新世纪里,在中国大地上开展的“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热潮,原来是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现在却以成为绿树成荫,天空蔚蓝,鸟语花香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环境的改善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应,而且还有经济效益人文效应等很多益处。
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绿色生态,使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世纪世界生态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善生活环境是设计的终极目标,景观为先导的整体设计从设计初始确保创造完美和谐的高品质环境。
在北京东方普罗旺斯别墅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美国A T A 设计公司提出了“景观先导的整体设计”理念。
良好人居环境的形成必须通过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的共同协作配合才有形成的可能。
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应该说景观设计尤其落后于建筑设计,提出景观先导的整体设计的理念应该尤为必要。
2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
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
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3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
一、现代景观审美独特性科学技术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环境认识的觉醒,景观设计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审美主体已由少数人向大众化转变;西方艺术观念的引入,景观审美情趣与审美思维发生了转变,审美意识呈现多元化趋势。
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形成了景观设计的全局意识;而对环境功能、经济、形式的关注,要求景观设计作品既具备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同时要求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总之,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在历史延续性基础上,从空间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视觉环境的角度力求建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山水画艺术特点分析山水画的自然环境观。
山水画崇尚自然,重视自然生态观。
“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画家对自然山水一直抱着亲和的态度,他们积极投入自然的怀抱,渴望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
山水画的意境塑造。
技法是画家情感表达的手段,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或雄奇幽静,或空灵淡泊。
山水画利用散点透视、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构图手法,让画面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解决了由于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和静态感所带来的局限。
这种意境既是画境,又是景观设计中的精神空间。
山水画的创意构图。
山水画以步移景异的欣赏习惯处理构图,采取散点透视展现画卷的视野,这样可以让人看得全面、看得深远、看得精细,同时也具有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视觉感受。
山水画的空间处理。
山水画空间并非是单纯视觉空间,而是由视觉探寻引向空间的精神体验,也就是通过画境中的可观、可行、可游和可居的心理模拟,引导人们对宇宙人生之道的精神领悟和理想追求。
山水画的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造就了山水画独特的审美内涵。
纵观历史,文人墨客大多通过寄情于山水抒发情感,这一点不仅体现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的圣人情趣,更体现了山水画的精神蕴含。
三、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营造1.居住区山水意境表现2.居住区山水意境营造方法(1)植物造景植物是山水画景物构成要素之一,常用松、柳、枫、竹、芭蕉等。
现代住宅区水景的空间设计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住宅时不仅考虑住宅的套型、地理位置以及建筑结构等方面,还对住宅区的景观环境高度重视。
只有设计出高水平的水景空间,才能保证“水景住宅”的建设。
1我国当前住宅区水景设计的现状我国住宅区水景设计的起步比较晚,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在我国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出现。
