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22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第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重点与难点解析】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两⼤类。
前者包括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骼肌舒张神经;运动神经和⽀配肾上腺体质的内脏⼤神经。
后者包括绝⼤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主要包括胆碱受体与肾上腺素受体。
其中,胆碱受体⼜可分为M受体、N受体。
M受体兴奋效应表现为⼼脏抑制、⾎管扩张、胃肠和⽀⽓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缩瞳等;N受体兴奋效应表现为植物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骼肌收缩。
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受体、β受体,α型作⽤表现为⽪肤、粘膜、内脏⾎管平滑肌收缩、瞳孔散⼤等;β型作⽤表现为⼼脏兴奋、⽀⽓管及胃肠平滑肌松弛、⾻骼肌⾎管和冠状⾎管扩张、代谢增强等。
传出神经递质主要包括⼄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酰胆碱在胆碱酯酶作⽤下⽔解灭活。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以再摄取⽅式消除。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式有直接作⽤于受体和影响递质两种。
作⽤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按其拟似或拮抗神经递质,分为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四⼤类。
【试题】⼀、选择题(⼀)单选题1.当⼈体注射某⼀药物后,临床上出现流涎、瞳孔缩⼩、腹痛、⾎压下降,最有A.α受体激动剂B.β受体激动剂C.M受体激动剂D.N2.AchB.D.3.NAA.⼉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B.C.胆碱酯酶破坏D.4.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 .M5.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6.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7.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1 受体 D.α2受体 8.A.作⽤强度B.剂量⼤⼩C.是否有亲和⼒D.是否有内在活性9.植物神经节上的受体主要是A.β1受体 B.β2受体 C.N 1受体 D.N 2(⼆)多选题 10.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运动神经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简答题1.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的⽣理功能变化。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什么是传出神经系统?传出神经系统是指人体中那些可控制各种器官功能的神经,它们负责心跳、消化、呼吸以及体温等自主神经功能。
传出神经系统分为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分别对应了体内的“兴奋状态”和“休息状态”。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人体中经常处于相反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两个神经系统保持平衡状态,以维持正常的人体机能。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研究的是影响和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化学物质和药物,例如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
药物分为促进交感神经和抑制交感神经两种,其中促进交感神经的药物可以提高兴奋性,使身体处于“奋斗或逃避”状态下,而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可以减轻身体的应激反应,使身体放松,处于“休息和消化”状态。
促进交感神经的药物1.肾上腺素类药物: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
肾上腺素类药物的作用是使得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促进心率、血压等生理反应。
常见的肾上腺素类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2.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可激活β肾上腺素能受体,使速度和力度加快,从而促进能量代谢。
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1.乙酰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乙酰胆碱能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止乙酰胆碱和神经肌肉连接点上相互作用,从而减轻肌肉收缩和松弛,并降低心率的药物。
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治疗一些情况,如过度活动性膀胱、口腔干燥等。
2.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这类药物作用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反应。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其他疾病。
药物治疗应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与自主神经有关的疾病。
例如:1.高血压:使用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降低血压水平。
2.心律失常:使用促进或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调节心律。
3.消化系统疾病:使用抑制或促进交感神经的药物来调节胃肠道运动。
4.运动性障碍:使用抑制或促进交感神经的药物来调节肌肉收缩和松弛,如帕金森病等。