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第十一章第一节甲亢外科治疗病人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7.80 MB
- 文档页数:4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定义: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高功能状态),从而分泌甲状腺素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引起甲亢的原因可分为三类:一是原发性甲亢,简称GD,最常见,以20-40岁妇女常见,可伴有突眼;二是继发性甲亢,较少见,多发生在40岁以上妇女,无突眼;三是高功能腺瘤,少见,无突眼。
(一)护理评估
1.病史、身体评估甲亢大多起病缓慢。
病史询问中应注意病人有无自觉乏力、多食、消瘦、怕热、多汗、急躁易怒及排便次数增多等异常改变。
体检甲状腺多呈弥漫性肿大,可有震颤或血管杂音。
伴有眼征者眼球可向前突出。
病情严重变化时可出现甲亢危象。
2.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大多病人血中可测得TSAB。
3.心理社会资料作为甲亢临床症状的一部分,情绪改变几乎见于所有病人。
表现为敏感、急躁易怒、焦虑,处理日常生活事件能力下降,家庭人际关系紧张。
病人也可因甲亢所致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外形改变,产生自卑心理。
部分老年病人可表现为抑郁、淡漠,重者可有自杀行为。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 掌握甲亢患者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护理能力。
教学内容:1. 甲亢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2. 甲亢患者的术前护理3. 甲亢患者的术后护理4. 甲亢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2. 引导学生思考甲亢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二、甲亢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1. 讲解甲亢的病因,如自身免疫、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等。
2. 讲解甲亢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心悸、出汗等。
3. 讲解甲亢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三、甲亢患者的术前护理1. 讲解术前护理的目的和意义。
2. 讲解术前护理的具体措施,如测基础代谢率、心理护理、药物准备等。
3. 讲解术前护理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情绪激动、稳定情绪等。
四、甲亢患者的术后护理1. 讲解术后护理的目的和意义。
2. 讲解术后护理的具体措施,如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等。
3. 讲解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如预防感染、观察并发症等。
五、甲亢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1. 讲解甲亢并发症的种类,如术后出血、感染、甲状腺危象等。
2. 讲解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如体温、心率、血压等。
3. 讲解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如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治疗等。
六、课堂小结1. 总结甲亢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2. 强调护理人员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七、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甲亢的最新治疗方法。
2.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甲亢患者的护理要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甲亢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
外科护理学——甲亢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 1、(名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过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3、临床典型表现: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选择:脉率增快及脉压增大常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②甲状腺肿大。
③眼征:典型者双侧眼球突出、眼裂增宽。
4、辅助检查中基础代谢率测定:基础代谢率测定器测定(牢记)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正常值为±10%,+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须在清晨、空腹和静卧时测定。
5、(必考)手术适应证:(1)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2)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亢;(3)腺体较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等类型甲亢;(4)抗甲状腺药物或131I治疗后复发者或长期用药困难者;(5)妊娠早、中期的甲亢病人。
*手术禁忌证:青少年病人、症状较轻者、老年病人、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6、五大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甲状腺危象。
7、甲亢病人术前药物准备就绪的指征: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90次/分以下,脉压恢复正常,基础代谢率(BMR)+20%以下,腺体缩小变硬,便可进行手术;术前教会病人头低肩高体位。
碘剂的使用方法:常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口服,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依此逐日增加至每次16滴,然后维持此剂量。
8、(必考,记)甲状腺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考)呼吸困难和窒息(最危急的并发症)发生时间多于术后48小时内。
常见原因: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塌陷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处理:辨明原因,立即对因对症处理。
拆除切口缝线去除血肿、吸痰等,必要时及时行气管切开。
(2)喉返神经损伤:①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②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致失声,重者发生呼吸困难窒息。
教案第次课
1.术前
重点:(1)药物准备(目的?药物?用法?时间?手术指征?)
目的:降低基础代谢
药物:碘剂、硫脲类药物
时间:服用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即可手术
手术指征: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每分钟90次以下,脉压恢复正常,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
(2)体位训练:头低肩高体位
2.术后
重点:(1)继续用药;
(2)并发症护理
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立即行气管切开
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音嘶哑;双侧—失声、呼吸困难
喉上神经损伤:容易发生误咽、呛咳
甲状旁腺损伤:引起手足抽搐—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
甲状腺危象:最严重的并发症
第三节甲状腺肿瘤病人的护理
一、疾病概要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方法、内容
2.身体状况
3.心理状况
4.辅助检查
三、护理诊断及相关合作问题
四、护理目标
五、护理措施
1.手术前后护理似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
注意:(1)无甲亢者不做药物准备。
术后无甲状腺危象危险
(2)甲状腺全切者:终身服用甲状腺制剂
2.健康指导
强调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讲清并发症原因、预防
讲解
强调手术适应症禁忌症讲清并发症原因、预防
思考讨论
精讲
学生演示比较良性与恶性不同点
思考讨论
点评回顾甲亢手术,点拨本病特点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熊云新,叶国英.《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
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案例 3病史摘要:万××,女,36岁,2002年7月无诱因出现心慌,怕热多汗,易饥多食,急躁易怒,乏力,未予重视及治疗。
2003年11月因发热就诊于外院,测T 38.4℃,查T3、T4明显升高,TSH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给予普萘洛尔(心得安)、丙硫氧嘧啶治疗,规则服药1年,心率控制在80次/分,自诉症状缓解。
于2005年9月来我院复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行放射性核素治疗。
2006年3月病人发现双眼较以前明显突出,伴眼胀及视力减退、畏光流泪,此次患病后体重减轻8 kg。
近日大便次数较多(3次/日),大便不成形,今晨起头晕、恶心,以“甲亢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收治入院。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T 37.0℃,P 102次/分,R 20次/分, BP 100/70mmHg。
表情稍紧张,情绪较稳定,体形消瘦,全身皮肤略潮湿,两眼球突出,双眼裂增宽,右眼球突出17mm,左眼球突出18mm, 眼球辐辏反射受损,眼球无震颤。
颈软,甲状腺Ⅲ度肿大,分别为:右侧甲状腺约9cm×6 cm,左侧甲状腺约8 cm×5 cm大小,峡部亦增大,质地韧,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扪之无震颤,可闻及血管收缩期杂音。
心尖搏动稍弥散。
心浊音界未扩大,HR 102次/分,律齐,第一心音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闭眼、伸舌及双手平举可见细震颤。
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提示:FT3 36.8 pmol/L,FT4 100 pmol/L, T3 6.78 nmol/L,rT33.19 nmol/L,T4231 nmol/L,TSH 0.01,TGAb 0.41,TMAb 0.40。
摄131I率3 h 达62%,24 h达 78%。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
血糖7.9 mmol/L。
糖耐量试验正常。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右心房大。
甲状腺彩超:双侧甲状腺弥漫性非均质肿大,双腺体内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