由于我国人民对“山水文化”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加之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景住宅”的理念受到人们的热捧。
因此水景不仅能有效提升住宅区的景观艺术,还能有效提升住宅区楼盘的品质,使更多的房产开发商重视对住宅水景的设计及建设,使“水景住宅”的理念已成为当前我国住宅区建设的主要方向。
2水景在住宅区中的价值体现2.1景观价值大面积的水景景观,能给人视觉上带来开阔及空间的通透感。
水景通过对空间自然进行划分,能很好地丰富住宅区的空间层次感,也可形成良好、特色的住宅区景观。
住宅区可结合水景构造一些如木栈台等景观,以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
而水面可起到衬托住宅区的作用,利用水体的光影反射,能产生出具有特色的住宅区空间效果。
2.2生态价值一方面,水能对住宅区的环境温湿度、通风等状况进行调节,尤其是炎热的下降,水体能蒸发大量的热量;而在干燥的寒冬,通过水体蒸发能有效增加住宅区的空气湿度。
且水体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另一方面,水景景观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为鱼类、水禽、水生植物等提供栖息的环境,能很好促进水景生态环境的平衡。
3住宅区水景的主要形式3.1自然水景自然水景是在住宅区或其周边环境有海滩、江河、湖泊、等自然的水域。
因此,在进行住宅区设计时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水景,以创建良好的住宅区水景景观,从而实现住宅、自然水景、人的和谐统一。
3.2人工水景人工水景与自然水景不同,其是由人工开挖建设而成的。
目前,我国住宅区水景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单一水景。
诗意、画意、情意——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
提及住区水环境设计,自古以来就有“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吉地不可无水”的说法。
水体作为一个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意、画意和情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
古时即有“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1]、“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2] 之说(明·计成《园冶》)。
现代水景住区自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开始流行以来,这股流行浪潮很快就影响到中国,蔓延到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以及内陆省份。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筑的高度密集、环境的严重污染,城市居民更加渴望能够与纯朴自然、亲切优美的湖光水色零距离接触和朝夕相处。
因此,住区水景设计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事实上,深圳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区内山、湖资源丰富,气候湿热,经济发达,为水环境设计与建设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其设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一、水的景观特性
水景住区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带给人们无穷的趣味,毋庸置疑是源于水自身的特性。
流动性:地球的重力使水从高向低不停地流动,这种位移的变化使水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充分体现出水柔美、活泼的特性。
而瀑布、海浪、激流、涌泉等不同程度的激烈状态带给人强烈的视听感受。
此外,风这一时令要素也促成水的流动,在平静的湖面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派诗情画意。
倒影和反射:水的倒影能增加景深,扩大景面,产生虚实对比、交相辉映的画面。
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新绿、晴空和建筑交织变幻,视野收放开合;倒影、逆光、反射,波光晶莹,色彩缤纷,将建筑环境衬托得如诗如画。
可塑性:水是一种连续的物质,无形而消极,本身没有固定形状,但通过容器或喷头,却能塑造成多种形态。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说:“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环绕,欲肥腻,欲喷薄……”,就极为详尽地描绘了水的多种多样的形态。
声、色特性:水本没有自己的声音,基底的不同,上部剩余空气的多少决定了水的声音。
涓涓细流发出的悦耳动听的水声,瀑布、海浪发出的轰鸣都有益于营造空灵超脱的意境;水虽然没有颜色,是透明的液体,但自然界中的浮游生物和光线中青蓝色的反射作用赋予它丰富的颜色;周围环境颜色的映射,也使得水面可以随着景物色彩的变化而变化。
二、水景的开发和利用
亲水是人们的天性,水体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并且也能运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间,延伸、引导空间,用设计师的创意理念去多样化地丰富景观环境内容,达到活化空间、创造情意。
空间的拓展:规模较大的面状空间,在环境空间中有一定的控制和空间拓展作用。
一方面,水虚无的形态弱化了空间界限,延展了空间范围,有助于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仅给水面带来光波的动感,使水面产生虚空间,产生开阔、深远之感。
空间的延伸引导:小规模的水面或点式水景,在环境中起着点景作用,构成空间的视觉焦点,从而起到引导作用,其布置较为灵活;并且这样的水景与水面大面积不同,更易与人直接产生戏水活动,不仅增强了对景观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也满足了人们亲水的心理。
空间的层次:水景作为视觉对象,具有丰富的视觉层次。
其多样的形态和可塑性,可以灵活组织成各种点、线、面式的水景,通过不同叠合的方式形成三维立体空间;并利用周围的环境,建筑掩映、分割和充实空间,起到点景、对景、背景的作用,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三、实例分析(深圳华侨城波托菲诺二期纯水岸景观设计)
深圳华侨城波托菲诺二期纯水岸是深圳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的成功范例之一。
该项目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二期纯水岸位于波托菲诺的腹地,地形绵延起伏,7万平方米的天然湖泊燕栖湖穿越其中,对面环以苍翠浓郁的荔枝林、高尔夫球场,北侧是已经建成的天鹅堡一期,西侧紧靠主题公园欢乐谷。
区内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原始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设计理念:
以意大利海滨小镇PORTOFINO为蓝本,设计中融合了西方古代建筑和现代社区的特色,根据原有的自然特色,以尽量减少人工对原创的干扰为原则,创造了一个以水为媒体的主题水岸住区—享受自然,回归质朴。
水景设计:
基于对基地自然环境的充分了解,遵循开发的策划理念,设计上注重利用水景、硬质铺装、植物等多种造景元素,通过不同的水景处理方式既表达了东方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体现了有趣味的西方人的“维理”观念的特征。
入口广场的线状水景:住区的中部设计了一条轻松而令人陶醉的景观轴线:入口广场—休闲步行街—圣菲诺钟楼—水岸广场和码头,构图上反映出纯粹的意大利广场式布局和建筑装饰风格。
入口处拾级跌落而下,顺着缓缓而下的休闲步行商业街,一缕水带在广场中部集结,黑色石材汀步交错浮于水面,细雨落下,溅起圈圈涟漪,是整个住宅小区的焦点和精华所在;尽端高大的钟楼偏向一侧,形成整个景观轴线的高度控制,与远端开阔的湖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燕栖湖的自然式水景:燕栖湖与天鹅湖水脉相通,设计中为了有效利用燕栖湖水面资源,一方面尊重其自然式布景;另一方面结合建筑形式对水面轮廓进行了部分梳理改造,局部拓宽和挖进,整理邻水界面。
这不但加大了湖岸线总长度,并且增加了水面的空间节奏感,消
解了两岸较为硬质的景观物质;湖岸由叠石砌成,被各种自然植被覆盖,野趣横生,水面上根据高差设计了两处叠水瀑布,为止水如镜的湖面增加了无限的动感;湖水边缘自然延伸到了的TOWNHOUS的四组水庭、会所和泳池,沿着湖边或绿树成荫的小码头,以缓坡形式慢慢淹没深入湖面的入口广场,长长的木栈道顺着湖岸向水面延伸……湖水、建筑、植物融为了一个整体。
点状几何式水景:除却以上较大的水景以外,住区中还有分布于建筑组团内部的点状几何式水景。
这些水景或是用麻石雕琢而成的吐水石面,或是由弧形水台形成的瀑布,或是刻有精致花纹的圆形铜质水钵与八角形的水池的组合体布置在各轴线的交汇处,甚或与燕栖湖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中心视觉焦点。
水景与人工要素的和谐处理:
人具有亲水性,喜欢和水保持近距离接触,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它的气味、水雾和湿润。
设计中在宽达5米的木栈道上面设置了木凳和木台基,可作休息之用,使人们长时间亲近湖面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水岸广场延伸入湖水的缓坡,以及由青石板和鹅卵石铺砌而成泊船码头,即强化了港湾效果又让人们与水产生了直接的联系;湖畔步道满铺方砖,临水设置休闲咖啡座,漫步湖畔,湖水的静谧和智慧沁人心肺;凭栏远眺,广阔的水面延伸远处;极目燕含山的翠绿葱茏,涤荡胸怀;临街品茗,舒雅惬意,轻快灵透。
为了渲染地中海风情,使水面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设计中注意人工要素的选材和色彩的匹配。
铺地以青石板、鹅卵石、亚光面花岗石、砂岩为主,水池的池底则以小块的花岗石与鹅卵石拼砌而成,栏杆、灯柱、花盆等配件多以铸铁、原木、陶土等原始材料做成;色彩上为了表现热烈的海滨气氛,采用了一些强烈的对比色,远远望去,在青山绿水的烘托之下显出油画般的效果。
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也充分考虑水景的引入。
布局上采用“中央低,周边高”的形式,邻湖位置布置Townhouse和低层公建,以减少对湖面的压迫感,基地北侧布置较高层数的住宅建筑,以使在不影响湖景的前提下可以欣赏到湖景,同时在外围成为小区中心的屏风;水岸广场转角处布置弧形的建筑组合,达到视线上的通透;组团之间采用了“Z”字形的建筑拼接手法,形成较为完整,具有亲和力的内部空间。
立面造型上联排式别墅体量较小,以小四坡顶为主要形式,造型丰富多彩,提供了良好的湖面边界景观效果。
多层住宅因体量相对较大,在保持坡顶形式的同时,又融合了部分现代设计元素,色调以明黄为主,线条简洁明快,配合丰富的门窗和阳台古典元素的细部,立面十分简洁和整齐。
户型设计考虑以湖面为主要景观元素,强调舒适性和景观面,270°超宽双层观景阳台使得温柔宁静的湖水成为日常居家风景。
四、结语
总的来说,水景的设计要注重美学感受的营造,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注重水景的开发利用,尺度节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立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增强邻里交往,营造诗意、画意、情意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